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吕达仁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5-27

吕达仁研究员, 1940年1月生。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1966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毕业。1981年至1982年在美国NOAA/ERL进行合作研究,1985年晋升为研究员。先后担任国家高技术(863)计划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辐射委员会委员(Member,IRC, 1988年始),国际高层大气气象学会委员会委员(Member, ICMA,1992年始), 国际日地物理学会(SCOSTEP)学术委员,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中国气象学会大气物理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咨询专家组专家等。目前从事大气与地球环境遥感,大气辐射传输、中层大气与日地物理,生态与气候相互作用的探测与理论模式等方面研究。现主持基金重大项?quot;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土壤-植被-大气相互作用",国家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中国典型云型宏微观特征研究及其气候、水资源与高技术应用预先研究"以及国家航天科学应用、大气传输相关的高技术项目。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一项(1989年,大气微波辐射与遥感原理研究),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1998年,南极科学考察研究),中国科学院等部委的重大成果、自然科学奖等八项。已培养博士生10余名,硕士生10余名。发表学术论文共100余篇,合作专著3本。

有代表性的论文为:
1.雷达和微波辐射计测雨特性比较及其联合应用,1980年大气科学。
2.消光-小角散射综合遥感气溶胶谱分布的原理和数值试验-1981年中国科学。
3.激光闪烁相关法测雨遥感方程,1984年科学通报。
4.VHF Doppler Radar Observations of Buoyancy Waves Associated with Thunderstorms, 1984 J.Atm.Sci.
5.Remote Sensing of Cloud Optical AVHRR and Ground-based Observation, 1993,Adv Space Res.
6.Ground-based Remote Sensing of 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Pinatobus Volcanic Cloud, 1994, Acta Meteorological Sinica.
7.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土壤-植被-大气相互作用(IMGRASS)综合研究,地学前缘,2002,9(2)
8."大气微波辐射及其遥感原理"专著(合作),1982科学出版社。
9."中国晴空和云雨大气的微波辐射和传播特征"专著(合作),1982年国防工业出版社。

附件下载:
相关话题/中国科学院 大气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