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GRL:基于气候网络方法的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冷暖位相转折预测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01-02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PDO)是重要的年代际尺度海温变率,对全球气候和环境有持久而深远的影响。目前,PDO的成因机制尚不明确,其形成可能由多个物理过程共同作用而成,如大气的随机强迫、中低纬度海气相互作用、海洋涡旋输送等,这大大增加了系统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导致PDO的预测面临着很大的挑战。由于PDO的冷暖位相对应着截然不同的气候影响,对于PDO相位转折的预测,是当前年代际气候预测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如何提取PDO位相转折的早期前兆信号是提高其预测技巧的关键之一。
  近日,东亚中心马柱国研究团队联合中山大学、德国洪堡大学等单位,利用气候网络方法成功提取了PDO位相转折的早期前兆信号。如图1所示,对于近百年的6次PDO冷暖位相转折,基于气候网络的预测指标全都有效监测到其早期前兆信号的出现,该信号可以提前6.5年左右预测PDO的位相转折,并且只在50年代出现了一次误报。这一结果不仅提高了PDO位相转折的预测技巧,更大幅提升了预测的时长,使其预测时长接近当前已知的PDO可预报性上限(8-9年)。
  研究进一步指出,气候网络分析可以克服环境噪声的影响,通过网络的“协同效应”(cooperative behavior),从海温中提取到信噪比很小的早期前兆信号。所谓“协同效应”,它反映了该动力系统内部越来越多的空间点出现时间上的一致性变化,体现为点与点之间的关联强度(相关系数)向同一个方向变化(同增或同减)。尽管这种点与点之间关联强度的变化在幅度上非常小,难以从个体上被察觉,但当考虑气候中大量点之间的群体行为时,宏观上这种差异就可以被检测到。这是PDO冷暖位相转折前兆信号可以被气候网络方法捕获的原因。
  作为一种兼顾大数据分析和机理诊断的新兴分析手段,气候网络方法近年来已在大气科学的研究中展现出了突出的应用价值。本研究为重大气候事件的转折性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该方法或可以被应用于其他气候事件的预测中。本研究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A06004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5065和41675088)等资助。东亚中心陆征辉博士为本文的第一作者,中山大学袁乃明副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

图1:(a)PDO冷位相海温场空间分布;(b)PDO年代际振荡冷暖位相转折点;
(c)气候网络示意图;(d)基于气候网络分析得到的前兆信号。
  相关论文:
  Lu, Z., Yuan, N., Yang, Q., Ma, Z., & Kurths, J. (2021). Early warning of the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phase transition using complex network analysis.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48, e2020GL091674. https://doi.org/10.1029/2020GL091674

附件下载:
相关话题/网络 信号 大气 空间 中山大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STE: 大气所首次提出构建大气氧化能力的定量表征方法
    大气氧化能力(AOC)决定着臭氧和PM2.5中二次成分的转化强度,是大气中二次污染形成的化学驱动力。目前,对AOC均相气相化学过程认识仍然不清,对其在非均相化学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更是匮乏,对AOC的定量研究成为当前大气化学研究领域的世界性难题。尤其是在我国现阶段高NOx和VOCs排放、SO2尚未完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npj Clim Atmos Sci: 局地排放加剧区域尺度的大气污染与粒子增长
    近些年,我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但重污染天气仍时有发生。区域大气污染的形成机制,特别是复杂城市边界层内,气象条件、排放、新粒子生成及其增长对污染形成的影响仍存在一定争议。为此,大气所LAPC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赫尔辛基大学大气地球系统研究院(INAR),共同开展了《A 3D study on the a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EP: 大气污染治理背景下北京大气黑碳气溶胶浓度、粒径分布、混合态的变化和潜在影响
    黑碳气溶胶是造成温室效应的重要短寿命气候强迫因子之一,并能通过强烈吸收太阳辐射加热大气,影响大气稳定度,进而加剧空气污染。黑碳气溶胶的气候环境效应由其在大气中的浓度主导,但也会受到粒径、混合态等微物理特性的显著影响。  大气所武云飞副研究员利用单颗粒黑碳气溶胶光度计、多波段黑碳仪等仪器,在北京城区开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AAS: 大气所联合全球13家单位发布全球海洋变暖2020年度报告
    1月13日,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牵头,联合全球13个研究单位的20位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包括美国科学院院士Prof. M. Mann、AAAS/AGU/AMS会士Prof. K. Trenberth等),在《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AAS)以N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GMD: 大气所自主研发模型估算全球自然湿地甲烷排放
    甲烷(CH4)是全球仅次于二氧化碳(CO2)的第二大温室气体,而自然湿地是大气CH4的最大自然排放源。精准定量全球自然湿地CH4排放是当前“全球碳项目”(Global Carbon Project)研究的核心之一。然而由于对排放过程的认识不足等原因,目前全球范围的自然湿地CH4排放定量估算存在着极大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AE: HONO来源机制揭示华北大气氧化能力被严重低估
    大气亚硝酸(HONO)是对流层氢氧自由基(HOx=OH+HO2)的重要来源。白天HONO光解对OH自由基的贡献可高达60%以上,在加速气相化学反应的同时,可导致硝酸盐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等爆发性增长从而促进重霾污染发生。但气态亚硝酸来源尚未完全厘清,尤其是其非均相形成过程,探索其来源已成为大气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NCC: 大气所研究解析半世纪以来海洋层结变化及其三维结构
    9月28日,中科院大气所联合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宾州州立大学、美国圣-托马斯大学组成的国际团队在《Nature Climate Change》上发表题为“Increasing Ocean Stratification Over the Past Half Centur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在国际上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CD: 持续性强降水的对流层顶早期信号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近年来持续性强降水事件有增多趋势,对社会生产生活、人身安全和健康疾病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持续性强降水往往比短时强降水引起的洪涝灾害更严重,因此,捕捉持续性强降水事件的前兆信号具有重大意义。为此,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赵亮高工和肖子牛研究员重点研究了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ACP: 北京市大气黑碳气溶胶微物理特征研究取得新进展
    黑碳气溶胶是大气中最主要的吸收性气溶胶,是除了CO2以外最重要的温室效应因子之一。 此外,存在于边界层上部的黑碳气溶胶能够加热边界层上部,抑制边界层发展,从而加剧污染。因此,对黑碳气溶胶光学特性(如吸收、散射)的认知对于准确的评价其气候与环境效应十分重要。大气黑碳气溶胶的光学特性主要受其微物理特性(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BAMS: 热带气旋路径预报技巧提升空间的研究
    有研究指出不论是大西洋海域,还是在东北太平洋海域,近五年热带气旋路径的预报误差的减小趋势都不明显,预报技巧基本没有明显提高,甚至还有所降低。因此,提出一个问题:热带气旋路径预报是否已经达到了其可预报性的上限?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7YFC150160 1)资助下,针对上述问题,我所云降水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