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粒子成核和增长机理是揭示我国复合污染条件下二次颗粒物转化机制的关键科学问题。传统的新粒子生成机制主要来源于国外较为清洁的大气环境,在我国人口密集、工业集中和交通发达的超大城市,仍缺乏成熟的成核机理来阐释高污染背景下的成核及新粒子快速增长,进而形成复合污染的现象。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分中心刘子锐副研究员,联合赫尔辛基大学大气地球系统研究院(INAR)、北京化工大学和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等单位,开展华北超大城市的新粒子成核机制与增长机理的外场观测和模型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较高凝结汇(<0.03s-1)存在条件下有机胺(约2/3的NPF事件)促进硫酸-水成核,这与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LOUD(Cosmics Leaving OUtdoor Droplets)烟雾箱的模拟结果一致;其它NPF事件则以无机氨-硫酸-水成核为主导,并利用Malte-box模型揭示了华北大气富氨环境(>10ppb)是该地区新粒子事件频发的重要诱因;低氧化性二次有机气溶胶(LO-OOA)及硫酸盐主导了新粒子的初始增长,而新粒子后续能否进一步增长(Dp>100nm)则取决于高氧化性有机气溶胶(MO-OOA)和硝酸盐的生成。该研究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参与成核的前体物及热动力学成核机制,阐明了华北区域大气强氧化性在新粒子增长致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成果将为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成果在大气科学领域期刊Chemosphere和Atmospheric Research上发表,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75111),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8192045)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210000)等项目资助(CERN供稿)。
论文信息:
Yang S., Liu* Z., Li J., Zhao S., Xu** Z., Gao W., Hu B., Wang Y., 2021. Insights into the chemistry of aerosol growth in Beijing: Implication of fine particle episode formation during wintertime. Chemosphere, 274, 129776.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5653521002459?dgcid=coauthor
Yang S., Liu* Z., Clusius S. P., Liu, Y., Zou, J., Yang, Y., Zhao S., Zhang G., Xu** Z., Ma Z., Yang Y., Sun J., Pan Y., Ji D., Hu B., Yan C., Boy M., Kulmala M., Wang Y., 2021. Chemistry of new particle formation and growth events during wintertime in suburban area of Beijing: insights from highly polluted atmosphere. Atmospheric Research, 255, 105553.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9809521001058?dgcid=author
图1 新粒子生成机制和增长过程示意。(a)外场观测与烟雾箱及模型模拟结果对比;(b)气态硫酸与生成速率(J3)相关性;(c)NH3参与下气态硫酸与J3相关性
图2. 硫酸盐及有机物源生成速率Qi (i=OA, SO42-)与新粒子源增长速率QGR相关性
图3. 一次新粒子增长致霾事件气象要素、气态污染物、气溶胶成分和颗粒物数浓度谱分布演变
附件下载: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Chemosphere&AR: 华北大气富氨和强氧化性环境促发新粒子成核及快速增长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01-02
相关话题/大气 科学 城市 观测 污染
Atmos: 华北农田大气重金属沉降量近年来呈下降趋势
2014年《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我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堪忧,耕地土壤污染点位超标率为19.4%,其中重金属超标点位数占比高达82.8%。为改善土壤环境质量,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国十条),旨在逐步消除影响我国“菜篮子”和“米袋子”安全的重大隐患。 大气沉降是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STE: 大气所首次提出构建大气氧化能力的定量表征方法
大气氧化能力(AOC)决定着臭氧和PM2.5中二次成分的转化强度,是大气中二次污染形成的化学驱动力。目前,对AOC均相气相化学过程认识仍然不清,对其在非均相化学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更是匮乏,对AOC的定量研究成为当前大气化学研究领域的世界性难题。尤其是在我国现阶段高NOx和VOCs排放、SO2尚未完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npj Clim Atmos Sci: 局地排放加剧区域尺度的大气污染与粒子增长
近些年,我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但重污染天气仍时有发生。区域大气污染的形成机制,特别是复杂城市边界层内,气象条件、排放、新粒子生成及其增长对污染形成的影响仍存在一定争议。为此,大气所LAPC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赫尔辛基大学大气地球系统研究院(INAR),共同开展了《A 3D study on the a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EP: 大气污染治理背景下北京大气黑碳气溶胶浓度、粒径分布、混合态的变化和潜在影响
黑碳气溶胶是造成温室效应的重要短寿命气候强迫因子之一,并能通过强烈吸收太阳辐射加热大气,影响大气稳定度,进而加剧空气污染。黑碳气溶胶的气候环境效应由其在大气中的浓度主导,但也会受到粒径、混合态等微物理特性的显著影响。 大气所武云飞副研究员利用单颗粒黑碳气溶胶光度计、多波段黑碳仪等仪器,在北京城区开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AAS: 大气所联合全球13家单位发布全球海洋变暖2020年度报告
1月13日,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牵头,联合全球13个研究单位的20位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包括美国科学院院士Prof. M. Mann、AAAS/AGU/AMS会士Prof. K. Trenberth等),在《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AAS)以N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GRL: 空气污染防治加速中国东部地表变亮
大气气溶胶不仅影响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还可通过吸收和散射作用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我国自2013年实施空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来,东部地区PM2.5质量浓度下降显著(约30-50%)。但是,冬季持续重污染事件仍频繁发生。在冬季重污染情况下,大气气溶胶会造成地面太阳辐射资源减少20-30%,其量级甚至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JAMES: 陆面模式新功能:评估调水灌溉与城市规划效应、监测河流水环境
跨流域调水、干旱区河流输水、城市规划实施、灌溉与农业施肥、点源污染排放这些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人类活动,影响陆地碳氮水循环过程及河流水生生态系统。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水资源短缺与生态环境破坏,包含地下水侧向流动、土壤冻融界面变化的这些过程改变陆气能量平衡、水分收支,影响天气气候与环境。因此,迫切需要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GRL: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污染过程区域输送特征研究
京津冀地区的空气污染具有区域性和爆发性的特征,区域输送在重污染形成中起重要作用。掌握不同气溶胶输送的时空尺度、 区分二次气溶胶本身及其前体物输送的影响是了解京津冀区域污染形成机制的重要组成,可为合理制定管控措施提供科学支持。 基于自主发展的三维空气质量数值模式NAQPMS,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AAS封面文章: 我国地表臭氧和PM2.5浓度在城市与非城市地区的时空差异
中国地表臭氧(O3)和细颗粒物(PM2.5)污染是中国当前两大空气污染难题。城市地区人口密集,而非城市地区多为植被覆盖;那么,我国地表O3和PM2.5浓度在城市与非城市地区究竟有怎样的时空差异呢? 围绕上述问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乐旭教授课题组,利用中国地面监测站点资料,对比了城市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GMD: 大气所自主研发模型估算全球自然湿地甲烷排放
甲烷(CH4)是全球仅次于二氧化碳(CO2)的第二大温室气体,而自然湿地是大气CH4的最大自然排放源。精准定量全球自然湿地CH4排放是当前“全球碳项目”(Global Carbon Project)研究的核心之一。然而由于对排放过程的认识不足等原因,目前全球范围的自然湿地CH4排放定量估算存在着极大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