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基于均一化资料近几十年我国相对湿度气候变化的新认识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27

地表相对湿度(RH)是天气和气候监测与研究的关键要素。然而,相对湿度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并不普遍,部分原因是RH观测序列由于受到观测系统中的非气候变化影响而容易产生非均一性偏差。定量估计非均一性对相对湿度序列的影响及基于均一化资料准确估计其长期变化趋势是一项重要议题。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李珍副研究员、严中伟研究员联合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及英国爱丁堡大学构建了中国大陆746个站1960-2017年均一化逐日相对湿度数据集ChinaRHv1.0。分析表明:大多数台站时间序列(91.82%)具有一个或多个非均一性断点。由于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自动观测,许多台站的主要断点出现在2000年代初,特别是在潮湿和半湿润地区。对于大多数有偏差的台站序列,自动化观测之前的早期人工记录中的非均一性偏差相对于最近的自动化记录是正的。利用MASH(序列多元分析均一化)方法检测到相对湿度序列中更多的间断点,其非均一性偏差主要在-0.5%和0.5%左右。基于均一化序列得到1960-2017年中国区域平均相对湿度系列几乎没有长期变化趋势[0.006%(10年)-1],而原始数据则呈虚假的下降趋势[0.414%(10年)-1]。值得注意的是,ERA5再分析数据与中国原始相对湿度系列的年际变化(包括21世纪初的跃变)吻合得很好,在利用其开展我国区域气候变化研究时需要谨慎。
  基于此工作的数据描述文章已预出版在线发表于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图 1. (a)1960-2017年中国区域年平均相对湿度原始序列和基于MASH的均一化序列,及ERA5再分析序列(为便于比较,加7%常数);(b)原始和基于MASH和RHtest方法的两个均一化年平均相对湿度距平序列。
  文章链接:Li, Z., Z. W. Yan, Y. N. Zhu, N. Freychet, and S. Tett, 2020: Homogenized daily relative humidity series in China during 1960–2017. Adv. Atmos. Sci., 37(4), doi: 10.1007/s00376-020-9180-0. http://www.iapjournals.ac.cn/aas/en/article/doi/10.1007/s00376-020-9180-0

附件下载:
相关话题/序列 观测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AAS首次发表“展望”文章,介绍“观测涌现约束”
    我所主办的英文期刊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AAS)在2020年第一期推出新开设的Perspectives(展望)栏目,发表法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the Centre National de Recherches Météorologiques) Flore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东亚区域大气水汽变化的观测、模拟及其归因
    水汽是地球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种温室气体,也是全球能量和水循环的纽带,对天气和气候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气候变暖引起大气水汽含量增加,使得CO2等温室气体产生的温室效应进一步加强,从而加剧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趋多趋强。  张京朋博士和大气所赵天保研究员应用均一化探空湿度观测资料系统评估了C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AAS封面故事| 半潜式海洋气象探测无人艇:自动部署的海上气象水文观测站和海上探空站
    我国海岸线漫长,沿海经济发达,临近大陆和岛屿的海域辽阔,蕴藏着丰富的资源。随着海洋强国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海上交通运输、渔业养殖、油气开采、科学研究、旅游和军事等活动日益频繁。然而,我国沿海地区以及濒临海域的气候多变,气象条件和海陆环境复杂,经常发生台风暴雨、大风、风暴潮、大雾和海上强对流天气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基于MASH方法进一步修正的中国中东部长期均一化气温序列集
    长期的均一化观测序列对于气候变化的准确评估和归因至关重要。然而,我国多数气象台站受到了台站迁址、仪器换型、环境变迁等非自然因素的影响,造成观测序列中存在非均一性。近几年,曹丽娟等人利用RHtest方法建立了百年来中国32站均一化逐月气温序列集,改善了气候变化研究的数据基础。但这套数据集中仍然存在非均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中科院大气边界层顶生态环境上黄观测站举行奠基仪式
    11月15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气边界层顶生态环境上黄观测站奠基仪式在柳城畲族镇上黄村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大气所党委副书记王生林,科技处长张璐,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自发,金华市副市长祝伦根,武义县领导姚激扬、李唯、叶河等领导嘉宾参加了奠基仪式。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大气所衢州暴雨和强对流观测与预报研究试验基地揭牌仪式隆重举行
    2019年11月4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衢州暴雨和强对流观测与预报研究试验基地揭牌仪式在衢州气象局隆重举行。大气物理研究所党委副书记王生林、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重点实验室主任雷恒池、副主任胡朝霞、高守亭研究员、平凡研究员、科技处处长张璐等一行九人参加了揭牌仪式。出席揭牌仪式还有衢州市副市长吕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太阳磁场观测技术方法研讨会暨第四次太阳观测及台站运行研讨会召开
    9月23-28日,由国家天文台主办的“太阳磁场观测技术方法研讨会”及“第四次太阳观测及台站运行研讨会”在青海德令哈举行。  太阳磁场观测技术方法研讨会以国家天文台主持的国家基金委重大仪器专项“用于太阳磁场精确测量的中红外观测系统”(简称AIMS)和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国家天文台参与首次发现提供黑洞吸积燃料的内流观测证据
    国家天文台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组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南极天文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学系合作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成功观测到类星体核区为超大质量黑洞吸积盘提供吸积燃料的快速内流物质,完成了黑洞吸积物理图像的最后一块拼图,在黑洞吸积物理、活动星系、黑洞和星系共同演化等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科学价值。成果论文于9月5日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北京—亚利桑那巡天观测任务圆满完成
    北京—亚利桑那巡天(BASS1)观测自2015年1月7日开始,历时4年,最终于美国时间2019年2月13日圆满结束。由国家天文台BATC课题组主导的该巡天项目利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2.3米Bok望远镜和375个夜晚完成了北银冠天区5200平方度的g和r波段观测,将为即将到来的暗能量光谱巡天项目(DE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理论物理所在提出利用视界望远镜的偏振观测探索轴子方面取得进展
    拥有极高空间分辨率的事件视界望远镜(EHT)让我们人类第一次清晰的看到了黑洞视界附近发出的电磁辐射,辐射环内部的阴影则是目前最直接的黑洞这一理论概念的证据。这次观测的数据被广泛应用在进一步验证广义相对论和黑洞物理、研究极端条件下的物理过程。同年9月份EHT团队获得300万美元的基础物理学突破奖。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