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企业社会责任的性质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2017-06-25

企业社会责任的性质
蒋建湘; 1:中南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性质的"经济责任论"、"道德责任论"、"法律责任论"和"‘超越’法律责任论"、"综合责任论"等本身都是合乎逻辑的,得出不同结论的原因主要在于人们或从不同的理论、或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的考察,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企业社会责任"本身的界定不一致产生的结果。实际上,企业社会责任最初以道德责任的形式出现,但这种道德责任的充分实现离不开法律等其他社会约束机制。因此,一部分企业社会责任后来逐渐发展为法律责任和软法责任,并同道德责任相并存。界定企业社会责任性质的意义在于其属于进一步探讨企业社会责任实现机制的前提。

关键词(KeyWords): 企业社会责任;;道德责任;;法律责任;;软法责任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蒋建湘;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①如,刘俊海先生认为“所谓公司社会责任,是指公司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们营利或赚钱作为自己惟一存在目的,而应当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这种社会利益包括雇员(职工)利益、消费者利益、债权人利益、中小竞争者利益、当地社区利益、环境利益、社会弱势利益及整个社会公共利益等内。”参见刘俊海:《公司的社会责任》,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6页;《新公司法的制度创新:立法争点与解释难点》,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555页。又如,朱慈蕴教授认为“公司社会责任是指公司应对股东这一利益群体以外的,与公司发生各种联系的其他相关利益群体和政府代表的公共利益负有一定的责任,主要是指对公司债权人、雇员、供应商、用户、消费者、当地住民以及政府代表的税收利益等。”参见朱慈蕴:“公司的社会责任:游走于法律责任与道德准则之间”,载《中外法学》2008年第1期,等等。①Joel Bakan,The Corporation:The Pathological Pursuit of Profit and Power35(1st paperback ed.2005).See Antonio Vives,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The Role of Law and Markets and The Case of Developing Countries,Chicago-Kent Law Review,2008,p.202.②Joel Bakan,The Corporation:The Pathological Pursuit of Profit and Power35(1st paperback ed.2005).See Antonio Vives,CorporateSocial Responsibility:The Role of Law and Markets and The Case of Developing Countries,Chicago-Kent Law Review,2008,p.200.③如有学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质是道德责任”,参见王雄文:“企业社会责任的道德性与法律化”,载《行政论坛》2007年第6期。还有的认为,现在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讨论虽然转向企业社会责任的立法、规范,并不说明企业社会责任就变成是法律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质仍然是道德责任。企业社会责任在我国的普及和推广还有一个过程。”参见曹凤月:“企业社会责任:法律责任还是道德责任?”,载《现代企业文化》2008年第34期。①最早的慈善家、银行家斯蒂芬.杰拉德在1831年去世时捐赠了600万美元的遗产;19世纪后半叶,洛克非勒设立洛克非勒基金,有生之年捐赠了5.5亿;卡内基有生之年捐赠了3.5亿,创建2881个图书馆,向教堂捐赠管风琴7689架。参见曹凤月:“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载《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②Janet E.Kerr,THE CREATIVE CAPITALISM SPECTRUM:EVALUATING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ROUGH ALEGAL LENS,Temple Law Review,Fall,2008,p,831.③Lisa M.Fairfax,Easier Said Than Done?A Corporate LawTheory For Actualizing Social Responsibility Rhetoric,Florida LawReview,September,2007,pp.817-818.④Lisa M.Fairfax,Easier Said Than Done?A Corporate LawTheory For Actualizing Social Responsibility Rhetoric,Florida LawReview,September,2007,p.818.⑤Lisa M.Fairfax,Easier Said Than Done?A Corporate LawTheory For Actualizing Social Responsibility Rhetoric,Florida LawReview,September,2007,p.818.⑥Lawrence E.Mitchell,Cooperation and Constraint in the Modern Corporation:An Inquiry into the Causes of Corporate Immorality,TexasLaw Review,February,1995,p,476.①Daniel T.Ostas,Cooperate,Comply,or Evade?ACorporate Executive's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with Regard to Law,American BusinessLaw Journal,Summer,2004,p.561.[1][英]亚当.斯密:《国富论》,杨敬年译,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2]陆勇:“企业社会责任边界的重新界定”,载《财会月刊:理论版》2009年第5期。[3][美]米尔顿.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张玉瑞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4][韩]李哲松:《韩国公司法》,吴日焕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5]常凯:“论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性质”,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6]赵万一、朱明月:“伦理责任抑或法律责任——对公司社会责任制度的重新审视”,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7]周林彬、何朝丹:“试论‘超越法律’的企业社会责任”,载《现代法学》2008年第2期。[8][美]阿奇.B.卡罗尔等:《企业与社会——伦理与利益相关者管理》,黄煜平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9]方流芳:“近代民法的个人权利本位思想及其文化背景”,载《法律学习与研究》1988年第6辑。[10][美]理查德.T.德.乔治:《经济伦理学》,李布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1]曹凤月:“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载《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12]马力、张前、柳兴国:“西方公司社会责任界说评述”,载《江淮论坛》2005年第4期。[13]田春雷:“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制度的反思与完善——以中日社会责任制度比较为视角”,载《兰州学刊》2009年第1期。[14]吴越:“公司人格本质与社会责任的三种维度”,载《政法论坛》2007年第6期。[15]史际春、肖竹、冯辉:“论公司社会责任:法律义务、道德责任及其他”,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16]朱慈蕴:“公司的社会责任:游走于法律责任与道德准则之间”,载《中外法学》2008年第1期。

相关话题/社会 公司 法律 法学 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