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谁之法理?——关于法律理论生产者的分类考察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2017-06-25

谁之法理?——关于法律理论生产者的分类考察
喻中; 1: 四川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从麦金太尔关于"谁之正义"的追问出发,我们可以提出一个相似的问题:"谁之法理"。回答这个问题,有助于对法律理论的生产者进行分类考察,有助于看到某种法理与其生产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某种法理与某个人类群体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使我们的选择与判断更加合理、更加可靠、更加自觉。

关键词(KeyWords): 谁之法理;;法律理论的生产者;;麦金太尔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喻中;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2]蒋庆:《以中国解释中国:回归中国儒学自身的解释系统》,见http://library.crtvu.edu.cn/sfw/readnews.asp?newsid=2216。[1][美]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万俊人、吴海针、王今一译,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2]喻中:“服从与创造:关于司法权本质特征的一种认知”,《四川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3][英]奥斯丁:《法理学的范围》,刘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4][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5][英]霍布斯:《一位哲学家与英格兰普通法学者的对话》,毛晓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6][奥]凯尔森:《共产主义的法律理论》,王名扬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7]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8]张文显、于宁:“当代中国法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从阶级斗争范式到权利本位范式”,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1期。[9]夏勇:《走向权利的时代》,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11]喻中:《法律文化视野中的权力》,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12]蔡枢衡:《中国法理自觉的发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13]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中)——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时代的论纲”,载《政法论坛》2005年第2期。[14]《老子.庄子.列子》,岳麓书社1989年版。

相关话题/法理 法律 法学 马克思 中国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