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法与非政治公共领域的交互同构关系剖析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2017-06-25

法与非政治公共领域的交互同构关系剖析
何珊君; 1: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 摘要(Abstract):

非政治公共领域是介于政治公共领域和私域之间的社会中间领域,具有非政治性、公共性、契约性、非营利性等特征。它本质上蕴涵了人们为之努力了数百年的宪政理想,是消解现阶段统治的合法性危机、实现善治的最佳选择。法与非政治公共领域之间是一种交互同构的关系,二者互为条件、交相促进。正是在二者交互同构的过程中,社会结构不断地发生着变迁。但目前我国有关非政治公共领域的立法明显滞后,现有的法律体系与非政治公共领域的现实需求严重不协调。因此亟需制定与宪政总要求相一致的、完备的、以保障公民的权利与自由为出发点,以对行政机构的权力实行制约为中心的非政治公共领域的法律体系,从而使非政治公共领域成为建构未来中国社会良性结构的逻辑起点。

关键词(KeyWords): 非政治公共领域;;法;;社会结构;;控制;;重构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何珊君;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①非政治公共领域概念内涵及重要特征,见笔者著:《法与非政治公共领域》,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2-32页;“非政治公共领域在中国的兴起”,载芬兰《亚洲与比较法》2004年冬季号;“非政治公共领域的提出及其本土实践研究”,载《理论与现代化》2006年第3期。①这里的正义原则是在罗尔斯所指的“确立一种指导社会基本结构设计的根本道德原则”意义上使用的,参见[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译者前言”,第6页。①它的具体含义为:(1)实体的自治性——存在一套独立的法律规范体系;(2)制度的自治性——存在独立的司法系统;(3)方法的自治性——具有与科学和道德的、政治的、经济的讨论不同的法律推论技术和特别的正当化方式;(4)职业的自治性——具有经过特别训练的法律专家。见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20页。[1][美]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沈宗灵、董世忠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2][德]伊恩·泰勒:“志愿域的道德准则与管理”,载李亚平、于海编选:《第三域的兴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3][美]P·诺内特、P·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季卫东、张志铭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4][美]R·M·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吴玉章、周汉华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5][美]布莱克:《法律的运作行为》,唐越、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相关话题/公共 政治 社会 法律 中国政法大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梁启超:中国公共财政的启蒙师与先行者
    梁启超:中国公共财政的启蒙师与先行者 李炜光; 1: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Abstract): 梁启超的公共财政理念来自于其宪政思想,对于公共财政的理解,梁启超认为其是存在于宪法之下,受代议机构的管辖,经法定程序授权,由政府负责征税和执行预算的一整套法律、制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的婚姻家庭法律选择规则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的婚姻家庭法律选择规则 郭玉军; 1: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 摘要(Abstract): 随着跨国人员交流日益频繁,跨国婚姻家庭争议时有发生,传统的婚姻家庭冲突法凸显其重要性。在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颁布之前的我国相关立法存在明显的缺陷,涉外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法律、监管与市场
    法律、监管与市场 席涛; 1:中国政法大学法和经济学研究中心 摘要(Abstract): 市场有效率,也存在市场失灵。政府依据法律法规实施监管,同时也发生监管失灵。美国、欧盟和OECD颁布和发布监管影响分析指引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规定评估法律法规和规章对经济、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与社会和解:中国法治模式的伦理文化之维
    与社会和解:中国法治模式的伦理文化之维 陈寿灿;何历宇; 1:浙江财经学院法学院 2:浙江财经学院人文学院 摘要(Abstract): 随着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全面转型,依法治国不仅成为政治精英治国方略的不二选择,也逐步成为绝大多数民众的共识。但是,选择什么样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变革社会中的法律:以社会文化事实为分析点
    变革社会中的法律:以社会文化事实为分析点 青维富; 1:西华师范大学 摘要(Abstract): 法律是社会的产物,是以社会为基础的。社会变革必然引起法律变迁,社会的现代化必然导致法律的现代化。因此当我们在研究法律时,就必须把握法律所面临的社会语境,将它纳入社会关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霍布斯与英国普通法的近代转型——读《利维坦》和《哲学家与英格兰法律家的对话》
    霍布斯与英国普通法的近代转型——读《利维坦》和《哲学家与英格兰法律家的对话》 汪栋; 1: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一17世纪的英国发生了内战以及关于主权性质的持续争论。英国的法律亦受此影响,在16世纪的最后25年,英国法即以一种更为复杂而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中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制定与完善
    中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制定与完善 黄进; 1:中国政法大学 2:中国国际私法学会 3:中国国际法学会 摘要(Abstract):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是一国国际私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立法成文化、法典化的趋势十分明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穿梭阴阳界——《聊斋志异》法律思想解读
    穿梭阴阳界——《聊斋志异》法律思想解读 柳岳武; 1:河南大学近代中国研究所 摘要(Abstract): 优秀小说具备三个基本特征:源于生活、反映生活、高于生活。中国优秀短篇文言小说《聊斋志异》刚好具备这些特征[1](P.187)。首先,书中司法故事要么是作者亲身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与“其他法律”相互关系辨析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与“其他法律”相互关系辨析 丁伟; 1: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2:华东政法大学 摘要(Abstract):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在不触及现行有关法律适用的各类法律的前提下对现行法律中的法律适用制度作出解释性、补充性或扩充性的规定,该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法律保留与立法保留关系辨析——兼论立法法第8条可纳入法律保留范畴
    法律保留与立法保留关系辨析——兼论立法法第8条可纳入法律保留范畴 孙展望; 1: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在德国行政法学说上,法律保留与立法保留的区别在于保留强度不同。将两者界分为行政法意义上的法律保留与宪法意义上的法律保留,并据此认为《立法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