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经济法研究中的思想史视角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2017-06-25

经济法研究中的思想史视角
袁达松; 1: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经济法学术史和经济法制度史方面已有不少研究成果,但经济法思想史的相关研究则仍为欠缺。为厘清经济法思想发展脉络,总结经济法思想发展过程中的成就和经验,发现问题和汲取教训,有必要对不同时期不同派别的经济法思想进行梳理,进而扩展、丰富和深化经济法学科体系,推动经济法学进一步走向精细和成熟。

关键词(KeyWords): 经济法史;;经济法思想史;;研究方法;;研究设计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袁达松;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冯友兰先生也曾言,“哲学之方法,是直觉的,反理智的”,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5页。[2]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曾于2008年和2009年陆续出版过两辑《海阔天空——中国经济法(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均由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收录了我国众多经济法学者的学术历程自述。[3]转引自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69页。[1]如单飞跃、卢代富等人为庆贺李昌麒教授七十华诞而编撰的《需要国家干预——经济法视域的解读》(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即汇聚了众多青年学者对以李昌麒教授为代表的“需要国家干预说”的解读。[2]关于思想史的选材与分期,可参见[意]贝奈戴托.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傅任敢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83-89页。[1]武树臣:《中国法律思想史》(序言),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2]杨鸿烈:《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3]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华书局2009年版。[4][英]G.R.埃尔顿:《历史学的实践》,刘耀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5][英]E.H.卡尔:《历史是什么》(导言),陈恒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6]张勇:《远见》,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7]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三联书店2005年版。[8]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9]李弘祺:“试论思想史的历史研究”,载康乐、彭明辉主编:《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10]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第1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11]王尔敏:《史学方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12]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13]张世明:《中国经济发历史渊源原论》,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14]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三联书店2009年版。[15][德]沃尔夫冈.费肯杰:《经济法》(第1卷),张世明等译,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16]司马迁:《史记.管宴列传第二》,中华书局2006年版。[17]孙晓楼:《法律教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18]金春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版。[19]岳彩申、李永成:“中国经济法学三十年发展报告”,载《经济法论坛》(第七卷),群众出版社2010年版。[20]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第3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相关话题/经济法 经济法学 中国哲学史 历史 上海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孟德斯鸠分权制衡理论的历史观——重温《论法的精神》
    孟德斯鸠分权制衡理论的历史观——重温《论法的精神》 蔡乐钊; 1: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分权制衡理论是孟德斯鸠最为著名的学说。尽管学者如今普遍承认,孟德斯鸠笔下那个三权分立的英格兰与当时英格兰的现状不尽相符,但这并不妨碍这一理论大为流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置身邦国,如何安顿我们的身心——从德国历史学家迈内克的“欢欣雀跃”论及邦国情思、政治理性、公民理性与国家理性
    置身邦国,如何安顿我们的身心——从德国历史学家迈内克的“欢欣雀跃”论及邦国情思、政治理性、公民理性与国家理性 许章润; 1:清华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德国历史学家迈内克反感国家社会主义,拒绝纳粹的意识形态,但于德军并吞奥地利,"收复斯特拉斯堡"却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作为“地方性知识”的宪政及其当代中国的历史境遇
    作为“地方性知识”的宪政及其当代中国的历史境遇 苗连营; 1:广州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宪政,无论是从其历史起源和演变脉络看,还是从其制度安排和实现机制看,都是一种地方性知识。但对宪政问题的考量,不应当仅仅局限于其地方性特征而忽视价值层面的深度关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作为契机的危机——制度变迁视域下的“大萧条”之于经济法
    作为契机的危机——制度变迁视域下的“大萧条”之于经济法 王红霞; 1:中南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危机是制度变迁的非根本性因素,但在变迁进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蕴藏巨大破坏性的经济危机,基于其紧迫性、不确定性、系统性等特点,能够降低制度变革的各项成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有利被告原则的历史重考与当代应用释疑
    有利被告原则的历史重考与当代应用释疑 何诗扬; 1:北京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有利被告原则的产生是罗马法时期诉讼世俗化、诉讼国家化、诉讼正义化以及基督教的传播等多种因素综合促成的结果。罗马法渊源中存在着大量直接体现有利被告原则的条文,它们也同时成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近代中国宪政的历史考察
    近代中国宪政的历史考察 马小红; 1: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西方宪政在近代能够影响中国并在中国发展,首先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与近代宪政相契合的因素,自鸦片战争到戊戌变法半个世纪,中国社会对西方议会制度的探讨和逐步接受,说明中国传统对西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历史维度的亲属相盗立法论考
    历史维度的亲属相盗立法论考 鲁昕; 1:山东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Abstract): 在中国,亲属相盗作为盗窃罪的特殊形式,自上古三代就开始为刑法所特别关注,其立法传承演变数千年,中断于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传统社会亲属相盗立法,奠基于以"礼治"为基础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经济法责任的归责原则
    经济法责任的归责原则 陈婉玲; 1:华东政法大学 摘要(Abstract): 经济法责任是法律责任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法律责任在本质上是一种可以不断整合、创新的资源,独立的经济法责任理论依赖于法律责任资源的还原和再分配。经济法责任归责原则是建立独立的经济法责任理论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贯通中国经济法学发展的经脉——以分配为视角
    贯通中国经济法学发展的经脉——以分配为视角 张守文; 1:北京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分配的路径是贯通中国经济法学发展的一条重要经脉,从分配的视角审视经济法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个体的利益分配和国家的财政分配是推动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动因;改革开放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从陪审团审判到公正审判——关于传闻证据规则的历史沿革和理论嬗变
    从陪审团审判到公正审判——关于传闻证据规则的历史沿革和理论嬗变 朱立恒; 1: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在英国实行知情陪审团时期,传闻证据规则并没有存在的必要性。随着大陪审团与小陪审团之间的分离,传闻证据规则逐渐得以确立。早期传闻证据规则主要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