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研究揭示减少模式气候态漂移提高ENSO预测技巧的动力机制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27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是热带地区年际尺度变率的主导模态,它对包括农业、林业、渔业、公共卫生、水循环、全球碳循环、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在内的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具有重要影响。准确预测ENSO事件发生发展的位相和振幅对气象防灾减灾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近年来,受益于ENSO动力学机制、气候模式研发、观测和数据同化技术等方面的进步,对ENSO事件的动力预测能力有了显著提升,但不管是从国际还是国内的实际业务预测来看,我们在准确预测ENSO事件的演变特征等方面依然面临挑战。
  气候系统模式存在着系统性的偏差,采用了数据同化技术的季节预测系统在进行数值积分时,结果会受到模式气候态漂移的影响。这种模式气候态漂移的具体表现是,当预测试验开始积分后,随着积分时间的增长,模式的气候场逐渐从最初给定的观测初始场向其自身固有的气候状态调整,这种调整会加大模式的系统性偏差,带来虚假的长期变化趋势,干扰预测结果。对此,实际试验中常采用经验性的偏差订正方法来消除模式气候态漂移的影响。但是,关于模式漂移与预测信号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目前不甚清楚。
  最近,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胡帅与其合作者采用IAP-DecPreS气候预测系统,通过使用“全场同化”和“异常场同化”两种不同的初始化策略来进行历史气候回报试验,比较了预测技巧差异,定量诊断了不同ENSO反馈过程对预测技巧的贡献,发现异常场同化策略能够有效减小模式漂移,显著提升ENSO的预测技巧,特别是对较长预测时效下强ENSO事件振幅的预测技巧。相反,当采用全场同化策略时,在存在冷舌偏差的热带中东太平洋,模式漂移表现为暖海温偏差不断增长,它一方面增强了ENSO发展过程中的平均纬向平流负反馈机制,另一方面使得模式中的局地“海洋低层云-辐射-SST”正反馈转变为“对流云-辐射-SST”负反馈,这两类物理过程均不利于ENSO的发展,最终使得全场同化策略下预测系统严重低估ENSO的振幅,造成预测技巧下降。
  该工作的价值,在于基于IAP-DecPreS预测系统,明晰了模式漂移影响ENSO预测的关键物理过程,为在实际预测中提高预测技巧了提供一种有效途径。该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启示是,对于常用的气候预测偏差订正技术,由于模式漂移与预测信号之间存在非线性相互作用,基于经验统计的偏差订正方法不能完全去除模式漂移的影响,这一点需要引起季节预测研究领域的重视。本文结果对模式研发者寻求减少模式偏差的途径也具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Hu, S., Zhou, T., & Wu, B. (2020). Improved ENSO prediction skill resulting from reduced climate drift in IAP-DecPreS: A comparison of full-field and anomaly initializations. Journal of Advances in Modeling Earth Systems, 12, e2019MS001759. https://doi.org/10.1029/2019MS001759

附件下载:
相关话题/系统 过程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硝化-反硝化耦合机制主导贫氮生态系统氧化亚氮脉冲排放
    土壤氮转化过程影响生态系统生产力及土壤氮素的损失途径和潜力,微生物硝化和反硝化过程产生氧化亚氮(N2O)释放到大气中,使土壤成为大气N2O的主要来源,一般认为施肥农田土壤是强排放源,自然土壤则为弱排放源。然而,温带至寒带自然生态系统在冬春转换期被广泛观测到脉冲式排放,导致自然土壤在全球N2O排放源中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我国北方地区一次层状云微物理和降水过程的数值模拟:两种不同微物理方案的对比研究
    图 高积云和层积云(高积云一般形成于2-6 km高度,属于中云;层积云一般位于2 km以下,属于低云)  层状云是我国北方地区春秋季节的一类重要降水云系,通常为多层结构,由于温度和相对湿度的不同,云内冰雪晶存在多种增长方式,因而会造成冰雪晶形态的多样性。其中由冰雪晶捕获过冷却水滴的凇附过程对冰相粒子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大气所揭示人为强迫和气候系统内部变率对东亚冬季气温长期趋势的贡献
    随着温室气体的排放,近几十年来全球平均温度也在不断升高,但由于受到气候系统内部变率的调制,全球不同地区的增暖情况存在明显差异。例如,东亚地区近年来就表现出显著的冬季降温趋势,并多次遭遇寒潮、低温暴雪等极端事件的影响。可见,定量揭示气候系统外强迫和气候系统内部变率对最近几十年东亚冬季温度趋势的相对贡献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利用干旱指数量化干旱强度对植被生态系统的影响
    干旱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自古以来就不容忽视。比如白居易赋诗《杜陵叟》“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描述的就是华北地区的春旱严重危害农作物的生长,导致民不聊生。那么,是否有什么办法能量化干旱强度对植被活动的影响,进行提前预测,减小旱灾带来的损失?  为了量化干旱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2014年1月武汉PM2.5重污染过程的传输机制研究
    我国中东部地区在冬季经常发生区域性大气重污染过程,大范围区域灰霾与城市间灰霾的关联一直是我国大气污染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卢苗苗博士和唐晓副研究员等在“Investigating the Transport Mechanism of PM2.5 Pollution during January 201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大气所研究表明对流解析模式能够更好地模拟2016年中国东部典型梅雨期暴雨过程
    梅雨期(6月中旬至7月中旬)是东亚夏季风降水季节性推移的第二阶段。梅雨期通常存在持续性降水,并与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准静止梅雨锋密切相关。由于梅雨锋的准静止特征,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区)经常会遭遇一系列沿着梅雨锋自西向东移动的对流系统影响,易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给我国造成重大损失。  2016年夏季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AAS封面故事:探索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
    《大气科学进展》2019年第7期封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陈书涛博士、南京农业大学邹建文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胡正华教授和安徽省气象局卢燕宇的合作研究成果“基于温度、降水、叶面积指数模拟的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被选为大气所主办的英文期刊《大气科学进展(英)》(Advances in Atmospheri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利用100公里分辨率的气候系统模式准确模拟热带气旋
    热带气旋 (TC) 作为作为最为剧烈的极端天气过程之一,一方面能从热带洋面为陆地带来充沛的降水,另一方面也对受其袭击的沿海城市地区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利用气候系统模式进行热带气旋的模拟和预测是近年来热门的方向之一。国内外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采用50公里及以上水平分辨率的全球高分辨率模式能较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研究发现地球系统模式模拟热带太平洋海气CO2通量年际变率偏差的原因
    近年来,国际上许多气候模拟中心开始在其气候系统模式中引入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模块,构建地球系统模式,从而在气候变化模拟中更好地反映海洋碳循环与气候的反馈作用。但是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物理过程的耦合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因此,在利用地球系统模式预估未来气候变化前有必要评估地球系统模式对海洋碳循环的模拟效果。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的源还是汇?
    当谈到农田生态系统的温室效应贡献时,大家想到的往往是旱地氧化亚氮(N2O)和水田甲烷(CH4)排放,常常忽视了高水肥投入、轮作和秸秆还田等管理措施产生的农田固碳效应,综合考虑碳循环和温室气体交换过程,农田到底是总的温室气体排放源还是吸收汇?  大气所地气碳氮交换研究团队在汾渭平原典型冬小麦-夏玉米轮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