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平面相控阵超大角度扫描的阵因子分析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9

摘要:目前****们普遍认为, 平面相控阵的方向性系数在扫描过程中按照余弦规律变化, 无法实现从侧射到端射的大角度范围波束扫描. 为了明晰面阵扫描方向图的变化规律, 本文从阵因子的严格公式出发, 分析了不同规模平面相控阵的方向性系数随扫描角度的变化, 并将由严格阵因子公式得到的方向性系数变化趋势与余弦规律进行了比较. 分析表明, 有限大面阵的方向性系数在近端射区域不满足余弦变化规律, 且在端射区域不为零. 基于上述结论, 本文进一步提出了采用单元方向图赋形弥补阵因子方向性系数变化的思路, 为平面相控阵实现超大角度范围波束扫描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平面阵列天线/
大角度扫描/
阵因子/
单元方向图赋形

English Abstract


--> --> -->
当前通信雷达系统中所使用的相控阵天线通常只能在 ± 45°或 ± 60°范围内进行有效扫描[1-6]. 具有大角度扫描能力的相控阵可以极大地提高军、民用系统的性能、降低阵面数量, 因此, 大角度扫描相控阵研究受到了学界的普遍关注[2-8].
影响平面相控阵天线波束扫描范围的因素主要有3个: 1) 波束扫描过程中阵因子方向性系数的变化; 2) 阵元方向图的形状和覆盖范围; 3) 阵列波束扫描过程中端口阻抗的变化. 在阵元方向图研究方面, ****们已经基于方向图可重构原理、镜像原理等提出了大量拓展阵元波束覆盖范围的方法[7-14], 其中, Wang等[11,12,14]和Wen等[13]通过分析基本天线单元提出了构造一维、二维宽波束方向图的有效方法, 并利用该方法成功将线阵的波束扫描范围拓展至 ± 85°以上、将面阵的波束扫描范围拓展至 ± 75°以上. 在相控阵端口阻抗匹配方面, ****们已经提出了超表面匹配层方法、匹配电路方法等有效方法, 并基于这些方法成功减小了阵列波束扫描过程中的端口阻抗变化、实现了大角度波束扫描范围内的阻抗匹配[15-19].
在阵因子研究方面, 著名相控阵****Elliott于1963和1964年对直线阵[20]和平面阵[21]波束扫描过程中的方向性系数变化进行了理论研究, 并推导出了直线阵和平面阵方向性系数随扫描角度的变化, 其得出的平面相控阵的方向性系数为$D = \pi {D_x}{D_y}{\rm{cos}}{\theta _0}$, 式中, θ0为阵列的主波束指向角(记平面阵的法向为0°), DxDy分别为沿xy轴排列的两个直线阵列的侧射的方向性系数. 随后, 很多经典教科书都采用了Elliott推导的上述结论. 因此, ****们目前普遍认为, 因为平面阵列的方向性系数在扫描过程中按照余弦规律变化, 当波束扫描到近端射范围时, 方向性系数下降为0, 所以平面相控阵无法实现从侧射到端射的大角度范围波束扫描. 这种观点的普遍存在极大地限制了大角度扫描相控阵的研究和发展. 然而, 上述观念是对Elliott结论的误解, 因为上述公式是建立在一定条件之下的近似公式[20,21], 其成立的前提为: 1) 大阵列, 即阵元数量足够多、阵列波束足够窄; 2) 阵列波束不扫描到距端射方向几个波瓣宽度之处.
本文从阵因子的严格公式出发, 分析了不同规模线阵、面阵的方向性系数随扫描角度的变化, 并将由面阵严格阵因子公式得到的方向性系数变化趋势与余弦规律进行了比较. 分析表明: 1) 线阵方向性系数的变化规律依赖于阵元间距, 当阵元间距等于半波长时, 阵列的方向性系数不随扫描角度变化, 当阵元间距小于半波长时, 阵列的方向性系数随扫描角度增加. 也就是说, 线阵的阵因子不是限制波束扫描范围的因素, 只要解决了单元方向图和端口阻抗匹配问题, 就能够实现线阵的大角度扫描; 2) 有限大面阵的方向性系数随着扫描角度的增加而减小, 但在近端射区域不满足余弦变化规律, 而且, 阵列规模越小, 不满足余弦变化规律的角度范围就越大. 基于上述结论, 根据方向图乘积定理, 本文进一步提出了采用单元方向图赋形弥补阵因子方向性系数变化的思路, 为平面相控阵实现超大角度范围波束扫描指明了方向.
2
2.1.直线阵(一维)方向性系数与波束扫描角的关系
-->设一N元线性沿z轴放置, 单元间距为d, 如图1所示. 若单元电流幅度为In, 各单元间相对相位差均为α = -kdcosθ0, 此处的θ0为阵列的波束指向角, 则直线阵阵因子可以表示为
图 1 N元直线阵示意图
Figure1. An N-elements linear array.

$ {A}_{\rm{l,}{\theta }_{0}}(\theta, \varphi )={ \sum \limits_{n\rm=1}^{N}{I}_{n}\mathrm{exp}\left\{j\left(n\rm-1\right)\left[kd\mathrm{cos}\theta \rm+\alpha \left({\theta }_{0}\right)\right]\right\}}, $
其最大方向性系数可以严格表示为
$\begin{split}&{D_{l,\max }}\left( {{\theta _0}} \right) \\=\;& 4\pi \frac{{\left[ {{A_{{\rm{l,}}{\theta _0}}}{\rm{(}}\theta,\varphi {\rm{)}}} \right]{{\left[ {{A_{{\rm{l,}}{\theta _0}}}{\rm{(}}\theta,\varphi {\rm{)}}} \right]}^{\rm{*}}}{{\rm{|}}_{\max }}}}{{\displaystyle\int_0^{2\pi } {\displaystyle\int_0^\pi {\left[ {{A_{{\rm{l,}}{\theta _0}}}{\rm{(}}\theta,\varphi {\rm{)}}} \right]{{\left[ {{A_{{\rm{l,}}{\theta _0}}}{\rm{(}}\theta,\varphi {\rm{)}}} \right]}^{\rm{*}}}{\rm{sin}}\theta {\rm{d}}\theta {\rm{d}}\varphi } } }}.\end{split}$
为了定量分析一维阵列阵因子大角度扫描的规律, 分析了不同阵列规模、不同单元间距的阵列在不同扫描角度时阵因子的最大方向性系数, 如图2所示. 在实际的大角度扫描阵列中, 为了避免栅瓣, 阵元间距一般都小于0.5λ, 因此本文不讨论阵列间距大于0.5λ的情况, 此处 λ为自由空间波长. 为了方便对比, 图2中的方向性系数曲线都按照对应阵列在单元间距为0.5λ时侧射波束的方向性系数进行了归一化. 图中90°为侧射方向, 0°为端射方向. 从图2可以看出, 当单元间距为0.5λ时, 其方向性系数不随扫描角度变化. 当阵元间距为0.1λ, 0.2λ, 0.3λ, 0.4λ和0.489λ时, 一维阵因子的方向性系数均会随着扫描角度的增加而增加. 特别地, 当阵元间距小于0.4λ时, 一维阵因子的方向性系数在端射方向均比边射方向约大3 dB, 只有当阵元间距接近0.5λ时(0.489λ), 该数值才会发生明显变化. 这表明, 要利用阵因子弥补单元方向图在端射附近的增益下降, 并不需要非常小的阵元间距, 这对线阵实现超大角度扫描非常有利. 并且, 当单元间距小于等于0.5λ时, 直线阵方向性系数的变化都与余弦规律无关, 这和Elliott关于线阵的分析是吻合的[20]. 从图2的结果来看, 对于直线阵来说, 阵因子并非限制阵列大角度扫描特性的因素, 只要单元方向图波束宽度足够, 端口阻抗随扫描角度变化较小, 就能够实现大角度扫描, 现已有诸多研究基于上述思路实现了线阵的大角度扫描, 甚至超大角度扫描[11,13]. 因为很多文献将扫描范围大于 ±45°的阵列都称为大角度扫描阵列, 为了加以区分, 本文将具有从侧射扫描到近端射方向能力的阵列称为超大角度扫描阵列.
图 2 一维阵因子在不同阵元间距扫描时的归一化方向性系数随扫描角度的变化 (a) 一维阵列尺寸为8λ; (b) 一维阵列尺寸为16λ; (c) 一维阵列尺寸为32λ; (d) 一维阵列尺寸为64λ
Figure2. Normalized directivity of the linear array factor varies with different element spaces and different scanning angles: (a) The size of the linear array factor is 8λ; (b) the size of the linear array factor is 16λ; (c) the size of the linear array factor is 32λ; (d) the size of the linear array factor is 64λ.

2
2.2.平面阵(二维)方向性系数与波束扫描角的关系
-->设一矩形栅格平面阵列, 其单元按矩形栅格排列在xy平面上, 如图3所示. 该平面阵在沿x轴方向有(2Nx + 1)列, 列间距为dx; 在沿y轴方向有(2Ny + 1)行, 行间距为dy. dxdy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 第0-0个单元为坐标原点, 第(m, n)单元(即第m行、第n列交叉栅格上的单元)的坐标位置为(mdx, ndy), 其中–NxmNx, –NynNy. 设单元(m, n)的激励电流幅度为Imn, 与中心单元的相位差为αmn, 则平面阵阵因子可以表示为
图 3 平面阵列示意图
Figure3. A planar array.

$\begin{split}&{A}_{\rm{p,}\left({\theta }_{0},{\varphi }_{0}\right)}(\theta, \varphi )\\={}& \sum \limits_{m=-{N}_{x}}^{{N}_{x}} \sum \limits_{n=-{N}_{y}}^{{N}_{y}}{I}_{mn} \mathrm{exp}\Big\{jk\mathrm{sin}\theta \big[m{d}_{x}\mathrm{cos}\varphi \\& + n{d}_{y}\mathrm{sin}\varphi \!+\!j{\alpha }_{mn}({\theta }_{0},{\varphi }_{0})\big]\Big\}, \end{split}$
其最大方向性系数可以严格表示为
${D_{{\rm{p,max}}}} = \frac{{4\pi {{\left| {{A_{\rm{p}}}({\theta _0}{,}{\varphi _0})} \right|}^2}}}{{\displaystyle\int_0^{2\pi } {\displaystyle\int_0^{\pi /2} {{{\left| {{A_{{\rm{p,}}\left( {{\theta _0}{,}{\varphi _0}} \right)}}(\theta {,}\varphi ){} } \right|}^2}\sin\theta {\rm{d}}\theta {\rm{d}}\varphi } } }}.$
为了简化分析, 设dx = dy = d, 考查阵列波束在xoz面扫描时的方向性系数变化, 如图4所示. 为了方便对比, 图4中的方向性系数都按照对应阵列在单元间距为0.5λ时侧射波束的最大方向性系数进行了归一化. 根据图3中的坐标系, 图4中0°为侧射方向, 90°为端射方向. 根据计算得到, 当阵元间距分别小于0.43λ, 0.45λ, 0.46λ, 0.475λ, 0.485λ和0.495λ时, 尺寸为8λ × 8λ, 16λ × 16λ, 32λ × 32λ, 64λ × 64λ, 128λ × 128λ和256λ × 256λ的二维阵因子的方向性系数比对应阵元间距为0.5λ时的阵列在端射时的方向性系数增加约3 dB. 而且随着阵元间距的减小, 方向性系数会慢慢增加, 但是增加的幅度很小. 这与一维阵因子在不同阵元间距扫描时的情况类似. 从图4可以看出, 阵列扫描波束的最大方向性系数在侧射方向附近按照余弦规律变化, 但当波束扫描至近端射附近时, 阵列的方向性系数不再按照余弦下降, 而是略有上升. 在端射方向, 最大方向性系数并不为零: 当单元间距分别为0.43λ, 0.45λ, 0.46λ, 0.475λ, 0.485λ和0.495λ时, 尺寸为8λ × 8λ, 16λ × 16λ, 32λ × 32λ, 64λ × 64λ, 128λ × 128λ和256λ × 256λ的阵列在端射方向的方向性系数比侧射方向分别下降4 dB, 5.6 dB, 7.2 dB, 8.8 dB, 10.4 dB和12 dB; 当单元间距为0.5λ时, 尺寸为8λ × 8λ, 16λ × 16λ, 32λ × 32λ, 64λ × 64λ, 128λ × 128λ和256λ × 256λ的阵列在端射方向的方向性系数比侧射方向分别下降7 dB, 8.6 dB, 10.2 dB, 11.8 dB, 13.4 dB和15 dB. 端射附近最大方向性系数的非零特性为实现超大角度扫描相控阵提供了可能.
图 4 平面阵阵因子归一化最大方向性系数随扫描角度的变化情况(φ = 0°) (a) 8λ × 8λ阵列; (b) 16λ × 16λ阵列; (c) 32λ × 32λ阵列; (d) 64λ × 64λ阵列; (e) 128λ × 128λ阵列; (f) 256λ × 256λ阵列
Figure4. Normalized directivity of the planar array factor varies with different element spaces and different scanning angles (φ = 0°): (a) The size of the planar array factor is 8λ × 8λ; (b) the size of the planar array factor is 16λ × 16λ; (c) the size of the planar array factor is 32λ × 32λ; (d) the size of the planar array factor is 64λ × 64λ; (e) the size of the planar array factor is 128λ × 128λ; (f) the size of the planar array factor is 256λ × 256λ.

当阵列尺寸为8λ × 8λ, 16λ × 16λ, 32λ × 32λ, 64λ × 64λ, 128λ × 128λ和256λ × 256λ时, 其扫描波束的归一化最大方向性系数曲线分别在70°, 75°, 80°, 85°, 86°和87°范围内与余弦曲线重合. 该趋势说明阵列越大, 其最大方向性系数与余弦曲线重合的角度范围就越大, 这和Elliott的大阵列假设是吻合的. 此外, 从图4可以明显地看出, 当单元间距小于一定的间距时阵列在端射附近的最大方向性系数比单元间距为0.5λ时端射附近的最大方向性系数更大, 也就是说, 小单元间距有利于实现大角度扫描, 这与近年来****们利用紧耦合阵列实现二维大角度扫描的现象是吻合的[18,19]. 值得说明的是, 图4展示的阵列包含了数百到数万个单元, 甚至二十六万个单元, 已经是实用系统中的大规模或者超级大规模阵列了. 因此, 本节的结论对实用性阵列是适用的.
φ为不同值时, 各尺寸面阵阵因子的归一化方向性系数随扫描角度的变化情况, 如图5所示. 由于正方形面阵在φ为0°—90°内的扫描特性关于φ = 45°对称, 因此只给出了φ为0°—45°的扫描特性. 从图5(a)图5(b)的0.5λ单元间距可以看出, 在φ为0°到45°内时, 在端射处的方向性系数会随着φ值的增加而增加到3 dB. 从图5(c)图5(d)的0.4λ单元间距可以看出, 在φ为0°到45°内时, 在端射处的方向性系数也会随着φ值的增加而小幅增加. 上述现象是由矩形栅格阵列在不同φ方向上的投影阵元间距不同造成的. 例如, 若矩形栅格阵列在xy方向的阵元间距均为d, 则在φ = 45°方向上的投影阵元间距则为${{\sqrt 2 d} / 2}$. 从图4可以看出, 阵元间距越小, 端射附近的方向性系数越大. 因此, φ = 45°面内端射附近的方向性系数比φ = 0°面的方向性系数更大.
图 5 平面阵阵因子归一化最大方向性系数在不同单元间距和不同φ值时随扫描角度的变化情况 (a) 16λ × 16λ阵列(d = 0.5λ); (b) 32λ × 32λ阵列(d = 0.5λ); (c) 16λ × 16λ阵列(d = 0.4λ); (d) 32λ × 32λ阵列(d = 0.4λ)
Figure5. Normalized directivity of the planar array factor varies with different element spaces, different scanning angles, and different φ: (a) The size of the planar array factor is 16λ × 16λ (d = 0.5λ); (b) the size of the planar array factor is 32λ × 32λ (d = 0.5λ); (c) the size of the planar array factor is 16λ × 16λ (d = 0.4λ); (d) the size of the planar array factor is 32λ × 32λ (d = 0.4λ).

众所周知, 阵列的方向性系数是由阵因子和单元方向图共同决定的, 即方向图乘积定理$F(\theta, \varphi ) = f(\theta, \varphi ) \cdot AF(\theta, \varphi )$, 其中, $f(\theta, \varphi )$表示单元电场方向图, $AF(\theta, \varphi )$表示阵因子方向图. 一般具有大地板的天线单元具有典型的侧射方向图, 即在侧射方向的增益远大于在端射附近的增益[2,15]. 从图5的分析可知, 面阵阵因子的方向性系数曲线也是侧射方向大于端射附近. 由方向图乘积原理可知, 上述单元方向图和阵因子方向图相乘的结果是, 侧射方向扫描方向性系数远大于端射附近, 这就是通常面阵无法实现大角度扫描的原因.
图5的分析可知, 虽然面阵阵因子在端射附近的最大方向性系数小于侧射方向, 但其并不为零, 这表明实现大角度扫描是可能的. 一种实现大角度扫描的思路是, 通过单元方向图对阵因子方向性系数进行弥补, 进而增加阵列天线在扫描空间内最大方向性系数的平坦度. 虽然尚未有文献明确提出这一思路, 但已有文献在实现大角度扫描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应用了该思路[9,10,14,22, 23]. 文献[9, 10]基于可重构技术实现了大角度扫描, 观察文中重构的几种单元方向图可知, 其指向侧射附近的单元方向图的增益比指向非侧射附近的单元方向图的增益小, 这种分布的单元方向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大角度扫描时阵因子方向性系数的下降. 文献[14]基于镜像原理和三磁流原理构建了宽波束单元, 其单元方向图具有侧射方向小于近端射方向的特点, 这和使用单元方向图弥补阵因子方向性系数的思路是吻合的. 与文献[9, 10, 14]类似, 文献[22, 23]尚未从理论上分析超大角度扫描. 虽然上述文献不自觉地应用了单元方向图弥补的思路, 但在做出那些工作时只是为了拓展单元方向图的波束覆盖范围, 没有意识到单元方向图弥补的原理在最终结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而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明确阐述了这一思路和原理. 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两点优势: 1) 在思路上, 上述文献只是为了拓展单元方向图的波束覆盖范围, 尚未发现单元方向图弥补的原理, 而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明确阐述了这一思路和原理; 2) 在效果上, 上述文献因为没有单元方向图弥补的思路, 所以其单元方向图只是具有边射略微凹陷的特点, 并不具有超宽角扫描所需的近端射增益增大的特性(文献[9, 10]为线阵, 根据图2的分析, 无需单元方向图弥补就能实现大角度扫描), 而基于本文所提明确的思路的面阵将可以实现达到近端射范围的波束扫描. 因此, 本文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
本文分析了面阵阵因子方向性系数在波束扫描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并据此提出了一种实现平面阵列超大角度波束扫描的思路. 首先, 从阵因子的严格公式出发, 分析了不同规模线阵、面阵的方向性系数随扫描角度的变化, 并将由面阵严格阵因子公式得到的方向性系数变化趋势与余弦规律进行了比较. 分析表明, 线阵的阵因子不是限制波束扫描范围的因素, 只要解决了单元方向图问题和端口阻抗匹配问题, 就能够实现线阵的大角度扫描; 有限大面阵的方向性系数在近端射区域不满足余弦变化规律, 实现面阵超大角度范围扫描是可能的. 基于上述分析, 本文提出了采用单元方向图赋形弥补阵因子方向性系数变化的思路, 为平面相控阵实现超大角度范围波束扫描指明了方向.
相关话题/文献 方向性 系数 阵列 波束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基于L型延迟阵列调制宽带转换器的信号载频和二维到达角联合估计
    摘要:针对现有的基于欠采样的频率和二维到达角的联合估计存在结构复杂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调制宽带转换器技术的L型延迟阵列接收结构.利用延迟通道与未延迟通道采样值之间的相位差可直接估计载频,进而计算二维到达角,无需额外的参数配对操作,避免了配对步骤引入的误差和复杂度的提升.并结合所提L型延迟阵列结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基于DNA折纸模板的铁原子阵列构建及其信息加密应用
    摘要:在后摩尔时代,突破原有技术极限,进行原子尺度的精准构筑,是当前的重大科学问题.DNA作为具有原子级精准度的生物大分子,能够进行程序性的分子识别,构筑原子数量与位置均严格确定的自组装结构,因此是进行原子制造的理想平台.本文提出基于DNA自组装折纸结构的精准定位能力,构筑铁原子阵列图案,并应用于对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基于开口环阵列结构的表面晶格共振产生及二次谐波增强
    摘要:理论研究了二维周期排列的金开口环谐振器的磁共振模式与周期阵列的衍射模式发生强耦合所需满足的条件及其对二次谐波产生效率的影响.通过控制阵列结构在x和y方向的周期大小,使得衍射模式只在其中一个方向产生,当衍射模式的电场方向与入射光电场偏振方向一致时,衍射模式才会与开口环谐振器的磁共振模式发生强耦合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金属纳米颗粒二聚体阵列的消光截面
    摘要:相比单粒子阵列,金属纳米颗粒的二聚体阵列的共振效应受更多因素的影响,包括阵列的组成方式、二聚体的结构和朝向、粒子的形状、大小等,因此具有更好的可调性.本文基于修正长波近似法,通过引入两种粒子之间的阵列因子矩阵,修正了两种粒子的极化率,从而得到了二聚体阵列的消光截面的解析公式.在此基础上,讨论了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实现散射场强整形的微散射体阵列逆向设计方法
    摘要: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全介电微散射体的散射阵列结构逆向设计方法,用以实现散射电场强度整形.该方法基于空域傅里叶变换与角谱变换,从给定目标区域处期望实现的散射场强分布出发,逆向求得所需的感应源,再利用电磁感应源理论,逆向设计微散射体阵列,且只需通过解析计算便能够快速地求取出微散射体阵列的电磁参数值分布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基于宽波束磁电偶极子天线的宽角扫描线性相控阵列
    摘要:设计并加工了两款基于宽波束磁电偶极子天线单元的宽角扫描线性阵列.首先,通过加载磁偶极子的方法拓展了天线单元的3-dB波束宽度.然后,基于该宽波束天线单元设计了两款具有良好宽角扫描特性的一维阵列天线.实测结果表明,天线单元的E面方向图3-dB波束宽度在9GHz—12GHz均大于107°,H面方向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一种编码式低雷达散射截面超表面天线阵列设计
    摘要:设计了一种非周期排布的低雷达散射截面超表面天线阵列.该阵列由两种天线单元构成,两种天线单元的上层贴片形状相同,正交放置,作为天线单元能以同种极化方式在相同频带下工作,作为超表面单元相互之间能形成180°±37°的有效相位差.阵列在x极化方向与y极化方向上分别利用相位对消与吸波原理减缩雷达散射截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基于Zernike模型系数优化的椭球型窗口光学系统像差校正
    摘要:传统的半球形窗口难以满足高速飞行器气动力学的需求,采用流线型外表面的非球面光学窗口技术应运而生.这种窗口会随着扫描视场角的变化产生大量动态像差,校正这类像差成为高速飞行器光电成像系统发展的关键问题.对于扫描视场为±60°的椭球形窗口光学系统,研究了静态校正和无波前探测器的自适应光学技术相结合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阵列结构下的低频信号合成方法研究
    摘要:基于高频天线产生低频电磁波信号,实现多波段信号对目标的照射,不仅有可能减小低频天线尺寸,而且可能成为提高雷达目标探测性能的一种途径.本文将多普勒效应与阵列天线结构相结合,基于对阵列中各辐射单元的信号时序、相位和间距等参数的控制,提出了一种在目标区产生低频信号的方法.本文给出了阵列参数的选择原则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构建垂直金纳米棒阵列增强NaYF<sub>4</sub>:Yb<sup>3+</sup>/Er<sup>3+</sup>纳米晶体
    摘要:以金纳米棒垂直阵列(gold-nanorodsverticalarray,GVA)为衬底,SiO2为隔离层,构建GVA@SiO2@NaYF4:Yb3+/Er3+纳米复合结构.在近红外980nm激发下,通过改变中间隔离层SiO2的厚度,研究GVA对NaYF4:Yb3+/Er3+纳米晶体上转换发光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