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展开

最新更新更多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STETON: 强自由对流诱发臭氧污染
    边界层高度下降会导致大气容量降低,使污染物难以扩散。因此,边界层高度是影响颗粒物重污染的主要气象因子。臭氧作为典型的二次污染物,其前体物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也会因边界层高度下降而在近地面累积。因此,通常认为边界层高度与臭氧的关系亦如和颗粒物一致,呈现出随边界层高度下降而升高的趋势。  为了弄清诱发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GRL: 天-地协同观测揭示地球伽马射线闪与对流层闪电的相互关系
    地球伽马射线闪(Terrestrial Gamma-Ray Flash, TGF)是起源于地球大气快速(≤1 ms)而强烈(>40 MeV)的高能光子爆发,与对流层闪电和雷暴关系密切,并可能涉及闪电始发等基础问题,是当前大气和空间电学、高能物理等领域共同关注的前沿科学热点。然而,由于TGF的高能光子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AAS: CMIP6气候模式中两类降水的不同占比类型及其对气候反馈的启示
    古有“尧遭洪水,浩浩滔天,荡荡怀山,下民昏垫”,诗人陆游也提到“雨如决河倾,屋漏不可支”。可见,由古至今,强降水严重影响社会生产生活,并威胁生命安全。如今,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极端降水愈发频繁地发生。准确预测和预估极端降水,有助于制定合理的防灾救灾预案和应急管理决策,从而科学地防灾减灾。如何对极端降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AR: 平流层入侵和俄罗斯野火导致青藏高原北缘对流层臭氧污染
    大气臭氧是大气能量收支的重要物质成分之一,对大气化学和辐射平衡起重要作用。平流层臭氧可以吸收大部分紫外辐射,对地表生物起重要保护作用,对流层臭氧主要通过光化学反应产生,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青藏高原上空臭氧含量的短期变化特征和长期变化趋势备受关注。但是,由于高海拔和较为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AAS: 积层混合云微物理特性的飞机观测研究
    积层混合云是我国重要的降水系统,云内对流雨核区降水较大,是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重点关注的对象。飞机探测是认识该类降水云系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对流区垂直气流较强,飞机进入其中时,会有一定程度的颠簸,影响飞机安全。因此,针对积层混合云系开展的综合探测并不多,云内对流雨核区含水量和增雨潜力仍有待深入研究。图1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FES: CMIP6南极海冰质量收支项的评估
    南极海冰对全球大气环流、海洋环流以及各圈层的相互作用都有重要的影响。目前,大部分CMIP6模式模拟的南极海冰表现出较大的偏差。在CMIP6各个模式的模拟结果中,南极海冰的质量变化受到八个质量收支项的影响, 即基冰增长项、过冷水域凝结项、雪冰转换项、底部融化项、顶部融化项、侧边界融化项以及蒸发项等。大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ACP: 气溶胶与大气边界层相互作用中的辐射强迫污染反馈阈值与自净能力阈值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大气颗粒物污染与边界层气象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受到广泛关注,研究揭示气溶胶与大气边界层相互作用机理,定量气溶胶辐射强迫对边界层结构的反馈机制对大气污染防控策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仪器专项经费资助下,辛金元研究团队利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STOTEN:北京地区气溶胶化学成分消光贡献演变特征
    气溶胶消光引起的大气能见度下降是气溶胶污染的一个显著环境效应,量化气溶胶化学成分的消光贡献是大气污染防控研究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  辛金元研究员团队利用2012-2013年北京地区高分辨率飞行时间气溶胶质谱仪和黑碳仪的长期观测数据,系统分析了不同季节与不同气团来向控制条件下气溶胶化学成分消光贡献演变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NG: 全球变暖下ENSO对气候系统的影响显著增强
    4月15日,中科院大气所联合日本东京大学、美国斯克利普斯海洋研究所组成的国际团队在《Nature Geoscience》上发表题为“Intensification of El Nino-induced atmospheric anomalies under greenhouse warming”的研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AAS: 研究揭示风云及葵花卫星与地基雷达对云顶高度测量的差异
    云是研究天气和气候变化的关键要素,是地-气系统辐射能量收支的重要调节器。云层高度、粒子浓度等物理参数共同作用并决定云的辐射强迫效应,它们的准确测量对精确估算地区或全球云的辐射效应至关重要。卫星和地基雷达是探测云顶高度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探测原理、反演方法等的不同,彼此之间存在差异。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AOSL: 2020年北极海冰创历史第二低,海冰精准预测有待提高
    2020年9月15日,北冰洋海冰范围达到了年度的最小值,约为374万平方公里,比1980-2010年期间的平均值(627万平方公里)小约40%。这一数值仅比2012年9月16日的334万平方公里大,大幅度小于之前的历史第二(2016年9月7日的414.5万平方公里)和第三(2007年9月14日的41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ERL: 气候变化使2020年“超级暴力梅”发生的概率增加近5倍
    在2020年梅雨期(6-7月),中国长江中下游流域遭遇了1960年以来最强的降水,引发了严重的洪涝灾害,使得我国直接经济损失达1789.6亿元,并造成死亡失踪219人。与此同时,华南遭受了持续时间长且强度大的极端高温事件,引发了大范围干旱;在7月中旬,重度干旱以上面积达到了75.8万平方公里。以往研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GRL: 研究揭示温室气体和人为气溶胶排放造成中亚降水减少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于3月29日发表于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的研究工作发现,温室气体和人为气溶胶排放造成了位于中亚上空的副热带西风急流南移和减弱,最终导致1950s以来中亚北部地区夏季降水显著减少,从而对当地的水资源、生态环境、生产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中亚远离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AOSL: 大气磷的干湿沉降:全球空间分布和长期变化趋势
    磷是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重要养分,其供给能力直接影响植被生产力。传统观点认为生态系统普遍缺氮,增加氮投入会提高生产力;而最新研究发现,全球只有18%的陆地面积受氮限制,磷限制的区域却高达43%。在全球652个野外样地开展的控制实验发现,磷添加可使自然植被增产35%,高于农田施用磷肥的效果(增产仅14%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Innovation: ENSO与印度夏季风关系自1999/2000出现年代际增强
    印度夏季风覆盖了人口稠密的南亚地区,其在6–9月带来的降水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0%,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印度夏季风的变化会影响印度地区十几亿人口的生活生产。自20世纪30年代,英国Walker爵士发现大气的南方涛动(后与厄尔尼诺、拉尼娜联系起来,合称ENSO)和印度夏季风降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STETON:夜间残留层中硝酸盐贡献被高估
    夜间化学反应是硝酸盐的主要来源之一,其对硝酸盐的贡献在全球可达50%。由于夜间残留层中富含高浓度臭氧,传统认为残留层中NOx向硝酸盐的转化极为迅速,且形成的硝酸盐在第二天残留层消失后对近地面有显著贡献。  大气所大气分中心唐贵谦副研究员团队在石家庄开展了系留气艇垂直探测工作,利用小型便携设备同时在近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AAS: 湖泊对区域能量和碳交换的影响
    湖泊是地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节区域气候、维持区域生态平衡的特殊功能。中国超过39.2%的湖泊分布于高原地区。高原湖区周边地形复杂多样,湖陆风环流与山谷风环流叠加,形成的局地环流具有复杂性和独特性,对局地的能量和物质循环产生显著影响。由于在水体开展持续观测的难度大、成本高,目前对于湖气相互作用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EST: 北京城市边界层内一次和二次气溶胶组分垂直分布
    气溶胶的垂直分布及与边界层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厘清重污染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深入了解北京城市边界层内大气污染物的垂直分布特征,LAPC国家重点实验室雷露博士和孙业乐研究员等依托于北京325米气象塔,利用飞行时间颗粒物化学组分监测仪(ToF-ACSM),首次对北京城市边界层内PM2.5的化学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AAS封面文章|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观测和数据库的发展
    据统计,台风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约295亿元,最高年份近千亿元。尽管我国台风预报水平近年来稳步提高,但海上观测资料的匮乏限制了对台风演变机理的研究和预报技术的提升。  中国气象局于2018年启动的“海燕计划”是我国首次基于高空大型无人机的海洋综合观测试验。在2020年追逐“森拉克”的观测试验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EP: 气温变化每增加1℃,心血管病风险增加6%
    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面临着愈加严峻的气候挑战。心血管疾病作为我国第一大死亡原因,当今气候的急剧变化使得人们对温度与其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感兴趣。气温变化对我国人群心血管疾病风险是否有影响、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及其如何产生影响?一直是气候与健康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针对该问题,大气所黄刚研究员团队与中国医学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JOO: 全球涡分辨海洋预报系统LFS(LICOM Forecast System)最新进展
    过去二十年,随着高分辨率卫星观测、超级计算机和先进的海洋数据同化方法的发展,海洋环境预报系统得到了快速发展,国际主流海洋预报系统水平分辨率已实现涡分辨(eddy-resolving)。近年来,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海洋模式团队研发完成了全球涡分辨率LASG/IAP气候系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ERL: 青藏高原人为气候增暖被低估
    作为“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拥有南北极之外最大的储冰量,是亚洲12条重要河流的发源地,因而也被誉为“亚洲水塔”。自1950年代有观测记录以来,青藏高原经历了超过全球平均速率的快速增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敏感区。青藏高原的快速增暖引起了区域能量与水循环的显著变化,引发了包括冰川退化、冻土消融、冰崩、冰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EF:区域极端气候变化依赖于1.5/2°C温控目标的实现途径
    为了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确定了把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上升的幅度控制在2°C、最好1.5°C这一目标。自这一温控目标提出以来,1.5oC和2oC温升所造成的气候影响问题,成为了科学界和决策者高度关注的话题。尽管包括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1.5°C特别报告在内的诸多研究均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EF: 研究揭示火山气溶胶对未来全球季风降水变化的潜在影响
    火山气溶胶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辐射强迫因子,对包括季风在内的全球气候具有重要影响。未来气候变化预估是建立在情景基础之上的,而现有情景均未考虑火山气溶胶的潜在影响,被IPCC AR5指出是当前气候预估中所存在的重要不确定性因子。近年来,有****通过设定特定的爆发情景,开展气候预估试验,评估其对全球温度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AR: 研究揭示京津冀NO2光解速率变化规律
    光解速率是体现我国大气复合污染特征的关键参数,是不同污染物相互作用的枢纽。NO2的光解速率是对流层臭氧形成关键影响因子之一。然而光解速率与气溶胶相互作用及光解速率对臭氧和二次气溶胶生成贡献的问题仍缺乏深入研究。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生赵舒曼在胡波研究员的指导下,以大气所香河站为依托开展了光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JC: 研究揭示发展位相的ENSO如何影响青藏高原夏季降水变化
    作为亚洲十多条重要河流的发源地,青藏高原因其在水资源中的重要性而被誉为“亚洲水塔”。降水是青藏高原水循环的最为重要一环。高原降水存在显著的年际变化,针对观测资料相对较多的青藏高原中东部地区,此前科学界研究发现影响该地区夏季平均降水的主要气候因子为北大西洋涛动,同时认为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对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IJOC:中国中东部干湿变化对火山喷发响应的南北差异
    火山活动作为一种主要的自然外强迫不仅对地表气温具有冷却效应,而且对区域干湿变化也会产生影响。已有研究表明,火山喷发对中国地区的干湿变化具有一定作用,但关于不同区域干湿变化对火山喷发响应的认识还存在争议。基于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生郑月涵在段建平研究员和马柱国研究员的共同指导下,使用中国中东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Chemosphere&AR: 华北大气富氨和强氧化性环境促发新粒子成核及快速增长
    新粒子成核和增长机理是揭示我国复合污染条件下二次颗粒物转化机制的关键科学问题。传统的新粒子生成机制主要来源于国外较为清洁的大气环境,在我国人口密集、工业集中和交通发达的超大城市,仍缺乏成熟的成核机理来阐释高污染背景下的成核及新粒子快速增长,进而形成复合污染的现象。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分中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AOSL:不利的气象条件是导致京津冀COVID-19封锁期间雾霾发生的主要原因
    2019年12月底,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引起的肺炎感染迅速蔓延至湖北省及全国其他地区。在2020年春节期间,各类公共活动被取消,各地居民都尽量居家不外出,人类和工业活动减少到基本或最低水平。但在此期间,华北平原发生了严重的雾霾事件。那么造成华北地区严重雾霾事件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气象条件和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STETON:我国首次探测夜间边界层内NO3自由基垂直演变
    近年来,虽然大气颗粒物浓度显著下降,但颗粒物中硝酸盐含量急剧升高,其成因仍不明朗。夜间化学反应是驱动硝酸盐演变的关键要素,然而NO3自由基作为夜间化学反应的主要驱动力,其垂直梯度观测研究基本处于空白。  大气分中心唐贵谦副研究员与复旦大学王珊珊副教授合作,在325m铁塔4高度层挂设角反射镜阵列,利用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ACP: 西太平洋台风影响亚洲夏季风反气旋内臭氧和水汽浓度
    亚洲夏季风(ASM)反气旋环流是对流层空气进入平流层的一个重要输送通道,中科院大气物理所LAGEO自2009年起在青藏高原典型测站开展大气臭氧、水汽和粒子垂直探空观测(SWOP)实验。团队成员与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开展合作,利用SWOP观测数据及拉格朗日轨迹模式,研究发现西太平洋台风系统中的深对流输送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IJOC: 植被高度表征的耦合系数能显著改善Noah-MP陆面模式的陆气耦合强度
    地表交换系数(surface exchange coefficients,Ch)能表征陆气耦合强度,其参数化方案通过影响陆气间能量、水分等交换效率在陆面模拟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进而影响到天气和气候演变的可预测性。  为了改进陆面模式对陆气相互作用强度的表征,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马柱国研究员课题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BAMS: 人类活动大幅度减小了青藏高原东南部早春极端低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伴随着气候变暖,区域性的极端低温事件时有发生。近年来,发生在我国东南部、北美和欧洲等区域的极端低温事件对当地生产生活和经济造成了较大的破坏和损失。2019年早春,青藏高原东南部经历了一次异常的极端低温事件,大量野生动物和饲养的牲畜被冻死,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如何理解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低温事件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Atmos: 华北农田大气重金属沉降量近年来呈下降趋势
    2014年《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我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堪忧,耕地土壤污染点位超标率为19.4%,其中重金属超标点位数占比高达82.8%。为改善土壤环境质量,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国十条),旨在逐步消除影响我国“菜篮子”和“米袋子”安全的重大隐患。  大气沉降是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GRL:基于气候网络方法的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冷暖位相转折预测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PDO)是重要的年代际尺度海温变率,对全球气候和环境有持久而深远的影响。目前,PDO的成因机制尚不明确,其形成可能由多个物理过程共同作用而成,如大气的随机强迫、中低纬度海气相互作用、海洋涡旋输送等,这大大增加了系统的不确定性和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CD: 热带降水季节循环对地球轨道参数的响应
    轨道参数(岁差、倾角和偏心率)的变化会影响大气层顶太阳辐射的分布。岁差可以调节太阳辐射的季节分布,其周期约为23kyr。由地轴倾角引起的太阳辐射变化在低纬度地区很小,然而来自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代用气候记录显示了明显的倾角信号。对于热带降水季节循环对岁差和倾角的响应,我们知之甚少。   基于模式试验结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JGR-A: 厄尔尼诺影响次年夏季青藏高原降水再循环率
    青藏高原被誉为“亚洲水塔”,其大气水循环过程对区域及全球气候都有着重要影响。降水再循环率是大气水循环的关键指标,意为局地蒸发的水汽对降水的贡献率,反映了该区域陆气相互作用的强度。然而,前人对青藏高原降水再循环率的研究多集中在其气候态量值方面,而对其年际变化机理的研究尚不充分。    近日,中国科学院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AAS: 2020/21年前冬我国为什么会这么冷?
    在2020/21年冬季的前半段(2020年12月1日-2021年1月10日),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持续偏强(一次全国型强冷空气,两次全国型寒潮),导致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显著异常偏低,部分站点最低气温甚至突破台站历史观测极值。同时,一次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从2020年8月开始发展,并于2020/2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AE:京津冀区域禁煤区设立的显著环境效益与健康效益
    京津冀城市群受高浓度污染物排放和不良扩散天气条件的影响,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与污染治理一直备受关注。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要求,到2017年京津冀区域PM2.5浓度平均下降25%左右。秋冬季燃煤排放的有效控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2016年2月国家环保部在《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GRL Highlight-AGU Press Release:高分辨率探测揭示雷电连接过程“最后一跳”特征
    “连接过程”是云对地闪电的下行先导放电靠近地面时,诱发地面一个或多个物体产生上行先导放电,二者最终发生连接从而导致大电流回击的重要过程。其发生对于确定地面雷击目标物具有决定性作用,在雷电防护领域受到长期关注。然而,在雷电连接过程中,正、负先导之间发生击穿导通的“最后一跳”(Final Jump, o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厄尔尼诺多样性预测的资料同化新方法:非线性强迫奇异向量-同化
    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往往会导致我国及全球众多国家和地区发生严重自然灾害,如2015年发生的强厄尔尼诺事件,造成了我国江淮流域降雨激增,多次爆发强降雨事件,仅6月21-30日就有五百多万人遭受灾害。关于厄尔尼诺的预测是国家防灾减灾的重大需求。  厄尔尼诺的预测结果存在大的不确定性,尤其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STE: 大气所首次提出构建大气氧化能力的定量表征方法
    大气氧化能力(AOC)决定着臭氧和PM2.5中二次成分的转化强度,是大气中二次污染形成的化学驱动力。目前,对AOC均相气相化学过程认识仍然不清,对其在非均相化学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更是匮乏,对AOC的定量研究成为当前大气化学研究领域的世界性难题。尤其是在我国现阶段高NOx和VOCs排放、SO2尚未完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AAS出版CMIP6专刊Part II
    继大气所主办英文期刊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在2020年9月出版“CMIP6 Experiments: Model and Dataset Descriptions” 专刊Part I(https://link.springer.com/journal/376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气候与环境研究: 最佳子集多元线性回归在热带气旋风圈变化预报中的应用
    热带气旋(TC)是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天气系统之一,它会引起诸如风暴潮、台风浪、大风、强降雨等一系列灾害的发生,而西北太平洋(WNP)又是全球TC生成数量最多、生成范围最广的海域之一。WNP平均每年有20多个TC生成,约占全球TC生成总数的1/3,而其中约1/4的TC登陆我国并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提高对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npj Clim Atmos Sci: 局地排放加剧区域尺度的大气污染与粒子增长
    近些年,我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但重污染天气仍时有发生。区域大气污染的形成机制,特别是复杂城市边界层内,气象条件、排放、新粒子生成及其增长对污染形成的影响仍存在一定争议。为此,大气所LAPC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赫尔辛基大学大气地球系统研究院(INAR),共同开展了《A 3D study on the a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EP: 大气污染治理背景下北京大气黑碳气溶胶浓度、粒径分布、混合态的变化和潜在影响
    黑碳气溶胶是造成温室效应的重要短寿命气候强迫因子之一,并能通过强烈吸收太阳辐射加热大气,影响大气稳定度,进而加剧空气污染。黑碳气溶胶的气候环境效应由其在大气中的浓度主导,但也会受到粒径、混合态等微物理特性的显著影响。  大气所武云飞副研究员利用单颗粒黑碳气溶胶光度计、多波段黑碳仪等仪器,在北京城区开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土壤湿度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独特作用
    土壤不仅承载了绝大部分的陆地生态系统,还扮演着陆气之间水分循环,能量平衡 “调节器”的主要角色,其重要性体现在能够“记忆”来自大气的异常变化信号并反馈到大气中,从而影响气候和生态系统的时空演变。  从气候系统相互作用角度出发,早期已经形成了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概念(SPAC),提出了水分的土壤-植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AAS: 气温、积雪和土壤记忆性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土壤温度是陆面过程的重要参量,直接反映了陆地的热状况,它可通过“记忆”不同气象要素的异常信号,对区域乃至全球气候产生影响。研究不同气象要素对土壤温度的影响有助于揭示各层土壤温度异常的来源。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马柱国研究员课题组,利用观测的地表气温、积雪和土壤温度资料以及非线性因果分析方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AAS: 大气所联合全球13家单位发布全球海洋变暖2020年度报告
    1月13日,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牵头,联合全球13个研究单位的20位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包括美国科学院院士Prof. M. Mann、AAAS/AGU/AMS会士Prof. K. Trenberth等),在《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AAS)以N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AAS: 人为热的持续排放增加了热事件的发生频率
    21世纪以来,快速发展的经济和城市化水平提高了能源消耗,大量人为热持续不断地释放到近地表大气,引发城市热环境的改变。与此同时,经多年对比,21世纪头10年极端高温增长超过20世纪末的最后十年(WMO, 2013),且城市极端高温事件频发并屡创记录(新浪网,2018)。  针对城市极端温度事件,很多*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VIP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随便看,每本不到一分钱!
    半年VIP购买
    平常需要几十块钱一本的电子书,开了VIP会员任您畅读。VIP会员均可免费使用本站在售的万余种考研考证基础类产品(电子书、题库、视频课程、全套资料等)。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随便看,每本不到一分钱。产品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