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不起诉制度若干问题探析 郭天武; 1:中山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相对不起诉研究的难点是检察官的裁量权与法官的审查权之间配置平衡问题。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指导下,充分发挥检察官行使起诉裁量权的能动性,适度扩大相对不起诉的适用率,解决我国相对不起诉规定的内部冲突,从制度上规范被害人的内部救济程序,并约束法官对相对不起诉审查权,实现轻微犯罪案件在审前程序中有效分流。
关键词(KeyWords): 起诉制度;;相对不起诉;;宽严相济;;确定力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郭天武;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李维国:“论检察机关的起诉裁量权的扩大及其制约”,载《检察实践》2003年第3期。[2]向朝阳、马静华:“刑事和解的价值构造及中国模式的构建”,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6期。[3][日]田口守一:《刑事诉讼法学》(上),张凌等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4]徐静村主编:《刑事诉讼法》(上),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5]黄东熊:《刑事诉讼法论》,台北五南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增订版。[6]彭东、张寒玉:《检察机关不起诉工作实务》,中国检察出版社1995年版。[7]郝银钟:“论公诉权的合目的性——审前程序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及其限度”,载《刑事审前程序改革与展望》,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8]郝银钟:《刑事公诉权原理》,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9]褚剑鸿:“论不起诉处分之确定力与不当处分之救济”,载台北《法令月刊》第49卷。[10]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下),台北国家图书馆,2003年9月版。[11]陈朴生:《刑事诉讼法实务》,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再订版。[12]樊崇义等主编:《刑事起诉与不起诉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②由于台湾得不起诉制度包含绝对不起诉、相对不起诉以及缓起诉制度,故以上数字含缓起诉率。其中2002年的数字来源于林钰雄著:《刑事诉讼法》(下册),台北;国家图书馆出版,2003年版第3页;其他数字来源王梅英女士在台湾召开“刑事诉讼法改革系列研讨会”上所做的报告,载《月旦法学》,第65期。③以上数字来源于日本法务省外务厅编:《2006年的日本司法》,第304页。①Stuckenberg,2004:“Untersuchungen zur Unschuldsvermutung”.p.187.①Martinson,Robert,1998(2):“Public opinion and criminal justice policy formulation,”Criminal Justice Policy Review.p.211.②Feeney,Floyd,1990:“Court and Pretrial Release”,New York:Basic Books.p.135.①在我国“确定力”问题一般称为“效力”问题,“确定力”这一表述是我国台湾地区的提法,也是大陆法系尤其是德国的表述,笔者在此之所以使用确定力而不用效力来表述,主要是认为确定力更能够准确地说明此问题。参见林钰雄著:《刑事诉讼法》(下),台北国家图书馆,2003年9月版,第82页。①关于我国相对不起诉救济制度,一般认为存在的如下主要问题:1.当事人救济主体过于狭窄;2.不起诉当事人的救济机关存在明显差别;3.救济机关工作期间不明确;4.不起诉决定书生效过早,救济形式化倾向严重等。参见樊崇义等主编:《刑事起诉与不起诉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0—281页。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相对不起诉制度若干问题探析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2017-06-25
相关话题/刑事 数字 程序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法学
构建刑事和解的中国模式——以刑事谅解为基础
构建刑事和解的中国模式——以刑事谅解为基础 卞建林;封利强; 1:中国政法大学 2: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 摘要(Abstract): 刑事和解是控辩双方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通过对话和协商,就刑事纠纷的解决达成一致意见,从而终结诉讼,不再将案件移交法庭审判的活动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刑事和解工作机制实证研究
刑事和解工作机制实证研究 王立;李翊; 1: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 摘要(Abstract): 刑事和解是一项自生自发的刑事司法改革实验,近年来检察机关的实践表明,刑事和解具备了现实存在的必然性与合理性,但在刑事和解的公正性、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和解协议效力的明确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公法契约观视野下的刑事和解协议
公法契约观视野下的刑事和解协议 张凌;李婵媛; 1:中国政法大学 2: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 摘要(Abstract): 刑事和解是我国司法实践中新近出现的一种纠纷解决模式,而其实质就是刑事和解协议的达成过程。刑事和解协议是一种公法视野下的契约,其定位、主体、签订过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程序正义现代进路
程序正义现代进路 管宇; 1:中国社科院法学所 摘要(Abstract): 程序正义是法治社会一个基本原则,也是刑事诉讼一个重要理念。它强调过程道德性和法律公平性,它与自然权利理论有着天然契合。当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现代主义危机开始出现,随着福利国家制度的出现和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刑事强制措施实体化倾向之反思——以预防性羁押为范例
刑事强制措施实体化倾向之反思——以预防性羁押为范例 杨雄; 1: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摘要(Abstract): 刑事诉讼意义上的案件包括"行为人"与"犯罪事实"两部分,刑事诉讼程序中所面临的阻碍一部分是由"行为人"所引起,而另一部分则是由"犯罪事实"而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整体背景下程序、实体一体化——考察刑事法律关系的应然视角
整体背景下程序、实体一体化——考察刑事法律关系的应然视角 刘万奇; 1: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律系 摘要(Abstract): 考察刑事法律关系,应当把刑事实体法律关系和刑事诉讼法律关系综合起来,并且放到整体法律关系背景之下。刑事法律关系的全部意义只有在整体法律关系有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走向交往理性的政治哲学和法学理论(上)——哈贝马斯的民主法治思想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走向交往理性的政治哲学和法学理论(上)——哈贝马斯的民主法治思想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高鸿钧; 1:清华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哈贝马斯是当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最具原创力和建构性的学者之一。他借助于语言学转向所提供的哲学革命契机,从语用学的视角提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我国刑事庭审中人证调查的几个问题——以“交叉询问”问题为中心
我国刑事庭审中人证调查的几个问题——以“交叉询问”问题为中心 龙宗智; 1:四川大学 摘要(Abstract): 我国刑事庭审的人证调查技术须置于我国刑事审判的特定的"法空间"中进行观察与研究,由于相关制度因素缺失与支持条件不足,目前的庭审人证调查的有效展开受到诸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刑事诉讼法再修改必须突破的理论误区——与柯良栋先生《修改刑事诉讼法必须重视的问题》一文商榷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必须突破的理论误区——与柯良栋先生《修改刑事诉讼法必须重视的问题》一文商榷 陈永生; 1:北京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本次修改刑事诉讼法理论界的主流观点以及人大法工委征求意见稿拟确立的许多制度受到了来自实务部门不少学者的强烈反对。反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不可回避的存在——解读中国古代社会刑事和解
不可回避的存在——解读中国古代社会刑事和解 武小凤; 1: 中国政法大学 摘要(Abstract): 虽然由于刑事法律文献资料绝大多数都以记载国家正统的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为已任,而使作为在国家刑事诉讼体制之外存在的一种民间活动或司法过程中一种非法定方式的刑事和解,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