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与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批判 陈景辉; 1:中国政法大学法理学研究所 摘要(Abstract):
法律与社会科学运用的方法论,最为重要的是如下三个部分:由"中国概念"带来的中国法律实践特殊化的效果,由"价值中立"获取的客观描述中国特殊实践得以形成的所有要素,以及由"实然推导应然"揭示出中国实践真正遵行的非国家法(习惯法)。正是在这三个方面的指引下,法律与社会科学的研究者试图给出有关"中国法律实践"的最恰当的解释和说明。不过,由于所有类型的"中国概念"均不具备使得中国实践特殊性的主张得以成立的能力、由于所有描述中国实践的努力必然会运用价值判断、由于应然与实然之间不能相互推导,所以,法律与社会科学的学术努力,从一开始就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悲剧。
关键词(KeyWords): 法律与社会科学;;中国;;客观;;应然与实然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陈景辉;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3]最为明显的例证是苏力主编的学术杂志《法律与社会科学》之中包含着大量的法律社会学、法律人类学、法律经济学、法制现代化、法律(法学)与文学的讨论。参见苏力主编:《法律与社会科学》(第1至6卷),法律出版社2006-2010年版。[4]由此可见,“规范分析法学”只是一个关乎研究方法的名称,而不应当将这个名称与旗下更为具体的理论主张和立场混淆在一起,例如不应当将“规范分析法学”与“法律实证主义”等同起来。[1]Edwin Patterson,Jurisprudence,Brooklyn:The Foundation Press,p.2(1953).[2]冯象因此说:“社会科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正在成为法学的主流”,冯象:“法律与人文”,载冯象:《木腿正义》(增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3页。[1]苏力:“语境论”,载苏力:《也许正在发生:转型中国的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35236页。该文原载《中外法学》2000年第1期,收入文集时虽然措辞有所变化,但是实质内容未变。[2]同上,第253-257页。[2]冯象曾经提出过法学方法的五项一般要求,其中除了第五项涉及的是实质问题——法律与政治的牵连,其他四项内容大体上可以同以上三个方面保持一致。冯象:“法学方法与法治的困境”,载冯象:《木腿正义》(增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5-133页。(还有一点需要说明,冯象所使用的“法学方法”一词是在法学研究方法的角度使用的,而不是在法学方法论的意义上来使用。)[3]还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有些学者可能会反对法律与社会科学的研究进路,但是他们却很可能会不假思索地认同“中国”这个语词在法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这些学者同样也是我批评的对象。最近的典型例子是,翟志勇:“中华民族与中国认同”,载《政法论坛》2010年第2期,第319页。[4]从这个角度讲,法律与社会科学的研究必然会对“比较法”以及由此而来的“法律移植”的问题,持有相当保守的姿态。因为“中国概念”的特殊性已经从根本上拒绝了比较的可能性,当然也就否定了法律移植的根本可能。或者说,即使法律与社会科学仍然还在关注此类问题,但是他们的关注点已经由支持“法律比较”或者“法律移植”所依赖的“可比性”的观念,转向了强调每个法律实践均建立在自身社会条件之上的“不可比性”的看法。相关看法参见,刘星:“重新理解法律移植——从‘历史’到‘当下’”,载《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5]最近的相关文献参见,顾培东:“中国法治的自主型进路”,载《法学研究》2010年第1期。[2]苏力:“语境论”,载苏力:《也许正在发生:转型中国的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42-243页。[3]由于同属于法律与社会科学研究进路的批评者强调的只是:法律实践并不由文化来单独决定或者主要受其决定的,而是由其他的社会科学要素来决定;换言之,他们批评的只是文化论者错误选择了决定法律实践的素材,而不是这个论证思路本身,所以我才会接下来提出两个不太相同的批评。[4]有关语言模糊性的讨论参见,Timothy Endicott,Vagueness in Law,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6]Ronald Dworkin,Law’s Empire,Cambridge,Mass:Belknap Press,p.174.[1]由于法律与社会科学的研究需要依赖于特定的理论框架,因此就会引发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化问题:这种研究(甚至是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否是客观的,或者说,社会科学从事的是某种具有“理解”这个特质的诠释性的工作、还是带有鲜明描述性的因果关系的工作。如果是前者,那么这表明社会科学研究本身就无法保持客观性,因此这种讨论就成为社会科学总论中的核心问题。不过,我并不想进入到这个过分哲学化的讨论中,而是想按照文章自身的逻辑展开讨论。有兴趣者可参见:Peter Winch,The Idea of a Social Science and its Relation to Philosophy,London:Routledge(1990).[2]例如以下这本文集中就有多篇田野调查的论文,朱晓阳、侯猛编:《法律与人类学:中国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1]强世功在介绍某一起案件时,非常明确地说:“为了理解的方便,我将再一次对这一事件作一简单的介绍。无疑,这一介绍不是随意的,也不是照抄以前的叙述。对这一事件的每一次重新叙述实际上都是一次精心的‘拼贴’,正是这种精心的反复拼贴,使得这一事件远离了事件当事人的生活世界,而构成我们学术生活的一部分。”强世功:“‘法律不入之地’的民事调解——一起‘依法收贷’案的再分析”,载《比较法研究》1998年第3期。[2]J.Jackson,“The Concept of Fact”,in P.Leith&P.Ingram(eds.),The Jurisprudence of Orthodoxy,London:Routledge,p.72(1988).[2]Brian Leiter,“American Legal Realism”,in Martin P.Golding&William A.Edmundson(ed.)The Blackwell Guide to the Philosophy of Law and Legal Theory,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pp.5056(2004).[3]必须注意,本文中有关“描述性理论”与“规范性理论”的区别同现代法律理论有关“方法论问题”的讨论不太相同,后者来自于这样的问题——“研究者在研究法律实践时是否必然带入自身所持价值判断”,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由此衍生出来的理论就是描述性的,相反则为规范性理论。关于后一争论的中文文献参见,庄世同:“描述性法理论是可能的吗”,载《政治与社会哲学评论》2007年第21期。[4]Jonathan Wolff,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Philosoph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p.25(2006).[2]波斯纳法官在他的一本著作中说:“本书强调的是实证的分析、而不是规范性的分析,即法官做了什么、而不是法官应当做了什么。不过,我还是会讨论一些规范性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温和的改革措施。”Richard A.Posner,How Judge Think,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p.6(2008).[2]有关“效力”与“实效”的区别参见:Hans Kelsen,Introduction to the Problems of Legal Theory,Trans.Stanley L.Paulson&Bonnie Litschewski Paulson,Oxford:Clarendon Press,pp.2829(1992).[1]苏力:“面对中国的法学”,载苏力:《道路通向城市:转型中国的法治》,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2]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3]梁治平编:《法律的文化解释》,三联书店1994年版。[4]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5]公丕祥:“全球化、中国崛起与法制现代化”,载《中国法学》2009年第5期。[6]邓正来:《研究与反思:关于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的思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7]桑本谦:《理论法学的迷雾:以轰动案件为素材》,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8]强世功:“中国宪法中的不成文宪法——理解中国宪法的新视角”,载《开放时代》2009年第12期。[9][英]休谟:《人性论》(下),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法律与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批判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2017-06-25
相关话题/法律 社会科学 法学 文化 学术
我国农村土地、林木、农作物与相关权利主体的辨析——兼论我国民事法律体系建构的反思
我国农村土地、林木、农作物与相关权利主体的辨析——兼论我国民事法律体系建构的反思 王冠玺; 1: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我国民法的制定,基本上是按照不同的社会功能,分别制定法律;这种垂直切割式的立法,对正处转型期、公私法纠结问题严重的国家而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法律哲学发展的逻辑与方法——对庞德《法律史解释》的解释
法律哲学发展的逻辑与方法——对庞德《法律史解释》的解释 夏锦文;陈小洁; 1:扬州大学法学院 2: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庞德在《法律史解释》中以法律的稳定与变化这一主题为逻辑起点,通过对先前法律学说的直接批判,导引出一种全新的解释——社会工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宋代奁产的法律分析
宋代奁产的法律分析 金眉; 1: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在宋代,决定设立奁产及其种类、数量的权利人是家长。奁产设立后可以因设立人的意愿而变更、取消,但设立人没有正当理由不能任意变更、取消和买卖奁产。在室女并没有变更和处分奁产的权利。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1982年宪法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关系
1982年宪法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关系 张吕好; 1:中国政法大学 摘要(Abstract): 宪法是近现代国家法律体系得以建立的基础。宪法以极具根本性的条文与结构形式,为国家政权规定一整套根本性的组织架构和运行规则,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国家特定的政体与国家结构、选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商个人体系的重构
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商个人体系的重构 李建伟; 1: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在商个人体系的构架内,个人独资企业向下面临与个体工商户的制度竞争,向上面临与一人公司的制度竞争,在现行公司法承认一人公司与2011年个体工商户条例出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八二宪法与现代法律秩序
八二宪法与现代法律秩序 汪庆华; 1:中国政法大学 摘要(Abstract): 在学界和法律实务界,对宪法功能的普遍认识是它主要在于约束政府权力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概括来说,就是限权和人权。但在这两种功能之外,宪法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统一法律。宪法作为一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公有领域制度与传统文化利用
公有领域制度与传统文化利用 李斯特; 1: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公有领域的设立是所有发展中国家反对呼声最高的知识财产制度。因为根据公有领域制度,年代久远的发展中国家的全部传统文学艺术、生产知识、遗传资源都将成为全人类的共同遗产被无偿使用,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论法律制度的修辞之维
论法律制度的修辞之维 谢晖; 摘要(Abstract): 作为一套严谨的体系,人类的法律制度既搭架在逻辑的前提下,同时也建立在修辞的基础上,所以,法律制度不仅具有逻辑之维,也具有修辞之维。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逻辑推论的基本前提其实是修辞,法律制度作为人类思维的产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法律:规制与解放之间——读《迈向新法律常识——法律、全球化和解放》
法律:规制与解放之间——读《迈向新法律常识——法律、全球化和解放》 高鸿钧; 1:清华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在人类社会,没有秩序,人们的自由就无从谈起;但没有自由,人们就可能沦为暴政的祭品。就此而言,秩序与自由之间是一种悖论关系。规制与解放,是秩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守望法治:法律监督的价值分析与机制变革
守望法治:法律监督的价值分析与机制变革 田宏杰;温长军; 1: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2: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 摘要(Abstract): 检察机关通过诉讼活动中检察权的独立行使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在我国既具有合法性,又具有正当性,正是检察独立与审判独立在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