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平原面临颗粒物和臭氧“双高”的大气复合污染现象,但对其影响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我所王跃思研究员课题组唐贵谦博士在国家大气氧化性研究项目基金的资助下,利用系留气艇搭载多种在线检测仪器及采样设备,在石家庄近郊开展了系列大气边界层理化结构及特性探测实验,尤其是对该地区臭氧及其前体物VOCs垂直演变规律进行了卓有成效研究,并对温室气体和颗粒物数浓度进行了同步探测,获取了不可多得的廓线数据。(图1)
探测结果显示,各类VOCs浓度在近地面最高,随高度升高逐渐递减,且在0-400m递减速率较快。按照不同层结进行划分发现,夜间稳定边界层中VOCs浓度显著高于残留层,烯烃浓度和LNO3在残留层中大幅下降,表明夜间残留层中生成二次有机气溶胶的潜势较低,对现有研究结论“夜间残留层是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的重要层结”提出质疑。(Wu et al., 2020)
臭氧垂直梯度观测结果表明,中等湿度(40%-50%)以及中等边界层高度(1200-1500m)是臭氧高值产生的重要气象条件,且臭氧生成处于NOx和VOCs协同控制区(图2),与“低边界层高度是臭氧生成最佳条件”的传统认知亦不相同。研究结果揭示出我国大气光化学污染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传统的控制理论和方法对目前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具有局限性。基于此项研究得出结论,降低我国大气臭氧污染的风险并使其长期达标,不仅要大幅度消减人为排放VOCs,更重要的是在保证NOx浓度不反弹的情况下,逐步实现降低排放量。(Zhao et al., 2019)。
研究同时发现,残留层中存储了大量臭氧,次日白天随着边界层迅速发展被输送至混合层内,其平均贡献可达27%±7%(Zhao et al., 2019)。因此,臭氧光化学污染的预测预警及其防控,要摒弃“单独城市、单天防治”的陈旧思想,需要参照大气边界层结构的演变,整个区域协同行动,才能遏制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夏季臭氧污染的蔓延。
图1 石家庄系留气艇观测实验现场
图2臭氧生成敏感性随气象条件演变示意图
论文信息:
[1].Zhao, W., Tang, G., Yu, H., Yang, Y., Wang, Y., Wang, L., An, J., Gao, W., Hu, B., Cheng, M., An, X., Li, X., Wang, Y., 2019. Evolution of boundary layer ozone in Shijiazhuang, a suburban site on the North China plain. J. Environ. Sci. 83, 152-160.
https://doi.org/10.1016/j.jes.2019.02.016
[2].Wu, S., Tang, G., Wang, Y., Yang, Y., Yao, D., Zhao, W., Gao, W., Sun, J., Wang, Y., 2020. Vertically decreased VOC concentration and reactivity in the planetary boundary layer in winter over the North China Plain. Atmos. Res. 240, 104930.
https://doi.org/10.1016/j.atmosres.2020.104930
附件下载: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华北平原光化学污染物垂直演变及成因研究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27
相关话题/大气 污染
研究揭示了PM1和PM2.5的化学组成差异及其对大气污染研究的启示
当前诸多大气污染研究依赖于能够实时在线测量颗粒物化学组分的气溶胶质谱仪,但大多数质谱仪受空气动力学透镜的影响,只能测定亚微米颗粒物(PM1,粒径小于1 微米的颗粒物)及其化学组分。PM1化学组分被广泛地应用于估算大气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参数如大气颗粒物酸度和气溶胶水含量等,同时也被经常应用于化学传输模型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2020年春节期间我国华北区域大气污染成因分析—以北京为例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跃思研究员课题组) 1.重工业点源排放量大、环境大气容量小仍然是导致重污染事件发生的主因。最近5年春节期间,北京地区大气中细颗粒物浓度平均值持续下降,最近两年浓度水平相当,今年气态污染物NO2和SO2比去年有小幅度上升。在极其不利的气象条件作用下,北京2020年春节期间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2020年2月以来北京大气污染化学成分及来源分析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跃思研究员课题组) 2020年春节期间北京污染过程上文已经有所分析(参见昨日微信)。本报告是对2月份以来,重点是对元宵节直到今日的重霾污染化学成分及其来源进行分析。数据主要来源于本人课题组观测和合作伙伴共享,但都已经过了质量控制。 1、常规空气污染要素。2月1-12日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大气定常Rossby波穿越赤道东风带取得研究进展
气候系统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遥远地区的扰动可以影响局地极端事件的发生,其中Rossby波是这种远距离信号传播的重要的途径。而且Rossby波具有多变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使得它在多时间尺度的变率中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掌握Rossby波传播的特征对理解气候系统相互作用以及预测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重污染地区MODIS云检测修正算法导致云量显著减少
卫星遥感是获取云物理特征的主要途径之一。云特征的小量变化就可能显著影响地球的能量平衡。因此,云特征的准确观测非常重要。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檀赛春副研究员、张晓博士以及石广玉院士等的研究表明,在中国东部等重污染区域,大气气溶胶会导致MODIS卫星的云量偏高。针对该问题,进一步通过分析MODI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东亚区域大气水汽变化的观测、模拟及其归因
水汽是地球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种温室气体,也是全球能量和水循环的纽带,对天气和气候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气候变暖引起大气水汽含量增加,使得CO2等温室气体产生的温室效应进一步加强,从而加剧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趋多趋强。 张京朋博士和大气所赵天保研究员应用均一化探空湿度观测资料系统评估了C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大气所通过反演技术改进了中国氨气排放清单
氨在大气化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最主要的碱性气体,它在大气中可与酸性气体反应,生成硫酸铵和硝酸铵等二次气溶胶,是雾霾期间大气细颗粒物的主要成分。虽然氨在大气中可以中和酸性物质,起到调节pH的作用(如,缓解酸雨),但氨气及其反应产物铵盐还可以通过干、湿沉降的方式到达地表,引发土壤酸化和水体富营养化等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大气所研究揭示海洋性大陆是澳大利亚越赤道气流的重要成因
澳洲北部越赤道气流是南北半球间质量、动量和能量输送的主要纽带之一,它作为亚澳季风子系统之一,对亚洲天气和气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亚澳越赤道气流的形成有助于进一步认识亚洲夏季风环流和降水。 最近,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博士研究生庄默然和段安民研究员基于大气模式的模拟结果,探讨了多个影响因子(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大气所揭示人为强迫和气候系统内部变率对东亚冬季气温长期趋势的贡献
随着温室气体的排放,近几十年来全球平均温度也在不断升高,但由于受到气候系统内部变率的调制,全球不同地区的增暖情况存在明显差异。例如,东亚地区近年来就表现出显著的冬季降温趋势,并多次遭遇寒潮、低温暴雪等极端事件的影响。可见,定量揭示气候系统外强迫和气候系统内部变率对最近几十年东亚冬季温度趋势的相对贡献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大气氨对华北地区重污染形成的影响
氨是大气中最重要的碱性气体,可以与对流层中的酸性气体反应和颗粒生成颗粒态铵,成为大气气溶胶的重要化学成分。由于氨-铵的气-固分配依赖于大气温度、湿度和酸性物质含量等,相关过程很复杂。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了多项有力措施以减少SO2和NOx的排放,但是氨气排放尚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研究表明,大量氨气的存在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