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法律实践中的法治告白——《法治》读书札记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2017-06-25

法律实践中的法治告白——《法治》读书札记
郭晔; 1: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正>一、"法治":面目不甚分明的理想之光法治是一道理想之光,尤其是西方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以来,为了反对专制王权加之于人民的生命、自由、财产的暴政,西方社会无数的法政学家、政治家和法官创新法治的理念、倡扬法治的价值、冶铸法治的武器,用法治的理想之光照彻专制的黑幕,用法治的电闪雷鸣轰塌专制的堡垒。约翰·洛克在英国

关键词(KeyWords):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郭晔;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2][美]托马斯·潘恩:《潘恩选集》,马清槐等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3][美]汤姆·宾汉姆:《法治》,毛国权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4]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5]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6][美]布莱恩·Z.塔玛纳哈:《论法治》,李桂林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1)宾汉姆在书中列举了拉兹(Raz)、菲尼斯(Finnis)、朱迪丝·施克莱(Judith Shklar)、托马斯·卡罗瑟斯(Thomas Carothers)、布赖恩·塔玛纳哈(Brian Tamanaha)对“法治概念”的质疑和不屑一顾。(1)此法第四部分规定,对有国际恐怖主义嫌疑的非国民,未经指控或审判,可无期限关押,但同时和面哪些被如此定性的英国国民遭受同样的风险。参见[英]汤姆·宾汉姆:《法治》,毛国权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4页。

相关话题/中国政法大学 西方政治思想史 政府 法律 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