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独立抑或附属:再论和离的法律地位——兼与范依畴商榷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2017-06-25

独立抑或附属:再论和离的法律地位——兼与范依畴商榷
崔兰琴; 1:浙江工商大学法制与伦理研究中心 摘要(Abstract):

中国古代一贯实行有条件的许可离婚。从唐律开始,和离作为一项独立的立法,与七出、义绝一并构成中国古代法上的离婚形式,而非七出、义绝离婚的附属。该制强调夫妻情不协和而两愿离婚,从根本上排除国家对婚姻的强制干预力,重视夫妻自身的调整功能。学者在分析和离时,对其限制也有所认识,并没有把它视为无条件的、完全自由的两愿离婚。诸多事例表明,和离在实际生活中普遍存在。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离愈至后世愈益成为民间离婚的主要方式。

关键词(KeyWords): 和离;;独立;;附属;;七出;;义绝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杭州师范大学“法治中国化研究中心”课题(丙A二04)的研究成果;;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11YJA820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杭州市社科规划项目(B11FX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Author): 崔兰琴;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①原文参见范依畴:“中国古代的‘和离’不是完全自由的两愿离婚”,载《政法论坛》2011年第1期,第53-60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法理学法律史》2011年第4期。①笔者对于唐律条文的理解,首先得益于在中国政法大学读博士时导师徐世虹教授的唐律读书会,激烈的讨论使笔者获益匪浅。而具体的分析则承蒙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张传玺的不吝赐教,在此谨表谢意。当然,文中谬误之处,皆由笔者自负。①由于笔者的阅读视野有限,肯定无法包括所有的和离事例,这不得不说是一大缺憾。和离事例详见拙作:“中国古代法上的和离”,载《法学研究》2010年第5期,第175-178页。①分别参见“刑科提本·婚姻奸情类”,议政大臣阿桂等,53·10·24;“刑科提本·婚姻奸情类”,山东抚长麟,53·8·4。②唐代敦煌放妻书的诸多格式及其分析,参见拙作:“中国古代法上的和离”,载《法学研究》2010年第5期,第176-177页。③有关限制官员和离的规定,参见拙作:“中国古代法上的和离”,载《法学研究》2010年第5期,第173-174页。①《刑科提本》婚姻奸情类的相关案例,参见拙作:“中国古代法上的和离”,载《法学研究》2010年第5期,第177-178页。②《刑科提本·婚姻奸情类》,议政大臣喀宁阿等,54·5·12。[1]范依畴:“中国古代的‘和离’不是完全自由的两愿离婚”,载《政法论坛》2011年第1期。[2]崔兰琴:“中国古代法上的和离”,载《法学研究》2010年第5期。[3]王明德:《读律佩觿》,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4]沈家本:“刑统赋解”,载《枕碧楼丛书》,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整理标点,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5]沈之奇:《大清律辑注》,怀效锋、李俊点校,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6]崔兰琴:“中国古代的义绝制度”,载《法学研究》2008年第5期。[7]沈家本:“历代刑法考”,载《寄簃文存》,中华书局1985年版。[8]陈顾远:《中国婚姻史》,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9]陈鹏:《中国婚姻史稿》,中华书局1990年版。[10]董家遵:《董家遵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1]戴炎辉:“中国固有法上之离婚法”,载戴炎辉:《传统中华社会的民刑法制》,财团法人戴炎辉文教基金会1998年版。[12]向淑云:《唐代婚姻法与婚姻实态》,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13]史凤仪:《中国古代的家族与身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14]前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编:《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下)》,胡旭晟等点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5]郭成伟、崔兰琴:“兼顾与衡平:中国古代离婚制度的体系特质”,载《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16]陶毅、明欣:《中国婚姻家庭制度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相关话题/社会 社科 政法 规划 刑法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从政法传统看中国的地方变通——以宅基地流转试验为切入点
    从政法传统看中国的地方变通——以宅基地流转试验为切入点 何博; 1: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2:西南政法大学法社会学与法人类学研究中心 摘要(Abstract): 宅基地制度的关键在于政府垄断一级土地市场收取"暗税",在不挑战这一实质立法目的的情况下,地方的变通行为是可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国际社会契约:法治世界的原点架构
    国际社会契约:法治世界的原点架构 何志鹏; 1:吉林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在行为的层面上,国际社会契约是一种实践,国家之间为了应对共同的挑战和风险,共同让渡权能、建立组织,授予组织一定的配置资源、协调行动的权能。作为世界秩序结构的理念,国际社会契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实施问题研究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实施问题研究 何海岚; 1:中国政法大学 摘要(Abstract): 随着人权法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人们逐渐改变了否定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作为一项法定权利的观念,开始承认经社文权利与其他权利一样具有法律约束力,并在理论上取得了令人瞩目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无偿合同:民法学与社会学之维
    无偿合同:民法学与社会学之维 宁红丽;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作为典型合同体系例外和特别规则存在的无偿合同,无论在成立(生效)要件、终止方式,还是在债务人承担的义务标准等方面,其制度设计都与有偿合同迥异。制度差异的背后隐藏着对不同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中国刑法的百年变革——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
    中国刑法的百年变革——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 赵秉志; 1: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暨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自1911年至今的百年间,中国刑法历经清末民初、民国政府和新中国等重要历史时期,先后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政法论坛》2011年总目录
    《政法论坛》2011年总目录 摘要(Abstract): ~~关键词(KeyWords):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以权利制约权力——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基本权利立法实践的发展
    以权利制约权力——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基本权利立法实践的发展 徐爽; 1:中国政法大学人权与人道主义法研究所 摘要(Abstract):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2010年如期形成,标志着法律日益成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保障公民权利的最重要的制度手段。从政策调控到法律体系——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司法“零距离”何以可能?——论如何应对社会与司法疏离的挑战
    司法“零距离”何以可能?——论如何应对社会与司法疏离的挑战 陶世祥; 1:重庆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从基本的法治共识和司法的本身规律来讲,司法职业化是司法现代化的当然要求。但是,司法职业化的极端发展又有导致社会与司法疏离的危险。法官的职业理性与大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公益性社会组织营利活动的法律规制
    公益性社会组织营利活动的法律规制 杨道波; 1:聊城大学法学院 2:南京师范大学法学博士后流动站 摘要(Abstract): 各国对于公益性社会组织营利活动的立法规制主要有允许型和禁止型两种模式,但明确区分相关营利活动和无关营利活动而实施不同约束政策和激励政策却成为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中国近代治安处罚法规的演变——以违警罚法的去刑法化为视角
    中国近代治安处罚法规的演变——以违警罚法的去刑法化为视角 沈岚; 1:安徽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作为中国近代治安处罚法规的嚆矢,1906年出台的《违警罪章程》是作为特别刑法面世的。尽管当时国内外对违警与犯罪的关系尚无定论,但基于多方因素的考虑,1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