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跃思研究员课题组)
2020年春节期间北京污染过程上文已经有所分析(参见昨日微信)。本报告是对2月份以来,重点是对元宵节直到今日的重霾污染化学成分及其来源进行分析。数据主要来源于本人课题组观测和合作伙伴共享,但都已经过了质量控制。
1、常规空气污染要素。2月1-12日PM2.5平均浓度均低于春节期间(1.20-1.31) 。PM2.5从2月1日到今天13日有一个明显的积累过程,昨日日均浓度已经超过200微克/立方米,属于重度污染(PM2.5大于150微克/立方米属于重度污染)。同时SO2、NO2和氨气等气态污染物浓度也呈现波动上升。PM2.5、NO2和CO峰值浓度分别为207、56和2300微克/立方米,比春节期间分别高21%、8%和10%,但SO2浓度比春节期间低。
2、爆发点。PM2.5开始快速上升的“时间点”分别为 “春节”和“元宵节”,与燃放烟花爆竹引发有关。
图1 北京空气常规污染物浓度水平及逐日变化
3、2月8-11日京津冀及周边重污染区域受变性高压和均压场控制,弱风高湿,气温略有升高,北京受弱南风和弱东北风交织影响,大气静稳,加重污染累积和形成;结合天气过程分析,北京2月6-8日污染物以为区域传输为主,但9-12日转变为局地积累为主(天气过程图省略)。
图2 北京地面气象要素
4、大气边界层高度。2月1日-6日期间未有明显的污染过程,午间大气边界层超过1500m;2月6日降雪后,污染开始逐渐汇聚形成,大气边界层出现多层结构,且边界层高度无明显日变化。即使在午间时段,2月7日以后,大气边界层高度仍仅有500m左右。低的边界层高度造成污染被压缩于地面无法扩散,而极其有利于颗粒物的非均相化学反应和物理的吸湿增长,均会造成颗粒物的浓度增加,粒径变大,水平能见度恶化。
图3 2月1日-12日北京站大气边界层高度演变
5、2020年2月1-12日, 大气中非难熔PM2.5(简称NR-PM2.5,不包括矿尘和黑炭)及其化学组分有机物(绿色Org)、硝酸盐(蓝色NO3-)、硫酸盐(红色SO42-)、铵盐(橘黄NH4+)和氯盐(紫色Cl-)平均浓度分别为56、12、20、11、12和1微克/立方米;比例分别为27%、29%、23%、19%和2%。硝酸盐增长速度快,所占比例最高,表明本次污染过程是一次以硝酸盐非均相化学爆发增长主导重颗粒物污染过程。
图4 北京大气中PM2.5主要化学组成逐时变化图
6、按照PM2.5浓度将等级分为优良天、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时,NR-PM2.5浓度依次为34、123和195微克/立方米, SO42-、NO3-、NH4+绝对浓度逐渐增加,其中,重污染时 NO3-上升15个百分点,占被测组分的40%;Org和SO42-占比分别下降9和8个百分点。细颗粒物中,二次生成的硝酸铵和硫酸铵占到了78%,它们极易溶于水,造成细颗粒物吸湿增长变“胖”,表观大气能见度急剧恶化!
图5 北京大气中PM2.5主要化学组成逐时变化图
7、图3数据变化分析表明,北京从优良天向中度污染天的转化,主要受到了北京西南和东南两个方向巨大污染源的影响。但后期转化过程,区域传输减弱,几乎终止。
图6 北京及周边地区NO2柱总量变化卫星图(引子中国科技大学刘诚)
8、与春节期间重污染过程相比,元宵节后的重污染过程硝酸盐比例上升10个百分点,硫酸盐下降5个百分点。说明随着元宵节后复工,本地排放氮氧化物生成转化硝酸盐(及相关成分)比例增加,但周边硫酸盐为主的污染输送依然很强。这也是气象条件相仿的情况下,本次污染过程峰值高于春节期间的原因之一。
总结:2020年元宵节后期重霾过程由气象过程主导,北京西南和东南方向重工业区高大点源排放的污染物向北京城市区域扩散汇聚,与北京市区污染排放叠加,低风速、高湿度和过低的大气边界层高度,造成以硝酸盐非均相爆发增长为主的颗粒物重污染过程。节后复工交通流增大是本次污染略强于春节期间污染过程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报告仅作为内参和科普,暂不作为公开发表文献之引用。有数据需求,可直接与作者联系:wys@mail.iap.ac.cn;王跃思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附件下载: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2020年2月以来北京大气污染化学成分及来源分析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27
相关话题/污染 过程
2020年春节期间我国华北区域大气污染成因分析—以北京为例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跃思研究员课题组) 1.重工业点源排放量大、环境大气容量小仍然是导致重污染事件发生的主因。最近5年春节期间,北京地区大气中细颗粒物浓度平均值持续下降,最近两年浓度水平相当,今年气态污染物NO2和SO2比去年有小幅度上升。在极其不利的气象条件作用下,北京2020年春节期间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重污染地区MODIS云检测修正算法导致云量显著减少
卫星遥感是获取云物理特征的主要途径之一。云特征的小量变化就可能显著影响地球的能量平衡。因此,云特征的准确观测非常重要。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檀赛春副研究员、张晓博士以及石广玉院士等的研究表明,在中国东部等重污染区域,大气气溶胶会导致MODIS卫星的云量偏高。针对该问题,进一步通过分析MODI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我国北方地区一次层状云微物理和降水过程的数值模拟:两种不同微物理方案的对比研究
图 高积云和层积云(高积云一般形成于2-6 km高度,属于中云;层积云一般位于2 km以下,属于低云) 层状云是我国北方地区春秋季节的一类重要降水云系,通常为多层结构,由于温度和相对湿度的不同,云内冰雪晶存在多种增长方式,因而会造成冰雪晶形态的多样性。其中由冰雪晶捕获过冷却水滴的凇附过程对冰相粒子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大气氨对华北地区重污染形成的影响
氨是大气中最重要的碱性气体,可以与对流层中的酸性气体反应和颗粒生成颗粒态铵,成为大气气溶胶的重要化学成分。由于氨-铵的气-固分配依赖于大气温度、湿度和酸性物质含量等,相关过程很复杂。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了多项有力措施以减少SO2和NOx的排放,但是氨气排放尚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研究表明,大量氨气的存在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2014年1月武汉PM2.5重污染过程的传输机制研究
我国中东部地区在冬季经常发生区域性大气重污染过程,大范围区域灰霾与城市间灰霾的关联一直是我国大气污染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卢苗苗博士和唐晓副研究员等在“Investigating the Transport Mechanism of PM2.5 Pollution during January 201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大气所研究表明对流解析模式能够更好地模拟2016年中国东部典型梅雨期暴雨过程
梅雨期(6月中旬至7月中旬)是东亚夏季风降水季节性推移的第二阶段。梅雨期通常存在持续性降水,并与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准静止梅雨锋密切相关。由于梅雨锋的准静止特征,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区)经常会遭遇一系列沿着梅雨锋自西向东移动的对流系统影响,易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给我国造成重大损失。 2016年夏季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实测揭示北京地区秋冬季颗粒物污染与大气边界层结构的反馈机制
大气污染除受当地排放和区域传输影响外,边界层结构的改变对大气污染的形成与演变起着关键的作用。近年来,大气颗粒物污染与边界层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受到广泛关注,利用模式可以模拟大气气溶胶与边界层结构的相互作用,而大气气溶胶辐射强迫效应引起边界层结构的变化仍难于定量。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华北地区大气成分长期变化及大气污染治理
基于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科技部和欧空局合作龙计划、欧盟FP7等项目资助,白建辉博士课题组与欧盟科学家开展多年合作,利用卫星和地面数据研究了华北地区大气成分的长期变化及其变化机制。 数据来源:中国科学院兴隆、香河、栾城、禹城站的地面和卫星数据。 主要结果:获得2005-2015年,华北地区4个代表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全球火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陆地生产力的影响
火是地球系统的重要扰动因子。每年,全球森林因为火燃烧而损失的碳达到2.0 PgC(20亿吨),相当于人为碳排放总量的20%。此外,火排放会生成大量臭氧和气溶胶(例如PM2.5)等大气污染物,对空气质量和人群健康造成影响。这些污染物也会对植物健康和森林生产力造成影响,从而间接改变生态系统碳收支。其中臭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华北春季极端“倒春寒”的特征和环流演变过程
东亚地区冬季寒潮/冷涌通常伴随强烈的西伯利亚高压加强和表面气温下降,引发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给公众健康带来不利影响。目前已经有较多的研究结果揭示了其变化特征和机制。但是,春季的冷事件(俗称“倒春寒”)却鲜有研究涉及。我国华北地区是重要的冬小麦产区,春季是冬小麦返青、拔节、孕穗的关键时期,极端“倒春寒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