栏目导航+展开

最新更新更多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陈洪滨
    陈洪滨研究员,男,1960年4月生。1982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物理系。1985-1991年教委公派赴法国留学学习,先后获C4、DEA和Ph.D;1991-1993年作为邀请研究员在法国科技大学参加了欧洲北极平流层的探测研究。1993年夏回国工作。从事的研究领域是:微波主被动遥感、大气辐射传输、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27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高志球
    高志球,研究员,男,1965年11月生。1988年南京气象学院获大气物理专业学士学位,留校任教;1995年7月南京气象学院获大气物理专业硕士学位;1999年7月于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获大气物理专业博士学位;1999-2000年于韩国延世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01-2004于中国气象科学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27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胡非
    胡非,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国防科技大学应用力学系本科毕业,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大气物理专业博士毕业。曾在意大利都灵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从事访问****研究以及多次国际学术访问和交流。曾任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小组成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学术委员副主任,“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27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毅
    刘毅,1961年6月生于天津市。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专项总体办公室主任,中国科学院浮空器系统研究发展中心副总工。1985年和1988年在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物理系大气物理专业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27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吕达仁
    吕达仁研究员,1940年1月生。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1966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毕业。1981年至1982年在美国NOAA/ERL进行合作研究,1985年晋升为研究员。先后担任国家高技术(863)计划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辐射委员会委员(Member,IRC,1988年始),国际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27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潘蔚琳
    潘蔚琳,1973年8月生,项目正研级高工,博士生导师。199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无线电技术专业,1993-1996年在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总体技术处工作,1997年和2002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FSU)和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分别获得电子工程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2002-2009年在美国斯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27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石广玉
    石广玉研究员,男,1942年10月生。1967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物理系。1982年2月获日本东北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86年至1988年受聘为美国大气与环境研究公司(AER)高级研究员。1991年6月至1992年2月先后应邀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大气科学研究中(ASRC/SUNY)、澳大利亚联邦科学和工业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27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革丽
    王革丽,女,研究员。1991年毕业于北京气象学院天气动力专业,1994年南京气象学院获得硕士学位,1994年至1997年在内蒙古气候中心工作,2000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博士学位,2007-2008年在UniversityofWisconsin合作访问,2012年起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27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普才
    王普才研究员,男,1963年3月生。1982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物理系,1985年获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硕士学位,1995年获法国里尔科技大学博士学位。1997-1999年在加拿大遥感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其它时间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工作。长期从事大气辐射传输、地基与卫星遥感研究,并从199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27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徐星凯
    徐星凯徐星凯研究员电话:(86-10)**传真:(86-10)**E-mail:xingkai_xu@yahoo.com.cn地址:北京9804信箱,LAPC邮编:100029徐星凯,男,1969年生。1993年获安徽农业大学学士学位,1995和1998年先后获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硕士和博士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27
  •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段安民
    段安民,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Prof. DUAN Anmin, Ph.D tutor, the National Science Fund for Distinguished Young Scholars 个人简历 CV 2013夏威夷国际海洋科学年会.jpg 研究方向:青藏高原气候动力学、亚洲季风,海-陆-气相互作用。 我的主要研究兴趣是从地球气候系统海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27
  •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包庆 研究员
    邮件:baoqing .AT. mail.iap.ac.cn 通信:北京9804信箱LASG 邮编:100029 气象学专业,理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固定成员。包庆研究员长期从事全球大气和耦合模式研发和应用工作,先后主导或参与了大气模式F/SAMIL和气候模式FGOALS-s/f多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27
  • 赤道地区雷暴引起的对流层-电离层能量交换的动力学过程
    上下大气层耦合和相互相互作用问题一直是大气科学和日地物理界关注的前沿和热点。低层大气通过动力、电磁等多种方式对上层大气产生影响,而上层大气也会通过上下大气层耦合影响下层的天气气候。地球电离层上连外层空间,下接中层大气,是日地系统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电离层基本状态和扰动也是影响人类空间活动和通讯的关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大气所成功研发同步测量N2O、CH4和CO2通量的装置
    氧化亚氮(N2O)、甲烷(CH4)和二氧化碳(CO2)是大气中最重要的三种温室气体。基于湍流理论的涡动相关法是测量地气间温室气体交换通量的理想方法,该方法对生态系统干扰小,并可获得长时间序列的观测数据。然而,目前现有的基于涡动相关法的观测设备只能有效测量上述三种气体中的一种或至多两种气体的通量。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大气所观测发现氨气分子扩散存在同位素分馏效应
    我国自2013年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来,硫酸盐气溶胶大幅下降,但硝酸盐却居高不下,大气富氨环境是主要原因。为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中国计划实施氨减排。揭示大气氨浓度变化及其来源,是制定减排策略的科学基础,具有迫切的现实需求。  过去几十年,基于扩散吸附原理的被动采样器被广泛用于大气氨浓度测量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气象对华北大气PM2.5和臭氧污染影响显著
    2013-17年国务院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并开展全国环境6要素观测研究,但一直缺乏执行期间PM2.5和O3的区域污染演变与气象影响之间的系统定量研究。我所王跃思研究员课题组王莉莉副研究员,基于华北地区58个城市环境和气象数据,系统分析了2013-2017年PM2.5和O3区域污染演变特征,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夏季强大气氧化性环境下霾污染形成的大气物理与大气化学过程
    近年来,国家逐步采取了系列严格的大气污染排放管控措施,SO2和NOx的排放有所减少,PM2.5浓度下降,但我国东部的近地面O3浓度快速增加,特别是夏季,东部地区呈现强的大气氧化能力。在强大气氧化性下,霾污染形成的大气物理与化学机制有待明确。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资助下,辛金元研究组构建了大气边界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大气所LACS实验室开展基于相似法的强对流潜势预报方法研究
    强对流天气是指伴有雷暴、大风、冰雹、龙卷、局部强降雨等天气现象的强烈对流性天气,其发生突然、天气剧烈、破坏力大,是典型的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预报难度大。  大气所LACS实验室将大气的相似性原理应用到强对流天气预报中,发展了一套基于数值模式的强对流潜势预报方法,并于近期发表在Atmospheric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研究揭示我国东北露天秸秆焚烧排放的颗粒物理化及光学特征
    露天秸秆焚烧排放的颗粒物以及污染性气体严重影响区域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近几年我国秸秆禁烧管理虽成效显著,但东三省秸秆焚烧仍较突出,是导致该地区重霾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针对不利扩散气象条件影响严重的秋冬季的管控措施加强,2016年之后露天焚烧集中季节逐渐转变为春季,给该季节良好的空气质量带来较大隐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研究揭示ENSO和MNA海温影响中国西北冬季降水年际变化的协同作用机制和年代际变化特征
    中国西北(NWC)位于欧亚大陆内部,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异常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已有的研究指出,西北降水年际异常主要受“干旱环流”的影响,包括上游新疆脊和下游东亚大槽强度的变化。但对于“干旱环流”的形成机制尚不清楚。  利用观测和再分析资料,我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的殷晓雪博士和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研究揭示近5年东北露天农业秸秆燃烧显著增加
    露天生物质燃烧(包括农业秸秆、森林或草地等)严重影响区域空气质量,危害人体健康。东北是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秸秆产量位居全国前列,且森林和草地覆盖面积也较高。因此,这一地区露天生物质燃烧对大气霾污染的影响备受关注。然而,这一区域研究基础薄弱,生物质燃烧在不同下垫面的时空演变特征尚不清楚。  中科院大气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地球系统模式中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百年尺度时空变化及其与气候的关系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on,NPP)是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植被所积累的有机物质的总量,是光合作用所吸收的碳和呼吸作用所释放的碳之间的差值)。NPP不仅可以表征生态系统的质量状况和生产能力,也是判定生态系统的碳源/汇功能和评价陆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子。因此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大气所成功应用微型化监测仪进行二氧化碳探空观测
    二氧化碳(CO2)是大气中最重要的温室气体,其浓度垂直分布对于准确理解和阐释全球变暖,反演碳源、碳汇,校准和验证大气传输模型以及遥感测量结果有着重要意义。  传统高精度CO2测量仪器,由于配套系统体积庞大,质量重,且价格昂贵,难以应用于垂直观测,因此边界层内的CO2垂向廓线的原位测量很少见。  中科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再分析风速和风功率密度在北半球的适用性
    近地面风速变化的研究在风能评估、研究水汽蒸发和大气污染物扩散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地面风速与风能有着很密切的联系,风功率密度与风速的三次方成正比。前人研究表明,在陆地上,尤其在北半球的大部分地区,包括北美、欧洲和亚洲,地面风速在过去四十年中一直在减小。  由于观测数据的空间和时间采样限制,再分析产品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AAS封面论文:北极地区对欧亚冬季极端天气事件可预报性的影响
    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增暖不断加剧,其中以北极地区增温最为显著。与此同时,北极地区海冰极速减少,欧亚大陆灾害性天气频繁发生。关于北极对极端天气影响的研究已经成为国际前沿热点,这在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方面有着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  极端的天气事件会给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和损失,提前做好这些极端事件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大气所提出订正海洋MBT数据偏差的新方法
    准确的观测数据是海洋科学、气候变化研究的基石。对海洋观测数据进行校准是海洋研究的一个基础研究方向。自19世纪末以来,科学家们发明多种海洋探测仪器以观测海洋温度,在这些仪器中有一些仪器具有显著的系统偏差,其中一种为机械式探温仪(MBT)。  MBT是上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海洋主要的温度观测仪器,其数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氮循环在我国对碳水循环的影响
    氮气占地球大气的78%,氮是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主要营养物质,并广泛存在于蛋白质、DNA和叶绿素中。作为生物圈内基本的物质循环之一,氮循环将大气、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链接起来,影响着生物地球物理化学过程。氮循环受人类活动(施肥)的影响,对环境质量至关重要,近年来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如在2019年3月举行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大气氨浓度升高将改写氮沉降模拟的实验框架
    人类活动释放到大气中的活性氮, 除了参与大气化学过程,还会通过干湿沉降的方式返回地表。这些“天然氮肥”如何影响自然生态系统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议题。为了回答这一问题,过去几十年, 基于喷淋加氮的野外控制实验广泛开展(图1左)。  “喷淋加氮实验假定氮沉降是通过增加土壤氮的有效性来影响整个生态系统,因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碳氮循环团队成功研发一氧化氮湍流通量的观测系统
    基于湍流理论的涡动相关法是测量地气碳氮气体交换通量的理想方法。由于大气中一氧化氮(NO)浓度非常低,长期以来基于该方法测量NO湍流通量的研究非常缺乏。王凯和郑循华所在的碳氮循环团队,采用一台闭路中红外量子级联激光(QCL)气体分析仪,研发了一套基于涡动相关法的NO湍流通量观测系统,并在一个典型亚热带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亚洲季风区湿地甲烷排放:缓慢上升中的停滞
    甲烷作为温室气体,百年内的全球增暖潜能约为二氧化碳的28倍。湿地是最大的自然排放源,每年约贡献全球甲烷总排放量的1/3,且排放量的估算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全球约35%的湿地位于20°N-30°S的低纬地区,高温和充足的降水使得湿地甲烷的产生和排放能力都远远高于中高纬地区,每年平均排放量超过全球湿地甲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华北平原光化学污染物垂直演变及成因研究进展
    华北平原面临颗粒物和臭氧“双高”的大气复合污染现象,但对其影响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我所王跃思研究员课题组唐贵谦博士在国家大气氧化性研究项目基金的资助下,利用系留气艇搭载多种在线检测仪器及采样设备,在石家庄近郊开展了系列大气边界层理化结构及特性探测实验,尤其是对该地区臭氧及其前体物VOCs垂直演变规律进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利用太平洋年代际振荡信号提高未来15-30年南亚夏季降水变化的预测准确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联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德国马普气象研究所3月13日发表于《科学进展》 (Science Advances)的研究工作发现,如果在预测未来15-30年的南亚夏季风降水变化时充分考虑太平洋年代际振荡(IPO)的位相变化,则我们能够有效减少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性,提高预测结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热带太平洋变暖导致降水年际变率增强的物理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全球变暖背景下降水年际变率的增强会同时增加洪涝和干旱事件发生的概率,是近年的研究热点。赤道中东太平洋是降水年际变率增强最显著的区域之一,其降水年际变率的变化可以通过“大气桥”影响全球气候。前人研究表明,气候态海表温度(SST)增暖是ENSO相关的赤道中东太平洋降水年际变率增强的重要原因。但关于气候态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研究揭示了PM1和PM2.5的化学组成差异及其对大气污染研究的启示
    当前诸多大气污染研究依赖于能够实时在线测量颗粒物化学组分的气溶胶质谱仪,但大多数质谱仪受空气动力学透镜的影响,只能测定亚微米颗粒物(PM1,粒径小于1 微米的颗粒物)及其化学组分。PM1化学组分被广泛地应用于估算大气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参数如大气颗粒物酸度和气溶胶水含量等,同时也被经常应用于化学传输模型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研究揭示减少模式气候态漂移提高ENSO预测技巧的动力机制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是热带地区年际尺度变率的主导模态,它对包括农业、林业、渔业、公共卫生、水循环、全球碳循环、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在内的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具有重要影响。准确预测ENSO事件发生发展的位相和振幅对气象防灾减灾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近年来,受益于ENSO动力学机制、气候模式研发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研究揭示不同的气候模式预估全球变暖背景下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变化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
    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WNPAC)是连接El Nino和东亚夏季风的重要桥梁,也是东亚夏季气候可预报性的主要来源。预估异常反气旋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的变化,对于理解东亚夏季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然而,此前诸多研究表明,参加第五次全球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的气候模式所预估的未来增暖情形下异常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关于改进热带气旋强度预报的新方法的研究进展
    在数值天气预报研究中,如何提高热带气旋强度的短期预报是长期困扰气象学家及业务预报人员的一个挑战性问题。气象学家们通过日益增加的观测,大大提高了初始场的精度。那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是我们遗漏的呢?  答案是:减小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模式误差。造成模式误差的原因有很多,如:对热带气旋物理过程认知的不完备,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基于均一化资料近几十年我国相对湿度气候变化的新认识
    地表相对湿度(RH)是天气和气候监测与研究的关键要素。然而,相对湿度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并不普遍,部分原因是RH观测序列由于受到观测系统中的非气候变化影响而容易产生非均一性偏差。定量估计非均一性对相对湿度序列的影响及基于均一化资料准确估计其长期变化趋势是一项重要议题。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李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北半球春季返青期提前的增温效应
    气候变暖导致中高纬度植被春季返青期普遍提前。根据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多源遥感监测,北半球春季返青期每十年平均提前约4-5天。春季返青期处于春夏的转折期,返青期的提前一方面会增加生长季初期地表的植被生产力(图1a);另一方面,植被的变化与融雪过程相互作用,调节近地面的水汽含量和能量收支。然而,对于大尺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人类活动驱使夏季复合型高温风险显著上升
    夏季极端高温对人类健康、生态系统和基础设施有广泛的影响。昼夜都呈现异常高温的极端事件的影响更大。为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以及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合作团队将夏季期间昼夜温度均高于当日历史记录的第90百分位者定义为复合型极端高温事件,开展了首个此类极端事件的长期变化归因和预估研究。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2020年2月以来北京大气污染化学成分及来源分析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跃思研究员课题组)  2020年春节期间北京污染过程上文已经有所分析(参见昨日微信)。本报告是对2月份以来,重点是对元宵节直到今日的重霾污染化学成分及其来源进行分析。数据主要来源于本人课题组观测和合作伙伴共享,但都已经过了质量控制。  1、常规空气污染要素。2月1-12日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2020年春节期间我国华北区域大气污染成因分析—以北京为例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跃思研究员课题组)  1.重工业点源排放量大、环境大气容量小仍然是导致重污染事件发生的主因。最近5年春节期间,北京地区大气中细颗粒物浓度平均值持续下降,最近两年浓度水平相当,今年气态污染物NO2和SO2比去年有小幅度上升。在极其不利的气象条件作用下,北京2020年春节期间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植被变化和人类用水已成为影响黄河流域干旱形成的重要因素
    流域尺度的干湿变化不仅受气候的影响,土地利用和人类用水等人类活动的作用亦不容忽视。区分并量化人类活动对流域尺度干湿变化的贡献对于有序适应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但如何量化人类活动对气象、农业和水文干旱的作用仍是一个难点问题。  基于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多种方法确定北京地区云下湿清除系数
    湿清除过程是大气气溶胶和污染气体最有效的清除方式之一,可以分为云内清除和云下冲刷。许多研究指出污染较重的地区,云下冲刷的贡献大于云内清除,且不同组分间云下冲刷的贡献各不相同。云下湿清除系数(BWSC)是描述云下湿清除过程的重要参数。目前大气化学传输模式(CTMs)对于云下湿清除的表征有一定的局限性导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2019年海洋升温又创新高
    来自11个国内外机构的14名科学家联合发布的最新海洋观测数据显示,继2017、2018年海洋创纪录变暖之后,2019年海洋升温又创新高:成为有现代海洋观测记录以来海洋最暖的一年。同时,过去五年是有现代观测记录以来海洋最暖的五年、过去十年是最暖的十年。  发表在Advances in Atmosphe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全球变暖将导致ENSO降水异常东移
    ENSO振荡是气候系统最强的年际变率信号。在El Nino(ENSO正位相)发生时,赤道中东太平洋降水增加。降水释放的潜热导致热带太平洋上空形成深厚的加热异常,驱动全球气候系统发生变化。前期研究基于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MIP5)提供的耦合模式气候预估试验结果指出,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将引起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高塔上行闪电正先导传输特征和机理新认识
    “先导”是闪电通过持续击穿大气建立和形成放电通道的过程,不同极性先导的传输特征及物理机制差异,是闪电的一系列宏观效应的根源,例如闪电强度、发展尺度、正负闪电比例等,并进一步影响中高层大气放电、全球大气电路过程、电离层参量等。相较于负先导,国际上对正先导的认识相对模糊,近年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观测陆续揭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大气定常Rossby波穿越赤道东风带取得研究进展
    气候系统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遥远地区的扰动可以影响局地极端事件的发生,其中Rossby波是这种远距离信号传播的重要的途径。而且Rossby波具有多变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使得它在多时间尺度的变率中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掌握Rossby波传播的特征对理解气候系统相互作用以及预测有着重要的意义。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综述:中国的特殊暴雨——暖区暴雨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实验室孙建华团队针对中国暖区暴雨不同地区的背景条件、触发机制和可预报性的异同等问题进行了回顾和展望,文章已被《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出版,并被选为该刊2019年第12期封面论文。封面图片为矗立在倾泻而下的暴雨中的广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青藏高原北缘平飘高空气球原位测量亚洲对流层顶气溶胶层
    夏季青藏高原是对流层低空物质向平流层输送的重要渠道,亚洲对流层顶气溶胶层(ATAL)的形成及扩散对气候系统能量平衡起重要影响。但是,现有ATAL研究主要基于卫星观测和模式模拟,亟需原位实测资料验证和深入分析。  在中科院战略性先导专项“临近空间科学实验系统”子课题(平流层长航时飞行原位及下投观测,X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VIP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随便看,每本不到一分钱!
    半年VIP购买
    平常需要几十块钱一本的电子书,开了VIP会员任您畅读。VIP会员均可免费使用本站在售的万余种考研考证基础类产品(电子书、题库、视频课程、全套资料等)。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随便看,每本不到一分钱。产品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