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近代中国宪政的历史考察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2017-06-25

近代中国宪政的历史考察
马小红; 1: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西方宪政在近代能够影响中国并在中国发展,首先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与近代宪政相契合的因素,自鸦片战争到戊戌变法半个世纪,中国社会对西方议会制度的探讨和逐步接受,说明中国传统对西方宪政审慎而积极的态度。1905年后,迫于战争威胁的中国加速了宪政的实践,正是这个加速使传统在宪政的发展中失落,人们过于注重形式而忽视宪政所需的文化土壤。

关键词(KeyWords): 近代中国;;宪政;;传统;;启蒙;;议会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马小红;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参见[法]卢梭著《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卷第6章《论社会公约》、第2卷第6章《论法律》、第12章《法律的分类》[1]有关西方传教士携带的书籍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参见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第二卷.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29-335页。[2]参见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第二卷.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31页。葛兆光先生举例:关于世界地理的读物如《万国舆图》、《职方外纪》;关于思想方法的读物,如《名理探》、《穷理学》;关于实用技术的读物,如《泰西水法》、《农政全书》、《天工开物》;关于国家秩序的读物,如《纪效新书》、《赋役全书》、《漕运志》。[3]参见熊月之著:《西学东渐与晚晴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顾长声著《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来华新传教士评传》,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1]麦都思著:《地理便童略传》,马六甲版英华书院1819年版,第9页。转引自熊月之著《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修订本)》,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2]钟叔河主编《走向世界丛书Ⅷ薛福成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中言:“英则以八百年前,其世爵或以大臣分封,或以战功积封,聚而议政,谓之‘巴力门’,即议院也。”岳麓书社2008年版,第197页。[3]据俞江考证,1840年林则徐组织翻译的《各国律例》有一小部分法律语词已经在对方的语言中找到了对应词,如(抵押)、(法律)(诉讼)、(权力)等。但用“道理”对译(权利),用“例制”对译(宪法)。“这种翻译并不准确,是所谓的'运用了表述中国伦理的语言来翻译国际法。'即用中国传统观念和旧有事物来比附异质文化。”参见俞江《近代中国的法律与学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4]此文为美国“华盛顿纪念塔”上的中文碑文节选,译者注释此文完成于1844年。参见[美]德雷克著,人复兴译《徐继畲及其瀛寰志略》,文津出版社1990年版,第162页。[1]钟叔河主编《走向世界丛书》收入1911年前国人亲历欧美和日本的27种日记、杂记,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在欧美、日本寻找强国之路的状况。在收入的27种日记、杂记中,1870年代的,如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中有英国、法国议会的记载(见第368、404页);1890年代的,如薛福成《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中记“西洋各邦立国规模,以议院最良。”(第197页)等。许多使节、留学生参观所在国的国会并在议院开会时旁听。[2]参见梁启超撰《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97页:“壬寅(1901年)、癸卯间(1903年),译述之业特盛,定期出版之杂志不下数十种。日本每一新书出,译者动数家。新思想之输入,如火如荼矣。”[1]高旭晨:“传统——法系融合之基础”,载张生主编《中国法律近代化论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法]伏尔泰:《风俗论》(下册),谢戊申、邱公南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3]刘作祥:“法治社会中的权力和权利定位”,载刘海年、李步云、李林主编《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法制出版社1996年版。[4][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5]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版。[6]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七.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华书局1989年版。[7][意]利玛窦、[比]金尼阁:《利玛窦中国札记》,何高济、王遵仲、李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8]方豪:《中西交通史》(下册),岳麓书社1987年版。[9]周宁编:《2000年西方看中国》(下册),团结出版社1999年版。[10]俞江:《近代中国的法律与学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11]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修订本)》,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12]沈家本:《沈家本未刻书记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13]柳诒征:《中国文化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版。[14]钟叔河编:《走向世界丛书Ⅵ》,岳麓书社2008年版。[15]《世界史资料丛刊初集》,三联书店1957年版。[16]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17]李细珠:《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18]吴经雄、黄公觉:《中国制宪史》,上海书店1992年影印版。[19]夏新华、胡旭晟等:《近代宪政历程:史料荟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0]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古议院考》,中华书局1989年版。[21]王人博:《桃李江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22]燕树棠:《公道、自由与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相关话题/法律 社会 学术 上海 岳麓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转型社会刑事司法中的媒体要素
    转型社会刑事司法中的媒体要素 胡铭; 1: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传播不仅正在改变着社会生活,也正在改变着传统的刑事司法。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转型社会中,媒体已经成为刑事司法中无法被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实证的角度,我们可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弱势群体保护的反社会契约解释——兼与赵迅先生商榷
    弱势群体保护的反社会契约解释——兼与赵迅先生商榷 冯辉;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社会契约作为一种肯定性理论基础的功能,要远远小于其作为一种否定性理念判准的价值和适用程度。社会契约理论的价值不在于演绎和证成,而在于批判和反省,其实践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反社会人格——刑事犯罪之人格基础
    反社会人格——刑事犯罪之人格基础 张建秋; 1:江苏省南京监狱 摘要(Abstract): 虽然东西方文化以及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概念系统和研究方法的差异,决定了人们对人格存在不同的认识,但不管人格的概念、含义多么丰富复杂,人格问题多么抽象神秘,它都只能在现实的社会经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征地补偿制度法律问题探讨
    征地补偿制度法律问题探讨 薛小建; 1: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征地补偿是一项宪法制度。国家享有征地的固有权力。但如同国家享有其他权力一样,国家行使这项权力必然伴随着一定的宪法义务与宪法责任。补偿就是行使征地权力必须履行的义务,获得补偿则是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出土秦汉法律文献整理研究的新成果——读《二年律令与奏谳书——张家山二四七号墓出土法律文献释读》
    出土秦汉法律文献整理研究的新成果——读《二年律令与奏谳书——张家山二四七号墓出土法律文献释读》 徐世虹; 1:中国政法大学 摘要(Abstract): 近30年来,秦汉法律文献伴随着考古发现而数量大为增加,各种整理、释读成果相继产生。在出土秦汉法律文献的整理研究中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社会资本理论的入径及对刑事政策实施的意义
    社会资本理论的入径及对刑事政策实施的意义 姜涛; 1:江苏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下中国,刑事政策实施正在遭遇着民众认同危机。社会资本因重点关注一般民众与国家政策之间的信任发生机理,不仅能以制度理性吸纳公民参与刑事政策实施,而且还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大湄公河次区域环境合作的法律制度评论
    大湄公河次区域环境合作的法律制度评论 边永民;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大湄公河次区域的环境合作对于该地区的经济和发展至关重要。现在,该地区的环境合作是以项目为基础的,缺乏制度保障,已经发生的和潜在的纠纷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该地区的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私人企业为何去海外上市——中国法律对红筹模式海外上市的监管
    私人企业为何去海外上市——中国法律对红筹模式海外上市的监管 唐应茂; 1:北京大学法学院 2:耶鲁大学 摘要(Abstract): 中国企业采用红筹模式海外上市过程中出现了国有企业红筹模式海外上市监管严、私有企业红筹模式海外上市特定时间段监管相对宽松的情况。造成不同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法律与伦理的契合与冲突——以拒证特权制度为视角
    法律与伦理的契合与冲突——以拒证特权制度为视角 王天林; 1:山东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法律天然具有一种道德理性,在其形式的外壳之下,流动着伦理的血液。但是,作为两种不同的社会规范体系,法律与伦理之间又存在一定的差异,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有时还会出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法律市场视野中的制度竞争与立法行为选择
    法律市场视野中的制度竞争与立法行为选择 刘双舟; 1: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传统政治学理论认为,公众个体很难通过自身的行为来改变法律制度。而法律市场论则认为,公民不只是法律制度的被动适应者,通过在法律市场上选择适用对自己有利的法律,他们的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