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刑事被害人权利救济的多元模式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2017-06-25

刑事被害人权利救济的多元模式
谭志君; 1:湘潭大学法学院 2: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摘要(Abstract):

刑事被害人的权利救济有多种模式。犯罪人刑事责任的承担与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是传统的救济模式,但由于犯罪人赔偿能力的限制等诸多原因,刑事被害人很难从犯罪人那里获得赔偿,遭受经济与精神上的双重煎熬。于是,刑事被害人的国家补偿模式被提上议程,有些地方还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但刑事被害人的国家补偿是应急性的,还应实行刑事被害人的社会保障,使刑事被害人的权利救济获得可持续性。无论哪种模式,单一的救济模式都不能有效保障被害人的权益,应实行刑事被害人的多元救济模式。

关键词(KeyWords): 刑事被害人;;权利救济;;国家补偿;;社会保障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谭志君;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顾敏康:“保护被害人权利:刑事司法改革的新里程”,载《法学》2007年第6期。[2]赵可:《犯罪被害人及其补偿立法》,群众出版社2009年版。[3]陈彬、李昌林、薛竑、高峰:《刑事被害人救济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4]邹川宁:《刑事受害人救助制度的构建与探索》,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5]赵国玲:“被害人补偿立法的理论与实践”,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第3期。[6]傅剑锋:“最高人民检察院力推被害人补偿立法”,载《南方周末》2007-1-18(6)。[7]卢希起:《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8]田思源:《犯罪被害人的权利与救济》,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9]曹明睿:《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10]赵可、周纪兰、董新臣:《一个被轻视的社会群体——犯罪被害人》,甘肃出版社2002年版。[11]王解静:“共享:社会保障法价值理念的皈依”,载《中国社会保障》2006年第7期。[12]程艳:“和谐社会视野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载《政治与法律》2007年第2期。[13]林嘉:“加快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的若干问题”,载《中国社会保障》2004年第1期。

相关话题/刑事 社会保障 被害人 社会学 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