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信息处理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必须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要求: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学术作风,有献身于科学的事业心、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熟练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对现代信号处理的理论与应用有较丰富的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 具有健康的身体。
二、研究方向
l智能信息处理
l数字信号处理与系统设计
l网络系统与信息安全
l图像传输与处理
三、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四、培养方式
硕士研究生实行导师负责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论文工作、社会实践、工程实践等)相结合的方式,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并重。
在课程学习结束后,进行研究生中期考核,中期考核通过方可进入学位论文工作阶段。在论文工作阶段,研究生应积极参加导师主持的科研工作,并结合科研来进行论文工作。
五、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其中,学位课程分为公共学位课程和专业学位课程两类,均为必修课;非学位课程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补修课三类。
硕士研究生应修总学分不得少于32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21学分。
某些学生需补修相应的本科生课程。补修课程一般为2-3门,由指导教师根据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和专业基础等因素在个人培养计划中确定。由各院协调随本科专业同堂上课、同堂考试,也可采取学生自学,本科任课教师或导师考核等方式补修。如学生已经具备相关知识或修过相同或相近课程,可申请免修,但必须提出书面申请经过导师同意,报研究生部备案。
信号与信息处理
课 程 学 习 及 学 分 | 1.本专业学制为 3 年。 2.本专业课程学习总学分不得少于 32 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得少于 21 学分。 3.课程学习与撰写毕业论文时间比例为1:1。 | |||||||||
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学时 | 讲授形式 | 考核 方试 | 要求 | ||||
学位课程 (必修课)
不得少于 21 学分 | 公共学 位课程 (9学分) |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3学分) | 科学社会主义 理论与实践 | 1 | 36 | 讲授 | 考试 | 平均 75分 以上 |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文科) | 2 | 70 | 讲授 | |||||||
自然辩证法概论 (理工科) | 2 | 54 | 讲授 | |||||||
外语 (6学分) | 基础 外语 | 英语 | 5 | 160 | 讲授 | |||||
专业外语 | 1 | 40 | 讲授 | |||||||
专业学 位课程 (12学分) | 基础课 (三选二) | 随机过程 | 3 | 60 | 讲授 | |||||
矩阵理论与方法 | 3 | 60 | 讲授 | |||||||
数值分析 | 3 | 60 | 讲授 | |||||||
专业课 (五选二) | 数字信号处理(II) | 3 | 60 | 讲授 | ||||||
信号理论 | 3 | 60 | 讲授 | |||||||
信息论与编码 | 3 | 60 | 讲授 | |||||||
模式识别理论与方法 | 3 | 60 | 讲授 | |||||||
ASIC系统设计 | 3 | 60 | 讲授 | |||||||
非学位课程
不得少于 11 学分
| 必修环节 | 文献阅读 | 1 |
| 考查 | 通过 开题报告通过即可 | ||||
学术讲座 | 2 |
| 10次 (导师考核) | |||||||
必选课 (三选一) | 数字图象处理 | 3 | 60 | 讲授 | 考试 | 60分 以上 | ||||
模糊集合与模糊系统 | 3 | 60 | 讲授 | |||||||
软件工程 | 3 | 60 | 讲授 | |||||||
选修课 | 任选课 | 数字设计基础 | 2 | 40 | 讲授 | |||||
计算机密码学 | 2 | 40 | 讲授 | |||||||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 2 | 40 | 讲授 | |||||||
信息安全工程 | 2 | 40 | 讲授 | |||||||
机器学习 | 2 | 40 | 讲授 | |||||||
不确定性人工智能 | 2 | 40 | 讲授 | |||||||
补修课 | 同等学力或跨专业学生须补修2—3门,只记成绩,不记学分 |
| 考试 | 中期考核表中导师签字确认 (60分以上) | ||||||
实践环节 | 教学实践或社会实践 (不记学分) | 40 | 考查 | 通过 (导师考核) | ||||||
课程免修 | 本人申请,任课教师同意,院、校两级批准后可免修,但须参加考试。 |
| 考试 | 60分 以上 | ||||||
制定个人 培养计划 | 第一学期结束前, | 确定导师后,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人培养计划一式三份,学院、研究生本人、研究生部各持一份(同等学力和跨专业学生须注明补修课程)。 | ||||||||
中期 考核 | 课程学习结束后, 举行开题报告前 | 考核筛选内容:思想道德素质、课程学习成绩、科研实践能力。均合格者可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未通过者,应终止学习,按退学处理。考核结束,各学院将中期考核结果汇总表交到研究生部,每位学生的中期考核表由学院永久保留。 | ||||||||
开题 报告 | 中期考核筛选后 | 经导师为主体组成的考核小组评审。首次未通过者,应一个月后再次开题,仍不能通过者应终止学习,做退学处理。评审结束, 学院将开题报告评审结果汇总表交到研究生部,每位学生的开题报告由学院永久保留。 | ||||||||
备注:《深圳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规定:各专业课程学习总学分不得少于32
六、免修课程
研究生通过自学或其它学习途径已掌握了本门课程的基本内容并达到其基本要求,经本人申请,任课教师同意,院、校两级批准后可免修,但需参加该门课程结束时的考试或在课程开始前单独组织的免修考试。
七、考核方式
考核分考试和考查两种。除学术报告、教学实践、社会实践、文献阅读等进行考查外,其他课程一律进行考试
(一)学位课程的考核原则上采用笔试的方式;
(二)文献阅读结合开题报告进行考核,开题报告通过即获得学分;
(三)参加学术讲座情况由学生在《深圳大学硕士研究生参加学术讲座记录表》上登记,导师签字确认,研究生部抽查,累计10次即自动获得学分;
(四)补修课程的考核既可与本科生同堂同卷,也可由指导教师负责进行,在中期考核表中签字确认。
(五)考试科目按百分制或等级制评定成绩,考查科目按通过、不通过两级记分制评定成绩。
(六)考试课程成绩要求60分以上(含60分)可获得学分,考查课程通过者可获得学分。学位课程各科成绩平均达到75分以上(含75分)方可申请学位。
八、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应用一年半至二年的时间进行学位论文工作。学位论文工作,一般应在第三学期开始进行,第四学期初完成《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应包括文献阅读,学位论文选题、开题报告、科研调查、研究方法、实验手段、理论分析、文字总结等工作的进度计划。(学位论文要求详见《深圳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细则》)。
九、培养计划
为保证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在第一学期结束前一个月,研究生指导小组应以师生双向互选的方式为研究生确定指导教师,经学院审定同意报研究生部。
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要根据专业培养方案要求,于第一学期结束前制定出个人培养计划。培养计划既要服从专业培养方案的总原则,又要根据每位研究生不同情况,因材施教。
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一式三份,分别由学院、研究生本人和研究生部各持一份。
十、参考书目和学术刊物
1、离散时间信号处理(第二版),奥本海姆,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2、矩阵理论与方法,吴昌悫 魏洪增 主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年
3、软件工程概论,郑人杰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
4、数字信号处理-理论、算法与实现(第二版),胡广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5、信息论与编码理论,王育民 李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6、数字图像处理(第二版),冈萨雷斯 等著,阮秋琦、阮宇智 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
7、模式分类(原书第2版),(美)Richard O.Duda, Peter E.Hart, David G.Stork著;李宏东,姚天翔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和中信出版社,2002年
8、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第二版),李师贤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9、随机过程,李裕奇编著,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年
10、科技英语写作,秦荻辉 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
11、IEEETrans.ASSP
12、IEEETrans.PAMI
13、IEEE Trans.SP
14、ElectronicLetters
15、电子学报,期刊
16、电子信息学报,期刊
17、信号处理学报,期刊
十一、专业、学科组成员
组长:谢维信教授
导师队伍: 谢维信 喻建平 朱明程 李霞 黄建军 裴继红 张基宏 孙宏元
王娜 张力 黄敬雄 蔡良伟 吴仁彪 曹文明 刘宗香 张勇
刘宏伟 李良群 郑能恒
秘书:李岩山
学科组负责人签名:
学院分学位委员会负责人签名:
(单位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