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廉政与社会的关系辨析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2017-06-25

廉政与社会的关系辨析
The Discri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ean Government and Society 郝建臻; 1:中央编译局世界发展战略研究部 摘要(Abstract):

建设廉洁政治是各国政府加强现代化治理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廉政建设不是孤立的,它与社会建设的其他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廉政是民主的应有之义,也是民主的保障;反腐是法治的要求,同时必须走法治化的道路;反腐败必须兼顾到人权保护;反腐有利于经济健康发展,同时要努力减少腐败的经济动因;文化影响廉政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廉洁与勤政同时是官员必备的素质。总之,廉政建设必须与其他社会建设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才能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关键词(KeyWords): 廉政;;民主;;法治;;人权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郝建臻;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2]王绍光:《民主四讲》,三联书店2008年版。[3][英]W.Ivor.詹宁斯:《法与宪法》,龚祥瑞、侯建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5][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张雁深译,商务出版社1982年版。[6]王广辉:《通向宪政之路》,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7][美]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册),盛葵阳、崔妙因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8][德]拉德布鲁赫:《法律智慧警句集》,舒国滢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9][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在汉、舒逊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10]陈瑞华:《看得见的正义》,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12]郝建臻:“法治反腐的基本要素及其对我国反腐倡廉工作的启示”,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6年第5期。[13]陈弘毅:《法治,启蒙与现代法的精神》,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14][英]A.J.M.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夏勇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1995年版。[15][美]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信春鹰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16][英]威廉·韦德:《行政法》,楚建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17][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18]刘杰:《转型期的腐败治理——基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经验的比较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4年版。[19]吴思:《血酬定律》,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年版。[20][美]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21][美]格雷厄姆·艾利森,罗伯特·D·布莱克威尔,阿里·温尼:《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蒋宗强译,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22]贺卫方:《法边馀墨》,法律出版社1998年出版。(1)参见总书记2016年1月12日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1)“Democracy is the worst form of government except all the others that have been tried.”(1)参见2016年10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公报。(1)2006年,世行《东亚经济发展报告》首次提出“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概念。它是指一个经济体的人均收入达到世界中等水平(人均GDP在4000美元-12700美元的阶段)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转变,导致新的增长动力特别是内生动力不足,经济长期停滞不前;同时,快速发展中积聚的问题集中爆发,造成贫富分化加剧、产业升级艰难、城市化进程受阻、社会矛盾凸显、腐败多发等。(1)如1986年新加坡原国家发展部部长郑章远因收受80万元贿赂而畏罪自杀;1991年原商业事务局局长格林奈因贪污罪被判刑。参见吕元礼著:《新加坡治贪为什么能》,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05-122页。(2)张履祥:《备忘录·论治》,转引自《廉政格言警句》,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1)“性恶论”主要来源于战国末期儒家代表人物荀子的思想,《荀子》一书的第二十三篇即为《性恶篇》。(2)“性善论”主要来源于战国中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的思想。如《孟子·告子上》中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公孙丑上》中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此皆为“性善论”的论证。(3)胡太初《昼帘绪论》卷二《尽己篇》,转引自《廉政格言警句》,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1)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转引自《廉政格言警句》,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2)吕本中《官箴》,转引自《廉政格言警句》,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3)梁章钜《退庵随笔》,转引自《廉政格言警句》,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4)注意此处的“循吏”并非“墨吏”,指的是有才干、会做事、稳重踏实、把处事结果放在首位的官吏;而“清流”指的是好议论、好争斗、言行极端、注重个人名节的人。

相关话题/社会 政治 经济 动力 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