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契机的危机——制度变迁视域下的“大萧条”之于经济法 王红霞; 1:中南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危机是制度变迁的非根本性因素,但在变迁进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蕴藏巨大破坏性的经济危机,基于其紧迫性、不确定性、系统性等特点,能够降低制度变革的各项成本,并促使个体意识形态快速转变和社会意识形态有效整合,为新制度的确立、实施与巩固创造了常时不具备的条件。从该意义上讲,危机正是制度变迁的契机。契机的含义包括对危机功能的认识和变革时机的把握。美国经济法正是在应对大萧条的过程中从传统部门法脱胎而出。历史和逻辑表明,经济危机是经济法产生的契机。
关键词(KeyWords): 制度变迁;;经济法;;经济危机;;变革成本;;意识形态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笔者主持的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经济转型与法律变革”(项目编号11YJC8201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Author): 王红霞;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更多分析,参见Stephen D.Krasner,Approaches to the State:Alternative Conceptions and Historical Dynamics,Comparative Politics,1984(16).[2]Ebbinghaus,Bernhard.Can Path Dependence Explain Institutional Change?Two Approaches Applied to Welfare State Reform[EB/OL].http://www.mpi-fg-koeln.mpg.de/pu/mpifg_dp/dp05-2.pdf.最后访问日期:2008-12-28.[3]事实上,这也正是诺思教授所强调的“制度变迁的两个源泉”。参见孙圣民:“制度变迁视角的意识形态理论分析”,载《经济评论》2006年第6期。[1]该划分是由雷蒙德·莫利在1939年首次提出,后由巴兹尔·劳赫作为其1944年出版的《新政史》一书的主题。现在史学界通常采用这种划分方法。参见Raymond Moley,After Seven Years,York,Harper&Brothers Publishers,1939;Basil Rauch,The History of the New Deal,York,Creative Age Press,1944.综合的分析,救济是复兴的前提,也是复兴的手段;改革在对大萧条反省的基础上,对救济手段和复兴措施的制度化,使救济手段和复兴措施融入政府职能和国家经济运行机制,保障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1]Douglass C.North.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Change.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5),p.111.[2]同上注。第3页。[1]H.L.Mencken.Prejudices:Third Series,New York:Kessinger Publishing,LLC,p.271(1922).[1]关于这一问题的详见探讨,参见拙作:“经济法功能的实证研究——实证社会学的进路”,载《法学评论》2008年第2期。[2]John Ikenberry,et.al.The State and American Foreign Economic Policy,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9).[3]关于这一进程的细节,参见胡国成:《塑造美国现代经济制度之路》,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1][美]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2][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于树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3][英]彼得·马赛厄斯、悉尼·波拉德:《剑桥欧洲经济史(第8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4]陈明、李庆余、陈华:《相信进步——罗斯福与新政》,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5][美]劳伦斯·傅利曼:《二十世纪美国法律史》,吴懿婷译,台北商周出版2005年版。[6][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合法性危机》,刘北成、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7]张曙光:“论制度均衡和制度变革”,载《经济研究》1992年第6期。[8][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广州外国语学院英美问题研究室翻译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9][英]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致命的自负》,冯克利、胡晋华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10]孙圣民:“新制度经济学与演化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的比较分析”,载黄少安:《制度经济学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11][美]保罗·克鲁格曼:《美国怎么了——一个自由主义者的良知》,中信出版社2008年版。[12]刘绪贻:《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1929—1945),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作为契机的危机——制度变迁视域下的“大萧条”之于经济法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2017-06-25
相关话题/经济法 经济 经济学 经济史 法律
八二宪法与现代法律秩序
八二宪法与现代法律秩序 汪庆华; 1:中国政法大学 摘要(Abstract): 在学界和法律实务界,对宪法功能的普遍认识是它主要在于约束政府权力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概括来说,就是限权和人权。但在这两种功能之外,宪法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统一法律。宪法作为一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论法律制度的修辞之维
论法律制度的修辞之维 谢晖; 摘要(Abstract): 作为一套严谨的体系,人类的法律制度既搭架在逻辑的前提下,同时也建立在修辞的基础上,所以,法律制度不仅具有逻辑之维,也具有修辞之维。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逻辑推论的基本前提其实是修辞,法律制度作为人类思维的产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法律:规制与解放之间——读《迈向新法律常识——法律、全球化和解放》
法律:规制与解放之间——读《迈向新法律常识——法律、全球化和解放》 高鸿钧; 1:清华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在人类社会,没有秩序,人们的自由就无从谈起;但没有自由,人们就可能沦为暴政的祭品。就此而言,秩序与自由之间是一种悖论关系。规制与解放,是秩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守望法治:法律监督的价值分析与机制变革
守望法治:法律监督的价值分析与机制变革 田宏杰;温长军; 1: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2: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 摘要(Abstract): 检察机关通过诉讼活动中检察权的独立行使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在我国既具有合法性,又具有正当性,正是检察独立与审判独立在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养老金监管的法经济学分析
养老金监管的法经济学分析 胡继晔; 1:中国政法大学法和经济学研究中心 摘要(Abstract): 根据经济学中边际成本递增、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对养老金监管的法经济学分析可以发现其成本-收益的有效监管区域,从而避免监管不足和监管过度。目前国际上养老金监管的两种规则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法律起源的人性分析——以人性冲突为视角
法律起源的人性分析——以人性冲突为视角 姜登峰; 1: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法律起源是一个复杂的法学理论问题。从人性冲突的视角看法律起源,法律几乎在人类社会的伊始就诞生了。由于人性的矛盾冲突破坏着人类自身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秩序,因此在人类历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什么是法律监督机关
什么是法律监督机关 田夫; 1: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摘要(Abstract): 法律监督机关这一概念的理论渊源可追溯至列宁,列宁为苏联检察制度实行垂直领导制和一般监督奠定了基础。中国检察制度创建时在全面继受苏联检察制度的基础上,产生了法律监督机关概念。但是,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二战流失文物回归争端解决的最新进展及其法律评析
二战流失文物回归争端解决的最新进展及其法律评析 李玉雪; 1:重庆社会科学院 摘要(Abstract): 二战流失文物回归争端由来已久,且付诸法律解决存在着局限性,需采取法律以外的方式加以解决,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流失文物的原则宣言草案》为促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文若其人:赵舒翘与《提牢备考》互证——兼论中国法律史的研究方法
文若其人:赵舒翘与《提牢备考》互证——兼论中国法律史的研究方法 沈玮玮; 1: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由清末名臣赵舒翘所著的《提牢备考》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监狱法规汇编。正所谓文若其人,《提牢备考》的编写正是赵舒翘一生为人、为官、为学、为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独立抑或附属:再论和离的法律地位——兼与范依畴商榷
独立抑或附属:再论和离的法律地位——兼与范依畴商榷 崔兰琴; 1:浙江工商大学法制与伦理研究中心 摘要(Abstract): 中国古代一贯实行有条件的许可离婚。从唐律开始,和离作为一项独立的立法,与七出、义绝一并构成中国古代法上的离婚形式,而非七出、义绝离婚的附属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