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论证何以可能?——与桑本谦先生商榷法律论证理论的基本问题 雷磊; 1: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法律论证:一个关于司法过程的理论神话》一文误读了阿列克西的法律论证理论。它误解了司法裁判的目标,也没有认清道德论辩的性质,更没能正确理解司法论证的理论细节,因而陷入了一种"整体性错误"之中。它企图用完全的外部性立场来消解司法裁判的规范性立场,用经验验证与权力决断来取代价值论证与正当性证明。这种社科法学的研究进路因为最终不能解决司法裁判中的"应当"问题,意义十分有限。
关键词(KeyWords): 阿列克西;;法律论证;;正当性;;理性证立;;价值判断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雷磊;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桑文也见到了这一点,只是在误解司法目的的前提下忽略了这一点的重要性。参见桑本谦:《法律论证:一个关于司法过程的理论神话》,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3期。[1]事实上,“普遍实践论辩”是一个囊括“道德论辩”的上位概念,桑文显然将两者混为一谈了。由于篇幅关系,具体的澄清将不是本文的任务。有兴趣可参见Robert Alexy,“Jurgen Habermas’s Theory of Legal Discourse”,17Cardozo Law Review(1996)。[2]Ch.L.斯蒂文森:《伦理学术语的情感意义》,载《事实与价值》,第16页。转引自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作为法律证立理论的理性论辩理论》,舒国滢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48页。[3]道德关乎情感与道德可证立这两点并不矛盾。See Aleksander Peczenik,“The Passion for reasons”,in:Luc J.Wintgens(ed.),The Law in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My Philosophy of Law,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Dordrecht/Boston/London1999,p.177。[1]Cristina Redondo,Reason for Action and the Law,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9,p.153.[2]Robert Alexy,“My Philosophy of Law:The Institutionalisation of Reason”,in:Luc J.Wintgens(ed.),The Law in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My Philosophy of Law,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Dordrecht/Boston/London1999,pp.23.[3]Robert Alexy,“On the Thesis of a Necessary Connection between Lawand Morality:Bulygin’s Critique”,Ratio Juris.Vol.13.No.2.2000.p.140.[1]See Robert Alexy,“The Special Case Thesis”,Ratio Juris.Vol.12.No.4.1999,p.376.[2]普遍实践论辩的缺陷主要有:(1)论辩参与者的规范性出发点不明;(2)并非所有的论证步骤都是确定的;(3)有些论辩只能近似地得以实现,所以经常存在无法达成共识的可能。参见同上引,第353页。[3]Robert Alexy,“The Special Case Thesis”,p.375.[1]有关法律原则优先于法律规则适用的具体条件,参见Robert Alexy,A Theory of Constitutional Right,translated by Julian Rivers,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p.58.[2]See Robert Alexy,The Argument from Injustice——A Reply to Legal Positivism,translated by Bonnic Litschewoki Paulson and Stanley L.Paulson,London:Clarendon Press,2002,p.72.[1]桑本谦:“法律论证:一个关于司法过程的理论神话”,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3期。[2][德]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法律的不法与超法律的法》,载氏著:《法律智慧警句集》,舒国滢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3][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4][德]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作为法律证立理论的理性论辩理论》,舒国滢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5]舒国滢:“由法律的理性与历史性考察看法学的思考方式”,载《思想战线》2005年第4期。[6]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苗力田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7]杨祖陶、邓晓芒:《康德三大批判精粹》,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8]焦宝乾:《法律论证导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9][荷]菲特丽丝:《法律论证原理——司法裁决之证立理论概览》,张其山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10]颜厥安:《法与实践理性》,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11]陈金钊等:《法律解释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12]舒国滢:“寻访法学的问题立场——兼谈‘论题学法学’的思考方式”,载《法学研究》2005年第3期。[13]颜厥安:《规范建构与论证——对法学科学性之检讨》,载氏著:《规范、论证与行动——法认识论文集》,元照出版公司2004年版。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法律论证何以可能?——与桑本谦先生商榷法律论证理论的基本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2017-06-25
相关话题/法律 司法 法学 过程 中国政法大学
论现代民族国家是一个法律共同体
论现代民族国家是一个法律共同体 许章润;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主权概念构成了现代民族国家的核心内容,最为典型地表达了这一政治共同体的法理属性,而主权及其组织形态必须具有自己普遍主义的法律形式,不仅说明了民族国家是特定共同体的历史-文化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功能视角下的传统“法”和“司法”观念解析——以祭田案件为例
功能视角下的传统“法”和“司法”观念解析——以祭田案件为例 李启成; 1:北京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通过对50个祭田案件的实证分析,传统司法裁判祭田案件的主要依据是"情理"和祭田习惯,国家成文规条完全成为具文,具有强制性的家法族规也很少适用。这虽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谁之法理?——关于法律理论生产者的分类考察
谁之法理?——关于法律理论生产者的分类考察 喻中; 1: 四川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从麦金太尔关于"谁之正义"的追问出发,我们可以提出一个相似的问题:"谁之法理"。回答这个问题,有助于对法律理论的生产者进行分类考察,有助于看到某种法理与其生产者之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宏观调控决策法律责任探析
宏观调控决策法律责任探析 杨三正; 1: 湛江师范学院法政学院 摘要(Abstract): 关键词(KeyWords):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杨三正; Email: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林权的法律构造
林权的法律构造 林旭霞;张冬梅; 1: 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 2: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林权问题源于对森林资源使用和收益的现实需求,但我国现行立法对此认识及规范极为不足,存在诸多问题。林权是以森林资源所有权为基础,以对特定的森林资源的使用、收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高管薪酬规范与法律的有限干预
高管薪酬规范与法律的有限干预 李建伟; 1: 中国政法大学商法研究所 摘要(Abstract): 公司高管薪酬的确定属于一种关联交易,内含了特殊的公司利益冲突。法律对高管薪酬的规制非常必要,但其作用又是有限的,且其作用的范围和方式都是特定化的。公司法、证券法上高管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法学教育供给与司法职业需求的不对称及其校正——中国大学法学本科教育改革的基本出发点
法学教育供给与司法职业需求的不对称及其校正——中国大学法学本科教育改革的基本出发点 徐清宇; 1: 江苏省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 摘要(Abstract): 法学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和产出法学专业人才这样的"产品",而这些"产品"又直接或间接地为司法实务部门所用,实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反思行政法学的教义立场与方法论学说——阅读《德国公法史(1800-1914):国家法学说和行政学》之后
反思行政法学的教义立场与方法论学说——阅读《德国公法史(1800-1914):国家法学说和行政学》之后 高秦伟; 1: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关键词(KeyWords):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理性与智慧:中国法律传统再探讨国际研讨会——暨中国法律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综述
理性与智慧:中国法律传统再探讨国际研讨会——暨中国法律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综述 张明新; 1: 徐州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摘要(Abstract): 关键词(KeyWords):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再论传媒与司法的关系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再论传媒与司法的关系 刘斌; 1: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 摘要(Abstract): 传媒与司法就其内容而言有三层关系,其实质是公民的社会权利与国家的司法权力之间的关系。权力来源于权利,当权利和权力发生冲突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权力应当让步于权利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