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随机纵场对一维量子Ising模型动力学性质的影响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9

摘要:量子自旋系统的动力学性质是统计物理和凝聚态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文利用递推关系方法, 通过计算系统的自旋关联函数及谱密度, 研究了纵场对一维量子Ising模型动力学性质的影响. 对于常数纵场的情况, 发现当自旋耦合相互作用较弱时纵场能够引起不同动力学行为之间的交跨效应, 且驱使系统出现了多种振动模式, 但较强的自旋耦合相互作用会掩盖纵场的影响. 对于随机纵场的情况, 分别讨论了双模型随机纵场和高斯型随机纵场的影响, 发现不同随机类型下的动力学结果有很大的差别, 且高度依赖于随机分布中参数的选取, 如双模分布的均值, 高斯分布的均值和偏差等. 尽管常数纵场和随机纵场下的动力学结果不同, 但可以得到一个共同的结论: 当纵场所占比重较大时, 系统的中心峰值行为将得到保持. 且此结论可以推广: 系统哈密顿中非对易项的出现有利于中心峰值行为的保持.
关键词: Ising模型/
纵场/
自旋关联函数/
谱密度

English Abstract


--> --> -->
经典或量子多体系统的动力学性质一直是实验和理论研究的热点. 其中, 在对量子自旋系统动力学性质的研究中, 一维横向Ising模型被广泛采用. 尽管Ising模型非常简单, 但却显示了非常丰富的物理性质. 研究表明, 该模型可以用来描述准一维有序-无序铁电体(如${\text{Cs(}}{{\text{H}}_{{\text{1}} - x}}{{\text{D}}_x}{{\text{)}}_2}{\text{P}}{{\text{O}}_{\text{4}}}$, ${\text{Pb}} {{\text{H}}_{{\text{1}} - x}} $$ {{\text{D}}_x}{\text{P}}{{\text{O}}_{\text{4}}}$)[1-4]、自旋玻璃(如${\text{LiH}}{{\text{O}}_{{\text{0}}{\text{.167}}}}{{\text{Y}}_{{\text{0}}{\text{.833}}}}{{\text{F}}_{\text{4}}}$)[5]、均聚物[6]、DNA序列[7]、准一维化合物(如BaCo2V2O8)[8]等众多材料的性质. 此外, 该模型还可以捕捉某些中子散射实验(例如${\text{LiHO}}{{\text{F}}_{\text{4}}}$材料)的重要特征[9-10].
早期, 人们重点关注纯自旋系统的动力学性质, 考虑自旋耦合相互作用和外加的横向(或纵向)磁场为常数[11-14]. 后来, 随着对无序系统的关注, 人们开始研究随机外场对自旋动力学的影响. 此时考虑外加的磁场不再为常数而是满足某种概率分布的随机数, 例如满足双模分布[15-18]、三模分布[19]、高斯分布[20,21]、双高斯分布[22,23]等, 且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和进展. 近期, 实验上发现当外加磁场既有横场又有纵场时可以得到一些有趣的结果. 例如, 在类XY量子铁磁体Cs2CoCl4中, 非对易场(noncommuting field)的出现将诱导有序-无序相变[24]; 在Ising-like光学晶格中, 通过改变纵场可以引起顺磁-反铁磁相变[25]. 因此横场和纵场共同作用(混合磁场)下的自旋系统成为近十几年来理论研究关注的焦点. 研究结果表明混合磁场下系统的量子相变[26]、基态相图[27,28]、热力学性质[29]、临界行为[30,31]、热输运[32]等与系统只有横场(或纵场)时的结果有很大不同.
但据我们所知, 截至目前人们对混合磁场下自旋系统动力学性质的研究相对较少, 尤其对纵场下的自旋动力学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其主要原因是对动力学相关物理量的计算极具挑战性. 本工作采用一维量子Ising模型, 考虑外加的磁场既有横场又有纵场. 鉴于以往的工作大多研究横场对自旋动力学性质的影响, 这里重点关注纵场的影响. 考虑常数纵场和随机纵场两种情况, 给出系统的自旋关联函数和相应的谱密度, 得出结论并推广.
当外加磁场既有横场又有纵场时[11,33-35], 一维量子Ising模型的哈密顿量可以表示为
$\begin{split} H =& - \frac{1}{2}J\sum\nolimits_i^N {\sigma _i^x\sigma _{i + 1}^x - \frac{1}{2}\sum\nolimits_i^N {B_i^x\sigma _i^x} }\\ &- \frac{1}{2}\sum\nolimits_i^N {B_i^z\sigma _i^z}, \end{split}$
其中, $\sigma _i^\alpha \left( {\alpha = x, y, z} \right)$为格点i处的自旋算符, J是自旋耦合相互作用参数, $ B_i^x $为纵向磁场, $ B_i^z $为横向磁场. (1)式中1/2是为了计算方便而选取的常数, 计算采用周期性边界条件$\sigma _{i + N}^\alpha = \sigma _i^\alpha $.
研究自旋动力学性质的关键是求解含时自旋关联函数[36], 其定义式为
$ C\left( t \right) = \overline {\left\langle {\sigma _j^x\left( t \right)\sigma _j^x\left( 0 \right)} \right\rangle }, $
其中$\overline {\left\langle {~} \right\rangle } $表示先求统计平均, 然后再对无序求平均. 在实际应用中, 自旋关联函数所对应的谱密度可以通过实验直接测量[37], 例如中子散射实验、中子自旋回声实验等. 因此理论求解谱密度也非常关键, 具体可对关联函数$C\left( t \right)$进行Fourier变换
$ \varPhi \left( \omega \right) = \int_{ - \infty }^{ + \infty } {{\text{d}}t{{\text{e}}^{{\text{i}}\omega t}}C\left( t \right)} $
得到.
众多研究表明递推关系方法(recursion method)是求解关联函数$C\left( t \right)$及谱密度$\varPhi (\omega)$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38-40]. 该方法由Lee首先提出, 最初用于求解广义Langevin方程, 随后被逐渐用于研究自旋系统的动力学. 目前递推关系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研究电子气、谐振子链、多粒子系统、简单流体等众多系统的动力学性质[41]. 下面将递推关系方法简述如下.
考虑一量子自旋系统, 其哈密顿量为H, 力学量$\sigma _j^x\left( t \right)$满足Liouville方程
$ \frac{{{\text{d}}\sigma _j^x\left( t \right)}}{{{\text{d}}t}} = {\text{i}}L\sigma _j^x\left( t \right), $
其中L为Liouville算符, 定义为$LA = \left[ {H, A} \right] \equiv HA - $$ AH$. 按照递推关系方法, $\sigma _j^x\left( t \right)$可以按一组完备的正交基矢$\left\{ {{f_\nu }} \right\}$展开如下:
$ \sigma _j^x\left( t \right) = \sum\limits_{\nu = 0}^\infty {{a_\nu }} \left( t \right){f_\nu }, $
其中${a_\nu }\left( t \right)$t时刻$\sigma _j^x\left( t \right)$在基矢${f_\nu }$上的投影.
选择零阶基矢${f_0} = \sigma _j^x\left( 0 \right)$, 则$\left\{ {{f_\nu }} \right\}$满足如下递推关系式
$ {f_{\nu + 1}} = {\text{i}}L{f_\nu } + {\varDelta _\nu }{f_{\nu - 1}},{\text{ }}\nu \geqslant 0, $
其中
$ {\varDelta _\nu } = {{\left( {{f_\nu },{f_\nu }} \right)} \mathord{\left/{\vphantom {{\left( {{f_\nu },{f_\nu }} \right)} {\left( {{f_{\nu - 1}},{f_{\nu - 1}}} \right)}}} \right.} {\left( {{f_{\nu - 1}},{f_{\nu - 1}}} \right)}},{\text{ }}\nu \geqslant 1, $
称为连分式系数. $ \left( {{f_\nu }, {f_\nu }} \right) $是Hilbert空间中基矢的内积, 满足Kubo内积的形式
$ \left( {X,Y} \right) = {\beta ^{ - 1}}\int_0^\beta {{\text{d}}\lambda \left\langle {X\left( \lambda \right){Y^+}} \right\rangle } - \left\langle X \right\rangle \left\langle {{Y^+}} \right\rangle, $
其中, $ X\left( \lambda \right) = {{\text{e}}^{\lambda H}}X{{\text{e}}^{ - \lambda H}} $, $ \left\langle {XY} \right\rangle = {\text{Tr}}({{\text{e}}^{ - \beta H}}XY)/ $$ {\text{Tr}}{{\text{e}}^{ - \beta H}} $, $ \beta = ({k_{\text{B}}}{T^{ - 1}}) $. 如果考虑对无序求平均且在高温极限下($T = \infty $)求解, 内积可以简化为
$ (X,Y) = \overline {\left\langle {X{Y^ + }} \right\rangle } . $
另外, 系数$\left\{ {{a_\nu }\left( t \right)} \right\}$满足如下递推关系式
$ {\varDelta _{\nu + 1}}{a_{\nu + 1}}\left( t \right) = - \frac{{{\text{d}}{a_\nu }\left( t \right)}}{{{\text{d}}t}} + {a_{\nu - 1}}\left( t \right),{\text{ }}\nu \geqslant 0. $
可以证明${a_0}\left( t \right)$正是所要求解的自旋关联函数$C\left( t \right)$. 将(10)式进行Laplace变换, 得到如下连分式
$ {a_0}\left( z \right) = \dfrac{1}{{z + \dfrac{{{\varDelta _1}}}{{z + \dfrac{{{\varDelta _2}}}{{z + \cdots }}}}}}, $
其中$z = \varepsilon + {\text{i}}\omega {\text{ }}(\varepsilon > 0)$为复数. 由于连分式是无穷阶的, 因此必须采用一种合理的截断方法将其截断. 其中高斯截断比较适合我们的模型, 截断后由${a_0}\left( z \right)$的近似解可以得到谱密度
$ \varPhi \left( \omega \right) = \mathop {\lim }\limits_{\varepsilon \to 0} \frac{1}{{2{\text{π}}}}{Re} {a_0}\left( z \right). $
利用(6)式我们精确计算了前9个基矢, 随着$ \nu $的增大, 基矢越来越复杂. 因此这里仅给出前两个基矢及其相应的内积, 如下
$ {f_1} = B_j^z\sigma _j^y, $
$\begin{split} {f_2} =& \left( {{\varDelta _1} - B{{_j^z}^2}} \right)\sigma _j^x + B_j^zB_j^x\sigma _j^z \\&+ JB_j^z\left( {\sigma _{j - 1}^x\sigma _j^z + \sigma _{j + 1}^x\sigma _j^z} \right), \end{split}$
$ \left( {{f_1},{f_1}} \right) = \overline {B{{_j^z}^2}}, $
$\begin{split} \left( {{f_2},{f_2}} \right) =& \overline {\varDelta _1^2} - 2\overline {{\varDelta _1}} \overline {B{{_j^z}^2}} + \overline {B{{_j^z}^4}}\\ &+ 2J\overline {B{{_j^z}^2}} + \overline {B{{_j^z}^2}} \overline {B{{_j^x}^2}}, \end{split}$
利用(7)式计算了前9个连分式系数$ {\varDelta _1}, {\varDelta _2}, \cdots, $$ {\varDelta _9} $, 进而得到自旋关联函数及相应的谱密度. 需要说明的是, 以上计算是在高温极限下进行的, 所以动力学结果不会受到相变的影响.
首先讨论纵场取值为常数时系统的动力学性质. 为了不失一般性, 令横场$B_i^z = 1$. 纵场的取值可以小于1也可以大于1, 例如$ B_i^x = 0 $, 0.5, 1.0, 1.5和2.0. 当纵场取值为0时, 该模型蜕化为一维横向Ising模型[15,20]. 自旋耦合相互作用参数J取值为0.1, 0.5, 1.0和1.5, 既考虑了弱耦合($J < 1$)的情况又考虑了强耦合($J \geqslant 1$)的情况. 图1图2分别给出了系统在不同参数下的自旋关联函数$C\left( t \right)$及相应的谱密度$\varPhi \left( \omega \right)$.
图 1 横场取值$B_i^z = 1$, 纵场取值$ B_i^x = 0 $, 0.5, 1.0, 1.5和2.0, (a)?(d)分别对应自旋耦合相互作用参数J = 0.1, 0.5, 1.0和1.5时的自旋关联函数
Figure1. Take the transverse magnetic field $B_i^z = 1$ and the longitudinal magnetic field $ B_i^x = 0 $, 0.5, 1.0, 1.5 and 2.0, respectively. Spin autocorrelation functions $C\left( t \right)$ for different values of spin interactions (e.g., J = 0.1, 0.5, 1.0 and 1.5) are given in (a)?(d), respectively.

图 2 横场取值$B_i^z = 1$, 纵场取值$ B_i^x = 0 $, 0.5, 1.0, 1.5和2.0, (a)?(d)分别对应自旋耦合相互作用参数J = 0.1, 0.5, 1.0和1.5时的谱密度.
Figure2. Take the transverse magnetic field $B_i^z = 1$ and the longitudinal magnetic field $ B_i^x = 0 $, 0.5, 1.0, 1.5 and 2.0, respectively. The corresponding spectral density $\varPhi \left( \omega \right)$ for different values of spin interactions (e.g., J = 0.1, 0.5, 1.0 and 1.5) are given in (a)?(d), respectively.

图1(a)图2(a)分别对应J = 0.1时的自旋关联函数和谱密度. 此时由于自旋耦合相互作用比较弱, 外加磁场的影响非常明显. 当纵场取值为零时, 此时外场只有横场, 系统的关联函数是一个余弦函数(图1(a)中红色虚线), 相应的谱密度峰值出现在$\omega = 1$处. 显然, 系统的动力学行为表现为自由自旋在横场中的进动, 且进动频率$\omega \approx B_i^z$, 与已有结果相吻合[20,35], 证明我们的计算是可行的. 但随着纵场的逐渐增强(如$ B_i^x = 0.5 $, 1.0), 关联函数呈余弦振荡的振幅逐渐变小, 相应的谱密度峰出现右移且峰值逐渐变小, 同时在$\omega = 0$处出现了一个小的峰. 我们把谱密度同时在$\omega = 0$$\omega \ne 0$处出现峰的行为称为双峰行为. 经与已有结果进行比较, 发现这种动力学行为只出现在横场和纵场共同存在的情况下. 因此随着纵场的增强, 系统的动力学经历了一个由自由自旋在横场中的进动到双峰行为的交跨效应.
图1(b)图2(b)分别为$J = 0.5$时的自旋关联函数和谱密度. 当$ B_i^x = 0 $时, 自旋关联函数以阻尼振荡的形式衰减, 相应的谱密度峰出现在$\omega = 0.5-1.0$处, 此时系统的动力学表现为典型的集体模行为. 但随着纵场的增强(如$ B_i^x = 1.0 $, 1.5), 谱密度由原来的一个峰逐渐扩展为两个峰. 其中$\omega = 0$处的峰值随着纵场的增强而增大, $\omega \ne 0$处的峰值则逐渐变小, 且两个峰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这表明, 纵场的增强会使系统的低频响应($\omega = 0$处)更加明显, 而高频响应($\omega \ne 0$处)被削弱. 当纵场增大到2.0时, 谱密度出现了3个峰, 如图2(b)黑色实线所示. 这表明较强的纵场能够引起新的振动频率. 因此随着纵场的增大系统的动力学经历了一个由集体模行为到多峰行为的交跨效应.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在弱耦合情况下, 纵场对系统动力学性质的影响非常明显, 不但能够引起不同动力学行为之间的交跨效应, 而且驱使系统出现了多种振动模式.
图1(c)图2(c)分别为$J = 1.0$时的自旋关联函数和谱密度. 当$ B_i^x = 0 $时, 关联函数呈高斯衰减, 相应的谱密度峰出现在$\omega = 0$处, 与已有结果吻合[20,42]. 当$ B_i^x \ne 0 $时, 关联函数曲线呈单调递减, 谱密度峰值依然处于$\omega = 0$处, 这是非常典型的中心峰值行为. 需要说明的是, 由于计算中采用了近似处理, 所以短时动力学行为更加准确, 在图1(c)中以$t < 3$的结果为准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 随着纵场的增强, 关联函数衰减得越来越慢, 相应的谱密度峰值越来越大, 且谱线越来越向$\omega = 0$处集中, 这表明纵场的增强可以使中心峰值行为增强. 但纵场的增强没有引起动力学行为之间的交跨现象, 这是因为较强的自旋耦合相互作用在动力学行为中占主导作用, 掩盖了纵场的影响. 同样, 在$J = 1.5$的情况下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 如图1(d)图2(d)所示.
以上结果表明, 无论是弱耦合情况还是强耦合情况, 纵场的增强可以使系统动力学行为中的低频响应(中心峰值行为)得到更好的保持, 相应地使高频响应(集体模行为)减弱. 其物理机制可以从系统哈密顿中的非对易项进行分析. 之前我们的结果显示, 次近邻相互作用($ \displaystyle\sum {{K_i}\sigma _i^x\sigma _{i + 2}^x} $)的出现能够增强系统的中心峰值行为[43,44], 这与纵场($ \displaystyle\sum {B_i^x\sigma _i^x} $)的影响结果类似. 经进一步分析, 发现当系统哈密顿中出现非对易项时(与横场项$\displaystyle\sum B_i^z\times\sigma _i^z$非对易), 自旋耦合相互作用将被加强, 在与横场竞争中占有优势, 从而系统的中心峰值行为得到保持, 相应地集体模行为被削弱. 因此可以在系统哈密顿中加入非对易项来调节系统的动力学性质, 比如D-M相互作用[45,46]、晶格场作用[47]、杂质[48]、链间自旋耦合相互作用或四自旋相互作用[49]等.
通过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出, 在弱耦合情况下纵场对系统动力学性质的影响比较明显, 所以这里重点分析弱耦合情况下随机纵场的影响, 比如取自旋耦合相互作用参数$J = 0.5$. 首先考虑随机纵场满足双模分布的情况, 这是一种典型的离散型分布, 表达式为
$\begin{split} \rho \left( {B_i^x} \right) =\;& p\delta \left( {B_i^x - {B_1}} \right) + \left( {1 - p} \right)\delta \left( {B_i^x - {B_2}} \right),\\& {\text{ 0}} \leqslant p \leqslant 1, \end{split}$
其中$ {B_1} $$ {B_2} $为均值. 该分布的物理含义为, 纵场取值为$ {B_1} $($ {B_2} $)的概率为$ p $($ 1 - p $). 为了不失一般性, 仍令横场$B_i^z = 1$, 均值$ {B_1} $$ {B_2} $的取值可以大于$B_i^z$也可以小于$B_i^z$. 比如取$ {B_1} = 1.3 $$ {B_2} = 0.7 $, 则随着$ p $的增加纵场的取值从小于横场的情况变为大于横场的情况. 图3给出了两种均值取值情况下的自旋关联函数和相应的谱密度. 图3(a)图3(b)$ {B_1} = 1.3 $$ {B_2} = 0.7 $时的结果, 图3(c)图3 (d)$ {B_1} = 1.8 $$ {B_2} = 0.2 $时的结果.
图 3 随机纵场满足双模分布时的自旋关联函数和谱密度 (a), (b)对应$ {B_1} = 1.3 $$ {B_2} = 0.7 $时的结果; (c), (d)为$ {B_1} = 1.8 $$ {B_2} = 0.2 $时的结果
Figure3. Spin autocorrelation functions and the corresponding spectral densities for bimodal-type random longitudinal magnetic field. The results for $ {B_1} = 1.3 $ and $ {B_2} = 0.7 $ are given in (a) and (b), and the results for $ {B_1} = 1.8 $ and $ {B_2} = 0.2 $ are given in (c) and (d), respectively.

图3(a)图3(b)可以看出, 当$ p = 0 $时, 系统的动力学行为表现为典型的双峰行为, 此时$\omega = 0$$\omega \ne 0$处的两个峰大小几乎相同, 如图3(b)红色虚线所示. 随着$ p $的增大, $\omega = 0$处的峰逐渐增大, 而$\omega \ne 0$处的峰逐渐变小, 且两个峰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 这表明随着纵场所占比重的增大, 系统的低频响应增强, 相应地高频响应减弱, 这与纵场取值为常数时得到的结论一致. 当双模分布的均值取值为$ {B_1} = 1.8 $$ {B_2} = 0.2 $时, 双模分布的不对称性增强. 图3(c)图3(d)显示随着$ p $的增大系统的动力学出现了由集体模行为到双峰行为的交跨效应. 这表明双模分布的不对称性越明显($ {B_1} $$ {B_2} $的取值差别越大), 越容易引起不同动力学行为之间的交跨现象.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对于双模随机纵场, 系统的动力学高度依赖于随机分布的均值, 且不对称的双模分布更容易引起新的振动模式.
现在讨论随机纵场满足高斯分布的情况, 这是一种典型的连续型分布, 表达式为
$ \rho \left( {B_i^x} \right) = \frac{1}{{\sqrt {2{\text{π}}} \sigma }}\exp \left[ { - \frac{{{{\left( {B_i^x - {B_x}} \right)}^2}}}{{2{\sigma ^2}}}} \right], $
其中, $ {B_x} $为均值, $ \sigma $为偏差. 横场取值仍为$B_i^z = 1$, 纵场均值$ {B_x} $的取值可以小于1也可以大于1, 比如取0, 0.5, 1.0, 1.5和2.0. 为了更好地显示动力学行为的演变过程, 偏差的取值从一个较小值(如0.3)变为较大值(如1.8). 计算中参数的选取有很多种, 这里仅给出具有典型代表作用的一些结果. 由于关联函数和谱密度呈现的动力学结果一致, 因此这里仅给出谱密度结果, 如图4所示.
图 4 随机纵场满足高斯分布时的谱密度 (a)?(d)分别对应$ \sigma = 0.3, {\text{ }}0.8, {\text{ }}1.0, {\text{ }}1.8 $时的结果.
Figure4. Spectral densities for Gaussian-type random longitudinal magnetic field. The results for $ \sigma = 0.3, {\text{ }}0.8, {\text{ }}1.0 $ and 1.8 are given in (a)?(d), respectively.

图4(a)对应$ \sigma = 0.3 $时的结果. 当均值较小时($ {B_x} = 0 $)系统表现为典型的集体模行为, 随着均值的逐渐增大, 谱密度逐渐扩展为两个峰(如$ {B_x} = 1.0 $和1.5), 因此系统经历了一个由集体模行为到双峰行为的交跨效应. 显然这种效应是由于均值变化所引起. 随着偏差的增大(如$ \sigma = 0.8 $和1.3), 系统的集体模行为消失, 同时双峰行为也随着$ {B_x} $的增大而逐渐演变为中心峰值行为. 这表明, 随机纵场偏差的增大使得系统的中心峰值行为得到保持, 相应地集体模行为被削弱. 继续增大偏差(如$ \sigma = 1.8 $), 系统仅表现为中心峰值行为, 如图4(d)所示. 已有结果显示, 当高斯型随机横场的偏差较大时, 系统表现为无序行为[20]. 这表明随机纵场对系统动力学性质的影响与随机横场的影响有很大的差别.
图3图4进行比较, 发现对于不同类型的随机纵场, 其动力学结果有很大的差别, 高斯型随机纵场下的动力学结果更加丰富. 但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共同的结论, 那就是当纵场所占的比重较大时, 系统的中心峰值行为将得到保持, 这与纵场取值为常数时的结论一致.
本文利用递推关系方法研究了常数纵场和随机纵场对Ising模型动力学性质的影响. 研究发现在常数纵场下, 当自旋耦合相互作用较弱时纵场的影响较明显, 不但能够引起不同动力学行为之间的交跨效应, 而且能够驱使系统出现多种振动模式; 但较强的自旋耦合相互作用会掩盖纵场的影响. 在随机纵场下, 发现不同类型的随机纵场对系统动力学性质的影响有很大的差别, 且高度依赖于随机分布中参数的选取. 对于双模型随机纵场, 发现不对称的双模分布更容易引起新的振动模式. 对于高斯型随机纵场, 发现当高斯分布的偏差较小时, 随着均值的增大系统经历了不同动力学行为之间的交跨效应, 但当偏差较大时, 系统仅表现为中心峰值行为.
尽管常数纵场和随机纵场下的动力学结果有很大差别, 但可以得到一个共同的结论: 当纵场所占比重较大时, 系统的中心峰值行为将得到保持. 经进一步分析发现, 此结论可以推广为: 系统哈密顿中非对易项的出现有利于中心峰值行为的保持. 因此可以在系统哈密顿中加入非对易项来调节系统的动力学性质, 比如次近邻相互作用、D-M相互作用、杂质、链间自旋耦合相互作用或四自旋相互作用等. 这为将来研究自旋系统的动力学性质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关话题/系统 计算 实验 动力学 物理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Si<sub><i>n</i></sub>团簇/石墨烯(<i>n</i> ≤ 6)结构稳定性和储锂性能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摘要:目前,硅/碳复合材料是锂离子电池最有潜在应用前景的高容量负极材料之一,硅与碳材料的界面状态是影响其电化学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在作为碳材料结构单元的石墨烯表面构建了Sin(n≤6)团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Sin团簇/石墨烯(Sin/Gr)的几何构型、结构稳定性和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实验中scaler模式的模拟研究
    摘要:位于四川省稻城县海子山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包含3个子阵列,即地面粒子探测器阵列(KM2A)、水切伦科夫探测器阵列(WCDA)和广角大气切伦科夫望远镜阵列(WFCTA).作为LHAASO实验的主阵列,KM2A由5195个地面电磁粒子探测器(ED)和1188个地下缪子探测器(MD)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水团簇掺杂实验方法研究进展
    摘要:水是空间中最常见的分子之一,也是地球上生物赖以生存的最有价值的物质资源.水团簇的研究对于水资源的实际利用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水团簇还可作为理想的水微观模型,可拓展物理化学基础科学的发展,并为溶剂和溶质之间尺寸依赖的解离性质及相互作用等研究提供借鉴.另外一方面,气相酸性混合水团簇近年来引起了学界高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抗扰动偏振编码模式的实验研究
    摘要:基于移动设备的自由空间量子密钥分发系统能够为实时全覆盖多节点网络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然而该系统目前依旧存在着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偏振编码器的抗扰动性在移动设备应用中非常重要.在扰动情况下保偏光纤的偏振保持特性将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进而使得基于该特性的编码器的稳定性也随之受到影响.为解决扰动情况下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高能电子三维成像技术实验研究
    摘要:高能电子成像技术被首次提出作为温稠密物质和惯性约束聚变实验研究的高时空分辨诊断工具之一,现已通过前期实验证明其对中尺度科学诊断的可行性.为了进一步提高高能电子成像技术诊断样品的能力,来获取样品内部信息,将高能电子成像技术和三维重建算法结合,提出了高能电子三维成像技术.本文主要通过实验研究了高能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强光一号”加速器短<i>γ</i>二极管径向箍缩率计算方法
    摘要:电子束流箍缩是强流电子束二极管工作过程中广泛存在的物理现象.束流径向箍缩率定义为靶面形成的束斑(环)面积随时间的变化率,是判断二极管的束流箍缩情况和工作特性的重要指标,目前对其的研究方法以光学诊断和针对特定二极管的理论估算为主.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强光一号”强箍缩短γ二极管为对象,给出了适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SrCoO<sub>2.5</sub>材料的超快应变动力学
    摘要:光激发引起的物质晶格结构的动态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超快动力学过程.本文利用Thomsen模型与超快X射线衍射模拟相结合,研究了SrCoO2.5晶格中应力产生和传播的过程,发现不同厚度的SrCoO2.5样品在受激光照射加热后,其衍射峰会出现连续位移或分裂的现象,当样品厚度增大时,其受到激光的激发会较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石墨烯/碳化硅异质界面热学特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摘要:为了调控石墨烯/碳化硅异质界面传热特性,采用非平衡态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温度、尺寸、材料缺陷率对界面热导的影响,通过声子态密度和声子参与率对界面热导变化的原因进行阐述分析.研究表明:两种界面作用力下界面热导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但共价键的异质界面热导要高于范德瓦耳斯作用力下的界面热导.异质界面的界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凝聚态体系中激发态载流子动力学研究
    摘要:激发态动力学是凝聚态物理中至关重要且富有挑战的科学问题,不仅需要从时间、空间、能量和动量等多个维度来描述,同时还需要考虑各种准粒子的相互作用以及多体效应.本文聚焦凝聚态体系激发态动力学的理论和应用研究,结合含时密度泛函、GW-BSE与面跳跃方法,发展了激发态动力学第一性原理计算软件Hefei-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超导约瑟夫森结物理参数的实验推算
    摘要:超导约瑟夫森结是实现超导量子计算和微波单光子探测的核心器件,其物理参数很难直接测定.与之前常用的测量结微波激励效应估计方法不同,本文通过实验测量低频电流驱动下的约瑟夫森结I-V曲线及其跳变电流统计分布,并与基于标准电阻电容分路结模型数值模拟进行比对,推算出了约瑟夫森结的临界电流$I_{mc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