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半球春季返青期提前的增温效应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27

气候变暖导致中高纬度植被春季返青期普遍提前。根据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多源遥感监测,北半球春季返青期每十年平均提前约4-5天。春季返青期处于春夏的转折期,返青期的提前一方面会增加生长季初期地表的植被生产力(图1a);另一方面,植被的变化与融雪过程相互作用,调节近地面的水汽含量和能量收支。然而,对于大尺度的返青期提前对区域甚至全球气候的影响尚缺乏科学认识。
  中科院大气所徐希燕副研究员、贾根锁研究员与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同行合作,通过大气-陆面耦合模式的模拟发现:北半球的温带森林和北方森林春季返青期的提前对北半球中高纬有明显的增温效应(图1b)。春季返青期提前增加植被的蒸散发,从而增加大气中的水汽含量,通过水汽的正反馈效应,具有增温效应。增温会减少积雪覆盖,导致积雪反照率的正反馈效应。增加的水汽通过大西洋和太平洋水汽通道向北极输送,不仅在高纬度地区形成增温效应,还会改变高纬度的降雪和云量的分布,对高纬度的气候产生显著的影响 (图2)。

图1: 植被返青期提前导致春季植被变绿(a)对北半球中高纬有明显增温效应(b)
  
图2: 欧亚大陆春季返青期提前增强大气中水汽含量和向北输送从而影响气候的示意图
  该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Climate Change。
  本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A类先导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XDA1907020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41875107)的资助
  Xu, X., W.J. Riey, C.D. Koven, G. Jia*, X. Zhang: Earlier leaf-out warms air in the north. Nature Climate Change. 2020.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8-020-0713-4

附件下载:
相关话题/大气 科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2020年春节期间我国华北区域大气污染成因分析—以北京为例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跃思研究员课题组)  1.重工业点源排放量大、环境大气容量小仍然是导致重污染事件发生的主因。最近5年春节期间,北京地区大气中细颗粒物浓度平均值持续下降,最近两年浓度水平相当,今年气态污染物NO2和SO2比去年有小幅度上升。在极其不利的气象条件作用下,北京2020年春节期间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2020年2月以来北京大气污染化学成分及来源分析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跃思研究员课题组)  2020年春节期间北京污染过程上文已经有所分析(参见昨日微信)。本报告是对2月份以来,重点是对元宵节直到今日的重霾污染化学成分及其来源进行分析。数据主要来源于本人课题组观测和合作伙伴共享,但都已经过了质量控制。  1、常规空气污染要素。2月1-12日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大气定常Rossby波穿越赤道东风带取得研究进展
    气候系统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遥远地区的扰动可以影响局地极端事件的发生,其中Rossby波是这种远距离信号传播的重要的途径。而且Rossby波具有多变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使得它在多时间尺度的变率中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掌握Rossby波传播的特征对理解气候系统相互作用以及预测有着重要的意义。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东亚区域大气水汽变化的观测、模拟及其归因
    水汽是地球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种温室气体,也是全球能量和水循环的纽带,对天气和气候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气候变暖引起大气水汽含量增加,使得CO2等温室气体产生的温室效应进一步加强,从而加剧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趋多趋强。  张京朋博士和大气所赵天保研究员应用均一化探空湿度观测资料系统评估了C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大气所通过反演技术改进了中国氨气排放清单
    氨在大气化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最主要的碱性气体,它在大气中可与酸性气体反应,生成硫酸铵和硝酸铵等二次气溶胶,是雾霾期间大气细颗粒物的主要成分。虽然氨在大气中可以中和酸性物质,起到调节pH的作用(如,缓解酸雨),但氨气及其反应产物铵盐还可以通过干、湿沉降的方式到达地表,引发土壤酸化和水体富营养化等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大气所研究揭示海洋性大陆是澳大利亚越赤道气流的重要成因
    澳洲北部越赤道气流是南北半球间质量、动量和能量输送的主要纽带之一,它作为亚澳季风子系统之一,对亚洲天气和气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亚澳越赤道气流的形成有助于进一步认识亚洲夏季风环流和降水。  最近,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博士研究生庄默然和段安民研究员基于大气模式的模拟结果,探讨了多个影响因子(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大气所揭示人为强迫和气候系统内部变率对东亚冬季气温长期趋势的贡献
    随着温室气体的排放,近几十年来全球平均温度也在不断升高,但由于受到气候系统内部变率的调制,全球不同地区的增暖情况存在明显差异。例如,东亚地区近年来就表现出显著的冬季降温趋势,并多次遭遇寒潮、低温暴雪等极端事件的影响。可见,定量揭示气候系统外强迫和气候系统内部变率对最近几十年东亚冬季温度趋势的相对贡献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大气氨对华北地区重污染形成的影响
    氨是大气中最重要的碱性气体,可以与对流层中的酸性气体反应和颗粒生成颗粒态铵,成为大气气溶胶的重要化学成分。由于氨-铵的气-固分配依赖于大气温度、湿度和酸性物质含量等,相关过程很复杂。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了多项有力措施以减少SO2和NOx的排放,但是氨气排放尚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研究表明,大量氨气的存在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大气所研究表明对流解析模式能够更好地模拟2016年中国东部典型梅雨期暴雨过程
    梅雨期(6月中旬至7月中旬)是东亚夏季风降水季节性推移的第二阶段。梅雨期通常存在持续性降水,并与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准静止梅雨锋密切相关。由于梅雨锋的准静止特征,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区)经常会遭遇一系列沿着梅雨锋自西向东移动的对流系统影响,易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给我国造成重大损失。  2016年夏季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2017年津京冀禁煤区的建立显著提升了区域大气能见度
    从2013年“大气十条”实施以来,蓝天保卫战持续推进。随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不断推进,津京冀及周边地区整体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但秋冬季频繁的雾霾污染大幅度抵消了之前的改善效果。受独特地形,不利气象条件,以及局地和周边区域高强度的污染排放的影响,津京冀采暖季成为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重点和难点。燃煤源一直是京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