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二级学科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华东交通大学 /2014-04-07

 
 (专业代码:082302)
 
一、学科简介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研究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等交通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与控制的基本理论和电子、通信、信息与控制技术在交通运输工程中的应用。学科的发展依托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成果,与道路与铁道工程、运载工具运用工程和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等科学协调并进。
 
本学科是省级重点学科,1993年12月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正式招收硕士研究生。学科拥有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教授 4人、副教授10人、讲师10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具有硕士学位9人。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与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40余篇,其中SCI、EI收录40余篇,核心刊物论文95篇。科研队伍具有扎实专业基础、跨学科知识结构、合理人才结构梯队和丰富的研究经验。
 
本学科研究范围包括:(1)电气化铁道信息处理与控制,以工业控制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图像处理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等为基础,涉及实时数据库技术、调度管理专家系统、远动通信理论与应用、网络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可靠性技术、视频压缩技术、“透视”理论、软件工程及设计等众多理论与技术。其目标是研究和开发代表最新技术发展方向,具有高可靠、高性能的铁道电气化信息监控系统,完成对广域分布的工业对象进行数据采集、监视、控制和优化管理。学科组历经20余年科研攻关,不仅在SCADA系统体系结构、理论研究、新技术应用等积累了丰富经验,且在生产力转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掌握了众多的关键技术,形成了鲜明的特色。(2)智能交通系统,将运筹学、应用数学、系统工程和最优化理论与先进的现代电子、通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对传统交通系统加以改造,建立现代化、信息化的交通运输系统,使交通基础设施发挥最大效率,从而获得巨大社会经济效益,是当今世界交通运输发展方向之一。(3)轨道牵引及传动控制,我国轨道牵引动力发展政策、方向,交直和交流传动的机车、电动车组、城市轨道车辆、磁悬浮列车的传动与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是快速发展的一门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长期以来,研究小组致力于我国电力机车传动系统的应用与研究,研究了大功率交-直变换器和交-直-交变换器,在高电压大容量领域,取得了突破,并填补了国内空白。本研究方向是研究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以电力牵引及传动控制、再生能源变换及利用两个主要领域为对象,解决高速铁路中关键设备电力机车的电能变换和控制、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为保证交通运输安全,提高运输效益和效率,建设智能化、综合化的交通信息控制系统,长期以来,我校在该学科注重相关学科的交叉研究,在智能控制、信息采集、处理和传输、牵引传动与控制、信息集成与控制等有关理论、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承担了一系列国家级、省部级和校企合作科研项目,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交流,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
 
在本学科领域取得了以下代表性成果:HY200新型微机远动系统;水电调度联网集中调度系统;YHJ-1机车技术状况记录装置;水电段数据库管理系统;铁路行车事故分析与决策等。
 
二、培养目标
 
交通运输是我国物质周转、人员流动乃至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是“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中的二级学科,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本专业坚实而宽厚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练本研究方向科学技术的发展动向,具有从事高校、科研单位、应用管理部门的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三、培养年限
 
基本学制3年,在校时间最长不超过5年。
 
四、学位授予
 
完成规定学分,完成学位论文答辩,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和学校硕士学位授予相关规定者,按注册就读的一级或二级学科名称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五、对学位论文的要求
 
执行学校有关学位论文的规定。
 
六、培养方式与方法
 
在本培养方案基础上,研究生与导师协商制定个人培养计划;按个人培养计划完成课程学习、中期筛选考核,并在提交答辩申请前完成所有实践环节;在导师指导下完成文献综述报告、学位论文开题、进行学位论文相关课题研究并撰写学位论文。从通过学位论文开题为起点,提交学位论文答辩申请为终点计算,从事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的时间不少于一年。
 
七、对实践环节的具体要求
 
1、文献综述报告
 
撰写开题报告之前,研究生应至少阅读50篇国内外重要文献,了解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包括主要理论、方法、成果、代表人物及代表著作(论文)、发展方向、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等。对上述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文献综述报告,为学位论文选题和确定研究重点奠定基础等。同时,要以学科组或导师组的形式组织报告会,由研究生宣讲文献综述主要内容,并由学科组或导师组按五级分制评定成绩。
 
2、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主要回答五个问题:一是学位论文欲研究和解决什么问题?从学位论文题目开始,题目要具体;对主要研究内容的描述,应明确回答论文力求解决的问题,采用什么理论、什么方法、从哪些方面展开研究等应有详细说明,而且应说明理由;研究重点也是研究的难点,是有别于他人、本人需要重点突破并能反映研究亮点和创新点的研究内容。二是为什么要研究?先从选题来源背景说明研究意义;再从研究现状的需要说明研究意义。在研究现状的综述方面,应归纳前人对该选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包括:采用了什么理论和方法从哪些方面进行了研究、效果怎样(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实践效果)、以及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内容等。三是准备怎样开展研究?包括技术方案和计划进度等内容,技术方案主要指研究思路(步骤),重点描述研究重点和难点的技术方案,包括理论、方法、技术路线等。四是预期目标是什么?研究想达到的目标及预期成果,甚至包括具体的技术指标、推广应用价值等。五是研究过程中有可能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以及应对的措施。这些困难可能来自理论方面、技术方面、经费方面、实验条件、数据收集方面等,是否存在本人无法克服的困难,万一遇到这样的困难(比如你的选题存在理论难点)而导致你的研究无法继续进行,准备采取的应对措施(应对方案)等。
 
因此,开题报告要对选题的意义、主要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法、实施方案、时间安排等进行详细论证。开题报告必须在审核小组会上宣读并答辩。审核小组由至少3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审核小组听取开题报告后,应作出通过或不通过的决议。开题报告至少应该早于学位论文评阅前一年完成。
 
3、学术交流活动
 
在学期间至少应参加5次以上学术活动,其中本人进行正规性的学术报告或学位论文阶段性报告1 次以上。每次参加学术活动要有500字左右的总结报告,注明参加学术活动的时间、地点、报告人、学术报告题目,简述内容并阐明自己对相关问题的学术观点或看法。提倡参加跨学科学术活动。
 
提交答辩申请前,研究生汇总各次参加学术活动的总结报告,填写本人参加学术报告活动汇总表,交导师审核后,由导师按两级分制评定成绩。
 
4、“三助”实践
 
研究生在读期间至少参加一项“三助”(助教、助研、助管)项目,由“三助”项目设岗负责人下达“三助”任务,任务完成后,由研究生本人填写考核表,设岗负责人签署考核意见和结论,按两级分制评定成绩。
 
八、主要研究方向简介
 
学科的研究工作分四个方向:
 
1、工业监控技术方向。
 
主要研究开发交通运输系统中各种监视控制系统。涉及到的技术有工业控制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GPS技术、网络技术等,研究内容包括变电所综合自动化、调度综合自动化、微机保护、远动技术以及供变电系统仿真建模与计算等技术。通过采集和传输处理实时数据,在调度中心进行集中监视和控制,可极大地提高交通运输劳动生产率和效益,保证系统安全可靠。供变电系统运行调度远动化、管理自动化以及变配电所无人值班化,是当今研究应用的热点,是工业现代化发展的大方向。
 
2、交通信息工程方向。
 
主要研究交通系统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各阶段的信息技术应用,涉及到各类决策支持系统、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数据库及数据仓库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等。研究内容包括建模、信息组织、设计理论、系统开发技术以及信息采集、实时发布处理和海量信息压缩等技术。
 
3、轨道牵引动力及传动控制方向。
 
主要研究交通运输系统中的牵引动力系统的设计、制造等技术,以及研究传动系统中的控制方法等。涉及到的技术有交直流调速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测控技术等。研究内容包括系统建模及分析、实现及应用。
 
4、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方向。
 
干线铁路、高速铁路、地铁与城市轻轨主导的轨道交通运输,是我国物质周转、人员流动乃至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以工业控制技术、现代网络通信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和自动化检测装置等为基础,研究轨道交通供电自动化、调度管理专家系统、工业数据库系统、远动通信系统、嵌入式应用系统等专门的系统技术;重点研究轨道交通供电远动监控、高压电气设备和牵引网设备在线综合检测与监测、断路器自动检测、受电弓/接触网高精度检测、断线与短路故障自动化诊断等。目标是研发代表最新技术进展,具备高可靠、高性能的轨道交通自动化监控成套技术装备,完成对广域分布的轨道交通工业对象进行数据采集、监视控制和系统优化与信息集成应用。
 
九、课程设置
 
总学分要求不低于36学分,其中:学位课22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0学分,实践环节4学分。在满足学位课学分要求的基础上,在制订个人培养计划时,可将多选的学科基础课程指定为选修课程;允许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选修其他学科开设的课程做为选修课;跨学科专业或同等学力录取硕士生原则上必须补修3门以上相应专业本科主干课程,不计学分。英语六级考试成绩500分以上(含500分)可申请免修硕士生英语。当某门课程选修人数少于3人时,学院和研究生处有权要求研究生改选其他选课人数较多的课程。
 
 
相关话题/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