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澳门基本法第93条的解读——兼谈《内地与澳门关于相互认可和执行民商事判决的安排》的法律地位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2017-06-25

澳门基本法第93条的解读——兼谈《内地与澳门关于相互认可和执行民商事判决的安排》的法律地位
莫世健; 1:澳门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内地与澳门特别行政区关于相互认可和执行民商事判决的安排》(简称《安排》)是两地授权机构于2006年2月签署的司法协助性质的文件。其后,两地按照各自法律程序赋予该《安排》法律效力。在《安排》生效后至2013年3月期间,共有19个内地判决在澳门中级法院获得承认,但没有一个判决是仅依据《安排》承认的。《安排》的法理依据是《澳门基本法》第93条。该条款规定"澳门特别行政区可与全国其他地区的司法机关通过协商依法进行司法方面的联系和相互提供协助"。澳门法院的实践对于《安排》在澳门特区的法律地位提出了挑战,或者至少说将《安排》在澳门的法律地位置于不确定状态。

关键词(KeyWords): 《澳门基本法》第93条;;判决承认;;审查标准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莫世健;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杨允中:《澳门基本法释要》(修订版),澳门特区政府法务局2003年版。[2]杨静辉:《澳门基本法释义》,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3]赵国强:“论中国内地与澳门特别行政区开展区际司法协助的模式”,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4]宋锡祥:“论中国内地与港澳区际民商事司法协助及其完善”,载《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5]王建源:“两岸授权民间团体的协议行为研究”,载《台湾研究集刊》2005年第2期。[6]胡仙芝:“论行政契约的适用依据”,载《唯实》1995年第5期。[7]冯宝珍:“行政合同若干问题研究”,载《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①《安排》第24条。②见最高人民法院网站:http://www.court.gov.cn/qwfb/sfjs/201006/t20100603_5746.htm。③《法规的公布与格式法》第5条规定了须于《公报》第二组公布的法律类别,第(3)款则指:与全国其他地区的司法机关签订的司法互助协议。①这些案件包括:2011年10月13日的703/2010号判决,2011年10月13日的140/2011号判决,2011年10月13日的731/2010号判决,2011年12月1号的590/2011号判决,2012年1月19日的613/2011号判决,2012年10月25日的602/2012号判决,2012年11月29日的811/2011号判决,2010年9月16日的415/2009号判决,2010年9月16日的118/2010号判决,2010年7月15日的184/2009号判决,2010年7月29日的444/2010号判决,2010年9月30日的438/2010号判决,2010年12月2日的694/2010号判决,2011年2月24日的355/2010号判决,2011年2月17日的487/2010号判决,2011年1月19日的247/2011号判决,2012年4月19日的671/2011号判决,2012年6月21日的450/2010号判决,和2012年6月21日的761/2011号判决。②这些案件包括:2011年10月13日的703/2010号判决,2011年10月13日的140/2011号判决,2011年10月13日的731/2010号判决,2011年12月1号的590/2011号判决,2012年1月19日的613/2011号判决,2012年10月25日的602/2012号判决,2012年11月29日的811/2011号判决。③这些案件包括:2010年7月15日的184/2009号判决,2010年7月29日的444/2010号判决,2010年9月30日的438/2010号判决,2010年12月2日的694/2010号判决,2011年2月17日的487/2010号判决,2011年2月24日的355/2010号判决,2012年1月19 日的247/2011号判决,2012年4月19日的671/2011号判决,2012年6月21日的450/2010号判决,和2012年6月21日的761/2011号判决。④包括:2010年9月16日的415/2009号判决和2010年9月16日的118/2010号判决。①《安排》第11条第(1)款;澳门民诉法第1200条第1款c)项。②《安排》第11条第(4)款;澳门民诉法第1200条第1款e)项。③《安排》第11条第(5)款;澳门民诉法第1200条第1款b)项。④《安排》第11条第(6)款;澳门民诉法第1200条第1款f)项。⑤见两个条款的导言部分。①《安排》第11条第(2)款。②澳门民诉法第1200条第1款d)项规定:“不能以案件已由澳门法院审理为由提出诉讼已系属之抗辩或案件已有确定裁判之抗辩,但澳门以外地方之法院首先行使审判权者除外”。该条款文字表述让人费解。笔者认为最后半句表述改为:澳门以外法院“后”行使审判权或澳门法院先行使审判权才合理。③《安排》第11条第(3)款。④澳门民诉法第1200条第1款d)项的解读是否能够适用此类情况尚存争议。⑤澳门民诉法第1200条第1款e)项。①该条款规定了需要通过《公报》第二组颁布的法律之内容,包括:与全国其他地区的司法机关签订的司法互助协议。①最高人民法院以法释[2006]2号文件方式公布了《安排》,见最高人民法院网站:http://www.court.gov.cn/qwfb/sfjs/201006/t20100603_5746.htm。①《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2条第1款(甲)项将条约定义为:称“条约”者,谓国家间所缔结而以国际法为准之国际书面协议,不论其载于一项单独文书或两项以上相互有关之文书内,亦不论其特定名称为何。①类似观点,见Arnold N.Pronto,Some Thoughts on the Making of International Law,E.J.I.L.2008,19(3),601-616;Akbar Rasulov,Revisiting State Succession to Humanitarian Treaties:Is There a case for Automaticity?,E.J.I.L.2003,14(1),141-170;Rijie Ernie Gao,Between a Rock and a Hard Place:Tensions between the U.S.-ROK Status of Forces Agreement and the Duty to Ensure Individual Rights under the ICCPR,(2010)33 Fordham Int'l L.J.585。②《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26条规定:凡有效之条约对其各当事国有拘束力,必须由各该国善意履行。③例如,香港在将《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相互认可和执行当事人协议管辖的民商事案件判决的安排》转化成香港法律时,没有整体照搬该《安排》原文,而是将《安排》原则按照香港立法体例重新颁布。见香港法律第597章《内地判决(交互强制执行)条例》。

相关话题/司法 法律 香港 判决 社会科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干分嫁娶”及其法律实践——国家与社会二元结构下的规则之治
    “干分嫁娶”及其法律实践——国家与社会二元结构下的规则之治 顾元; 1: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 摘要(Abstract): "干分嫁娶"是指中国古代违反辈份原则和亲属间名分的婚姻。干分嫁娶立法是自然的和社会的要求。考察古代干分嫁娶的主要类型及其立法的历史变迁,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法律的隐喻:表征还是真谛?
    法律的隐喻:表征还是真谛? 杨贝;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法律领域大量出现的隐喻提示我们,隐喻与法学的联姻可能不只是基于修辞的需要。隐喻在法律领域的出现有三重原因:其一,隐喻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模式;其二,隐喻缘自语言的局限性;其三,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法律移植、法律工具主义与制度异化——以近代著作权立法为背景
    法律移植、法律工具主义与制度异化——以近代著作权立法为背景 夏扬; 1: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法律移植是现代社会法律发展的一种普遍现象和主要方式。对于法律移植是否可能的讨论仍不绝于耳,之所以会出现如此激烈的争论,是因为学者们普遍忽视了移植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法律的性质:一个法律经济学视角
    法律的性质:一个法律经济学视角 凌斌; 1:北京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法律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共同的理论错误,是将法律的性质误认为一种定价体制,将法治的代价错归为一种交易成本,将法律的边界依照与市场等定价体制的替代关系来确定。究其原因,在于没能在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论影响我国无罪判决的关键性因素——对百例无罪判决的实证分析
    论影响我国无罪判决的关键性因素——对百例无罪判决的实证分析 李扬; 1: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无罪辩护是现代法制进步的标志,然而无罪判决率低却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特别是辩护制度发展的现实瓶颈。通过对无罪判决案例中被告人的主体状况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组织理性、程序理性与刑事司法绩效考评制度
    组织理性、程序理性与刑事司法绩效考评制度 郭松; 1:四川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在一定意义上,推行绩效考评制度是中国刑事司法机关为了治理刑事司法中的种种"乱象",而采取的一项组织控制措施。这是一种追求组织理性的意识自觉。基于程序理性的立场,理论界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司法公开的价值重估——建立司法公开与司法权力的关系模型
    司法公开的价值重估——建立司法公开与司法权力的关系模型 钱弘道;姜斌; 1: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当前我国法院系统进行的司法公开化改革将司法公开的主旨定位为对法院的公众监督和媒体监督,地方法院在改革措施上将公众和司法权的主要关系局限为制约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论对话的法律全球化
    论对话的法律全球化 谢晖; 摘要(Abstract): 法律全球化不但是一个既成的事实,而且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在法律全球化过程中,存在压制的法律全球化和对话的法律全球化之别。我们正处在对话的法律全球化过程中,这是由于经济的全球贸易及各国独具的经济资本、文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刑事司法引入ADR机制:理念、困境与模式
    刑事司法引入ADR机制:理念、困境与模式 胡铭; 1: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构建在正当法律程序理论之上的对抗式刑事诉讼并非解决所有问题的普适良药。现代刑事司法引入ADR机制,能为之提供有效补充。法律现实主义构筑了ADR机制在刑事司法中适用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反垄断法中的消费者福利标准:理论确证与法律适用
    反垄断法中的消费者福利标准:理论确证与法律适用 张永忠; 1: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2: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摘要(Abstract): 保护消费者利益是各国反垄断法的重要目标。消费者福利标准具有独立性、正当性、适用的简便性,有利于实现公平分配的整体经济效率目标,已成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