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曲意释法”现象批判——以刑事辩护制度为中心的分析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2017-06-25

“曲意释法”现象批判——以刑事辩护制度为中心的分析
万毅; 1:四川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2012年3月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正式通过,我国刑事辩护制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但是,理论上仍然要警惕公、检、法机关对刑事辩护制度的若干新规进行"曲意释法",所谓"曲意释法",即公、检、法机关利用其解释和适用刑事诉讼法的"话语权",故意违背刑事诉讼法的立法原意曲解刑事诉讼法的条文内涵,对刑事诉讼法作出有利于自己却不利于辩方的解释,以扩张自身权力并压缩辩护权行使的空间、抑制辩护权的行使。为此,应当对辩护律师的调查取证权、阅卷权、辩护人的举证责任、辩护律师的惩戒权等争议问题上作出妥当的解释。

关键词(KeyWords):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刑事辩护;;法解释;;曲意释法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隐形刑事诉讼法2(NCET-10-0602)

作者(Author): 万毅;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参见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新律师法与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衔接与互动”专题研讨会的有关记录,载http://shixianzhi.fyfz.cn/blog/shixianzhi/index.aspx?blogid=308235。[1]张之萍:“刑事被告的阅卷权”,台湾大学法学研究所2007年硕士论文。[1]罗力彦、王艳斌:“新刑事诉讼法对律师在侦查阶段辩护权的完善”,载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be5da01014smf.html。[1][日]田口守一:“刑事辩护制度”,载[日]西原春夫主编:《日本刑事法的形成与特色》,李海东等译,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成文堂1997版。[2]雷小政:《刑事诉法法学方法论.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3]翟建、张培鸿:“证明还是反驳——对辩护人责任的本体论思考”,载《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4]顾永忠:“刑事辩护制度的修改完善与解读”,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5]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刑罚室编:《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条文说明、立法理由及相关规定》,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6]石献智:“律师能否将复制的案卷提供给犯罪嫌疑人”,载《检察日报》2008年8月6日。[7]陈兴良主编:《刑法方法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7]胡瑞江:“侦查阶段,辩护律师可以调查取证吗?”,载《浙江法制报》2012年5月3日第06版。[9]毛立新:“法院直接处罚律师恐有违《律师法》”,载《新京报》2012年8月25日。

相关话题/刑事 侦查 法学 法学院 日本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汉代刑事证据在司法监督制度中的运用
    汉代刑事证据在司法监督制度中的运用 张琮军; 1: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摘要(Abstract): 伴随着刑事证据的运用,汉代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据证乞鞫、俱证奏谳及验证录囚为核心的刑事司法监督制度。在这一司法监督制度中,乞鞫是对案件事实的监督,奏谳是对法律适用的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争鸣与思辨刑事诉讼模式经典论文选译
    争鸣与思辨 刑事诉讼模式经典论文选译 虞平;郭志媛; 1:美国开放社会研究院 2:美国纽约大学法学院亚美法研究所 3: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刑事诉讼法学理论研究所 摘要(Abstract): [编辑推荐]本文集是国内学术界第一次全面介绍欧美学者对刑事诉讼理论研究成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法律理学:跨越法学与理学
    法律理学:跨越法学与理学 胡水君; 1: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摘要(Abstract): 中国法理学正处于重铸和衔接古今中西学术的历史关口,需要经历一个从法学向理学跨越的历史过程。将中国文化传统与近代西学系统综合起来看,在"古今中外"时空背景下,中国法理学既可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辩护制度基本问题的反思——以苏俄、中国、俄联邦的相关刑事法修改为视角
    辩护制度基本问题的反思——以苏俄、中国、俄联邦的相关刑事法修改为视角 元轶; 1: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 摘要(Abstract): 包括辩护制度在内的中国刑诉程序一直受到苏联法学的严重影响,两者在犯罪控制理念上的同质性使这种影响的深刻性是英美、德日法学所不能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论刑事证据法规范体系及其合理构建——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关于证据制度的修改
    论刑事证据法规范体系及其合理构建——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关于证据制度的修改 孙长永; 1:西南政法大学 摘要(Abstract): 刑诉法修正案对证据制度进行了重大修改和完善。这些修改和完善虽然包含了一定的实体性规范和程序性规范,但并未形成一个足以保证公正审判的证据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语境与困境:侦查程序完善的未竟课题
    语境与困境:侦查程序完善的未竟课题 周长军; 1:山东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由于没有遵循利害相关者不得参与和主导修法活动的原则,同时受现行政治体制、司法体制和社会治安形势的制约,新刑事诉讼法对侦查程序的修改具有明显的妥协性和阶段性特征。侦查与立案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刑事辩护的规范体系及其运行环境
    刑事辩护的规范体系及其运行环境 熊秋红; 1: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摘要(Abstract): 2012年刑诉法修改在刑事辩护制度上取得显著进步。通过分析宪法、刑事诉讼法、律师法中刑事辩护规范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对刑诉法中的刑事辩护规范进行类型化研究,可以看到我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刑事诉讼本质论
    刑事诉讼本质论 孙锐; 1:国家检察官学院 摘要(Abstract): 刑事诉讼是"国家权力(刑罚权)的实现方式",还是"社会冲突的解决方式"反映了国家本位主义和社会本位主义下两种不同的刑事诉讼本质观。前者意在推行国家外造秩序,因此必然由国家官员主导,采职权调查模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当代中国刑事诉讼模式的变迁
    当代中国刑事诉讼模式的变迁 梁欣; 1:国家法官学院 摘要(Abstract): 刑事诉讼模式变迁是指刑事诉讼模式所发生的新变化。从刑事诉讼历史发展来看,伴随着社会变迁的刑事诉讼模式变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微型变迁,其中有的表现为潜移默化,难以察觉;关键词(Key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刑事政策与刑法解释中的价值判断——兼论解释论上的“以刑制罪”现象
    刑事政策与刑法解释中的价值判断——兼论解释论上的“以刑制罪”现象 劳东燕; 1:清华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在刑法解释中,为确保刑法规范的开放性,有必要赋予其合乎时代精神与现实需要的价值判断,包括引入超越实证法范围的价值判断。教义学本质上涉及的是价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