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实施问题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2017-06-25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实施问题研究
何海岚; 1:中国政法大学 摘要(Abstract):

随着人权法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人们逐渐改变了否定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作为一项法定权利的观念,开始承认经社文权利与其他权利一样具有法律约束力,并在理论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关于义务缺位论,根据国家义务的三分论,国家履行尊重的义务不再限于消极措施,而履行保护和实现的义务,也不一定要积极作为。因此,国家对人权保护承担的义务是多层次的,且无可逃遁。关于资源耗费论,并非所有的经社文权利需要耗用资源,更多情况下,实现经社文权利的最佳途径是使个人自由免受国家干预,或者通过个人自主地调配资源。关于逐步实现论,《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对权利逐步实现的规定,其真正用意是要求无论缔约国贫富,都公平、有效、充分地利用资源,以一切适当方法在短期内实现权利。关于不可诉论,一国不提供司法补救,并不意味着该项权利具有不可审理的性质。形成经社文权利不可诉论断的原因,主要是裁决机构缺乏能力和意愿。而国内法院和区域性人权法院的司法判例,可作为经社文权利可诉性的最佳例证。时至今日,可以说人们多已从经社文权利是否可诉的讨论转移到更加细致的审判和执行的问题上。一方面,通过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的工作,进一步明确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内容的规范性,和缔约国所负有的国家义务。另一方面,对于那些权利实际上不可诉的国家来讲,更重要的义务是如何使得权利可诉。

关键词(KeyWords):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家义务;;资源耗费;;逐步实现;;可诉性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何海岚;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Manfred Nowak,Introduction to the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Regime,Leiden:Martinus Nijhoff,pp.23-24(2003.).[2]同上,p.173。[1]西方国家要求按照欧洲理事会的模式将《宣言》分为两项不同的条约以抵制社会主义国家对于人权不可分的观点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比民主、自由更为重要的主张。西方国家认为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只是“纲领性的权利”,不能确立可直接执行的国际义务;而社会主义国家虽然主张人权的相互依赖且不可分割性,但在原则上拒绝任何形式的国际监督。See Manfred Nowak,Introduction to the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Regime,Leiden:Martinus Nijhoff,p.24、79(2003).Koen Raes,The Philosophical Basis of Social,Economic and Cultural Rights,Peter van der Auweraert et al,Social,Economic and Cultural Rights:An Appraisal of Current European 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s,Antwerp:Maklu,p.43(2000).[2]Manfred Nowak,Introduction to the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Regime,Leiden:Martinus Nijhoff,p.24、79(2003).法国学者卡雷尔.瓦萨克(Karel.Vasak)提出的人权三代论,尽管在理论上被人们广泛接受,然而在具体人权的实现过程中,将人权分层别次的作法早已受到学界的批驳。人权的完整性和不可分割性才是当今学界的普遍共识。另参见齐延平:“论普遍人权”,载于《法学论坛》2002年第3期。[3]根据吉奥.耶利奈克(Georg Jellinek)的性质理论以及卡雷尔.瓦萨克(Karel Vasak)的人权分代论,各国在公民权利方面只有义务不进行干预,而在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方面则有义务提供积极的服务。只有在人权不可分割和相互依存成为显然的事实时,人们才逐渐地在原则上接受各国有义务尊重、保护和实现人权。[奥]曼弗雷德.诺瓦克:《国际人权制度导论》,柳华文(译),孙世彦(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16页,第24、46页。[4]Manfred Nowak,Introduction to the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Regime,Leiden:Martinus Nijhoff,p.79(2003).[5]Asbj¢rn Eide et al.,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A textbook.2nd Rev.Ed.Dordrecht:Martinus Nijhoff,p.10(2001).[1]Craig Scott,The Interdependence and Permeability of Human Rights Norm:Towards a Partial Fus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Hu-man Rights,Osgoode Hall Law Journal,Vol.27,No.4(1989),p.833.[2]1986年,国际上的权威学者和专家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的林堡大学召开研讨会,制定了《关于实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的林堡原则》。该项原则对《公约》下缔约国义务的性质和范围,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委员会对缔约国报告的审议问题,以及《公约》第四部分之下的国际合作问题作了阐释,为理解《公约》下法律性质的标准提供了全面的构架,并作为解释这些规范的一种重要方法。参见《关于侵犯经济、社会、文化权利行为的马斯特里赫特准则》导言(一)。由于《林堡原则》先于1990年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关于缔约国义务的法律性质的第3号一般性意见而制定,因而它对委员会起草第3号一般性意见的影响颇深。[3]1997年《关于侵犯经济、社会、文化权利行为的马斯特里赫特准则》是作为《林堡原则》的补充,于1997年在马斯特里赫制定的。该项指导准则讨论了经社文权利的重要意义、缔约国履行义务的形式和评估标准、通过故意和疏忽的行为对权利侵犯的含义、对侵犯所负有的责任、受害者以及其被赋予享有有效救济的权利。[4]英国法哲学家约瑟夫.拉兹(Joseph Raz)认为权利与义务具有关联性,权利是义务的基础。[英]约瑟夫.拉兹:《自由的道德》,孙晓林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72-173页。美国法学家霍菲尔德(Wesley Hohfeld)在《基本法律概念》一文里还细致描述了权利与义务对应的具体情形。Wesley Newcomb Hohfeld,Some Fundamental Legal Conceptions as Applied in Judicial Reasoning,Yale Law Journal(1913-1914),pp.16-45,at p.30.夏勇:《中国民权哲学》,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21-222页。[1]社会政治理论学家伊萨克.柏林爵士(Isaiah Berlin)在其1965年的作品《论自由的四篇论文》中将自由的两个概念(two concept of liberty)分为消极的自由(negative freedom)和积极的自由(positive freedom).Berlin,I.(1958),“Two Concepts of Liberty”in Isaiah Berlin(1969),Four Essays on Libert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http://www.wiso.uni-hamburg.de/fileadmin/wiso_vwl/johannes/Ankuendi-gungen/Berlin_twoconceptsofliberty.pdf.p.2.最后访问日期:2011-05-19。[2]实践证明,一国之内侵犯人权的状况存在,是由于:(1)该国客观上缺乏必要的资源;(2)该国在主观上缺乏保障人权的意愿。参见班文战:“人权的国际保护”,载于徐显明主编:《人权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319-348页,第321页。关于资源缺乏一说,请参见下文。[3]G.J.H.van Hoof,The Legal Nature of Economic,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A Rebuttal of Some Traditional Views,in Philip Alston,and Katarina Toma-evski,eds.,The Right to Food,Dordrecht,.Netherlands:Martinus Nijhoff,pp.97-110,at p.106(1984).[4]Louis Henkin,A Post-Cold War Human Rights Agenda,Yal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p.250(1994).[5]Asbj¢rn Eide et al.,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A textbook.2nd Rev.Ed.Dordrecht:Martinus Nijhoff,p.23(2001).[6]1999年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第20届会议通过的第12号一般性意见采用了艾德先生的国家义务三分法。参见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第12号一般性意见(第11条关于取得适足食物的权利)(1999),第15段,载于E/C.12/1999/5号文件,联合国人权高专办事处:《国际人权文书-各人权条约机构通过的一般性意见和一般性建议汇编》,HRI/GEN/1/Rev.7,第64-65页。1997年《关于侵犯经济、社会、文化权利行为的马斯特里赫特准则》准则6。Asbj¢rn Eide et al.,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A textbook.2nd Rev.Ed.Dordrecht:Martinus Nijhoff,p.23(2001).此外,联合国人权高专办事处于2005年出版的《国家人权机构手册: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中也应用了这一国家义务分类方法。See Office of the High Commissioner for Human Rights,The Nature of Economic,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Handbook for National Human Rights Institutions.New York/Geneva:United states,pp.15-20(2005).[7]联合国人权高专办事处:《国家人权机构手册: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日内瓦:联合国出版物2004年版,第23页。[1]联合国人权高专办事处:《国家人权机构手册: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日内瓦:联合国出版物2004年版,第23页。[2]联合国人权高专办事处:《国家人权机构手册: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日内瓦:联合国出版物2004年版,第26-27页。在关于残疾人的第5号一般性意见中,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委员会吁请缔约国“确保公营部门和私营部门都能在恰当限度内受规章条例的约束,以确保残疾人得到公平待遇……有必要使私人雇主、货物和服务的私人提供者以及其他非公营实体受到与残疾人相关的不歧视和平等准则的约束”。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第5号(关于残疾人的一般性意见)(1994),第11段,E/1995/22号文件,联合国人权高专办事处:《国际人权文书-各人权条约机构通过的一般性意见和一般性建议汇编》,HRI/GEN/1/Rev.7,第25页。另外,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第12号一般性意见中,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委员会也指出“保护的义务要求缔约国采取措施,确保企业或个人不得剥夺个人取得足够粮食的机会”。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第12号一般性意见(第11条关于取得适足食物的权利)(1999),第15段,E/1995/22号文件,联合国人权高专办事处:《国际人权文书-各人权条约机构通过的一般性意见和一般性建议汇编》,HRI/GEN/1/Rev.7,第65页。[3]Asbj¢rn Eide et al.,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A Textbook.2nd Rev.Ed.Dordrecht:Martinus Nijhoff,p.23(2001).[4]联合国人权高专办事处:《国家人权机构手册: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日内瓦:联合国出版物2004年版,第27页。[5]Asbj¢rn Eide et al.,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A Textbook.2nd Rev.Ed.Dordrecht:Martinus Nijhoff,p.23(2001).[6]1966年《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11条第2(a)款。[7]Asbj¢rn Eide et al.,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A Textbook.2nd Rev.Ed.Dordrecht:Martinus Nijhoff,p.24(2001).[8]联合国人权高专办事处:《国家人权机构手册: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日内瓦:联合国出版物2004年版,第28页。[9]UN Commission on Human Rights Settlements,Activities of The United Nations Centre for Human Settlements(Habitat):Progress Report of the Executive Director-Guidelines on Practical Aspects i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Human Right to Adequate Housing,Including the Formul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Housing Rights Programme,30March1999,HS/C/17/INF/6,Table2:Responsibilities of States for the full and progressive reali-zation of the human right to adequate housing and possible actions at the national and local levels.同时,参见联合国人权高专办事处:《国家人权机构手册: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日内瓦:联合国出版物2004年版,第29页。[1]Asbj¢rn Eide et al.,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A Textbook.2nd Rev.Ed.Dordrecht:Martinus Nijhoff,pp.26-28(2001).[2]相对于个人的私有财产而言。[3]Asbj¢rn Eide et al.,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A Textbook.2nd Rev.Ed.Dordrecht:Martinus Nijhoff,pp.24-25(2001).[4]S.W.M.Broeks v.The Netherlands,Communication No.172/1984,U.N.Doc.CCPR/C/OP/2at196(1990).[1]Airey v.Ireland(Application No.6289/73),European Court of Human Rights,judgment on European Court of Human Rights,October9,1979,para26and Dissenting Opinion of Judge O’Donoghue,A.General Observation.[2]Also called the case of“street children”.Inter-American Court of Human Rights,judgment of19November1999.Joint Concurring O-pinion of Judges A.A.Can-ado Trindade and A.Abreu-Burelli,para.2.Annex I,p.61.[3]人权事务委员会第6号一般性意见(第6条关于生命权)(1982),第5段,联合国人权高专办事处:《国际人权文书-各人权条约机构通过的一般性意见和一般性建议汇编》,HRI/GEN/1/Rev.7,第127页.[4]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减少儿童死亡率》,UNICEF,Reduce the Child Mortality,http://www.unicef.org/mdg/childmortality.html,最后访问日期:2008-06-15日。[5]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第12号一般性意见(第11条关于取得适足食物的权利)(1999),第25段和第30段,E/1995/22号文件,联合国人权高专办事处:《国际人权文书-各人权条约机构通过的一般性意见和一般性建议汇编》,HRI/GEN/1/Rev.7,第67页。[6]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第3号一般性意见(第2条第1款关于缔约国义务的性质)(1990),第9段,E/1991/23号文件,联合国人权高专办事处:《国际人权文书-各人权条约机构通过的一般性意见和一般性建议汇编》,HRI/GEN/1/Rev.7,第15页。[7]《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的基本条款第2条第1款。[1]参见经社文权利委员会声明,E/C.12/2007/1,第12段。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第3号一般性意见(第2条第1款关于缔约国义务的性质)(1990),第9段,E/1991/23号文件,联合国人权高专办事处:《国际人权文书-各人权条约机构通过的一般性意见和一般性建议汇编》,HRI/GEN/1/Rev.7,第15页。[2]根据《公约》第2条第1款,立法措施是必不可少的,特别当现行法律与《公约》下缔约国的义务抵触时,第2条第1款要求采取立法行动。参见《林堡原则》第18条。[3]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认为《公约》第2条第1款反映的主要结果义务是采取步骤。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第3号一般性意见(第2条第1款关于缔约国义务的性质)(1990),第7段和第9段,E/1991/23号文件,联合国人权高专办事处:《国际人权文书-各人权条约机构通过的一般性意见和一般性建议汇编》,HRI/GEN/1/Rev.7,第14-15页。仅凭法律是无法确保所有人享有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政府制定行政、司法、政策、经济、社会和教育措施以及其他一切必要步骤。参见《林堡原则》第17条。[4]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第3号一般性意见(第2条第1款关于缔约国义务的性质)(1990),第5段,E/1991/23号文件,联合国人权高专办事处:《国际人权文书-各人权条约机构通过的一般性意见和一般性建议汇编》,HRI/GEN/1/Rev.7,第14页。例如,经社文委员会注意到“不受歧视地享有公约所承认的权利可通过司法或其他有效的补救方式得到适当的促进”。另参见《林堡原则》第19条。[5]艾德先生早先便提出了这个问题,并作出论述。下文关于此问题的主要观点请参见Asbj¢rn Eide et al.,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A Textbook.2nd Rev.Ed.Dordrecht:Martinus Nijhoff.2001.p.27.[6]Robert E.Robertson,Measuring State Compliance with the Obligation to Devote the‘Maximum Available Resources’to Realizing Econom-ic,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Human Rights Quarterly,vol.16,No.4(November,1994),p.697.[7]Philip Alston&Quinn Gerard,The Nature and Scope of States Parties Obligation under the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Economic,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9Human Rights Quarterly,p.179(1987).Committee on Economic,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An Evaluation of The Obligation to Take Steps to The‘Maximum of Available Resources’under An Optional Protocol to The Covenant,38th session,30April-18May2007,GENER-AL.E/C.12/2007/1,10May2007.para.5[8]Amartya Sen,Poverty and Famines:An Essay on Entitlement and Deprivatio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2.[1]Asbj¢rn Eide et al.,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A Textbook.2nd Rev.Ed.Dordrecht:Martinus Nijhoff,p.26(2001).[2]Asbj¢rn Eide et al.,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A Textbook.2nd Rev.Ed.Dordrecht:Martinus Nijhoff,pp.27-28(2001).[3]2009年经济、社会和权利委员会第20号一般性建议(第2条第2款关于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中的非歧视原则),第7节,载于E/C.12/GC/20号文件。另见《林堡原则》第22条。[4]2009年经济、社会和权利委员会第20号一般性建议(第2条第2款关于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中的非歧视原则),第8节,载于E/C.12/GC/20号文件。[5]2009年经济、社会和权利委员会第20号一般性建议(第2条第2款关于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中的非歧视原则)还列举了多种禁止歧视的理由,如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见解、国籍或社会出身、财产、出生或其他身份、残疾、年龄、婚姻和家庭状况、性取向和性别认同、健康状况、居住地点、经济和社会状况等。参见第15-35节,,载于E/C.12/GC/20号文件。[6]2009年经济、社会和权利委员会第20号一般性建议(第2条第2款关于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中的非歧视原则),第10节,载于E/C.12/GC/20号文件。[7]2009年经济、社会和权利委员会第20号一般性建议(第2条第2款关于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中的非歧视原则),第37节,载于E/C.12/GC/20号文件。[8]2009年经济、社会和权利委员会第20号一般性建议(第2条第2款关于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中的非歧视原则),第40节,载于E/C.12/GC/20号文件。[9]International law Commission:Yearbook of the International Law Commission1977,Volume II,Part One,Documents of the twenty-ninth session(excluding the report of the Commission to the General Assembly),p.8.此外,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也认为《公约》第2条第1款反映的主要结果义务是采取步骤。[10]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第3号一般性意见(第2条第1款关于缔约国义务的性质)(1990),第9段,E/1991/23号文件,联合国人权高专办事处:《国际人权文书-各人权条约机构通过的一般性意见和一般性建议汇编》,HRI/GEN/1/Rev.7,第15页。[1]《林堡原则》第23-24条。Committee on Economic,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An Evaluation of The Obligation to Take Steps to The‘Maximum of Available Resources’under An Optional Protocol to The Covenant,38th session,30April-18May2007,GENERAL.E/C.12/2007/1,10May2007.para.4.[2]Committee on Economic,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An Evaluation of The Obligation to Take Steps to The‘Maximum of Available Re-sources’under An Optional Protocol to The Covenant,38th session,30April-18May2007,GENERAL.E/C.12/2007/1,10May2007.para.4[3]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第12号一般性意见(第11条关于取得适足食物权利)(1999),第17段,E/1995/22号文件,联合国人权高专办事处:《国际人权文书-各人权条约机构通过的一般性意见和一般性建议汇编》,HRI/GEN/1/Rev.7,第65页。[4]See Asbj¢rn Eide et al.,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A textbook.2nd Rev.Ed.Dordrecht:Martinus Nijhoff.2001.pp.26-27.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第3号一般性意见(第2条第1款关于缔约国义务的性质)(1990),第10段,E/1991/23号文件,联合国人权高专办事处:《国际人权文书-各人权条约机构通过的一般性意见和一般性建议汇编》,HRI/GEN/1/Rev.7,第15页。[5]Committee on Economic,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An Evaluation of The Obligation to Take Steps to The‘Maximum of Available Re-sources’under An Optional Protocol to The Covenant”,38th session,30April-18May2007,GENERAL.E/C.12/2007/1,10May2007.para.8-9.第8段中译文转引自李万熙,余秀燕译:“‘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及其实施:国际标准”,载柳华文主编:《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可诉性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19-40页,第27页。[6]Committee on Economic,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An Evaluation of The Obligation to Take Steps to The“Maximum of Available Re-sources”under An Optional Protocol to The Covenant,38th session,30April-18May2007,GENERAL.E/C.12/2007/1,10May2007.para.10.[1]Craig Scott,&Patrick Macklem,Constitutional Ropes of Sand or Justifiable Guarantees-Social Rights in a New South Africa Constitution,141U.Pa.L.Rev.1(1992).p.35.[2]Manfred Nowak,Introduction to the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Regime,Leiden:Martinus Nijhoff.p.173(2003).[3]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第3号一般性意见(第2条第1款关于缔约国义务的性质)(1990),第5-6段,E/1991/23号文件,联合国人权高专办事处:《国际人权文书-各人权条约机构通过的一般性意见和一般性建议汇编》,HRI/GEN/1/Rev.7,第14页。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第9号一般性意见(关于《公约》在国内的适用)(1998),第8段,E/1999/22号文件,联合国人权高专办事处:《国际人权文书-各人权条约机构通过的一般性意见和一般性建议汇编》,HRI/GEN/1/Rev.7,第55页。[4]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第3号一般性意见(第2条第1款关于缔约国义务的性质)(1990),第5段。[5]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第3号一般性意见(第2条第1款关于缔约国义务的性质)(1990),第5段,E/1991/23号文件,联合国人权高专办事处:《国际人权文书-各人权条约机构通过的一般性意见和一般性建议汇编》,HRI/GEN/1/Rev.7,第14页。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第9号一般性意见(关于《公约》在国内的适用)(1998),第10段,E/1999/22号文件,联合国人权高专办事处:《国际人权文书-各人权条约机构通过的一般性意见和一般性建议汇编》,HRI/GEN/1/Rev.7,第55-56页。《林堡原则》第22条也有相似的表示:“8.虽然充分落实《公约》确认的权利的工作须逐步加以实现,但可使某些权利的适用立即由法院裁判,而另一些权利则可以逐步成为可由法院裁判的权利。”The Limburg Principle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Economic,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Undoc.E/CN.4/1987/17.Annex,Reprinted in:Human Rights Quarterley,Vol.9(1987),pp.122-135,at p.124.[1]联合国人权高专办事处:《国家人权机构手册: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日内瓦:联合国出版物2004年版,第34页。[2]Soobramoney v.Minister of Health(KwaZulu-Natal)([1997]ZACC17).[3]Government of Republic of South Africa and Others v.Grootboom[2000(11)BCLR1169(CC)]。格鲁特布姆案在国际法人权法学界被视为里程碑式的判例。参见Jeanne M.Woods,“Justifiable Social Rights as a Critique of the Liberal Paradigm”,38Texas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p.786(2003).[4]Minister of Health and Others v.Treatment Action Campaign and Others,(TAC)(2002)5SA721(CC)[5]Supreme Administrative Court,2September1998,No.1701,Also see Martin Scheinin,Protection of the Right to Housing in Finland,in:Scott Leckie,National Perspective on Housing Rights,Hague:Kluwer Law International,p.248(2003).[6]Administrative Court of Central Finland,26March1997,No.227.Also see Economic and Social Council,Fifth Periodic Reports Submitted by States Parties under Articles16and17of The Covenant,Substantive session of2006,E/C.12/FIN/5,8February.p.9(2006).[7]Supreme Administrative Court,27November2000,No.3118.Also see Martin Scheinin,Protection of the Right to Housing in Finland,in:Scott Leckie,National Perspective on Housing Rights,Hague:Kluwer Law International,p.246(2003).[8]芬兰除上述判例外,在经社文权利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还有,(1)有关工作权的判例:KKO1997:141(Yearbook of the Supreme Court1997No.141);(2)有关社会服务的判例:Helsinki Court of Appeals28October1999,Case No.S98/225;(3)有关教育权的判例:Su-preme Administrative Court,28February2000,No.394;(4)有关社会援助的判例:Administrative Court of Hme,1June1999,No.368/3;(5)有关少数人文化的权利:Supreme Administrative Court,7April2000,No.686;Supreme Administrative Court,22September1999,No.3181;Su-preme Administrative Court,31March1999,Nos.692and693.[9]下文关于欧洲人权法院通过《欧洲人权公约》第6条来保护经社文权利的内容主要源自Martin Scheinin:“作为法定权利的经济和社会权利”,载[挪]Asbj¢rn Eide等主编:《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教程(修订第二版)》,中国人权研究会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0-33页。[10]Gaygusuz v.Austria,Reports of Judgments and Decisions1996-IV,No.14.[11]Airey v.Ireland,judgment of9October1979,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urt of Human Rights,Series A,No.32.[1]Feldbrugge v.the Netherlands,judgment of29May1986,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urt of Human Rights,Series a,No.99.[2]Dreamland v.Germany,judgment of29May1986,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urt of Human Rights,Series a,No.100.[3]Salesi v.Italy,judgment of26February1993,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urt of Human Rights,Series A,No.257-E.政府拒不给予申请人残疾津贴,涉及社会救济而非社会保险。决定申请人残疾津贴的行政当局没有行驶自由裁量权,因而欧洲人权法院裁定当局政府违反了《欧洲人权公约》第6条第1款。而Salesi女士主张这是一项经济权利,源自于宪法下有效的具体法规。[4]Schuler-Zgraggen v.Switzerland,judgment of24June1993,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urt of Human Rights,Series A,No.263.Schuler-Zgraggen女士主张这是一项经济权利,它源于联邦法律规定。基于Schuler-Zgraggen女士作为有子女的已婚妇女,即使没有健康问题也不会再工作的假设,政府拒绝给予法定残疾养老金。欧洲人权法院判定缔约国违反了第14条和第6条第1款。[5]Sporrong&Lnnroth v.Sweden,judgment of23September1982,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urt of Human Rights,Series A,No.52.[6]James and others v.UK,judgment of21February1986,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urt of Human Rights,Series A,No.98.[7]Kjeldsen,Busk Madsen and Pedersen v.Denmark,judgment of7December1976,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urt of Human Rights,Se-ries A,No.23.[8]Campbell and Cosans v.UK,Series A,judgment of25February1982,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urt of Human Rights,No.48[9]Belgian Linguistics v.Belgium,judgment of23July1968,Series A,No.6.[10]一些北欧国家逐渐形成一种趋势,即把社会保障、健康、教育、福利和社会服务作为一项个人权利来保护。参见Martin Scheinin:“作为法定权利的经济和社会权利”,载[挪]Asbj¢rn Eide等主编:《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教程(修订第二版)》,中国人权研究会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2页。[11]F.H.Zwaan-de Vries v.the Netherlands,Communication No.182/1984.[12]S.W.M.Brooks v.the Netherlands,Communication No.172/1984.[13]Ato del Avellanal v.Peru,Communication No.202/1986.[14]Gueye et al v.France,Communication No.196/1985.[1]Art.11of Optional Protocol to the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Economic,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The General Assembly adopted resolu-tion A/RES/63/117,on10December2008.[2]Art.14(3),of Optional Protocol to the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Economic,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The General Assembly adopted resolution A/RES/63/117,on10December2008.[3]参见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26条,“凡有效之条约对其各当事国有拘束力,必须由各该国善意履行。”Article26of the Vi-enna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reaties of1969:‘Every treaty in force is binding upon the parties to the treaty and must be performed by them in good faith’.[4]从人类早期的人权史看,人权最初是作为国内宪法的一部分得以发展的。参见[奥]曼弗雷德.诺瓦克:《国际人权制度导论》,柳华文译,孙世彦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15-16页,第35页。[1]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等。[2]比如,《欧洲人权宪章》附件中的一项声明指出:“《宪章》包括具有国际性质的法定义务,其适用仅受到载于第四部分内容的监督。”尽管该条款有时被理解为对《欧洲社会宪章》条款国内适用的排除,但是《欧洲社会宪章》中一些规定已经被荷兰、德国等法院适用;当芬兰议会批准《欧洲社会宪章》并通过纳入《法案》时,芬兰议会社会事务委员会特别指出:国内法院和行政当局可适用《欧洲社会宪章》的条款。Martin Scheinin:“作为法定权利的经济和社会权利”,载[挪]Asbj¢rn Eide等主编:《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教程(修订第二版)》,中国人权研究会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1页。[1]白桂梅:《国际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Martin Scheinin:“作为法定权利的经济和社会权利”,载[挪]Asbj¢rn Eide等主编:《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教程(修订第二版)》,中国人权研究会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3]李万熙,余秀燕译:“‘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及其实施:国际标准”,载柳华文主编:《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可诉性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4]柳华文:“经济、社会和文化全力保护的国际新趋势”,载柳华文主编:《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可诉性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5][奥]曼弗雷德.诺瓦克:《国际人权制度导论》,柳华文译,孙世彦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相关话题/社会 经济 文化 国际 欧洲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恶债在国际法中的沉淀与反思——以中国的海外投资风险为视阈
    恶债在国际法中的沉淀与反思——以中国的海外投资风险为视阈 王淑敏; 1:大连海事大学国际海事法律研究中心 摘要(Abstract): 在历史的卷帙中探寻真实的恶债,藉以印证中国海外投资的合法与适格。尽管"恶债不予继承"的国际法使命有待提升,但其对于海外投资的负面影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无偿合同:民法学与社会学之维
    无偿合同:民法学与社会学之维 宁红丽;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作为典型合同体系例外和特别规则存在的无偿合同,无论在成立(生效)要件、终止方式,还是在债务人承担的义务标准等方面,其制度设计都与有偿合同迥异。制度差异的背后隐藏着对不同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以权利制约权力——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基本权利立法实践的发展
    以权利制约权力——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基本权利立法实践的发展 徐爽; 1:中国政法大学人权与人道主义法研究所 摘要(Abstract):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2010年如期形成,标志着法律日益成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保障公民权利的最重要的制度手段。从政策调控到法律体系——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司法“零距离”何以可能?——论如何应对社会与司法疏离的挑战
    司法“零距离”何以可能?——论如何应对社会与司法疏离的挑战 陶世祥; 1:重庆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从基本的法治共识和司法的本身规律来讲,司法职业化是司法现代化的当然要求。但是,司法职业化的极端发展又有导致社会与司法疏离的危险。法官的职业理性与大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公益性社会组织营利活动的法律规制
    公益性社会组织营利活动的法律规制 杨道波; 1:聊城大学法学院 2:南京师范大学法学博士后流动站 摘要(Abstract): 各国对于公益性社会组织营利活动的立法规制主要有允许型和禁止型两种模式,但明确区分相关营利活动和无关营利活动而实施不同约束政策和激励政策却成为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试论中国诗教传统的社会批评功能:从言者无罪到表达自由
    试论中国诗教传统的社会批评功能:从言者无罪到表达自由 苏亦工; 1:清华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孔子曾将诗的社会功能表述为"兴"、"观"、"群"、"怨"。其中的"怨",汉儒多解释为"刺上政",即以政治批评为核心形成的统治者与被统治者间的信息交流和社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后TRIPs时代国际商标立法:从最低保护到规则统一
    后TRIPs时代国际商标立法:从最低保护到规则统一 薛源;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TRIPs协定为国际商标权的保护确立了重要的标准和原则,也成为重要的国际商标立法。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国际形势的发展,国际商标保护面临新的问题。随着W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与社会和解:中国法治模式的伦理文化之维
    与社会和解:中国法治模式的伦理文化之维 陈寿灿;何历宇; 1:浙江财经学院法学院 2:浙江财经学院人文学院 摘要(Abstract): 随着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全面转型,依法治国不仅成为政治精英治国方略的不二选择,也逐步成为绝大多数民众的共识。但是,选择什么样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变革社会中的法律:以社会文化事实为分析点
    变革社会中的法律:以社会文化事实为分析点 青维富; 1:西华师范大学 摘要(Abstract): 法律是社会的产物,是以社会为基础的。社会变革必然引起法律变迁,社会的现代化必然导致法律的现代化。因此当我们在研究法律时,就必须把握法律所面临的社会语境,将它纳入社会关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军事利用民用卫星的国际法问题
    军事利用民用卫星的国际法问题 吴晓丹; 1:哈尔滨工业大学 2:意大利米兰大学 摘要(Abstract): 作为数量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空间物体,卫星具有广泛的军事应用价值。当代战争和冲突越来越依赖各种卫星功能,军事化利用商业卫星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现象。随着技术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