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刑事错案中的证据问题——实证研究与经济分析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2017-06-25

刑事错案中的证据问题——实证研究与经济分析
何家弘;何然;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2: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为了研究刑事错案的产生原因和预防对策,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实证研究并运用经济分析方法进行解析。调查分析的结果表明,证据问题是导致刑事错案的主要原因,建立和完善证据规则是防止刑事错案的基本路径,而当务之急是完善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和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并努力提高办案人员收集运用证据的能力。

关键词(KeyWords): 刑事错案;;证据;;实证研究;;经济分析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福特基金会的资助

作者(Author): 何家弘;何然;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3]2005年12月30日,我们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举办了“刑事错案中的证据问题”论坛。在论坛上,许多专家学者在发言中都强调了证据的取得和使用不当会导致刑事错案,因此完善证据规则对于防止刑事错案具有重要意义。参见何家弘主编:《三人堂与群言录》(证据学论坛第11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版,第440-459页。[5]2006年11月18日至19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渎职侵权检察厅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证据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非法取证与刑事错案”研讨会在海南三亚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实务部门代表共计百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与会人员围绕非法取证、刑讯逼供、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与刑事错案等问题各抒己见并交流讨论。参见何家弘主编《证据学论坛》(第12卷),法律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156-161页。[2]参见图11。[1]参见(美)理查德.波斯纳著《证据法的经济分析》,徐昕、徐昀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页。[1]由于我国目前没有明确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所以在司法实践中,刑讯逼供获得的口供也不一定都排除,且不说对刑讯逼供的认定往往也有很大的“模糊性”。参见图12。[1][美]理查德.波斯纳:《证据法的经济分析》,徐昕、徐昀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相关话题/刑事 中国人民大学 法学院 交流 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