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安徽师范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030103)专业培养方案

安徽师范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4-04-01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030103)专业培养方案

一、学科简介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于2006年经批准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正式招生。是安徽省内第二家获得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的硕士学位点。目前,本学科点的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科学研究、学生培养和社会服务等各方面的发展均处于良好状态。根据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2008年发布的研究生教育分专业排行榜中,本硕士点在全国高等院校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中排名前30位。本专业硕士点现有四个主要研究方向:一、宪法理论与实践;二、行政法与中国行政传统;三、政府法制与部门行政法;四、行政程序与行政诉讼。目前本硕士学科点共有导师11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8人,博士及博士后5人。本硕士点科研成果丰硕,授课教师在《中国法学》、《法制与社会发展》、《政法论坛》、《法学家》、《法学评论》、《政治与法律》、《人民司法》、《社会科学战线》、《法学论坛》、《诉讼法学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法学论文数十篇,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转载或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转摘;在法律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等出版学术专著、教材10多部,多项成果获省部级奖励;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科研项目20余项。学科点已经培养研究生44人,毕业生广泛就业于公检法机关以及其他党政部门、高等学校、企业和律师事务所,主要从事行政、司法和教学等工作,毕业生素质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学科基础理论,适应立法、司法、行政执法、法律服务以及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等方面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具有较强敬业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学科教学科研工作、独立担负从事法律事务和管理工作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和翻译专业文献。
3、应掌握本学科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及动态,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的硕士学术水平。
4、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研究方向

宪法与行政法学硕士学位点,目前设置四个研究方向,分别是“宪法理论与实践”、“行政法与中国行政传统”、“政府法制与部门行政法”、“行政程序与行政诉讼”。具体如下: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
1 宪法理论与实践 研究宪法的产生和发展、宪法的实施、国家和性质和形式、国家政权的组织及其根本制度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等。方向特色:研究历史悠久,系统性强。近年来既加强了中国宪法基本理论体系研究,又结合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实践,侧重公民基本权利的研究与规范宪法学的方法论思路。程乃胜
吴俊明

2 行政法与中国行政传统 研究行政法产生和发展的规律,行政法的本质、内容和形式,行政法的地位和作用,国家行政管理关系以及在这种关系中当事人的地位。方向特色是:系统行政法基本原理与实践,侧重研究中国传统行政中的法律观念和具体制度,注重对行政法律实践案例的分析和研究。肖建新
姚国艳
张翅
3 政府法制与部门行政法 研究政府依法行政基本原理与实践问题以及具体部门行政法。方向特色:注重中国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中遇到的现实问题研究;对地方政府法治状况进行调研;结合具体行政部门,研究经济、教育和医药卫生等领域中的法律问题。彭凤莲
(博导)
万尚庆
雍自元
汪维才
周俊强
张素凤
4 行政程序与行政诉讼 研究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以及行政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具体规范及其制度。方向特色:强调中西方行政程序与诉讼法制的比较;着重行政程序和诉讼法基本原理的研究。万尚庆
奚玮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

1.学制为3年。课程学习在前一年半完成,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写作、答辩在后一年半内完成,其中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不得少于1年。
2.不能按期完成学位论文答辩者,如申请毕业,需完成毕业论文答辩。
3.研究生无特殊情况不允许延长学习年限;特殊情况下逾期不能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或不能按时完成毕业论文答辩的,可申请延长学习年限,但最长不超过2年。如确需延长学习年限延期毕业者,于每年3月由研究生本人提出申请,填写《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延期毕业申请表》,经导师、学位点和所在院系主管研究生负责人同意,报研究生学院审批。研究生在延长学习年限期间,不享受普通奖学金和优秀奖学金。在最长的修业年限(5年,包括休学时间)内不能完成全部培养环节的、不按规定申请延期或延期申请未被批准的研究生,应当退学并按肄业处理。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1.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在指导方法上,采用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以及研究生个人的特长与才能,努力体现“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积极调动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培养研究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帮助研究生按时制定好个人培养计划。
2.研究生课程讲授方式具有针对性,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专题式、报告式、评价式的教学方式,研究生参加必要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讨论班、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学术活动,把课堂讲授、交流研讨、案例分析、教学实践、社会实践以及实验有机结合,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3.导师和导师组努力做好研究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安全稳定工作,协助院系、职能部门处理研究生的突发事件。

六、培养流程与要求

1.制定培养计划
第一学期内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根据培养方案和研究生个人特点,制定“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在培养方案范围内制定,一经确定,要切实执行,不得随意变动。如需修改,必须履行相关手续。
2.明确时间节点
根据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科特点,明确教学实践、论文开题、中期汇报、论文初稿审阅、论文定稿审阅、答辩等各环节的时间节点,强化各环节的检查,加强二三年级研究生的教学管理,按时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和培养环节。
3.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学位论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时间安排在第2-4学期完成。学位点根据选题情况,成立由3-5名导师组成的审查小组,听取研究生汇报,对论文选题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难点,明确方向,以保证学位论文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结果。
4.中期考核
根据本院研究生规模和学科点现状,按照学校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确定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的具体时间和办法,中期考核安排在第四学期中期前完成(每年5月底前)。
A、考核在学院统一组织领导下,由各专业负责实施,组成包括学院(学科)负责人、导师代表、班主任等在内的若干考核小组(每组成员3-5人)进行考核,同时较广泛地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
B、业务方面主要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是否达到规定要求,通过课程学习反映出来的科研及思维能力;政治、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由院学生工作组会同有关人员进行。
C、填写相关表格,对被考核研究生作出结论性意见。
D、经过中期考核的硕士研究生,按考核成绩分流:
进入硕士论文阶段:学习成绩良好,具有一定研究工作能力(以论文为主要参照),可进入硕士论文阶段,继续完成硕士学业。特别优秀者,可以进一步推荐硕博连读。
终止学业:个别成绩较差,明显表现出缺乏科研能力,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攻读学位者,要求限期改正,限期末改正者终止其学业,按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发给相应证书。
5.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列出时间、具体组织形式等)
按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成立4-5位专家组成考核小组,全面负责本院研究生的论文中期进展和检查考核工作,重点检查论文进展和学术规范。一般应在第五学期完成。
6.完成学位论文(或毕业论文)答辩、毕业资格审核、学位申请条件审核。
定稿付印之前,必须对论文的真实性加以检查。

七、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课程设置分为6类:①公共必修课②公共选修课③专业基础课(必修)④专业方向课(必修)⑤专业选修课⑥补修课。
2.总学分为≥34学分,分配如下:
①公共必修课为3门(7学分),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6学时,2学分(本专业研究生可申请免修),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8学时,1学分,第一外国语4学分;
②公共选修课(2学分)
③专业基础课(必修)3门(12学分),有两门按一级学科设置;
④专业方向课(必修)2门以上(不少于8学分),按研究方向设置;
本方向之外的课程,可以作为专业选课程进行选修。若作为专业选修课,每门课程折合3学分。
⑤专业选修课2门(4-6学分);
选修课最低开班人数和最多限选人数由学院具体开课时确定。
⑥实践环节为2学分;
○7学术活动为1学分。
3.补修课:同等学力与跨专业研究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补修课程不列入培养方案,列入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只计成绩,不计学分。具体课程设置、选修方式与考核由学院自行安排。

八、学术活动

为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本学科专业点鼓励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参与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参加本学科专业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制订相应的考核办法。学术活动记1学分。具体按照《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暂行办法》执行。

九、实践环节

1.专业实践:大力加强专业实践环节是提高研究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本学位点将根据自己专业特点制定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专业实践方案及考核办法。专业实践可以为教学实践(如参加本科生辅导课、实验课、毕业论文指导、批改作业等工作)、课程见习、专业实习等形式。实践环节计2学分。
2.社会实践:研究生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了解国情,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暂不计学分。学院根据学生提交的实践报告,考核其完成情况是否合格。

十、科学研究

学术研究是学术型研究生的重要任务,研究生必须开展高水平、创新的学术研究。学校积极鼓励研究生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以安徽师范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在四级以上刊物上公开发表有价值的学术论文。本学位点根据学校、学院相关要求及学科特点、培养目标自行制订论文发表的具体要求和鼓励规定。

十一、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具有独立研究能力的重要环节。鼓励研究生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参与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撰写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论文选题必须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提出的理论问题,选择有重要应用和开发价值的课题。学位论文要有新见解。要采取盲审和进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等措施,加强学位论文写作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强化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学位论文不计学分。

十二、考核方式

考核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实行研究生激励和淘汰措施的重要依据。
1.考核分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
研究生课程的成绩由平时成绩(实验报告、文献阅读、课堂讨论、作业等)(占20%)和期末考试成绩(占80%)综合评定。
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原则上以考试方式进行考核,成绩按百分制评定。部分外语免修的硕士研究生,可以申请免修免考。其他课程的考核方式,由学位点自行确定。实践环节等宜用考查的方式进行。考试、考查的形式按课程要求进行设计,可以是闭卷、开卷考试,也可以是做课程论文、实验考核等形式,但都应有文字档案记录。学位课程成绩必须达到75分、其它课程成绩达到60分(合格)及以上者可获得学分。
2.硕士研究生课程考试、考查未通过者,须参加补考。补考由学院组织安排,补考仍未通过者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3.硕士研究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参加考试、考查,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参加考试、考查时,必须事先提出申请缓考,经批准后方可缓考。擅自不参加考试者,该课程的成绩以零分计,不能参加正常补考。

附1:研究方向

方向代码

方向名称

方向简介

导师(博导☆)

课程

01

宪法理论与实践

研究宪法的产生和发展、宪法的实施、国家和性质和形式、国家政权的组织及其根本制度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等。方向特色:研究历史悠久,系统性强。近年来既加强了中国宪法基本理论体系研究,又结合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实践,侧重公民基本权利的研究与规范宪法学的方法论思路。

吴俊明

02

行政法与中国行政传统

研究行政法产生和发展的规律,行政法的本质、内容和形式,行政法的地位和作用,国家行政管理关系以及在这种关系中当事人的地位。方向特色是:系统行政法基本原理与实践,侧重研究中国传统行政中的法律观念和具体制度,注重对行政法律实践案例的分析和研究。

姚国艳

03

政府法制与部门行政法

研究政府依法行政基本原理与实践问题以及具体部门行政法。方向特色:注重中国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中遇到的现实问题研究;对地方政府法治状况进行调研;结合具体行政部门,研究经济、教育和医药卫生等领域中的法律问题。

万尚庆,雍自元,汪维才,周俊强,张素凤

04

行政程序与行政诉讼

研究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以及行政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具体规范及其制度。方向特色:强调中西方行政程序与诉讼法制的比较;着重行政程序和诉讼法基本原理的研究。

万尚庆,奚玮

附2:课程设置

课程类型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学时

学分

是否学位课

考核方式

公共课

公共必修课

200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1

36

2.0

考试

2001002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2

18

1.0

考试

2001003

自然辩证法概论

2

18

1.0

考试

2005001

基础英语(阅读与写作)

1

54

2.0

考试

2005002

基础英语(口语)

2

36

2.0

考试

公共选修课

2099005

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

3

18

1.0

考查

2099006

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3

18

1.0

考查

2099007

学术前沿

3

18

1.0

考查

2099008

体育(分小类)

3

18

1.0

考查

专业课

专业基础课(必修)

2001049

法理学专题

1

60

4.0

考试

2001050

宪法学专题

1

60

4.0

考试

2001051

行政法学专题研究

1

60

4.0

考试

专业方向课(必修)

2001052

西方宪政思想专题研究

1

60

4.0

考试

2001053

人权法学专题研究

1

60

4.0

考试

2001054

行政程序法专题研究

1

60

4.0

考试

2001055

中国行政监察制度史专题

1

60

4.0

考试

2001056

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专题研究

1

60

4.0

考试

2001057

行政违法与犯罪专题研究

1

60

4.0

考试

2001058

证据法学专题研究

1

60

4.0

考试

环节

2099001

学术活动

4

0

1.0

考查

附3:课程简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代码:2001001, 开课:政法学院, 学时:36, 学分:2, 适用:硕士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目的和目标、任务
本课程是全校各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公共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时代背景、社会历史条件、主要内容、历史作用、现实问题和主要对策等,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坚定学生社会主义信念,激发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阅读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了解当今世界的形势、中国的基本国情,深刻认识并自觉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
(三)预修课程与相关知识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近现代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
(四)教学内容安排
分专题研究和介绍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形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拓展和深化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
(五)考核方式与评价方法
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考核相结合,通过平时成绩、考试成绩、课程论文等形式进行综合评价。
(六)教材与教学主要参考书目
教材采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组织编写的统一教材。
主要参考书目:
《邓小平文选》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和1993年版。
《江泽民文选》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中共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中共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代码:2001002, 开课:政法学院, 学时:18, 学分:1, 适用:硕士

课程性质:《中西哲学比较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是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的公共基础课,本学科的专业方向课,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有系统的了解和把握,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而在研究生学习阶段能够不断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在比较、融通中西哲学理论的基础上,掌握中西哲学不同的思维方式、理论阐发的不同路径,进而对现代哲学发展趋势有所把握和体认。
教学要求: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研究方法的论述,阐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独特性,全面提升思维能力和水平。帮助学生比较深入系统地了解中西哲学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等方面的异同,提高学生比较、融通中西哲学理论的能力。
预修课程与相关知识:《中国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西方哲学史》、《社会科学方法论现代西方哲学》。
教学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如何作综述研究、如何填写科研项目申请书、如何查找文献、如何撰写和发表社会科学论文、学位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学术研究与学术创造的道德要求、社会科学研究的思维提升。中西哲学本体论比较、中西哲学认识论比较、中西哲学方法论比较、中西哲学价值观比较、中西哲学历史观比较;中西哲学比较的个案研究:康德与孟子哲学思想比较、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比较、海德格尔与老庄哲学比较。
考核方式:期中作业、学期末撰写小论文填写一份课题申报书。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汤文曙等:《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导读》,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论语》、《孟子》、《四书章句集注》、《道德经》、《庄子》;
2.孙伯揆、候惠勤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与现状》(上、下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欧阳康张明仓3.:《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美]哈里斯•库珀:《如何做综述性研究》,刘洋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英]朱迪思•贝尔:《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则》,马经标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俞宣孟:《本体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6.[英]戈登•鲁格玛丽安•彼得.:《给研究生的学术建议》,彭万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美]安德鲁•弗里德兰德卡罗尔•弗尔特:《如何写好科研项目申请书》,郑如清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8.[德]马克斯•韦伯戴兆国著:《社会科学方法论心性与德性》,李秋零田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李明辉著:《康德伦理学与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刊印,1984年版。
6.ImmanuelKant,PracticalPhilosophy,TranslatedandEditedbyMaryJ.Gregor,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陈晏清:《现代唯物主义导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7.李德顺:《价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8.孙正聿:《马克思辩证法理论的当代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自然辩证法概论

代码:2001003, 开课:政法学院, 学时:18, 学分:1, 适用:硕士

(一)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普通高校理工科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公共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高辨证思维能力,提高科学创新能力。并能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分析与解决人与自然,以及科学技术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以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科技人才。

(二)课程内容简介
自然辩证法概论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四个方面。1.自然观:研究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和发展,重点研究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论述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化及其规律。2.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研究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认识和实践的方法论问题,包括科学的本质、科学理论的发展规律、发展模式、评价和检验等。3.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研究技术的本质以及技术认识和实践的方法论问题,以及技术价值和技术社会观。4.科学技术与社会:重点研究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科学与人文的关系等问题。

(三)预修课程与相关知识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自然史;科学史;科学思想史;技术史;科技与社会等。

(四)教学内容安排
分自然观、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四个部分进行专题性讲授。

(五)考核方式
笔试(结合课程论文和平时成绩)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司组编.《自然辩证法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主要参考书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6.
2.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0.
3.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黄顺基.《科学技术哲学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5.普里戈金《从混沌到有序》,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6.霍金.《时间简史》,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7.波普尔.《猜想与反驳》,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8.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9.卡逊.《寂静的春天》,科学出版社,1979.
10.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法理学专题

代码:2001049, 开课:政法学院, 学时:60, 学分:4, 适用:硕士

课程编号:012201
课程负责人:吴俊明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
学时:60学分:4 
开课学期:1开课学院:政法学院

课程简介主要内容: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目的和目标、任务
本课程是宪法与行政法学专业硕士学位基础课程,目标和任务在于:通过法学基础理论的系统学习,把握国内外法学理论发展前沿,掌握法学研究和分析问题的方法论,尤其是要熟练运用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法理学基本原理,培养适合于从事法学理论研究、公检法部门和高校教育工作等方面的人才。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法哲学、西方现当代法哲学思潮、法律本体论、价值论、方法论、法社会学等法学理论的基本内容,了解我国法学理论学科的发展现状,把握法学理论学科的前沿动态。
(三)预修课程与相关知识
法哲学(包括马克思主义法哲学)、法制现代化、法社会学
(四)教学内容安排
本课程教学采用专题形式,安排在一学期分别完成。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理论研究;2.法律和发展的中国经验;3.国外法律思潮研究;4.法律与人权研究;5.立法研究;6.法的实施研究;7.法律解释研究;8.法学和法律范畴研究。
(五)考核方式与评价方法
考核以撰写课程论文等方式进行,成绩合格即可取得相应的学分。
(六)教材与教学主要参考书目
张文显:《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沈宗灵:《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吕世伦、文正邦:《法哲学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公丕祥:《法制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张乃根:《西方法哲学史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宪法学专题

代码:2001050, 开课:政法学院, 学时:60, 学分:4, 适用:硕士

课程编号:012202
课程负责人:程乃胜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
学时:60学分:4
开课学期:1开课学院:政法学院
课程简介主要内容: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目的和目标、任务
本课程是宪法与行政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广大学生掌握宪法学基本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提高宪法学基本理论素养和水平。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系统握宪法学的基本理论、宪政史及宪政思想史、国家制度和人权保障等宪法学的主要内容,同时掌握特别行政区法律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自治体法律制度等宪法相关法的基本内容,了解宪法学学科的前沿动态。
(三)预修课程与相关知识
法政治学、中国宪法史、人权法
(四)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部分宪法学基本原理,对现代宪法学理论中的基本命题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与介绍,主要涉及宪法学体系、宪法概念、制宪权、宪法解释权与宪法修改权、宪法与对外关系、宪法保障等基本问题。第二部分是基本人权问题,根据宪法价值体系,对基本权利的范畴、基本权利的类型与有代表性的判例进行了分析与介绍。第三部分是国家机关与政治组织问题,对现代宪法框架内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与政党法制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分析。
(五)考核方式与评价方法
基本理论知识考核与阅读写作能力考核相结合,对平时成绩、考试成绩、课程论文等进行综合评价。
(六)教材与教学主要参考书目
李龙:《宪法基础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龚祥瑞:《比较宪法与行政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上册,美国宪法)(下册,欧洲宪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001年版。[英]詹宁斯:《法与宪法》,三联书店1997年版。[英]维尔:《宪政与分权》,三联书店1997年版。韩大元等:《现代宪法学基本原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行政法学专题研究

代码:2001051, 开课:政法学院, 学时:60, 学分:4, 适用:硕士

课程编号:012203
课程负责人:万尚庆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
学时:60学分:4
开课学期:1开课学院:政法学院

课程简介主要内容:
课程简介主要内容: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目的和目标、任务
本课程是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广大学生掌握行政法学基本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提高硕士生基本理论素养和水平。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该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专题研究,深入地掌握行政法学的有关理论,正确认识和评价我国行政法律制度,思考行政法律基本理论、立法和执法实践问题。
(三)预修课程与相关知识
宪法学原理、政治学、行政程序法
(四)教学内容安排
行政法基础理论专题研究主要讲授和研究行政法学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包括:行政法与行政法学的历史发展;行政法学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行政法学理论体系的构成;行政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行政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法律关系;行政法的内容构成;行政法的渊源;行政法的价值与功能;行政法律责任;行政法学理论研究的重点课题等。
(五)考核方式与评价方法
基本理论知识考核与阅读写作能力考核相结合,对平时成绩、考试成绩、课程论文等进行综合评价。
(六)教材与教学主要参考书目
罗豪才:《现代行政法的平衡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胡建淼:《二十国行政法——比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张越编著:《英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杨海坤、章志远:《中国行政法基本理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联邦党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6年出版。O.HoodPhillips,paulJackson:ConstitutionalandAdministrativeLaw,SeventhEdition,ELBS.[英]戴雪:《英宪精义》,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王名扬:《美国行政法》,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年版。[英]威廉·韦德:《行政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美]施瓦茨:《行政法》,群众出版社1986年版。[法]莫里斯·奥里乌:《行政法与公法精要》(上、下),辽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西方宪政思想专题研究

代码:2001052, 开课:政法学院, 学时:60, 学分:4, 适用:硕士

课程编号:012204
课程负责人:胡旗保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
学时:60学分:3 
开课学期:3开课学院:政法学院

课程简介主要内容: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目的和目标、任务
本课程是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方向课程。《西方宪政思想史》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宪政在现代社会政治建设中的显著地位,正确认识我国宪政事业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学习,明确宪政之内涵,了解宪政之意义,增强宪政意识,更进一步认识宪政在现代法治社会中的核心地位,整体提升法学素养。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系统掌握西方宪政思想的基本内容和形成与发展的状况,确立限制权力与保障权利的基本宪政观,了解国内外对西方宪政思想的研究现状。
(三)预修课程与相关知识
西方法律思想史、西方宪法学
(四)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部分古希腊的宪政思想;第二部分古罗马的宪政思想;第三部分中世纪的宪政思想;第四部分十七世纪荷英的宪政思想;第五部分十八世纪法美德宪政思想;第六部分十九世纪西方宪政思想;第七部分二十世纪西方宪政思想。
(五)考核方式与评价方法
考核以撰写课程论文等方式进行,成绩合格即可取得相应的学分。
(六)教材与教学主要参考书目
程乃胜:《近代西方宪政理念》,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季金华:《宪政的理念与机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王哲:〈西方政治法律学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苏]涅尔谢相茨:《古希腊政治学说》,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下),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人权法学专题研究

代码:2001053, 开课:政法学院, 学时:60, 学分:4, 适用:硕士

课程编号:012205
课程负责人:冀睿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
学时:60学分:2
开课学期:3开课学院:政法学院

课程简介主要内容: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目的和目标、任务
人权法学是法学理论中一个新兴的重要研究方向,它以独特的视角,以国际、国内人权法律制度及其实践为研究对象,凸显法律制度中的人本理念,观察、分析人权发展的历史轨迹与走向,揭示人权丰富而广泛的内容,研究国际法中的基本人权标准,阐释人权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社会因素的关系,为当代的立法、司法提供理论指导。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人权法学的产生和发展的状况,熟悉国际人权保护机制,掌握人权的基本原理,并能运用人权一般原理分析和解决我国实际生活中发生的有关人权问题。树立人权意识和为人权而斗争的。
(三)预修课程与相关知识
宪法学、国际法学
(四)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部分人权的概念;第二部分人权的历史演变;第三部分人权的本源;第四部分人权的基本内容;第五部分人权的国际保护
(五)考核方式与评价方法
考核以撰写课程论文等方式进行,成绩合格即可取得相应的学分。
(六)教材与教学主要参考书目:
黄楠森、沈宗灵主编:《西方人权学说》(上、下),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美]唐纳利:《普遍人权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韩德培、李龙主编:《人权的理论与实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夏勇:《人权概念的起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董云虎、刘武萍编著:《世界人权约法总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Hsing,J.C.,ed.1985.HumanRightsinEastAsia:ACulturePerpective.ParagonHousePublishes.NewYork;Milne,A.J.M.1986.HumanRightsandHumanDeversity.TheMacmillanPressLtd;Donnelly,Jack.UniversalHumanRightsinTheoryandPractice.CornelUniversityPress.IthacaandLondon.


行政程序法专题研究

代码:2001054, 开课:政法学院, 学时:60, 学分:4, 适用:硕士

课程编号:012206
课程负责人:陆在春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
学时:60学分:4
开课学期:3开课学院:政法学院

课程简介主要内容: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目的和目标、任务
本课程是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的基本目的与任务是通过行政程序法的学习,使学生树立对行政程序的正确认识,理解行政程序法在我国行政法治建设中的地位,掌握行政程序法中基本原则和一些基本制度,初步学生培养以行政程序的意识来认识和处理生活中出现的行政法治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对本课程的讲授,达到两方面的目标:一方面,使学生对行政程序法基本理论有相当深刻的理解,对行政程序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让学生逐渐习惯用行政程序法的思维、逻辑和方法去考察、分析、理解社会现实问题,能够初步解答和回应社会现实中的行政法问题。两个方面相辅相成。

(三)预修课程与相关知识
宪法学、行政法学
(四)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部分行政程序法基础理论部分。了解行政程序法的概念及与相关概念的区别、行政程序法的基础理论、行政程序法的功能;了解行政程序法的兴起的原因及国外与我国行政程序法的发展阶段;了解行政程序法的原则的理论与具体一些原则的内容。
第二部分行政程序法的立法模式与基本制度部分。了解行政程序法的目标模式与体例模式;了解行政机关与行政程序当事人在行政程序中的地位与作用及其规范;了解行政程序中的行政证据制度、回避制度、告知制度、说明理由制度、行政公开制度和行政听证制度。
第三部分行政行为中的具体程序与法律责任机制。行政行为的普通程序与专门行政行为的程序的具体内容;行政程序法的法律责任制度。
(五)考核方式与评价方法
基本理论知识考核与阅读写作能力考核相结合,对平时成绩、考试成绩、课程论文等进行综合评价。
(六)教材与教学主要参考书目
叶必丰主编:《行政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章剑生主编:《行政程序法基本理论》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王万华:《行政程序法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全国人大法工委研究室:《比较行政程序法》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关保英编著:《行政法案例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应松年:《行政程序法立法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行政监察制度史专题

代码:2001055, 开课:政法学院, 学时:60, 学分:4, 适用:硕士

课程编号:012208
课程负责人:肖建新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
学时:60学分:4
开课学期:2开课学院:政法学院

课程简介主要内容: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目的和目标、任务
本课程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方向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国行政监察制度历史的基本内容和规律,认识中国行政监察的文化传统,从而获得历史智慧,更深刻地思考当代行政监察制度的构建和完善,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和学科研究能力,并对中国行政监察制度历史的专门问题独立地开展研究。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综合运用政治学、历史学和法学的理论和方法,讲授和研究中国行政监察制度史。制度史是历史学的传统课程,也是史学的基本内容,是理解中国古代史的基本方式。使学生能够对中国行政监察制度有一个较为清楚的整体认识,对中国行政监察制度的特色有较深入的理解,对各项制度的内容有一个纵向的基本把握。对学术界的最新成果有一个较好的了解。
(三)预修课程与相关知识
中国法制史、行政法
(四)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部分中国历史上行政监察的思想、立法、机构;第二部分监察主体、程序、实践;第三部分监察制度建设与监察实践之间的关系和规律;第四部分行政监察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根源,传统行政监察的经验教训和历史启示。
(五)考核方式与评价方法
课堂交流与论文写作相结合。
(六)教材与教学主要参考书目: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版次
胡沧泽《中国监察制度史纲》,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年;彭劲,龚飞《中国监察制度史》,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7年;邱永明《中国监察制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周继忠等《中国行政监察》,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尤光付《中外监督制度比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陈奇星《行政监督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专题研究

代码:2001056, 开课:政法学院, 学时:60, 学分:4, 适用:硕士

课程编号:012209
课程负责人:周俊强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
学时:60学分:4
开课学期:2开课学院:政法学院

课程简介主要内容: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目的和目标、任务
本课程是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方向课。通过本学科的学习,法学专业的研究生不仅应当掌握知识产权法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深入学习和研究知识产权法的专业理论素养,而且应当具备知识产权执法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基本运用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分析和处理知识产权案件。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知识产权产权法学的基本理论;系统掌握知识产权,特别是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了解知识产权法理论与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动态。
(三)预修课程与相关知识
民法学、公司法学
(四)教学内容安排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对著作权法、专利法和商标法领域内基本概念与原理的介绍,以及对国内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与运用。
(五)考核方式与评价方法
考核以撰写课程论文等方式进行,成绩合格即可取得相应的学分。
(六)教材与教学主要参考书目:
郑成思主编:《知识产权——应用法学与基本理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郑成思:《知识产权法》(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郑成思:《知识产论》,(修订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德利娅·利普希克著《著作权与邻接权》,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0年版;PeterDrahos:APhylosophyofIntellectualProperty,byDartmouth,1993;GrabamDutfield:IntellectualProperty,BiogeneticResourcesandTraditionalKnowledge,EARTHSCAN,2004紋谷暢男著:無体財産権法概論,有斐閣双書,2001;高倉成男:知的財産法制と国際政策,有斐閣,2002。


行政违法与犯罪专题研究

代码:2001057, 开课:政法学院, 学时:60, 学分:4, 适用:硕士

课程编号:012210
课程负责人:彭凤莲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
学时:60学分:4
开课学期:2开课学院:政法学院

课程简介主要内容: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目的和目标、任务
本课程是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方向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行政违法与犯罪行为的类型、形成原因和法律对策,增强学生对行政违法和犯罪的监督意识和法治观念。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行政违法与行政犯罪及其差异性、行政违法与行政犯罪的衔接性、其应承担的行政责任包括行政犯罪责任主体问题、行政犯罪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行政处罚与行政刑罚的衔接等行政违法与犯罪的基本问题,了解学科的前沿动态。
(三)预修课程与相关知识
刑法学、犯罪学、行政法学
(四)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部分行政执法乱作为;
第二部分行政执法不作为;
第三部分行政犯罪行为;
第四部分行政责任。
(五)考核方式与评价方法
考核以撰写课程论文等方式进行,成绩合格即可取得相应的学分。
(六)教材与教学主要参考书目
胡建淼:《行政违法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张明楷:《行政刑法辨析》,载《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3期;杨解君:《行政违法论纲》,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姚锐敏、易凤兰:《违法行政及其法律责任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版。


证据法学专题研究

代码:2001058, 开课:政法学院, 学时:60, 学分:4, 适用:硕士

课程编号:012211
课程负责人:奚玮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
学时:60学分:4
开课学期:2开课学院:政法学院

课程简介主要内容: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目的和目标、任务
本课程是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方向课程。本课程是诉讼法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其内容包括三部分:绪论、证据论和证明论。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对诉讼证据的系统讲解,使学生掌握和了解证据法学基本理论和具体运用规则。本课程的任务,在教的方面,着重对证据基本理论、证据证明和证据的具体审查判断进行讲解和剖析;在学的方面,强调学生对基本理论及其运用的掌握,做到学以致用。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正确认识和理解该门课程的性质、任务及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该门课程的体系、结构,是学好本课程的关键,要认识到《证据法学》是“三大”诉讼活动的基础和核心,只有学好《证据法学》,诉讼活动及案件的质量才有保障。学习过程中要紧紧围绕该课程每章节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及基本方法,在学习、理解的基础上,再联系实际,做到灵活运用。
(三)预修课程与相关知识
行政诉讼法学
(四)教学内容安排
本课程主要包括绪论、证据论和证明论三个部分。在绪论中,主要讲授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以及中外证据法的历史发展;证据论部分主要讲授法定的七种证据的具体适用理论以及法理上对证据的分类;证明论部分是证据法的核心内容,主要讲授证明对象、证明责任、证明标准、证据保全、证据的收集审查判断、证据的认定以及证据规则的适用等理论。其中,重点掌握内容是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理论基础、证明对象、证明责任、证据的收集审查判断以及证据规则。
(五)考核方式与评价方法
考核以撰写课程论文等方式进行,成绩合格即可取得相应的学分。
(六)教材与教学主要参考书目
刘金友:《证据法学(新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吴宏耀、魏晓娜:《诉讼证明原理》,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美]米尔健.R.达马斯卡:《漂移的证据法》,李学军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高忠智:《美国证据法新解:相关性证据及其排除规则》,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齐树洁:《英国证据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刘善春等:《诉讼证据规则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5月出版;张卫平:《外国民事证据制度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何家弘:《外国证据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徐继敏:《行政证据通论》,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宋随军、梁凤云:《行政诉讼证据案例与评析》,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


基础英语(阅读与写作)

代码:2005001, 开课:外国语学院, 学时:54, 学分:2, 适用:硕士

基础英语(阅读与写作)(待编辑)


基础英语(口语)

代码:2005002, 开课:外国语学院, 学时:36, 学分:2, 适用:硕士

基础英语(口语)(待编辑)


学术活动

代码:2099001, 开课:其他, 学时:0, 学分:1, 适用:硕士

必修环节(略)


专业实践

代码:2099002, 开课:其他, 学时:0, 学分:2, 适用:硕士

必修环节(略)


社会实践

代码:2099003, 开课:其他, 学时:0, 学分:0, 适用:硕士

必修环节(略)


中期考核

代码:2099004, 开课:其他, 学时:0, 学分:0, 适用:硕士

必修环节(略)


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

代码:2099005, 开课:其他, 学时:18, 学分:1, 适用:硕士

公共选修课(略)


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代码:2099006, 开课:其他, 学时:18, 学分:1, 适用:硕士

公共选修课(略)


学术前沿

代码:2099007, 开课:其他, 学时:18, 学分:1, 适用:硕士

公共选修课(略)


体育(分小类)

代码:2099008, 开课:其他, 学时:18, 学分:1, 适用:硕士

公共选修课(略)

相关话题/安徽师范大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安徽师范大学专门史(060105)专业培养方案
    安徽师范大学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学术性) 专业名称(代码) 专门史(060105)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代码) ...
    安徽师范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4-01
  • 安徽师范大学中国哲学(010102)专业培养方案
    中国哲学(010102)专业培养方案一、学科简介“中国哲学”硕士学位点于2006年设置,2007年开始招生。本学位点目前设立三个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哲学、中国近现代哲学、中西哲学比较。本硕士点目前共有导师4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人,具有博士学位者3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 ...
    安徽师范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4-01
  • 安徽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050106)专业培养方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050106)专业培养方案一、学科简介1、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于1985年与华东师范大学钱谷融等先生合作招收硕士生(由胡叔和教授牵头,招一届),1998年,由谢昭新教授牵头申报并获批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现为安徽省省级重点学科和安徽师范大学校级重点学科。2 ...
    安徽师范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4-01
  • 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060107)专业培养方案
    安徽师范大学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学术性) 专业名称(代码) 中国近现代史(060107)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代码) ...
    安徽师范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4-01
  • 安徽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050104)专业培养方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050104)专业培养方案一、学科简介中国古代文献学是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实力最强的传统学科之一,涌现了张涤华、宛敏灏、刘学锴、余恕诚等一批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学者;拥有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的高学历、高层次的师资队伍;目前在研的国家社科资金项目2项、高校古委会项目4项、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1项; ...
    安徽师范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4-01
  • 安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050105)专业培养方案
    中国古代文学(050105)专业培养方案一、学科简介中国古代文学是安徽师范大学实力最强的传统优势学科之一,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之一和安徽省首批省级重点学科。2000年,在本学科的基础上组建了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2001年3月,中国诗学研究中心正式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 ...
    安徽师范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4-01
  • 安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060106)专业培养方案
    安徽师范大学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学术性) 专业名称(代码) 中国古代史(060106)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代码) ...
    安徽师范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4-01
  • 安徽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070501)专业培养方案
    自然地理学(070501)专业培养方案一、学科简介自然地理学199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被评为校重点学科;2000年依托自然地理学研究队伍成功申报了“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校级重点实验室;2002年“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国家文物局遥感考古联合实验室安徽遥感考古工作站”在我校成立;2007年 ...
    安徽师范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4-01
  • 安徽师范大学中共党史(030204)专业培养方案
    中共党史(030204)专业培养方案一、学科简介安徽师范大学中共党史硕士学科专业点1985年开始招生,1986年获得学位授予权,在华东地区第二个取得授予权,至今仍是安徽省唯一的硕士学位授予点,中共党史学科是安徽省重点学科。目前,本学科点的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科学研究、学生培养和社会服务 ...
    安徽师范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4-01
  • 安徽师范大学植物学(071001)专业培养方案
    植物学(071001)专业培养方案一、学科简介植物学学科是我校的传统优势学科,也是我校最早取得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学科之一(1985年),1995年被批准为安徽省重点学科,是安徽省教育厅第一批建设的省级重点学科,已于2001年验收合格完成建设目标。本学科具有良好的科研基础和平台,师资队伍力量雄厚,结构合 ...
    安徽师范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