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刑法的百年变革——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2017-06-25

中国刑法的百年变革——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
赵秉志; 1: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暨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自1911年至今的百年间,中国刑法历经清末民初、民国政府和新中国等重要历史时期,先后颁布了6部刑法典和大量单行刑法、附属刑法规范,实现了从传统刑法、近代刑法到现代刑法的历史转变。以史为鉴,中国未来刑法的科学立法需要审慎处理刑法立法的批判、继承与借鉴的关系,刑法立法的政治性与科学性的关系,刑法立法的现实性与超前性的关系。

关键词(KeyWords): 辛亥革命;;百年变迁;;刑法;;近现代化;;科学立法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赵秉志;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大清新刑律》第10条规定:“法律无正条者,不问何种行为,不为罪。”第2条规定:“本律于凡在帝国内犯罪者,不问何人适用之。”而为了贯彻罪刑法定原则,《大清新刑律》第1条还规定法律不溯及既往的原则,即“本律于凡犯罪在本律颁行以后者,适用之。”[1]关于《中华民国暂行新刑律》的颁布,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暂行新刑律》是袁世凯为首的北京政府于1912年4月30日公布的。第二种观点认为1912年3月10日的临时大总统令,是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的南京临时政府公布的,3月30日孙中山又批准了经过法部拟定的对新刑律删除章条字句的呈文,并随文发下。第三种观点则认为,1912年3月10日临时大总统令是北京的袁世凯公布的,不是南京的孙中山公布的。该令是准予援用清末新刑律的,而不是公布《暂行新刑律》。《暂行新刑律》不是3月10日或4月30日公布的,而是3月30日由北京临时大总统颁布。该律公布后,4月3日,北洋政府法部便通令京外司法机关遵照施行。参见张希坡:《也谈<暂行新刑律>的颁行诸问题》,载《法律学习与研究》1990年第6期,第56页。[2]李秀清:“点校导引:近代中国刑法法典化及1928年《中华民国刑法》”,载“中国刑事法律网”,最后访问日期:2011-08-07。[3]同上。[1]华友根:“略论近代中国法学家王宠惠的刑事立法思想”,载“中国社会科学网”,最后访问日期:2011-08-07。[2]李秀清:“点校导引:近代中国刑法法典化及1928年《中华民国刑法》”,载“中国刑事法律网”,最后访问日期:2011-08-07。[3]同上。[1]即全国人大常委会1998年12月29日通过的《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2]分别是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3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2001年8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二)》,2001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5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四)》,2005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4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五)》,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7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和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3]这9个刑法立法解释分别是:2000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的解释》,2001年8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条、第三百四十二条、第四百一十条的解释》,2002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2002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2002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解释》,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2004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信用卡规定的解释》,2005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规定的解释》和2005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文物的规定适用于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古人类化石的解释》。[1]李秀清:“法律移植与中国刑法的近代化——以《大清新刑律》为中心”,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第3期。[2]朱昆:“《大清新刑律》与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启动”,载《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3][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4]张晋藩:《中国近代社会与法制文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5]李贵连:《沈家本与中国法律现代化》,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6]高铭暄、赵秉志:《中国刑法立法之演进》,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7]周密:《中国刑法史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8]周少元:“从《大清新刑律》看中西法律的冲突与融合”,载《江苏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9]赫善心:“中国新刑律论”,载王健编:《西法东渐——外国人与中国法的近代变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0]蔡枢衡:《中国刑法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11]张国华、李贵连合编:《沈家本年谱初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12]柯钦:“《暂行新刑律》是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吗-”,载《法学杂志》1987年第1期。[13]丁德春、陶昆:“传统的‘礼’与近代的‘法’——由《暂行新刑律》评北洋政府刑事立法”,载《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14]高尚:“潮流与传统间的徘徊——20世纪早期的中国刑事立法”,载《人民法院报》2004年7月21日。[15]吴镇岳:“对于改定刑法第二次修正案之意见”,载《法律评论》1923年第8期。[16]谢振民编著:《中华民国立法史》(下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7]黄源盛:“从传统律例到近代刑法——清末民初近代刑法典的编制与冈田朝太郎”,载《月旦法学杂志》2001年第8期。[18]段彩华:《民国第一位法学家——王宠惠传》,近代中国出版社1982年版。[19]马克昌、杨春洗、吕继贵主编:《刑法学全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20]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通史》(第9卷清末.中华民国),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21]钱大群主编:《中国法制史教程》,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22]张希坡、韩延龙主编:《中国革命法制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23]高铭暄主编:《刑法学原理》(第1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24]高铭暄、赵秉志编:《新中国刑法立法文献资料总览》(上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25]赵秉志主编:《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26]高铭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孕育和诞生》,法律出版社1981年版。[27]李秀清:“新中国刑事立法移植苏联模式考”,载《法学评论》2002年第6期。[28]赵秉志、王俊平:“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我国刑法立法”,载《河北法学》2008年第11期。[29]赵秉志、赫兴旺:“中国新刑法典的修订与分则的重要进展”,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第6期。[30]赵秉志主编:《中国特别刑法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31]赵秉志:《刑法改革问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1996年版。[32]赵秉志主编:《新旧刑法比较与统一罪名理解与适用》,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下。[33]赵秉志、赫兴旺:“新刑法典的重大发展及其总体评价”,载《法律适用》1997年第5期。[34]赵秉志:“当代中国刑法体系的形成与完善”,载《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35]陈兴良:“一部具有创新意义的刑法”,载《法学家》1997年第3期。[36]赵秉志:“一部统一的、比较完备的新刑法典”,载《法学家》1997年第3期。[37]赵秉志:“刑法修改的四特点和两方向”,载《检察日报》2009年3月2日。[38]赵秉志:“《刑法修正案(八)》宏观问题探讨”,载《法治研究》2011年第5期。

相关话题/刑法 法律 刑事 社会科学 政府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互联网信息服务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及法律调整
    互联网信息服务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及法律调整 杨东; 1: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互联网信息服务市场的支配地位是指在信息服务的相关市场中掌握技术垄断力,通常表现为控制规范化的技术标准,并拥有稳定而庞大的客户群体。技术标准化的垄断严格区分于利用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刑事诉讼认识论研究中的基本范畴
    刑事诉讼认识论研究中的基本范畴 韩阳; 1: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法政学院 摘要(Abstract): 中国刑事诉讼法的知识体系由三部分组成:基础性制度知识、教义性知识和反思性知识。刑事诉讼法哲学应当探讨的问题域和基本范畴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在基础性知识和教义性知识的基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指导思想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指导思想 王胜明; 1: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摘要(Abstract):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于2010年10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自2011年4月1日起施行。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作为民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定位问题之探讨——对《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规定司法机关包括公安机关之质疑
    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定位问题之探讨——对《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规定司法机关包括公安机关之质疑 陈光中; 1: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 摘要(Abstract):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中共有9条规定中有"司法机关"一词,其含义均包括了公安机关,这种把公安机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论无罪推定的涵义与刑事诉讼法的完善
    论无罪推定的涵义与刑事诉讼法的完善 易延友; 1:清华大学法学院 2:清华大学证据法研究中心 摘要(Abstract): 无罪推定在证据法上的含义在于将证明责任分配于控诉方,其诉讼法上的含义在于保障被告人的程序性权利,约束政府权力,体现司法公正。无罪推定并非基于事实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完善的基本方向——以人权保障为重心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完善的基本方向——以人权保障为重心 闵春雷; 1:吉林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的完善应当彰显人权保障的主旋律,并将这一立法目的贯穿始终。基于刑事诉讼活动的特殊力量对比关系,应特别需要加强对公权力的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农村信用合作社:民主困境与法律突围
    农村信用合作社:民主困境与法律突围 张德峰; 1: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民主管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其当前的民主困境主要表现在民主管理主体缺失、民主参与利益丧失、民主管理外部环境缺乏三个方面。法律制度的合理安排有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法律适用中的国家利益
    法律适用中的国家利益 孙建; 1:南开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国际私法法律适用中存在着不依国际私法规则适用法院地法以实现本国国家利益的状况,这种状况的合理性值得分析。通过对当代国际社会中国家利益的分析和对依国际私法规则与不依国际私法规则适用法律实现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以权利制约权力——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基本权利立法实践的发展
    以权利制约权力——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基本权利立法实践的发展 徐爽; 1:中国政法大学人权与人道主义法研究所 摘要(Abstract):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2010年如期形成,标志着法律日益成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保障公民权利的最重要的制度手段。从政策调控到法律体系——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债权出资的法律问题与对策探析——兼评《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16条
    债权出资的法律问题与对策探析——兼评《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16条 宋良刚; 1:北京邮电大学法律系 摘要(Abstract): 随着公司制度改革,股东对公司的出资方式、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债权作为具有财产价值又具有可转让性的财产已经不断地出现在公司非货币出资形式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