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HTML
--> --> -->近年来, 研究人员在发展与优化如SnTe, Bi2Te3, PbTe等各种热电材料中取得了大量进展[5]. 这些热电材料中室温性能最佳的多为Bi2Te3基合金, 此类合金材料也是现有热电发电、制冷器件中的主流材料. 例如P型Bi0.5Sb1.5Te3可拥有高达40 μW/(cm·K2)的功率因子, 而N型Bi2Te3–xSex材料功率因子也可达到30 μW/(cm·K2)以上[6-9]. 然而随着微型发电器件市场的增长, 基于块材热电材料的器件在小型化方面遇到了严峻挑战[3,10]. 块状热电材料一般厚度较大, 难以应用于微型或柔性电子、热电器件, 为克服这一困难, 许多研究者转而发展Bi2Te3基薄膜热电材料, 推动了这一领域的发展壮大. 提升薄膜热电材料性能的关键在于优化合金组分与微观结构. 一方面, 合理的合金元素组分可用于调控载流子浓度和电子能带结构, 从而提升材料Seebeck系数[11]; 另一方面, 由于Bi2Te3基材料的各向异性, 沿特定取向生长的薄膜晶体也对性能优化起到关键影响, 例如沿(00l) 方向生长的层状薄膜与沿(015) 方向生长的薄膜相比, 面内电导率与迁移率有显著提升[12]. 可用于制备Bi2Te3基热电薄膜的生长技术包括闪蒸法、脉冲激光沉积(PLD)、分子束外延(MBE)、有机金属化学气相沉积(MOCVD)等, 此类技术已成功应用于高性能Bi2Te3基热电薄膜制备. 例如TakaHshiri等[13]利用闪蒸法制得了室温功率因子达35.6 μW/(cm·K2)得Bi0.4Sb1.6Te3薄膜; Parashchuk等[14]利用闪蒸法在柔性聚酰亚胺衬底上制得了功率因子达30.4 μW/(cm·K2)的 Bi0.5Sb1.5Te3薄膜; Bassi等借助PLD制备的 Bi2Te3薄膜功率因子为20 μW/(cm·K2)[15]; Peranio等通过MBE制备的Sb2Te3薄膜室温功率因子为 29.0 μW/(cm·K2)[16]. 除此以外, 与前述方法相比, 磁控溅射法是一种简单、低成本、高费效比的物理沉积方法. 例如Zhu等[17]以磁控溅射法制备了功率因子高达48.2 μW/(cm·K2)的P型Bi0.5Sb1.5Te3热电薄膜. 此外Mu等[18]借助在共溅过程中同步原位结晶, 制得了功率因子为38.0 μW/(cm·K2) 的P型Bi0.5Sb1.5Te3薄膜, Deng等[19]还利用类似方法制得了功率因子超过30 μW/(cm·K2)的N型Bi2Te3薄膜. 然而以磁控溅射法制备N型高功率因子Bi2Te3–xSex 薄膜的相关报道仍十分有限[20-22], 且N型Bi2Te3基热电薄膜的功率因子仍有待继续提高, 以匹配相似P型材料的高热电优值, 从而实现高热电转换效率的器件制备.
本文报道一种用于制备高性能N型Bi2Te3–xSex热电薄膜的简单可靠的磁控共溅方法. 通过该研究, 探索了磁控溅射中各参数对薄膜生长的影响, 通过分析不同溅射时间下薄膜的结构、形貌, 借助理论分析深入理解该方法制得薄膜的层状生长过程, 进而找到制备致密层状生长Bi2Te3–xSex薄膜所需要的溅射条件. 本研究中制得的N型Bi2Te3–xSex可具备高达84.2 cm2/(V·s)的载流子迁移率与42.5 μW/(cm·K2)的室温功率因子, 达到块状热电材料性能水准, 并可匹配P型Bi-Te基薄膜材料, 以期满足薄膜热电器件的材料需求.
试样 | Bi2Te3–xSex 直流靶功 率/W | Te射频靶 功率/W | 气压/Pa | 温度/℃ | 时间/h |
BTS1 | 12 | 25 | 3 | 350 | 2 |
BTS2 | 12 | 25 | 1 | 450 | 2 |
BTS3 | 12 | 25 | 2 | 450 | 2 |
BTS4 | 12 | 25 | 3 | 450 | 2 |
BTS5 | 12 | 25 | 3 | 450 | 1 |
BTS6 | 12 | 25 | 3 | 450 | 3 |
表1不同试样的制备参数
Table1.Sputtering parameters of all the samples.
薄膜的表面及断面形貌通过扫描电镜表征分析(SEM, Carl Zeiss Gmbh, Sigma 300), 元素成分由能量色散X射线谱(EDS, Oxford)分析得到, 晶体结构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 Rigaku, Ultima Ⅵ)分析. 各试样在40—200 ℃间的Seebeck系数、电导率由CTA-3S (Cryoall Co., Ltd)测得. Seebeck系数、电导率测试时, 直接将薄膜材料连同AlN衬底固定于仪器中, 无需去除衬底. 电导率测试所需薄膜厚度由SEM断面表征得到. 各试样在室温下的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由霍尔测试系统(Nanomagnetics, ezHEMS500)测试得到.
图 1 各Bi2Te3–xSex薄膜试样表面及断面形貌 (a) BTS1; (b) BTS2; (c) BTS3; (d) BTS4; (e) BTS5; (f) BTS6
Figure1. Surface and cross-section morphology of Bi2Te3–xSex thin films: (a) BTS1; (b) BTS2; (c) BTS3; (d) BTS4; (e) BTS5; (f) BTS6.
采用XRD进一步分析了薄膜取向(图2). XRD图谱中所有峰都对应Bi2Te3–xSex及AlN衬底, 没有其他杂质峰. 在350 ℃制备的BTS1以(015)取向为主, 平行于基底方向的(006)和(0015)取向较弱. 在450 ℃制备的3个试样, (00l)方向的峰(006)和(0015)的强度随压强的增大而逐渐增强. 其中1 Pa气压下生长的试样BTS2主峰为(015), 但(00l)方向的两个峰相对强度比BTS1试样强. 2 Pa气压下生长的试样BTS3主峰为(006), 证明该薄膜主要取向为平行于基底的(00l)取向. 而在3 Pa气压下生长的试样BTS4, (006)和(0015)峰值强度远高于其他, 并且没有对应(015)方向的峰. XRD结果与SEM结果一致, 均可证在衬底温度为450 ℃时, 薄膜中(00l)方向层状生长相较于350 ℃时更为明显; 同时, 气压的增大也有助于层状结构的形成和保持.
图 2 各Bi2Te3–xSex薄膜试样XRD图谱
Figure2. XRD patterns of Bi2Te3–xSex thin films.
为进一步细致分析磁控溅射法生长Bi2Te3–xSex薄膜的过程, 在试样BTS4的基础上, 分别缩短和延长溅射时间制备了BTS5和BTS6, 并对其形貌及XRD进行分析. 3个试样溅射温度和压强均为450 ℃和3 Pa, BTS4, BTS5, BTS6的溅射时间分别为2 h, 1 h, 3 h. 从断面图(图1(e2)和(f2))和XRD(图2)图谱可见, BTS5和BTS6同样也以(00l)方向生长为主. BTS5的表面形貌显示, 在溅射1 h后, 薄膜表面存在许多小晶粒, 并未形成一个致密的表面. 当溅射时间延长至2 h后(试样BTS4), 薄膜表面晶粒长大并形成平整且致密的表面. 当溅射时间继续延长至3 h后, 试样BTS6的表面再次出现分散的晶粒(图1(f1)); 而从断面看(图1(f2)), 除表面有分散晶粒没有形成层状结构外, 薄膜底部均为层状结构. 由此可以推测层状薄膜的形成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图3). 首先, 原子以晶粒状沉积在衬底上但尚未形成层状薄膜. 由于Bi2Te3–xSex晶粒中的Bi2Te3–xSex五原子层表面Te原子间的范德瓦耳斯力比较小, 薄膜在平面方向更倾向于形成化学键[23]. 从实验结果可知, 450 ℃的温度相比于350 ℃更有助于薄膜在平行于衬底的方向形成层状生长结构, 使得原子在平面方向通过化学键连接, 形成较大的Bi2Te3–xSex晶粒. 在足够的沉积时间后, Bi2Te3–xSex晶粒在衬底上形成一层(00l)方向的致密层状薄膜. 随后, 新的粒子沉积在致密薄膜表面, 开始第二层薄膜的生长. 从试样BTS4的断面放大图看, 每个周期生长的薄膜层厚度约60 nm (图1(d2)).
图 3 Bi2Te3–xSex薄膜层状生长过程示意图 (a) 表面形貌; (b) 断面形貌
Figure3. Schematic diagram showing the growing process of Bi2Te3–xSex thin film with 2-D layered structure in (a) top view and (b) cross sectional view.
以下理论模型可以进一步解释衬底温度与气压在Bi2Te3–xSex薄膜生长过程中的影响. 在磁控溅射过程中, 从靶材溅射出的原子落在衬底上可能被捕获、成核或者蒸发, 其过程主导因素为衬底温度. 当衬底温度足够高时, 原子更容易扩散到低能量处成键, 随后沿衬底平面方向形成一层薄膜. 如果温度不够高, 原子会被已经存在的岛状晶粒捕捉、吸附并由范德华力连接, 则不易形成层状生长. 较低的原子岛饱和密度有利于实现薄膜层状生长, 而其饱和密度与衬底温度反相关, 其温度可用下式描述[24,25]:
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与材料的热电性能密切相关, 所有试样在室温下的霍尔效应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Bi2Te3–xSex薄膜的载流子随着衬底温度的升高和压强的增大而减小. 这是因为在高温及高压下, 薄膜晶界融合、内部界面及缺陷减少, 因此带电缺陷减少, 从而降低了载流子浓度. 薄膜BTS4 拥有最致密的表面形貌及最佳的(00l)取向二维层状结构, 迁移率高达84.2 cm2/(V·s), 为此工作薄膜试样中最高值. 这一高迁移率主要来源于: 1) BTS4缺陷较少, 因此载流子散射较弱; 2)层状结构为载流子提供了良好的面内输运通道. 与此相对的薄膜试样BTS1在350 ℃生长, 以三维岛状结构为主, 因此载流子迁移率仅为 17.1 cm2/(V·s). 电导率与载流子迁移率和载流子浓度成正比, 即
试样 | 载流子浓度/(1019 cm–3) | 载流子迁移率/(cm2·V–1·s–1) | 电导率 /(104 S·m–1) |
BTS1 | 11.7 | 17.1 | 3.2 |
BTS2 | 12.7 | 30.6 | 6.2 |
BTS3 | 10.0 | 59.8 | 9.6 |
BTS4 | 8.3 | 84.2 | 11.2 |
BTS5 | 7.2 | 45.2 | 5.2 |
BTS6 | 9.1 | 63.9 | 9.3 |
表2霍尔效应测试
Table2.Hall measurements of all the samples.
通过热电材料测试系统对各试样的热电性能进行测试, 图4显示了各薄膜Seebeck系数、电导率和功率因子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各薄膜试样的Seebeck系数如图4(a)所示. Seebeck系数在测试温度范围内变化幅度不大. 其中, BTS4和BTS5的Seebeck系数绝对值都达到了200 μV/K. 对于相同材料, 载流子浓度小的试样Seebeck绝对值通常更大. 霍尔效应测试结果(表2)中各试样的载流子浓度基本能与Seebeck系数测试结果相符. 但是薄膜BTS1的载流子浓度虽然低于BTS2, 其Seebeck系数绝对值却低于BTS2. 这是因为材料的Seebeck系数并不只受载流子浓度影响. Seebeck系数可以由下式近似描述:
图 4 各薄膜试样热电参数 (a) Seebeck系数; (b)电导率; (c)功率因子
Figure4. Thermoelectric properties of all the samples: (a) Seebeck coefficient; (b)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c) power factor.
试样 | Bi/% | Te/% | Se/% |
BTS1 | 36.5 | 60.2 | 3.3 |
BTS2 | 41.7 | 53.6 | 4.7 |
BTS3 | 41.6 | 53.9 | 4.5 |
BTS4 | 41.3 | 54.3 | 4.4 |
BTS5 | 41.4 | 54.8 | 3.8 |
BTS6 | 41.8 | 53.5 | 4.7 |
表3元素原子比
Table3.Atomic ratio by EDS measurements.
各薄膜试样由热电材料测试系统所测得的电导率如图4(b)所示, 与霍尔效应所测得的电导率相吻合. 在450 ℃制备的所有薄膜电导率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呈现金属性. 而在350 ℃制备的薄膜BTS1, 电导率随着测试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且电导率较低. 从EDS结果可知, BTS1试样的Bi含量低于其他几个试样, 这也可能是导致其电导率较低的原因. Bi2Te3–xSex薄膜中Bi含量略高与名义值, 存在较多Se与Te带电空位, 导致电子较多、导电率高. 同时, 相较于其余试样, BTS1还有结构疏松(图1)、载流子迁移率较低(表2)等特点. 由于疏松的结构, 其载流子输运有可能受限于界面处的跳跃输运, 因此迁移率低于其他试样. 而随着测试温度的升高, 载流子跳跃输运效率提高, 因此电导率上升. 而其余试样, 在较高温(450 ℃)制备, 结晶性好且结构更为致密, 离域电子的扩散输运可能为主要输运机制, 表现为显著高于BTS1的迁移率. 因此, 随着测试温度的升高, 450 ℃条件下制备的试样载流子电-声散射增强, 电导率下降. 所有薄膜中, 形貌最为致密的层状生长薄膜BTS4拥有最高的电导率, 其数值大于105 S·m–1.
由Seebeck系数和电导率可以算出Bi2Te3–xSex薄膜的功率因子(图4(c)). 薄膜试样BTS4凭借超高的Seebeck系数和电导率, 实现最高的功率因子, 在室温附近(40 ℃)高达42.5 μW/(cm·K2), 在70 ℃达到最高值45.6 μW/(cm·K2). 而以三维岛状结构为主要结构的试样BTS1, 其功率因子则不足5 μW/(cm·K2). 另外也对材料的热导率及ZT值做了估算. 由于Seebeck系数与电导率测试基于面内方向, 利用3ω法对最佳试样BTS4的面内热导率进行了测试及计算. 其近室温区(40 ℃)下热导率约为1.18 W/(m·K), ZT值约为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