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作为“地方性知识”的宪政及其当代中国的历史境遇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2017-06-25

作为“地方性知识”的宪政及其当代中国的历史境遇
苗连营; 1:广州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宪政,无论是从其历史起源和演变脉络看,还是从其制度安排和实现机制看,都是一种地方性知识。但对宪政问题的考量,不应当仅仅局限于其地方性特征而忽视价值层面的深度关切。只有在深刻洞悉了宪政的普遍性之后,认真回应和对待具有根本意义的宪政价值与原则,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发展自己的特殊性。当代中国的宪政建设不仅具有政治文明进步的一般性意义,更有着非同寻常的特殊历史境遇、运作过程和发展规律。宪政中国化是中国法治进程中具有方向性意义的重大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讨论,需要超越普遍主义和特殊主义、"普世价值"和"地方性知识"之间的理论纠葛与意识形态化纷争,努力在宪政的普遍性与"中国主体性"之间达致一种和谐与平衡。

关键词(KeyWords): 宪政;;地方性知识;;普遍主义;;宪政中国化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0YJA820075);;广州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项目编号:MLY1-101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Author): 苗连营;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石安洲:“评吉尔兹《地方性知识:从比较的观点看事实和法律》”,http://www.law-lib.com/lw/lw_view.asp?no=8167&page=2,最后访问日期:2012-06-30。[1]盛晓明:“地方性知识的构造”,载《哲学研究》2000年第12期。[2]叶舒宪:“地方性知识”,载《读书》2001年第5期。[3][美]吉尔茨:《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海龙、张家煊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4][美]吉尔兹:《地方性知识:事实与法律的比较透视》,邓正来译,载梁治平主编:《法律的文化解释》(增订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5]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6]马德普:“历史主义的兴起及其对自由主义普遍主义的冲击”,载《政治学研究》2003年第4期。[7]王人博:《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8][美]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吴玉章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9][美]霍华德·威亚尔达:《民主与民主化比较研究》,榕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0]陈新民:《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下册,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11][美]斯蒂芬·L·埃尔金编:《新宪政论:为美好的社会设计政治制度》,周叶谦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12][日]杉原泰雄:《宪法的历史——比较宪法学新论》,吕昶、渠涛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版。[13]赵敦华:“为普遍主义辩护——兼评中国文化特殊主义思潮”,载《学术月刊》2007年第5期。[14][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15][美]C.H.麦基文:《宪政古今》,翟小波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16]陈弘毅:“论立宪主义”,载《视角》(中文版)2002年第3期。[17]陈云生:《和谐宪政——美好社会的宪法理念与制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18][日]大木雅夫:《比较法》,范愉译,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19]李步云:“中国宪政之路”,载蔡定剑、王占阳主编:《走向宪政》,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20]秦前红、叶海波:《社会主义宪政研究》(自序),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21]沈宝祥:“再谈‘中国特色’”,载《北京日报》2010年9月13日。[22]周峰:“‘历史终结论’下的中国道路”,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5月12日。[23]强世功:《中国香港:政治与文化的视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版。[24]苗连营:“宪政建设的统合模式——超越‘上/下’之争的第三条道路”,载《法学评论》2011年第3期。[25]金观涛、刘青峰:《开放中的变迁——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相关话题/历史 法律 社会 道路 文化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商个人体系的重构
    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商个人体系的重构 李建伟; 1: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在商个人体系的构架内,个人独资企业向下面临与个体工商户的制度竞争,向上面临与一人公司的制度竞争,在现行公司法承认一人公司与2011年个体工商户条例出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八二宪法与现代法律秩序
    八二宪法与现代法律秩序 汪庆华; 1:中国政法大学 摘要(Abstract): 在学界和法律实务界,对宪法功能的普遍认识是它主要在于约束政府权力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概括来说,就是限权和人权。但在这两种功能之外,宪法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统一法律。宪法作为一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公有领域制度与传统文化利用
    公有领域制度与传统文化利用 李斯特; 1: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公有领域的设立是所有发展中国家反对呼声最高的知识财产制度。因为根据公有领域制度,年代久远的发展中国家的全部传统文学艺术、生产知识、遗传资源都将成为全人类的共同遗产被无偿使用,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论法律制度的修辞之维
    论法律制度的修辞之维 谢晖; 摘要(Abstract): 作为一套严谨的体系,人类的法律制度既搭架在逻辑的前提下,同时也建立在修辞的基础上,所以,法律制度不仅具有逻辑之维,也具有修辞之维。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逻辑推论的基本前提其实是修辞,法律制度作为人类思维的产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法律:规制与解放之间——读《迈向新法律常识——法律、全球化和解放》
    法律:规制与解放之间——读《迈向新法律常识——法律、全球化和解放》 高鸿钧; 1:清华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在人类社会,没有秩序,人们的自由就无从谈起;但没有自由,人们就可能沦为暴政的祭品。就此而言,秩序与自由之间是一种悖论关系。规制与解放,是秩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判决、公共政策与社会主流价值观——“跌倒争议案”的法理省思
    判决、公共政策与社会主流价值观——“跌倒争议案”的法理省思 冯辉;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关于"跌倒扶不扶"的争议再次凸显出法律与人心的距离。就损害需要赔偿的个案立场而言,法院固然可以在特定的制度约束下、基于"保护弱者"的考虑而作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守望法治:法律监督的价值分析与机制变革
    守望法治:法律监督的价值分析与机制变革 田宏杰;温长军; 1: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2: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 摘要(Abstract): 检察机关通过诉讼活动中检察权的独立行使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在我国既具有合法性,又具有正当性,正是检察独立与审判独立在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没有国家的国家理论——读《社会学与法学的国家概念》
    没有国家的国家理论——读《社会学与法学的国家概念》 赵真; 1: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毫无疑问,"纯粹法理论"为"世纪法学家"凯尔森(Hans Kelsen)赢得了更多的学术声誉。对此,阿列克西(Robert Alexy)的评价并不夸张: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法律起源的人性分析——以人性冲突为视角
    法律起源的人性分析——以人性冲突为视角 姜登峰; 1: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法律起源是一个复杂的法学理论问题。从人性冲突的视角看法律起源,法律几乎在人类社会的伊始就诞生了。由于人性的矛盾冲突破坏着人类自身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秩序,因此在人类历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刑法主观主义原则:文化成因、现实体现与具体危害
    刑法主观主义原则:文化成因、现实体现与具体危害 刘艳红;马改然; 1:东南大学法学院 2:内蒙古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重视人内心的儒家化法律传统,重教化轻报应德主刑辅的法理念,以及重视国家轻视个人的义务本位的法权观,是形成我国刑法主观主义的法律文化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