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理性与智慧:中国法律传统再探讨国际研讨会——暨中国法律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综述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2017-06-25

理性与智慧:中国法律传统再探讨国际研讨会——暨中国法律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综述
张明新; 1: 徐州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摘要(Abstract):
关键词(KeyWords):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张明新;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张晋藩:《论中华法制文明》,载《理性与智慧:中国法律传统再探讨国际研讨会暨中国法律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以下简称“会议论文集”)和张先生大会主题发言。本综述中对与会学者观点的概括,均为综述人根据会议论文和会议现场记录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谨此说明。[1]朱勇:《权利换和谐:中国传统法律的秩序路径》,会议论文集和大会主题发言。[2]范忠信:《国家理念与中国传统政法模式精神》。会议论文集和大会主题发言。[3]王立民:《中国古代律中条标演进之论纲─—以唐律、宋刑统、大明律和大清律例为例》,会议论文集和大会主题发言。[4]张中秋:《传统中国法的道德原理及其价值》,会议论文集和大会主题发言。[5][德]陶安:《试探“断狱”、“听讼”与“诉讼”之别─—以汉代文书资料为中心》,会议论文集和大会主题发言。[1]刘广安:《中国传统法典作用的再探讨》,会议论文集和会议发言。[2]孙光妍:《中国传统法之和谐价值考察》,会议论文集和会议发言。[3]崔永东:《和谐.人道:儒家法律文化的现代价值》,会议论文集和会议发言。[4]任强:《复兴,还是倒退──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儒家法哲学》,会议论文集和会议发言。[5]郭世佑、李在全:《作为文化手段的“中华法系”──“中华法系”话语在近代中国的建构》,会议论文集和会议发言。[6]陈晓枫、柳正权:《中国法律文化心理之初探》,会议论文集和会议发言。[7]张生:《从社会秩序的角度解读中国“古代民法”(提要)》,会议论文集和会议发言。[1]卜安淳:《汉字与古中国法制》,会议论文集和会议发言。[2]相关成果均见会议论文集。由于在会议研讨阶段有三个分会场同时进行,笔者无法听到所有学者的发言。[3]邱远猷、王茜:《从“慎刑恤杀”思想到我国死刑复核制度》,会议论文集和会议发言。[4]周东平、武胜:《我国历代刑法中的法定拟制综论──兼论我国现行刑法分则界域内的法定拟制》,会议论文集和会议发言。[5]王沛:《出土法律文献研究之新动向》,会议论文集和会议发言。[6][日]荆木美行:《大庭修和中国法制史的研究》,会议论文集和会议发言。[7][韩]任大熙:《存留养亲规定的变迁与其意义》,会议论文集和会议发言。[8]张仁善:《法律与社会的调适──论民国时期亲属法、继承法对家族法律制度的变革》,会议论文集和会议发言。[1]张明新:《传统中国法律意识传播体系初探》,会议论文集和会议发言。[2]相关成果均见会议论文集。[3]陈景良:《宋代司法传统的叙事及其意义──立足于南宋民事审判的考察》,会议论文集和会议发言。[4]屈超立:《论宋代民事审判中的刑罚问题》,会议论文集和会议发言。[5]胡震:《清代司法中当事人的诉讼技术和官方的对策──以京控案件为中心的一个考察》,会议论文集和会议发言。[1]李启成:《民事权利在近代中国的生成──以大理院审理祭田案件为中心的实证考察》,会议论文集和会议发言。[2]林乾:《清代聚众行为的法律控制──以讼师庄午可聚众抗法案为核心》,会议论文集和会议发言。[3]徐忠明:《同治十年:一个知县的日常活动与司法裁判──以杜凤治日记为中心》,会议论文集和会议发言。[4]相关成果均见会议论文集。[5]张冠梓:《中华民族的文化多元与法律多元》,会议论文集和会议发言。[6]陈金全、杨玲:《中国少数民族法律文化的价值初探》,会议论文集和会议发言。[7]苏钦:《简论内蒙古鄂伦春族实现自治权的社会历史基础》,会议论文。[8]高其才:《瑶族的契约探析》,会议论文集和会议发言。[1]相关成果均见会议论文集。[2]蔡晓荣:《晚清华洋商事纠纷与中国传统商事习惯法的嬗蜕》,会议论文集和会议发言。[3]徐永康:《我国乡村自治的传统与农村基层民主的演进》,会议论文集和会议发言。[4]蒋传光:《实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当代价值的思考》,会议论文集和会议发言。

相关话题/法律 文化 会议 社会 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