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秸秆焚烧排放的颗粒物以及污染性气体严重影响区域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近几年我国秸秆禁烧管理虽成效显著,但东三省秸秆焚烧仍较突出,是导致该地区重霾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针对不利扩散气象条件影响严重的秋冬季的管控措施加强,2016年之后露天焚烧集中季节逐渐转变为春季,给该季节良好的空气质量带来较大隐患(Wang et al., 2020)。但该地区针对露天秸秆燃烧排放的颗粒物理化及光学特征仍缺乏系统性研究。
我所王跃思研究员课题组王莉莉副研究员联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伦敦国王学院等多家单位,在佳木斯市环保局、桦川县气象局和北京赛克玛环保仪器有限公司等单位和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于2018年4月进行了野外露天秸秆焚烧实验(图1)。通过自主搭建的高时间分辨率便携式野外烟气监测装置,在典型农作物(水稻、玉米)的焚烧的烟气进行了现场采样。研究结果表明(图2),焚烧释放的颗粒物主要集中在细粒子中,且明烧释放的颗粒物数浓度高于闷烧,水稻释放高于玉米;PM2.5化学组分中,碳质组分占比最高(50%),水溶性离子中Cl-和K+主要示踪离子(10%),并给出了OC/EC, K+/OC 和K+/EC 的定量结果。本研究突出贡献是首次利用多波段手持黑碳仪(MA200)研究了秸秆在不同燃烧状况黑碳和棕碳的吸收特征。结果显示燃烧平均吸收Angstrom指数(AAE)为2.1,而棕碳AAE为4.7;水稻和玉米秸秆燃烧排放棕碳吸光系数占总吸收分别是65%和60%(375nm波段);燃烧状态影响碳质气溶胶光学性质,AAE和校正燃烧效率(MCE)成显著反比,且明烧阶段排放的黑碳和棕碳的吸光系数都高于焖烧阶段,但是棕碳吸光占比却相反;此外,棕碳吸收系数的参数化显示,棕碳吸光占比与波长和EC/OC成反比,与AAE成正比。
本研究结果为厘清东北露天秸秆焚烧对重霾污染贡献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同时也为未来在保证空气质量的前提下,利用数值模型在扩散有利的气象条件下有序引导秸秆焚烧指导提供科学数据。
图1. 东北露天秸秆焚烧实验现场
图2.秸秆燃烧排放颗粒物的理化及光学特征
参考文献:
Wang L., X. Jin, Q. Wang, H. Mao, Q. Liu, G. Weng, and Y. Wang, 2020: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bility of open biomass burning in Northeast China from 2003 to 2017.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1-8.
Link: https://doi.org/10.1080/16742834.2020.1742574
Wang Q., L. Wang, X. Li, J. Xin, Z. Liu, Y. Sun, J. Liu, Y. Zhang, W. Du, X. Jin, T. Zhang, S. Liu, Q. Liu, J. Chen, M. Cheng, and Y. Wang, 2020: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size distribution,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light absorption of particles from field-scale crop residue burning in Northeast China.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710, 136304.
Link: 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19.136304
附件下载: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研究揭示我国东北露天秸秆焚烧排放的颗粒物理化及光学特征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27
相关话题/污染 光学
华北平原光化学污染物垂直演变及成因研究进展
华北平原面临颗粒物和臭氧“双高”的大气复合污染现象,但对其影响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我所王跃思研究员课题组唐贵谦博士在国家大气氧化性研究项目基金的资助下,利用系留气艇搭载多种在线检测仪器及采样设备,在石家庄近郊开展了系列大气边界层理化结构及特性探测实验,尤其是对该地区臭氧及其前体物VOCs垂直演变规律进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研究揭示了PM1和PM2.5的化学组成差异及其对大气污染研究的启示
当前诸多大气污染研究依赖于能够实时在线测量颗粒物化学组分的气溶胶质谱仪,但大多数质谱仪受空气动力学透镜的影响,只能测定亚微米颗粒物(PM1,粒径小于1 微米的颗粒物)及其化学组分。PM1化学组分被广泛地应用于估算大气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参数如大气颗粒物酸度和气溶胶水含量等,同时也被经常应用于化学传输模型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2020年春节期间我国华北区域大气污染成因分析—以北京为例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跃思研究员课题组) 1.重工业点源排放量大、环境大气容量小仍然是导致重污染事件发生的主因。最近5年春节期间,北京地区大气中细颗粒物浓度平均值持续下降,最近两年浓度水平相当,今年气态污染物NO2和SO2比去年有小幅度上升。在极其不利的气象条件作用下,北京2020年春节期间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2020年2月以来北京大气污染化学成分及来源分析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跃思研究员课题组) 2020年春节期间北京污染过程上文已经有所分析(参见昨日微信)。本报告是对2月份以来,重点是对元宵节直到今日的重霾污染化学成分及其来源进行分析。数据主要来源于本人课题组观测和合作伙伴共享,但都已经过了质量控制。 1、常规空气污染要素。2月1-12日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重污染地区MODIS云检测修正算法导致云量显著减少
卫星遥感是获取云物理特征的主要途径之一。云特征的小量变化就可能显著影响地球的能量平衡。因此,云特征的准确观测非常重要。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檀赛春副研究员、张晓博士以及石广玉院士等的研究表明,在中国东部等重污染区域,大气气溶胶会导致MODIS卫星的云量偏高。针对该问题,进一步通过分析MODI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大气氨对华北地区重污染形成的影响
氨是大气中最重要的碱性气体,可以与对流层中的酸性气体反应和颗粒生成颗粒态铵,成为大气气溶胶的重要化学成分。由于氨-铵的气-固分配依赖于大气温度、湿度和酸性物质含量等,相关过程很复杂。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了多项有力措施以减少SO2和NOx的排放,但是氨气排放尚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研究表明,大量氨气的存在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2014年1月武汉PM2.5重污染过程的传输机制研究
我国中东部地区在冬季经常发生区域性大气重污染过程,大范围区域灰霾与城市间灰霾的关联一直是我国大气污染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卢苗苗博士和唐晓副研究员等在“Investigating the Transport Mechanism of PM2.5 Pollution during January 201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实测揭示北京地区秋冬季颗粒物污染与大气边界层结构的反馈机制
大气污染除受当地排放和区域传输影响外,边界层结构的改变对大气污染的形成与演变起着关键的作用。近年来,大气颗粒物污染与边界层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受到广泛关注,利用模式可以模拟大气气溶胶与边界层结构的相互作用,而大气气溶胶辐射强迫效应引起边界层结构的变化仍难于定量。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华北地区大气成分长期变化及大气污染治理
基于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科技部和欧空局合作龙计划、欧盟FP7等项目资助,白建辉博士课题组与欧盟科学家开展多年合作,利用卫星和地面数据研究了华北地区大气成分的长期变化及其变化机制。 数据来源:中国科学院兴隆、香河、栾城、禹城站的地面和卫星数据。 主要结果:获得2005-2015年,华北地区4个代表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北京冬季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垂直分布特征和棕色碳(BrC)的来源表征
气溶胶的散射和吸收可显著降低能见度并影响地气系统的能量平衡。尽管我国****针对气溶胶光学特性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是气溶胶辐射强迫的计算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其中垂直方向上的光学特性观测缺乏以及棕色碳的吸光特征的不确定性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为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