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会计信息“真实”之新解——一个法律解释的视角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2017-06-25

会计信息“真实”之新解——一个法律解释的视角
李美云; 1: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财税金融法研究所 摘要(Abstract):

"真实"作为会计师的信息披露原则和审计师的审计目标之一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认可。"真实"是一种主观判断,是相对的、动态的真实。对不同会计信息使用人来讲,会计信息真实有不同的涵义,其基本要求是在保证程序真实的前提下实现结果的真实,并最终体现内容的合法性、结果的公正性、对社会的公平正义。

关键词(KeyWords): 真实;;法律解释方法;;立法建议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李美云;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参见1984年9月11日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财政部副部长迟海滨所做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草案)》的说明”中(四)关于保证会计核算的质量中指出:会计法(草案)第二章从三个方面做了规定:一是严格会计核算制度,规定会计凭证的基本内容、账簿的设置、报表的编制和会计业务的处理手续、程序等等;二是严格会计核算纪律,规定不得伪造账目,不得篡改会计报表的内容和数字;三是要建立会计核算和企业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和制度。1985年《会计法》在第二章会计核算中第10条规定: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并符合会计制度的规定。[2]参见1993年10月22日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财政部部长刘仲藜所做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中关于依法办理会计事务。将会计法第3条修改为:“单位行政领导人、会计人员必须遵守法律、法规,按照本法规定办理会计事务,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这样修改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突出单位行政领导人在依法办理会计事务中的重要责任,因为依法办理会计事务不仅仅是会计人员的事情;二是,针对现实会计工作中会计资料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差的问题,突出强调单位行政领导人,会计人员要保证会计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后经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决定”确定会计法第4条修改为:单位领导人领导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和其他人员执行本法,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保障会计人员的职权不受侵犯。任何人不得对会计人员打击报复。[3]参见1993年10月22日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财政部部长刘仲藜所做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这样规定主要是由于“近年来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发展较快,对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使用的软件及生成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从会计核算的手段——会计软件、会计核算的结果——会计资料这两个关键环节入手,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实行会计电算化单位的会计资料的真实、准确、完整。[4]参见1999年财政部部长项怀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修订草案)》和《关于惩治违反会计法犯罪的决定(草案)》的说明”确保会计资料真实、完整项下在六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说明。[1]张文显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卓泽渊主编:《法学导论》,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3]王泽鉴:《民法实例研习·基础理论》,三民书局1982年版。[4]梁慧星:《民法解释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5]沈宗灵主编:《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6][德]汉斯·海因里希·耶塞克等:《德国刑法教科书》,许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7]刘燕:《会计师民事责任研究:公众利益与职业利益的平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相关话题/会计 行政 法律 软件 程序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法律理学:跨越法学与理学
    法律理学:跨越法学与理学 胡水君; 1: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摘要(Abstract): 中国法理学正处于重铸和衔接古今中西学术的历史关口,需要经历一个从法学向理学跨越的历史过程。将中国文化传统与近代西学系统综合起来看,在"古今中外"时空背景下,中国法理学既可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法律与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批判
    法律与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批判 陈景辉; 1:中国政法大学法理学研究所 摘要(Abstract): 法律与社会科学运用的方法论,最为重要的是如下三个部分:由"中国概念"带来的中国法律实践特殊化的效果,由"价值中立"获取的客观描述中国特殊实践得以形成的所有要素,以及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我国农村土地、林木、农作物与相关权利主体的辨析——兼论我国民事法律体系建构的反思
    我国农村土地、林木、农作物与相关权利主体的辨析——兼论我国民事法律体系建构的反思 王冠玺; 1: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我国民法的制定,基本上是按照不同的社会功能,分别制定法律;这种垂直切割式的立法,对正处转型期、公私法纠结问题严重的国家而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法律哲学发展的逻辑与方法——对庞德《法律史解释》的解释
    法律哲学发展的逻辑与方法——对庞德《法律史解释》的解释 夏锦文;陈小洁; 1:扬州大学法学院 2: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庞德在《法律史解释》中以法律的稳定与变化这一主题为逻辑起点,通过对先前法律学说的直接批判,导引出一种全新的解释——社会工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宋代奁产的法律分析
    宋代奁产的法律分析 金眉; 1: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在宋代,决定设立奁产及其种类、数量的权利人是家长。奁产设立后可以因设立人的意愿而变更、取消,但设立人没有正当理由不能任意变更、取消和买卖奁产。在室女并没有变更和处分奁产的权利。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1982年宪法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关系
    1982年宪法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关系 张吕好; 1:中国政法大学 摘要(Abstract): 宪法是近现代国家法律体系得以建立的基础。宪法以极具根本性的条文与结构形式,为国家政权规定一整套根本性的组织架构和运行规则,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国家特定的政体与国家结构、选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商个人体系的重构
    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商个人体系的重构 李建伟; 1: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在商个人体系的构架内,个人独资企业向下面临与个体工商户的制度竞争,向上面临与一人公司的制度竞争,在现行公司法承认一人公司与2011年个体工商户条例出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我国行政规则研究中的若干误区之克服
    我国行政规则研究中的若干误区之克服 郑雅方;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语义及法理分析显示,"行政规则"明显优于"行政规范"和"行政规定",理应成为指代规章以下规范性文件的最佳概念。行政规则效力的外部化业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现象,行政规则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八二宪法与现代法律秩序
    八二宪法与现代法律秩序 汪庆华; 1:中国政法大学 摘要(Abstract): 在学界和法律实务界,对宪法功能的普遍认识是它主要在于约束政府权力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概括来说,就是限权和人权。但在这两种功能之外,宪法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统一法律。宪法作为一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语境与困境:侦查程序完善的未竟课题
    语境与困境:侦查程序完善的未竟课题 周长军; 1:山东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由于没有遵循利害相关者不得参与和主导修法活动的原则,同时受现行政治体制、司法体制和社会治安形势的制约,新刑事诉讼法对侦查程序的修改具有明显的妥协性和阶段性特征。侦查与立案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