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反社会人格——刑事犯罪之人格基础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2017-06-25

反社会人格——刑事犯罪之人格基础
张建秋; 1:江苏省南京监狱 摘要(Abstract):

虽然东西方文化以及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概念系统和研究方法的差异,决定了人们对人格存在不同的认识,但不管人格的概念、含义多么丰富复杂,人格问题多么抽象神秘,它都只能在现实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宗教、法律、道德等范畴中进行考察。个体社会化过程形成的反社会人格,是刑事犯罪之人格基础,也是一个人实施犯罪行为起决定作用的内部原因。

关键词(KeyWords): 反社会人格;;概念;;形成与发展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张建秋;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陈仲庚、张雨新编:《人格心理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2]《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3]陈士涵:《人格改造论》学林出版社2001年出版。[4]方强:《法制心理学》,陕西省大专院校教材交流调剂中心1985年版。[5]魏健馨、张学林:《犯罪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6]张文、刘艳红、甘怡群《人格刑法导论》,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7][美]文森特.帕里罗等:《当代社会问题》,周兵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8]陈仲庚、张雨新编:《人格心理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9]高汉生主编:《犯罪心理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10]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11]《北京大学法学百科全书》(刑法学、犯罪学、监狱法学分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12][奥]康罗.洛伦兹:《攻击与人性》,王守珍,吴月娇译,作家出版社1987年版。[13][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第10版),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相关话题/心理学 社会 中国人民大学 基础 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