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毅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5-27

刘毅,1961年6月生于天津市。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专项总体办公室主任,中国科学院浮空器系统研究发展中心副总工。1985年和1988年在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物理系大气物理专业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物理专业,获博士学位。1988-1992年、1996-1998年先后在天津气象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工作,1998-2003年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EORC)招聘研究员,负责ADEOS-II卫星全球成像仪(GLI)气溶胶卫星遥感算法研究。
研究领域:
大气遥感:大气CO2、O3等微量气体、气溶胶和云的卫星遥感理论与方法、反演技术及其在中国卫星工程中的示范与应用研究。
中层大气:平流层动力、化学过程的理论分析、观测资料分析、数值模拟研究、平流层环境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承担科研任务:
目前主持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碳专项中“卫星反演的净排放”项目(2011-2015)、863重大项目“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与应用示范”中“CO2产品反演和应用”专题(2011-2015)、高分辨率对地观测重大专项“平流层环境研究”(2011-2015)、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1-201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课题、973平流层项目课题等。
曾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点项目等。
学术成绩:
1.温室气体卫星遥感监测理论和技术研究方面:
主要参与了中国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试验卫星(TanSat)的设计、二氧化碳探测器和云、气溶胶成像仪的指标选取和论证研究工作。
针对TanSat卫星CO2高精度监测目标,建立了正演模拟系统和反演系统,反演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在平流层动力、化学过程研究方面:
利用卫星观测资料发现了伴随的亚洲夏季风的爆发青藏高原上空对流层中上层存在臭氧低值带,其成因与青藏高原南部的高水汽、低臭氧气团输送密切相关;系统揭示了青藏高原臭氧总量低值的形成机制,定量分析的平流层极涡、阿留申反气旋和副热带急流北跳对低值形成的相对贡献。
利用多种平流层大气成分卫星观测资料结合平流层数值模式定量分析了平流层爆发性增温引起的极涡内外平流层化学成分的变化和由此引起的UTLS区域臭氧通量变化。
利用北京长期臭氧探空资料结合拉格朗日化学输送模式分析了北京上空臭氧长期变化趋势,得出近10年由于光化学反应贡献导致北京对流层臭氧年增长率为3.4%。
代表性著作:(近3年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Characterization and correction of Global Ozone Monitoring Experiment 2 ultraviolet measurements and application to ozone profile retrievals. J. Geophys. Res., 117, D07305, doi:10.1029/2011JD017096, 2012.
Tropospheric ozone trend over Beijing from 2002–2010: ozonesonde measurements and modeling analysis.Atmos. Chem. Phys. Discuss., 12, 11175–11199, 2012. 10.
The QBO and SAO features of tropical O3, NO2 and NO3 revealed by GOMOS Satellite observations from 2002-2008,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18:1921-1929, 2011.
Middle Atmosphere Response to ENSO Events in Northern Hemisphere Winter by the Whole Atmosphere Community Climate Model, ATMOSPHERE-OCEAN, 49 (2), 95–111, 2011.
Middle stratospheric polar vortex ozone budget during the warming Arctic winter, 2002–2003, Adv. Atmos. Sci., 28(5), 985-996, 2011.
卫星遥感大气CO2的技术与方法进展综述. 遥感技术与应用, 第26卷,第2期,247-254,2011.
Measurements of Asian dust optical properties over the Yellow Sea of China by shipboard and ground-based photometers, along with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A case study of the passage of a frontal system during April 2006, J. Geophys. Res.,115, D00K04, doi:10.1029/2009JD012684, 2010.
Dynamic formation of extreme ozone minimum events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during northern winters 1987–2001, J. Geophys. Res., 115D18311, doi:10.1029/2009JD013130, 2010.
The influence of the 11-year sunspot cycle on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during winter,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53(3): 354-364, 2010.
A Madden–Julian Oscillation-triggered record ozone minimum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in December 2003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stratospheric “low-ozone pockets”, Geophys. Res. Lett., 36, L15830, doi:10.1029/2009GL039025, 2009.
Tibetan middle tropospheric ozone minimum in June discovered from GOME observations. Geophys. Res. Lett., 36(5):1-6, 2009.
Atmospheric tracers during the 2003–2004 stratospheric warming event and impact of ozone intrusions in the troposphere. Atmos. Chem. Phys., 9, 2157–2170, 2009.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祁家豁子华严里40号 邮编:100029
电子邮箱:liuyi@mail.iap.ac.cn 电话:


附件下载:
相关话题/中国科学院 大气物理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吕达仁
    吕达仁研究员,1940年1月生。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1966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毕业。1981年至1982年在美国NOAA/ERL进行合作研究,1985年晋升为研究员。先后担任国家高技术(863)计划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辐射委员会委员(Member,IRC,1988年始),国际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27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石广玉
    石广玉研究员,男,1942年10月生。1967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物理系。1982年2月获日本东北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86年至1988年受聘为美国大气与环境研究公司(AER)高级研究员。1991年6月至1992年2月先后应邀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大气科学研究中(ASRC/SUNY)、澳大利亚联邦科学和工业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27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潘蔚琳
    潘蔚琳,1973年8月生,项目正研级高工,博士生导师。199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无线电技术专业,1993-1996年在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总体技术处工作,1997年和2002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FSU)和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分别获得电子工程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2002-2009年在美国斯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27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普才
    王普才研究员,男,1963年3月生。1982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物理系,1985年获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硕士学位,1995年获法国里尔科技大学博士学位。1997-1999年在加拿大遥感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其它时间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工作。长期从事大气辐射传输、地基与卫星遥感研究,并从199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27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革丽
    王革丽,女,研究员。1991年毕业于北京气象学院天气动力专业,1994年南京气象学院获得硕士学位,1994年至1997年在内蒙古气候中心工作,2000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博士学位,2007-2008年在UniversityofWisconsin合作访问,2012年起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27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徐星凯
    徐星凯徐星凯研究员电话:(86-10)**传真:(86-10)**E-mail:xingkai_xu@yahoo.com.cn地址:北京9804信箱,LAPC邮编:100029徐星凯,男,1969年生。1993年获安徽农业大学学士学位,1995和1998年先后获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硕士和博士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27
  • 夏季强大气氧化性环境下霾污染形成的大气物理与大气化学过程
    近年来,国家逐步采取了系列严格的大气污染排放管控措施,SO2和NOx的排放有所减少,PM2.5浓度下降,但我国东部的近地面O3浓度快速增加,特别是夏季,东部地区呈现强的大气氧化能力。在强大气氧化性下,霾污染形成的大气物理与化学机制有待明确。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资助下,辛金元研究组构建了大气边界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大气物理研究所结合气象、环境资料首次定义中国蓝天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严重的霾事件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直到2015年6月11日,许多市民拿起相机,拍下了难得一见的“北京蓝”。而2016年1月18日,北京市环保联合会、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等环保组织发布了“北京市2015清洁空气十大关键词”,“北京蓝” 跃然纸上。北京蓝走红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2020年大气物理研究所冬令营火热开启
    2020年从1月13日-1月17日,大气物理研究所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长望学院合作的冬令营火热开启!这是大气所第二次举办冬令营,活动延续5天,共有40多名长望学院大三本科生参加,活动内容包括开营仪式、院士报告、外出参观、参加所学术年会、研究室活动等,更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曾庆存院士光临现场和陈嘉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应急管理部和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成立启动会
    【转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微信公众号】  12月30日,应急管理部和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成立启动会,签署联合共建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协议和战略合作协议,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正式挂牌。  会议指出,成立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应急管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