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安徽师范大学077501环境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安徽师范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4-04-01

环境科学(077501)专业培养方案

一、学科简介

环境科学与工程包括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004年获得环境科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一级硕士点申报成功。学科自创建以来,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年轻化,有活力的,高层次的学术梯队。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9人,教授5人,副教授10人,讲师15人,具有博士学位13人。硕士生导师10人,博士生导师3人。学院拥有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环境影响评价国家乙级资质单位)、分析测试中心等教研平台。学院实验设施完备,独立的实验大楼建筑面积8886平方米,800元以上仪器设备总值1000多万元,建有基础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专业实验室。我院7年共招硕士生59人,2007-2010年授予学位人数31人,在校研究生28名,为社会培养出了一批从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方向的专门人才。

二、培养目标

1、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真学习掌握马列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集体主义精神以及追求真理、献身于科学研究事业的敬业精神和科学道德,德、智、体全面发展,德才兼备。
2、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在本学科内掌握宽广、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掌握信息获取技能。
3、应掌握本学科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及动态,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的硕士学术水平。
4、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研究方向

目前我院环境科学学科根据科技发展与社会需要以及导师的优势与特点设定了三个研究方向,分别是环境分析化学,环境生物学,区域环境与环境评价。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
01 环境分析化学 利用新方法结合现代仪器用于分析测定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的基础研究方向,目标培养创新与独立研究能力的学生。该方向具有一定前瞻性。赵广超(博导)、杨周生(博导)、吴婷
02 环境生物学 结合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等生物学的实验手段研究环境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尤其是生物对环境的积极效应。运用生物学方法解决环境问题。周守标(博导)、左胜鹏、杨如意、戴万宏、王波
03 区域环境与环境评价 运用技术与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宏观规划与控制某区域范围的环境态势,对预测的环境进行调查预测及评价,为环境决策提供依据。 陶秀成、杨文斌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

1、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课程学习在前一年半完成,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写作、答辩在后一年半内完成,其中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不得少于1年半。
2.不能按期完成学位论文答辩者,如申请毕业,需完成毕业论文答辩。
3.研究生无特殊情况不允许延长学习年限;特殊情况下逾期不能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或不能按时完成毕业论文答辩的,可申请延长学习年限,但最长不超过2年。如确需延长学习年限延期毕业者,于每年3月由研究生本人提出申请,填写《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延期毕业申请表》,经导师、学位点和所在院系主管研究生负责人同意,经研究生学院审批。研究生在延长学习年限期间,不享受普通奖学金和优秀奖学金。在最长的修业年限(5年,包括休学时间)内不能完成全部培养环节的、不按规定申请延期或延期申请未被批准的研究生,应当退学并按肄业处理。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1.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在指导方法上,采用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以及研究生个人的特长与才能,努力体现“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积极调动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培养研究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帮助研究生按时制定好个人培养计划。
2.研究生课程讲授方式要有针对性,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专题式、报告式、评价式的教学方式,可规定研究生参加必要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讨论班、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学术活动,把课堂讲授、交流研讨、案例分析、教学实践、社会实践以及实验有机结合,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3.导师和导师组要做好研究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安全稳定工作,协助学院、职能部门处理研究生的突发事件。

六、培养流程与要求

1、制定培养计划
第一学期内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根据培养方案和研究生个人特点,制定“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必须在培养方案范围内制定,一经确定,要切实执行,不得随意变动。如需修改,必须履行相关手续。
2、明确时间节点
根据本学科的特点,首先明确教学实践、论文开题、中期汇报、论文初稿审阅、论文定稿审阅、答辩等各环节的时间节点,强化各环节的检查,加强二三年级研究生的教学管理,做好中期检查与跟踪检查工作,按时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和培养环节。
3、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学位论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时间应在第3学期完成。学位点根据选题情况,成立由不少于5名导师组成的审查小组,听取研究生汇报,对论文选题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难点,明确方向,以保证学位论文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结果。
4、中期考核
根据本院研究生规模和学科点现状,按照学校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提出本院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的具体时间和办法,中期考核安排在第五学期开始时完成(每年9月底前)。
A、考核在学院统一组织领导下,由各专业负责实施,组成包括学院(学科)负责人、导师代表、班主任等在内的若干考核小组(每组成员不少于5人)进行考核,同时较广泛地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
B、业务方面主要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是否达到规定要求,通过课程学习反映出来的科研及思维能力;政治、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由院学生工作组会同有关人员进行。
C、填写相关表格,对被考核研究生作出结论性意见。
D、经过中期考核的硕士研究生,按考核成绩分流:
进入硕士论文阶段:学习成绩良好,具有一定研究工作能力(以论文为主要参照),可进入硕士论文阶段,继续完成硕士学业。
终止学业:个别成绩较差,明显表现出缺乏科研能力,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攻读学位者,要求限期改正,限期末改正者中止其学业,按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发给相应证书。
5、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列出时间、具体组织形式等)
按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成立4-5位专家组成考核小组,全面负责本院研究生的论文中期进展和检查考核工作,重点检查论文进展和学术规范。一般应在第五学期完成。
6、完成学位论文(或毕业论文)答辩、毕业资格审核、学位申请条件审核。
定稿付印之前,必须对论文的真实性加以检查。

七、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课程设置分为6类:①公共必修课②公共选修课③专业基础课(必修)④专业方向课(必修)⑤专业选修课⑥补修课。
2.总学分≧34学分,分配如下:
①公共必修课为4门(7学分),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6学时,2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18学时,1学分,第一外国语216学时,4学分;
②公共选修课(2学分)
③专业基础课(必修)按一级学科设置,4门以上(不少于16学分);
④专业方向课(必修)2门以上(不少于6学分),按研究方向设置;
本方向之外的课程,可以作为专业选课程进行选修。若作为专业选修课,每门课程折合3学分。
⑤专业选修课2门(4学分);
选修课最低开班人数和最多限选人数由各开课学院具体开课时确定。
⑥实践环节为2学分;
⑦学术活动为1学分。
3.补修课:同等学力与跨专业研究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补修课程不列入培养方案,列入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只计成绩,不计学分。

八、学术活动

为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本学科专业采取措施鼓励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参与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参加本学科专业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本学科专业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在学校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并制订相应的考核办法。学术活动记1学分。具体按照《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暂行办法》执行。

九、实践环节

1、专业实践:大力加强专业实践环节是提高研究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专业实践可以为教学实践(如毕业论文指导、批改作业等工作)、课程见习、专业实习等形式。实践环节计2学分。
2、社会实践:鼓励研究生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了解国情,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暂不计学分。学院根据学生提交的实践报告,考核其完成情况是否合格。

十、科学研究

学术研究是学术性研究生的重要任务,研究生必须开展高水平、创新的学术研究。积极鼓励研究生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以安徽师范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在四级以上刊物上公开发表有价值的学术论文。

十一、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具有独立研究能力的重要环节。应鼓励研究生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参与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撰写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论文选题必须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研究经济建设中提出的理论问题,选择有重要应用和开发价值的课题。学位论文要有新见解。要采取盲审和进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等措施,加强学位论文写作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强化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学位论文不计学分。

十二、考核方式

考核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实行研究生激励和淘汰措施的重要依据。
1. 考核分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
研究生课程的成绩由平时成绩(实验报告、文献阅读、课堂讨论、作业等)(占20%)和期末考试成绩(占80%)综合评定。
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原则上应以考试方式进行考核,成绩按百分制评定。部分外语免修的硕士研究生,可以申请免修免考。其他课程的考核方式,可由各学位点自行确定。实践环节等宜用考查的方式进行。考试、考查的形式按课程要求进行设计,可以是闭卷、开卷考试,也可以是做课程论文、实验考核等形式,但都应有文字档案记录。学位课程成绩必须达到75分、其它课程成绩达到60分(合格)及以上者可获得学分。
2.硕士研究生课程考试、考查未通过者,须参加补考。补考由开课学院组织安排,补考仍未通过者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3.硕士研究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参加考试、考查,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参加考试、考查时,必须事先提出申请缓考,经批准后方可缓考。擅自不参加考试者,该课程的成绩以零分计,不能参加正常补考。

附1:研究方向

方向代码

方向名称

方向简介

导师(博导☆)

课程

01

环境分析化学

利用新方法结合现代仪器用于分析测定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的基础研究方向,目标培养创新与独立研究能力的学生。该方向具有一定前瞻性。

赵广超☆,杨周生☆,吴婷

2014005近代仪器分析,2014006环境监测进展

02

环境生物学

结合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等生物学的实验手段研究环境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尤其是生物对环境的积极效应。运用生物学方法解决环境问题。

周守标☆,戴万宏,王波,左胜鹏,杨如意

2014007环境毒理学,2014008生态修复

03

区域环境与环境评价

运用技术与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宏观规划与控制某区域范围的环境态势,对预测的环境进行调查预测及评价,为环境决策提供依据。

杨文斌,陶秀成

2014009区域环境规划,2014010环境影响评价进展

附2:课程设置

课程类型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学时

学分

是否学位课

考核方式

公共课

公共必修课

200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1

36

2.0

考试

2001002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2

18

1.0

考试

2001003

自然辩证法概论

2

18

1.0

考试

2005001

基础英语(阅读与写作)

1

54

2.0

考试

2005002

基础英语(口语)

2

36

2.0

考试

公共选修课

2099005

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

3

18

1.0

考查

2099006

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3

18

1.0

考查

2099007

学术前沿

3

18

1.0

考查

2099008

体育(分小类)

3

18

1.0

考查

专业课

专业基础课(必修)

2014001

环境学原理

1

60

4.0

考试

2014002

环境工程学

1

60

4.0

考试

2014003

环境分析化学

1

60

4.0

考试

2014004

污染生态学

1

60

4.0

考试

专业方向课(必修)

2014005

近代仪器分析

2

60

4.0

考试

2014006

环境监测进展

2

30

2.0

考试

2014007

环境毒理学

2

60

4.0

考试

2014008

生态修复

2

30

2.0

考试

2014009

区域环境规划

2

60

4.0

考试

2014010

环境影响评价进展

2

30

2.0

考试

专业选修课

2014011

专业外语

2

30

2.0

考试

附3:课程简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代码:2001001, 开课:政法学院, 学时:36, 学分:2, 适用:硕士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目的和目标、任务
本课程是全校各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公共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时代背景、社会历史条件、主要内容、历史作用、现实问题和主要对策等,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坚定学生社会主义信念,激发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阅读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了解当今世界的形势、中国的基本国情,深刻认识并自觉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
(三)预修课程与相关知识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近现代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
(四)教学内容安排
分专题研究和介绍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形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拓展和深化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
(五)考核方式与评价方法
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考核相结合,通过平时成绩、考试成绩、课程论文等形式进行综合评价。
(六)教材与教学主要参考书目
教材采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组织编写的统一教材。
主要参考书目:
《邓小平文选》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和1993年版。
《江泽民文选》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中共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中共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代码:2001002, 开课:政法学院, 学时:18, 学分:1, 适用:硕士

课程性质:《中西哲学比较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是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的公共基础课,本学科的专业方向课,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有系统的了解和把握,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而在研究生学习阶段能够不断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在比较、融通中西哲学理论的基础上,掌握中西哲学不同的思维方式、理论阐发的不同路径,进而对现代哲学发展趋势有所把握和体认。
教学要求: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研究方法的论述,阐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独特性,全面提升思维能力和水平。帮助学生比较深入系统地了解中西哲学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等方面的异同,提高学生比较、融通中西哲学理论的能力。
预修课程与相关知识:《中国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西方哲学史》、《社会科学方法论现代西方哲学》。
教学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如何作综述研究、如何填写科研项目申请书、如何查找文献、如何撰写和发表社会科学论文、学位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学术研究与学术创造的道德要求、社会科学研究的思维提升。中西哲学本体论比较、中西哲学认识论比较、中西哲学方法论比较、中西哲学价值观比较、中西哲学历史观比较;中西哲学比较的个案研究:康德与孟子哲学思想比较、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比较、海德格尔与老庄哲学比较。
考核方式:期中作业、学期末撰写小论文填写一份课题申报书。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汤文曙等:《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导读》,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论语》、《孟子》、《四书章句集注》、《道德经》、《庄子》;
2.孙伯揆、候惠勤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与现状》(上、下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欧阳康张明仓3.:《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美]哈里斯•库珀:《如何做综述性研究》,刘洋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英]朱迪思•贝尔:《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则》,马经标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俞宣孟:《本体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6.[英]戈登•鲁格玛丽安•彼得.:《给研究生的学术建议》,彭万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美]安德鲁•弗里德兰德卡罗尔•弗尔特:《如何写好科研项目申请书》,郑如清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8.[德]马克斯•韦伯戴兆国著:《社会科学方法论心性与德性》,李秋零田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李明辉著:《康德伦理学与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刊印,1984年版。
6.ImmanuelKant,PracticalPhilosophy,TranslatedandEditedbyMaryJ.Gregor,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陈晏清:《现代唯物主义导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7.李德顺:《价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8.孙正聿:《马克思辩证法理论的当代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自然辩证法概论

代码:2001003, 开课:政法学院, 学时:18, 学分:1, 适用:硕士

(一)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普通高校理工科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公共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高辨证思维能力,提高科学创新能力。并能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分析与解决人与自然,以及科学技术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以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科技人才。

(二)课程内容简介
自然辩证法概论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四个方面。1.自然观:研究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和发展,重点研究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论述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化及其规律。2.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研究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认识和实践的方法论问题,包括科学的本质、科学理论的发展规律、发展模式、评价和检验等。3.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研究技术的本质以及技术认识和实践的方法论问题,以及技术价值和技术社会观。4.科学技术与社会:重点研究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科学与人文的关系等问题。

(三)预修课程与相关知识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自然史;科学史;科学思想史;技术史;科技与社会等。

(四)教学内容安排
分自然观、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四个部分进行专题性讲授。

(五)考核方式
笔试(结合课程论文和平时成绩)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司组编.《自然辩证法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主要参考书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6.
2.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0.
3.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黄顺基.《科学技术哲学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5.普里戈金《从混沌到有序》,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6.霍金.《时间简史》,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7.波普尔.《猜想与反驳》,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8.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9.卡逊.《寂静的春天》,科学出版社,1979.
10.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基础英语(阅读与写作)

代码:2005001, 开课:外国语学院, 学时:54, 学分:2, 适用:硕士

基础英语(阅读与写作)(待编辑)


基础英语(口语)

代码:2005002, 开课:外国语学院, 学时:36, 学分:2, 适用:硕士

基础英语(口语)(待编辑)


环境学原理

代码:2014001, 开课: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时:60, 学分:4, 适用:硕士

《环境学原理》
课程编码:142001课程负责人:王波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
学时:60学分: 4
开课学期:1开课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课程简介主要内容: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目的和目标、任务:环境学原理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基础课程,是环境科学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此课程有助于拓宽本专业知识面宽度。本课程的任务是认识各种环境问题与目前对策,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与解决问题。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环境学的基本理论,熟悉人类环境的发生、发展以及人类活动影响下引起的各类环境问题,了解当前国内外环境科学的发展趋势。
(三)预修课程与相关知识:大学本科环境学概论
(四)教学内容安排:章节1、环境问题的发生与发展;2、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3、可持续发展理论;4、国内外环境科学研究进展。
(五)考核方式与评价方法:考试与课堂表现加文献综述

(六)教材与教学主要参考书目:
1、窦贻俭等,环境科学原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朱颜明等,环境地理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2
3、阎伍玖,环境地理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4、王景华等,区域环境与影响评价,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
5、王松霈等,自然资源与生态经济系统,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6、R.K.Jain,EnvironmentalImpactAnalysis,NewYork,LittonEducationalPulishing,Inc.,1977
7、K.J.Gregory,ManandEnvironmentalProcesses,London,Butterworths,1981


环境工程学

代码:2014002, 开课: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时:60, 学分:4, 适用:硕士

《环境工程学》
课程编码:142002课程负责人:左胜鹏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
学时:60学分: 4
开课学期:1开课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课程简介主要内容: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目的和目标、任务:环境工程学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环境工程的主要介绍了大气污染防治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利用,以及噪声控制等。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环境工程的基本理论、特别是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与城市垃圾的处置与管理以及其他公害的防治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三)预修课程与相关知识:普通化学、普通物理学、高等数学、生物化学、环境学等
(四)教学内容安排:章节1、绪论2、大气污染防治工程3、水污染防治工程4、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利用5、噪声控制
(五)考核方式与评价方法:考试与平时表现
(六)教材与教学主要参考书目:
1、郑正主编,《环境工程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蒋展鹏主编,《环境工程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李海主编,《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实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环境分析化学

代码:2014003, 开课: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时:60, 学分:4, 适用:硕士

《环境分析化学》
课程编码:142003课程负责人:赵广超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
学时:60学分: 4
开课学期:1开课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课程简介主要内容: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目的和目标、任务:环境分析化学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基础课程,结合了分析化学的理论与方法有效解决环境分析和检测的问题,掌握此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使用仪器的原理掌握,以及学会正确的数据处理。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对如何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先进实验技术来鉴别和测定环境中化学物质的种类、成分、含量以及化学形态有所了解
(三)预修课程与相关知识:大学本科环境监测、环境化学、分析化学。
(四)教学内容安排: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痕量分析基础,第三章:痕量物质的分离与富集,第四章:元素的化学形态分析,第五章:环境样品有机污染物分析的预处理技术,第六章:环境有机污染物的色谱法分析,第七章:环境有机污染物的电化学分析,第八章:环境中痕量重金属及其它元素分析,第九章:环境样品中微量离子浓度分析。
(五)考核方式与评价方法:考试与平时表现
(六)教材与教学主要参考书目: 
1、韦进宝,钱沙华编著,环境分析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朱明华等,近代分析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3、廖自基编著,微量元素的环境化学及生物效应,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4、酒井馨等著,王玉振等译,环境监测仪器分析,中国标准出版社,1992


污染生态学

代码:2014004, 开课: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时:60, 学分:4, 适用:硕士

《污染生态学》
课程编码:142004课程负责人:周守标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
学时:60学分: 4
开课学期:2开课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课程简介主要内容: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目的和目标、任务:现代污染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利用生态学的手段来解决污染问题,有效治理环境污染。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对污染生态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性理论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三)预修课程与相关知识:大学本科环境生物学和环境生态学。
(四)教学内容安排:章节1、污染物在生物体内迁移规律;2、污染物的毒害作用;3、生物对环境污染物的抗性;4、生物对长期污染的生态效应与适应进化;5、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6、环境要素之污染及其生物防治。
(五)考核方式与评价方法:考试与平时表现
(六)教材与教学主要参考书目:
 1、孙铁珩等,污染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2
  2、王焕校,污染生态学,高教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2001
  3、叶常明,多介质环境污染研究,科学出版社,1997
  4、周启星,复合污染生态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
  5、张志杰,环境污染生物监测与评价,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
  6、BegonM,HarperJL,TownsendCR.Ecology(2ed).Boston:BlackwellScientificPublication,1990.


近代仪器分析

代码:2014005, 开课: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时:60, 学分:4, 适用:硕士

《近代仪器分析》
课程编码:142005课程负责人:赵广超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
学时:60学分: 4
开课学期:2开课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课程简介主要内容: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目的和目标、任务:近代仪器分析是对之前本科基础课程分析化学的提高,更加详细地介绍各种分析仪器的原理和适用过程的注意事项和实用特点,该课程有效地解决学生在使用仪器时的问题与疑点,提高操作技能。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在掌握环境分析化学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监视和检测反映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各种数据的过程。
(三)预修课程与相关知识:大学本科分析化学、仪器分析。
(四)教学内容安排: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原子光谱引论,第二章:分子结构与分子光谱引论,第三章:原子吸收光谱法,第四章:红外吸收光谱法,第五章:分子荧光分析法,第六章:薄层色谱法,第七章:毛细柱气相色谱法,第八章:高效液相色谱法,第九章:质谱及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第十章:电化学分折法。
(五)考核方式与评价方法:考试与平时表现
(六)教材与教学主要参考书目:
1、清华大学,现代仪器分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
  2、戴树桂等,仪器分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3、吴邦灿等,环境监测中仪器分析,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4、王世平等,现代仪器分析原理与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环境监测进展

代码:2014006, 开课: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时:30, 学分:2, 适用:硕士

《环境监测进展》
课程编码:142006课程负责人:杨周生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
学时40学分: 2
开课学期:2开课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课程简介主要内容: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目的和目标、任务:环境监测进展是专业的基础课程,在环境的检测督察与管理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在我国有全面的环境监测网点,该课程帮助学生了解检测的要求与特点。为以后的工作做铺垫。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在掌握环境分析化学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监视和检测反映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各种数据的过程。
(三)预修课程与相关知识:大学本科环境监测、环境化学、分析化学
(四)教学内容安排:第一章:慨述,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技术,第三章:空气和废气监测技术,第四章:土壤和固体废奔物监测技术,第五章:物理污染监测技术,第六章:生物监测技术,第七章:生态监测技术,第八章:自动连续监测技术,第九章:现场快速监测技术。
(五)考核方式与评价方法:考试与平时表现
(六)教材与教学主要参考书目: 1、国家环保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
  2、国家环保局,空气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
  3、国家环保局,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
  4、国家环保局,中国生态监测网络规划,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5、杨承义等,环境监测,天津:天律大学出版社,1993
  6、陆雍森等,环境监测,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7、吴邦灿,环境监测管理,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环境毒理学

代码:2014007, 开课: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时:60, 学分:4, 适用:硕士

《环境毒理学》
课程编码:142007课程负责人:杨如意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
学时:60学分: 4
开课学期:2开课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课程简介主要内容: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目的和目标、任务:是环境科学与毒理学交叉的一门年轻学科,目的就是分析毒物与生物体的动力学过程以及对毒物认识与控制的科学。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系统了解环境毒理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理论,掌握毒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三)预修课程与相关知识:大学本科环境毒理学基础。
(四)教学内容安排:章节1、环境毒理学重要的基础理论;2、不同环境因素的毒理分析;3、环境毒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五)考核方式与评价方法:考试与平时表现
(六)教材与教学主要参考书目: 
1、孟紫强,环境毒理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2、刘毓谷,卫生毒理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3、CockerhamLG,ShaneBS,eds,BasicEnvironmentalToxicology.BocaRaton-AnnArobr-London-Tokyo:CRCPrss,1994


生态修复

代码:2014008, 开课: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时:30, 学分:2, 适用:硕士

《生态修复》
课程编码:142008课程负责人:左胜鹏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
学时:40学分: 2
开课学期:2开课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课程简介主要内容: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目的和目标、任务:生态修复是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相结合的、跨学科的、综合性的横向科学。把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体系看作一个大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类的各种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物质进入环境,而环境所受的负反馈反作用于人类,因此便有了土水环境污染问题。人们通过对污染物的来源、性质、迁移转化与影响进行研究,探讨生物修复的途径与新技术,从而保障土壤健康、水源清洁、食品安全,促进人类稳定的可持续发展。本课采用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等形式,通过学习,使学生受到科学思维的训练,树立正确的人地观与环境观教育,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环境保护和行政管理等部门更能信任本职工作,以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目标。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是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系统的基本知识;掌握生态修复的基本定义及相关理论,围绕生态修复的概念对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和植物修复技术比较全面的了解,重点掌握污染环境的修复标准与修复效果评判及其方法,了解生态修复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
(三)预修课程与相关知识:环境污染、生态学、生态修复
(四)教学内容安排:1、生态修复——解决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与新技术2、生物修复——生态修复的基础3、物理与化学修复——生态修复的构成要素4、植物修复——生态修复的基本形式5、污染环境修复标准——生态修复评判基础6、生态修复——实施与研究展望
(五)考核方式与评价方法:考试与平时表现
(六)教材与教学主要参考书目:
1、孙铁珩周启星李培军(2001)污染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1年3月。
2、钦佩等主编,《生态工程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3、金岚等主编,《环境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区域环境规划

代码:2014009, 开课: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时:60, 学分:4, 适用:硕士

《区域环境规划》
课程编码:142009课程负责人:戴万宏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
学时:60学分: 4
开课学期:2开课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课程简介主要内容: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目的和目标、任务:区域环境规划是环境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科学习环境规划的基础上提高对学生的要求,更高层次地要求学生能够行之有效地了解区域环境规划的内容与重点。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环境规划的基本理论、宏观区域环境规划和专项环境规划的程序与方法,具备从事环境规划与决策分析能力。
(三)预修课程与相关知识:大学本科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管理学。
(四)教学内容安排:章节1、环境规划理论基础;2、宏观区域环境规划;3、专项环境规划;4、环境规划与决策。
(五)考核方式与评价方法:考查与小论文
(六)教材与教学主要参考书目:
1、刘天齐等,区域环境规划方法指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2、张慧勤等,环境经济系统分析-规划方法与模型,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3、王景华等,区域环境与影响评价,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
  4、陈焕章,实用环境管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5、蔡亲颜等译,环境规划与决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8
  6、J.P.William,NaturalHazardRiskAssessmentandPublicPolicy,Springer-VerlagNewYorkInc.,1982


环境影响评价进展

代码:2014010, 开课: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时:30, 学分:2, 适用:硕士

《环境影响评价进展》
课程编码:142010课程负责人:陶秀成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
学时40学分: 2
开课学期:2开课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课程简介主要内容: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目的和目标、任务:环境影响评价政策是我国最近几年才建立的政策与技术管理手段。在实现环境污染管理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进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做好高质量的环评工作。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理论、方程和技术,了解环境影响评价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具有独立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实际工作能力。
(三)预修课程与相关知识:大学本科环境质量评价。
(四)教学内容安排:章节1.环境影响评价理论;2.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技术;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4.区域环境影响评价;5.环境影响评价进展。
(五)考核方式与评价方法:考试与平时表现
(六)教材与教学主要参考书目:
1、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生试教教材,亚洲开发银行,1997
  2、陆雍森等,环境评价(第2版),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3、叶文虎等,环境质量评价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4、程声通等,环境系统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5、毛文永,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6、陆书玉等,环境影响评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G.R.John,EnvironmentalImpactAnalysisHandbook,Mcgraw-hillbookcompany,1980.
8、W.Chrestopher,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aComparativeReview,LongmanGrouplimited,1995.
9、LiuPeitong,ProceedingsoftheInternationalSymposiunonEIA,PublishingHouseofBeijingNormalUniversity,1987


专业外语

代码:2014011, 开课: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时:30, 学分:2, 适用:硕士

《专业外语》
课程编码:142011课程负责人:杨如意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
学时:40学分: 2
开课学期:2开课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课程简介主要内容:
(一) 课程的性质、地位、目的和目标、任务:
本课程内容涉及到环境科学方向的外文基础知识,对环境,环境问题,环境治理方向的英文诠释,以及国外在环境科学方向的各种成就以及环境科学的进展。涉及环境生态学,大气及废水治理,资源回收利用、固体废弃物处置、给水排水、噪声控制等各方面。使学生在原有的英语基础上,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全面接触环境工程与科学专业的常用专业词汇,了解专业文章的常用表达方法,掌握科技英语句型的翻译处理,以及正确指导科技论文的写作与投稿,积极引导学生运用外语对热点问题的讨论。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既要掌握专业英语初步的“读写听”能力,同时巩固学过的专业知识,学习一些新的环境工程知识,锻炼学生理解英文文献、正确翻译文献以及初步专业英语写作的能力。
(三)预修课程与相关知识: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课程,相关章节的文献
(四)教学内容安排:
章节1、介绍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2、环境热点问题;3、全球环境污染;4环境计划与管理;5、污染处理与控制;6、科技论文写作;7、SCI与学术论理;8、话题讨论
(五)考核方式与评价方法:考试与课堂表现
(六)教材与教学主要参考书目:
1马志毅等,环境工程专业英语,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2、钟理编,环境工程专业英语,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


湿地生态环境研究

代码:2014012, 开课: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时:30, 学分:2, 适用:硕士

《湿地生态环境研究》
课程编码:142012课程负责人:戴万宏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
学时:40学分: 2
开课学期:2开课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课程简介主要内容: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目的和目标、任务:本课程为环境工程专业选修课程。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湿地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和生态管理的基础方法,为相关课程的学习提供框架性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主要介绍湿地与湿地环境的基本概念、湿地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及其评价;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理论基础与方法以及湿地保护区的功能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湿地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和生态管理的基础方法。
(三)预修课程与相关知识:生态学,毒理学,土壤学
(四)教学内容安排:章节:第一章湿地与湿地环境的基本概念;第二章湿地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第三章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评价;第四章湿地生态系统的形成与演化;第五章湿地价值及其评价;第七章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理论基础与方法;第八章湿地保护区的功能
(五)考核方式与评价方法:考试及平时表现
(六)教材与教学主要参考书目:
1、吕宪国主编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7月
2、金相灿等编著湖泊和湿地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与管理指南科学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
3、安树青主编湿地生态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6月
4、李洪远主编生态恢复的原理与实践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
5、崔保山编著湿地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环境污染物处理与处置

代码:2014013, 开课: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时:30, 学分:2, 适用:硕士

《环境污染物处理与处置》
课程编码:142013课程负责人:吴婷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
学时:40学分: 2
开课学期:2开课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课程简介主要内容: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目的和目标、任务:
本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设置的重要专业课。许多学校的研究生教学都设有此课程。此课程的目的是介绍环境污染物处理处置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相应基本方法。为了加强对现在的废弃物处理的深刻认识,致力于培养一批研究发展废物处理处置的应用技术。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在牢固掌握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具备对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进行管理、研究、设计的能力。
(三)预修课程与相关知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环境化学
(四)教学内容安排:
章节:1环境污染物的环境问题及其管理;2污染物的产生、特征及采样方法;3固体废物的收集、运输及转运系统;4固体废物的压实、破碎及分选处理技术;5危险废物固化/稳定化处理技术;6有机废物堆肥化处理技术;7有机废物厌氧消化处理技术;8固体废物焚烧处理技术;9固体废物热解处理技术;10固体废物填埋处置技术
(五)考核方式与评价方法:考试与课堂表现
(六)教材与教学主要参考书目:
1、蒋建国,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2、李国学,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3、王琪主,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及回收利用,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4、张小平,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5、牛冬杰,电子废弃物的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6、李金惠,危险废物处理技术,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学术活动

代码:2099001, 开课:其他, 学时:0, 学分:1, 适用:硕士

必修环节(略)


专业实践

代码:2099002, 开课:其他, 学时:0, 学分:2, 适用:硕士

必修环节(略)


社会实践

代码:2099003, 开课:其他, 学时:0, 学分:0, 适用:硕士

必修环节(略)


中期考核

代码:2099004, 开课:其他, 学时:0, 学分:0, 适用:硕士

必修环节(略)


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

代码:2099005, 开课:其他, 学时:18, 学分:1, 适用:硕士

公共选修课(略)


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代码:2099006, 开课:其他, 学时:18, 学分:1, 适用:硕士

公共选修课(略)


学术前沿

代码:2099007, 开课:其他, 学时:18, 学分:1, 适用:硕士

公共选修课(略)


体育(分小类)

代码:2099008, 开课:其他, 学时:18, 学分:1, 适用:硕士

公共选修课(略)

相关话题/安徽师范大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安徽师范大学专门史(060105)专业培养方案
    安徽师范大学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学术性) 专业名称(代码) 专门史(060105)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代码) ...
    安徽师范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4-01
  • 安徽师范大学中国哲学(010102)专业培养方案
    中国哲学(010102)专业培养方案一、学科简介“中国哲学”硕士学位点于2006年设置,2007年开始招生。本学位点目前设立三个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哲学、中国近现代哲学、中西哲学比较。本硕士点目前共有导师4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人,具有博士学位者3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 ...
    安徽师范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4-01
  • 安徽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050106)专业培养方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050106)专业培养方案一、学科简介1、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于1985年与华东师范大学钱谷融等先生合作招收硕士生(由胡叔和教授牵头,招一届),1998年,由谢昭新教授牵头申报并获批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现为安徽省省级重点学科和安徽师范大学校级重点学科。2 ...
    安徽师范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4-01
  • 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060107)专业培养方案
    安徽师范大学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学术性) 专业名称(代码) 中国近现代史(060107)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代码) ...
    安徽师范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4-01
  • 安徽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050104)专业培养方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050104)专业培养方案一、学科简介中国古代文献学是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实力最强的传统学科之一,涌现了张涤华、宛敏灏、刘学锴、余恕诚等一批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学者;拥有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的高学历、高层次的师资队伍;目前在研的国家社科资金项目2项、高校古委会项目4项、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1项; ...
    安徽师范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4-01
  • 安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050105)专业培养方案
    中国古代文学(050105)专业培养方案一、学科简介中国古代文学是安徽师范大学实力最强的传统优势学科之一,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之一和安徽省首批省级重点学科。2000年,在本学科的基础上组建了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2001年3月,中国诗学研究中心正式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 ...
    安徽师范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4-01
  • 安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060106)专业培养方案
    安徽师范大学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学术性) 专业名称(代码) 中国古代史(060106)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代码) ...
    安徽师范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4-01
  • 安徽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070501)专业培养方案
    自然地理学(070501)专业培养方案一、学科简介自然地理学199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被评为校重点学科;2000年依托自然地理学研究队伍成功申报了“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校级重点实验室;2002年“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国家文物局遥感考古联合实验室安徽遥感考古工作站”在我校成立;2007年 ...
    安徽师范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4-01
  • 安徽师范大学中共党史(030204)专业培养方案
    中共党史(030204)专业培养方案一、学科简介安徽师范大学中共党史硕士学科专业点1985年开始招生,1986年获得学位授予权,在华东地区第二个取得授予权,至今仍是安徽省唯一的硕士学位授予点,中共党史学科是安徽省重点学科。目前,本学科点的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科学研究、学生培养和社会服务 ...
    安徽师范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4-01
  • 安徽师范大学植物学(071001)专业培养方案
    植物学(071001)专业培养方案一、学科简介植物学学科是我校的传统优势学科,也是我校最早取得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学科之一(1985年),1995年被批准为安徽省重点学科,是安徽省教育厅第一批建设的省级重点学科,已于2001年验收合格完成建设目标。本学科具有良好的科研基础和平台,师资队伍力量雄厚,结构合 ...
    安徽师范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