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ffects of Different Soybean Varieties on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Yuba
ZENG ShiXiao

通讯作者:
责任编辑: 李莉
收稿日期:2020-08-26接受日期:2020-10-22网络出版日期:2021-01-16
基金资助: |
Received:2020-08-26Accepted:2020-10-22Online:2021-01-16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曾仕晓,E-mail:

摘要
关键词:
Abstract
Keywords:
PDF (563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曾仕晓, 年海, 程艳波, 马启彬, 王亮. 大豆品种特性对腐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1, 54(2): 449-458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21.02.019
ZENG ShiXiao, NIAN Hai, CHENG YanBo, MA QiBin, WANG Liang.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0 引言
【研究意义】腐竹是由大豆经过清除杂物、常温浸泡、磨浆、过滤、煮浆、提皮、晾干等工序制作而成[1,2]。其含有蛋白质、油分[3,4]、碳水化合物[5]、锌、镁、铁、钙等营养成分[6,7],由于营养丰富、非常适口、容易消化吸收而深受人们追捧[8]。不同大豆品种之间的蛋白质、油分、可溶性糖、异黄酮含量等营养成分含量有很大差异[9,10],所制成腐竹的产量和营养品质也存在明显差异[11]。大豆异黄酮是豆科作物中的一种次生代谢物,在大豆中含量最多[12,13],具有生理活性,可以抑制与癌症相关酶的活性,具有抗癌作用[14,15]。另外,大豆异黄酮具有改善心血管、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起到缓解体力疲劳作用[19],还可以阻止脂质过氧化反应,减少由脂质引起的皮肤病[17]。然而,腐竹是异黄酮含量较高的大豆蛋白质制品[18,19]。因此,探究不同大豆品种的腐竹产量及品质特性,探索高异黄酮腐竹制作原料的选择标准,对制作生产高异黄酮腐竹具有重要意义。【前人研究进展】韩智等[11]研究发现蛋白油分比值范围在2.8—3.0才最适宜生产腐竹,ALAN[20]研究发现,随着蛋白油分比升高,腐竹产率先增加后下降,由此认为存在某一峰值为最高产率,即产率和蛋白质油分比具有显著相关性,是制作腐竹高产出的关键。藏茜茜等[4]利用添加SPI或100%大豆油调整豆浆中的蛋白或油分含量,吴婧[21]通过反复揭膜试验,研究了豆浆中溶出的蛋白质、油分含量和蛋白油分比对腐竹生产和腐竹中蛋白油分含量的影响,进一步揭示了确实存在某一蛋白质和油分之比的相关区域[4],在此区间内,蛋白质和油分的溶出率达到顶峰,且大豆制作生产腐竹利用率也最高[1]。朱石龙[22]利用5个大豆品种研究蛋白质含量与腐竹产量的关系,发现大豆籽粒中的蛋白质含量高,相应的腐竹产率也高,且腐竹的筋力也好[1]。宋莲军等[23]利用20个不同的大豆品种制作腐竹,发现大豆蛋白质与腐竹中的蛋白质的相关系数约为0.5,与腐竹中油分含量呈负相关,认为蛋白质高的大豆制作腐竹较慢[3]。吴婧[21]研究认为在腐竹制作过程中应选择脂类物质含量相对较多、蛋白含量适中的大豆品种,而不是单纯地选择蛋白质含量高的品种[23,24]。苗虹等[25]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黄豆、蚕豆、豆芽、腐竹、豆腐、豆浆、豆奶粉样品中大豆异黄酮中的大豆苷、黄豆苷、染料木苷、大豆黄素、黄豆黄素、染料木素这6种组分总量,发现腐竹的异黄酮总量为1 709.05 μg·g-1,而黄豆为1 662.06 μg·g-1,豆奶粉为490.64 μg·g-1,豆腐为261.09 μg·g-1,豆浆为171.86 μg·g-1,豆芽为35.06 μg·g-1,蚕豆仅为6.06 μg·g-1,说明只有腐竹中异黄酮总量与大豆中的异黄酮总量比较接近。【本研究切入点】由于生产工艺的差异,以及受品种数量和选择范围的局限,关于大豆营养品质与腐竹产率关系的研究结果各有不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选择南北方生产上主推的大豆品种为材料,采用同一工艺进行腐竹生产试验,明确不同大豆品种的腐竹产量和品质性状,以期筛选出适合生产优质腐竹(特别是生产高异黄酮腐竹)的大豆品种,为制作生产高异黄酮腐竹奠定基础。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选取中国黑龙江省和广东省主推的24个大豆品种为材料(电子附表1),其分别来自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和黑河市、广东省广州市和肇庆市,上述材料均为2017年收获。其中,华夏16为黑皮大豆,华夏8号为绿皮绿仁大豆。试验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4月进行,试验地点为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广州分中心。本试验异黄酮的标准样品:黄豆苷(daidzin,D,大于或等于98%,Fluka,sigma-Aldrich Co.US)、黄豆黄苷(glycitin,GL,大于或等于98%,Fluka,sigma- Aldrich Co.US)、染料木苷(genistin,G,大于或等于98%,Fluka,sigma-Aldrich Co.US)、黄豆苷元(daidzein,DE,大于或等于98%,Fluka,sigma-Aldrich Co.US)、大豆黄素(glycitein,GLE,大于或等于98%,Fluka,sigma-Aldrich Co.US)、染料木素(genistein,GE,大于或等于98%,Fluka,sigma-AldrichCo.US)、丙二酰基黄豆苷(malonyldaidzin,MD,大于或等于98%,Fluka,sigma-AldrichCo.US)、丙二酰基黄豆黄苷(malonylglycitin,MGL,大于或等于98%,Fluka,sigma-AldrichCo.US)、丙二酰基染料木苷(malonylgenistin,MG,大于或等于98%,Fluka,sigma-AldrichCo.US)、乙酰基黄豆苷(acetyldaidzin,AD,大于或等于98%,Fluka,sigma-AldrichCo.US)、乙酰基黄豆黄苷(acetylglycitin,AGL,大于或等于98%,Fluka,sigma-AldrichCo.US)、乙酰基染料木苷(acetylgenistin,AG,大于或等于98%,Fluka,sigma-AldrichCo.US)[26,27]。
1.2 试验方法
参照GB 5009.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采用全量凯氏定氮法测定大豆及腐竹中蛋白质含量。参照GB 5009.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的测定》中索氏抽提法,测定大豆及腐竹中的油分含量[3]。参照蒽酮比色法,测大豆及腐竹中可溶性糖含量。参照孙君明等[27,28]方法进行大豆及腐竹中异黄酮含量的测定,稍有改进,具体方法如下:大豆异黄酮提取液:80%甲醇溶液——准确量取色谱级甲醇(99.99%)160 mL,注入40 mL超纯水稀释即成。
流动相A:0.1%甲酸超纯水溶液——将已过0.22 μm滤膜的超纯水注入1 L容量瓶至900 mL左右,再用移液枪准确量取1 mL甲酸,用超纯水定容至1 L,摇匀。
流动相B:0.1%甲酸的乙腈溶液——量取500 mL乙腈,准确量取500 μL甲酸,先超声脱气5 min,然后进行抽滤。
样品处理:将大豆放在50℃的烘箱中烘干,然后用万能粉碎机打成粉样,过80目筛,保存于干燥器中备用。准确称取上述豆粉0.1200 g,小心转移到10 mL离心管中,加入3 mL 80%甲醇溶液,常温静置2 h或用超声波辅助提取2 h,注意控制超声波辅助提取时水温不宜超过50℃,以免异黄酮组分在甲醇溶液中提前分解[29]。再经过12 000 r/min离心10 min,离心后尽快取上清液约1.5 mL(专用小瓶需要干净——可用甲醇溶液浸洗2 h后用超纯水冲洗,于无尘环境中烘干)用0.22 μm滤膜抽滤注入岛津自动进样专用小瓶,4℃保存,等待上机检测。
色谱条件:色谱柱:InterSustain,C18,250 mm. 6 mmI.D,5 μm;柱温:34℃;流动相A为0.1%甲酸的超纯水溶液;流动相B为0.1%甲酸的乙腈溶液,上述所有配制的流动相需要经过0.22 μm的滤膜才可进入机器检测;流动相梯度程序:0 min,15% A;15—35 min,25%A;50 min,40% A;60—70 min,100% A;80 min,15% A;运行时间:80 min;进样量:10 μL;设置总为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设置为260 nm[29,30,31]。
依照标样的色谱图将各个组分标出,然后计算峰的面积(可通过液相色谱仪相关程序自动计算出),再根据标准样品的保留时间对测试品种作定性[26],最后将各个组分在色谱上的面积大小代入按照各自的计算公式求得。
腐竹的制作方法:用常温(20—25℃)蒸馏水(水的pH为7.0)浸泡8 h[32],2次磨浆,磨浆总加水量为干豆重量的10倍,过100目滤网,95—100℃水浴煮浆3—5 min,动态提竹温度(水浴式)84—86℃[33],自然晾干4—6 h后转入60℃烘箱烘干2 h,冷却0.5 h后称重,以腐竹的干重与豆子的干重之比为腐竹的产率,每个品种取第1、3、5片腐竹混合粉碎成待测样品。
1.3 数据的处理与统计分析
采用SPSS v22.0软件以及Excel 2007进行统计分析及数据处理,每次试验重复3次,取其平均值,并以平均值及标准偏差(平均值±SD)表示。2 结果
2.1 大豆品种蛋白质、油分、可溶性糖、异黄酮及制得腐竹产率
通过测定所选取大豆品种的蛋白质、油分、可溶性糖、异黄酮及制得腐竹产量,用SPSS v22先作非参数检验之K-S检验,发现数据符合正态分布,通过计算得到各个指标的变异系数(表1),发现24个不同来源的大豆品种中,蛋白质、油分、可溶性糖、异黄酮含量各指标间均有较大差异,说明所选的24个样本具有代表性。Table 1
表1
表1大豆品种4个指标及制得腐竹产率的统计结果
Table 1
统计指标 Statistical index | 极小值 Minimum value | 极大值 Maximum value | 标准差 Standard deviation | 均值 Mean value | 渐近显著性 Asymptotic significance | 变异系数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
---|---|---|---|---|---|---|
蛋白质Protein (%) | 34.76 | 45.90 | 3.46 | 40.15 | 0.828 | 9.27 |
油分Oil (%) | 18.40 | 23.77 | 1.28 | 20.29 | 0.976 | 6.39 |
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 (%) | 11.29 | 16.39 | 1.81 | 13.69 | 0.457 | 13.48 |
异黄酮Isoflavone (μg·g-1) | 1098.60 | 4306.80 | 1042.79 | 2726.36 | 0.435 | 38.25 |
产率Production rate (%) | 33.16 | 60.50 | 5.71 | 44.07 | 0.804 | 13.00 |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在同一制作工艺的条件下,大豆品种华夏8号产率最高,达到60.50%,其次为品种华春2号,产率为52.44%,这两个品种是制作腐竹的理想品种。绥农37产率为48.59%,华春6号产率为48.37%,黑河43号产率为47.91%,这3个也是产率比较理想的品种。此外,腐竹产率45%以上的大豆品种还有华夏7号、东农豆252、华春8号、华夏9号、华夏3号和华春5号,其他品种产率较低(表2)。
Table 2
表2
表2不同品种大豆制的腐竹产率
Table 2
序号 No. | 品种 Variety | 产率 Production rate (%) | 变异系数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 序号 No. | 品种 Variety | 产率 Production rate (%) | 变异系数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 |
---|---|---|---|---|---|---|---|---|
1 | 华春3号 Huachun3 | 37.09±0.50lm | 1.36 | 13 | 华夏10 Huaxia10 | 44.53±1.38efghi | 3.10 | |
2 | 华春5号 Huachun5 | 45.01±1.04defgh | 2.30 | 14 | 东农豆252 Dongnongdou252 | 46.49±1.38cdef | 2.97 | |
3 | 华夏3号 Huaxia3 | 45.05±0.45defg | 1.00 | 15 | 垦丰16 Kenfeng16 | 37.21±0.90lm | 2.41 | |
4 | 华夏9号 Huaxia9 | 45.65±2.49cdefgh | 5.46 | 16 | 垦丰17 Kenfeng17 | 42.83±2.23ghi | 5.20 | |
5 | 桂夏7号 Guixia7 | 43.71±0.46fghi | 1.06 | 17 | 垦丰20 Kenfeng20 | 44.37±1.74efghi | 3.91 | |
6 | 华夏16 Huaxia16 | 38.82±1.43klm | 3.69 | 18 | 垦丰22 Kenfeng22 | 36.30±2.90m | 7.99 | |
7 | 桂1306 Gui1306 | 42.89±2.45ghi | 5.72 | 19 | 垦豆25 Kendou25 | 33.16±1.76n | 5.32 | |
8 | 华春2号 Huachun2 | 52.44±0.91b | 1.73 | 20 | 垦豆43 Kendou43 | 41.61±1.26ijk | 3.03 | |
9 | 华春6号 Huachun6 | 48.37±1.19c | 2.47 | 21 | 绥农26 Suinong26 | 39.76±0.34jkl | 0.85 | |
10 | 华春8号 Huachun8 | 45.95±1.88cdefg | 4.09 | 22 | 绥农37 Suinong37 | 48.59±0.49c | 1.01 | |
11 | 华夏7号 Huaxia7 | 46.97±1.27cde | 2.71 | 23 | 绥农39 Suinong39 | 42.53±2.63hij | 6.19 | |
12 | 华夏8号 Huaxia8 | 60.50±1.56a | 2.58 | 24 | 黑河43 Heihe43 | 47.91±1.49cd | 3.12 |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2.2 不同大豆品种制成腐竹的品质变化分析
所选取的24个大豆样品,籽粒中大豆异黄酮总含量变幅为1 098.59—4 306.80 μg·g-1,黄酮总量平均值为2 726.35 μg·g-1,制成腐竹后,大豆异黄酮总量变化幅度为1 094.35—4 717.91μg·g-1,平均值为2 584.65 μg·g-1;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化范围为34.76%—45.90%,平均值为40.15%。由这些大豆加工成腐竹后,相应腐竹中蛋白质含量变化范围为46.39%—61.02%,平均值为55.07%;大豆油分含量为18.40%—23.77%,平均值为20.29%,由这些大豆加工成的腐竹,其油分含量变幅为19.47%—33.01%,平均值为26.23%;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区间为11.29%—16.39%,平均值为13.69%,制作成腐竹后,其可溶性糖变幅为4.02%—12.84%,平均值为7.83%(表3)。Table 3
Table 3The content of isoflavones, protein and oil in soybean and Yuba
品种 Variety | 异黄酮 Isoflavone (μg·g-1) | 蛋白质Protein (%) | 油分Oil (%) | 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 (%) | ||||
---|---|---|---|---|---|---|---|---|
大豆 Soybean | 腐竹 Yuba | 大豆 Soybean | 腐竹 Yuba | 大豆 Soybean | 腐竹 Yuba | 大豆 Soybean | 腐竹 Yuba | |
华春3号Huachun3 | 2744.28±257.17 | 2603.74±200.71 | 40.82±1.48 | 58.15±0.01 | 19.80±0.20 | 25.12±0.01 | 11.48±0.10 | 5.23±0.06 |
华春5号Huachun5 | 1912.48±234.66 | 1932.3±26.41 | 42.71±0.42 | 46.39±0.01 | 18.90±0.17 | 22.23±0.01 | 14.40±0.11 | 10.82±0.14 |
华夏3号Huaxia3 | 1497.82±421.54 | 1125.12±65.52 | 42.19±0.77 | 57.73±0.00 | 21.63±0.12 | 22.91±0.01 | 11.31±0.08 | 5.62±0.04 |
华夏9号Huaxia9 | 1774.26±393.91 | 1448.86±87.81 | 45.67±0.94 | 58.32±0.00 | 18.67±0.21 | 19.52±0.01 | 11.50±0.28 | 4.27±0.01 |
桂夏7号Guixia7 | 4306.79±701.36 | 4544.13±222.57 | 39.45±1.16 | 54.36±0.01 | 20.97±0.23 | 26.92±0.01 | 12.93±0.20 | 6.75±0.11 |
华夏16 Huaxia16 | 3409.07±983.23 | 2392.81±103.05 | 37.97±0.21 | 55.37±0.01 | 18.47±0.25 | 28.64±0.01 | 11.88±0.40 | 4.79±0.12 |
桂1306 Gui1306 | 2105.61±292.24 | 1901.16±76.19 | 44.18±1.41 | 61.02±0.02 | 19.27±0.06 | 22.86±0.01 | 12.01±0.12 | 6.15±0.12 |
华春2号Huachun2 | 1098.59±191.12 | 1094.35±33.81 | 43.53±1.25 | 59.79±0.02 | 22.00±0.10 | 24.76±0.01 | 11.29±0.08 | 7.15±0.01 |
华春6号Huachun6 | 1567.59±342.12 | 1787.34±52.1 | 45.90±0.30 | 57.5±0.00 | 18.90±0.10 | 19.47±0.01 | 11.67±0.10 | 6.81±0.04 |
华春8号Huachun8 | 2162.92±579.48 | 1945.24±89.99 | 43.49±1.05 | 59.83±0.02 | 19.93±0.15 | 22.47±0.01 | 12.40±0.03 | 7.20±0.02 |
华夏7号Huaxia7 | 2144.12±397.43 | 2249.19±146.86 | 42.55±0.23 | 60.74±0.00 | 18.40±0.10 | 24.32±0.01 | 14.78±0.04 | 7.84±0.09 |
华夏8号Huaxia8 | 2477.31±740.49 | 2506.3±144.29 | 44.46±1.30 | 59.77±0.01 | 19.53±0.21 | 23.35±0.02 | 11.80±0.03 | 9.28±0.05 |
华夏10 Huaxia10 | 2250.72±205.56 | 2592.96±60.19 | 41.77±0.88 | 59.35±0.00 | 18.60±0.30 | 24.66±0.01 | 15.68±0.02 | 8.60±0.10 |
东农豆252 Dongnongdou252 | 2449.64±376.87 | 2286.4±127.99 | 40.54±0.79 | 56.37±0.01 | 20.47±0.29 | 26.23±0.01 | 14.47±0.10 | 8.18±0.13 |
垦丰16 Kenfeng16 | 3068.86±503.54 | 3027.13±123.18 | 35.39±0.96 | 50.63±0.00 | 20.67±0.21 | 29.69±0.01 | 15.97±0.06 | 10.29±0.09 |
垦丰17 Kenfeng17 | 4218.86±581.81 | 4683.07±179.47 | 35.43±0.68 | 51.07±0.00 | 21.10±0.26 | 29.44±0.02 | 15.66±0.09 | 10.34±0.03 |
垦丰20 Kenfeng20 | 3536.12±520.47 | 3379.48±45.52 | 37.31±0.75 | 51.93±0.02 | 19.50±0.35 | 26.86±0.01 | 14.79±0.02 | 11.41±0.11 |
垦丰22 Kenfeng22 | 4246.46±501.32 | 4520.08±101.5 | 36.92±1.00 | 50.65±0.01 | 20.73±0.12 | 28.8±0.00 | 15.49±0.10 | 9.72±0.25 |
垦豆25 Kendou25 | 4279.03±583.06 | 3883.34±246.71 | 34.76±0.53 | 54.06±0.00 | 20.50±0.10 | 33.01±0.01 | 16.39±0.05 | 6.03±0.06 |
垦豆43 Kendou43 | 4166.03±648.31 | 4717.91±83.44 | 37.21±0.50 | 51.00±0.02 | 21.10±0.26 | 25.79±0.01 | 15.37±0.04 | 12.84±0.20 |
绥农26 Suinong26 | 2115.05±400.96 | 1911.15±35.87 | 37.08±0.35 | 53.07±0.01 | 20.63±0.06 | 29.75±0.02 | 14.28±0.06 | 7.36±0.01 |
绥农37 Suinong37 | 1677.17±276.54 | 1492.24±19.94 | 35.90±0.36 | 48.47±0.01 | 23.77±0.15 | 30.58±0.01 | 12.43±0.01 | 9.81±0.58 |
绥农39 Suinong39 | 2111.11±66.44 | 2055.64±92.83 | 39.25±1.14 | 53.00±0.00 | 21.90±0.20 | 30.75±0.01 | 14.69±0.09 | 7.46±0.06 |
黑河43 Heihe43 | 4112.56±784.96 | 4012.35±534.03 | 38.24±1.13 | 53.16±0.01 | 19.60±0.10 | 31.43±0.01 | 16.00±0.22 | 4.02±0.09 |
标准偏差Standard deviation | 1042.79 | 1213.17 | 3.46 | 4.17 | 1.30 | 3.74 | 1.84 | 2.35 |
变异系数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 38.25 | 43.59 | 9.27 | 7.57 | 6.39 | 14.26 | 13.48 | 30.14 |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2.3 大豆品质性状与腐竹品质及产率的相关分析
通过进一步分析大豆与腐竹中的蛋白质、油分、可溶性糖、异黄酮含量的相关性,并进行了由此衍生的蛋白质油分比、蛋白质可溶性糖比、油分可溶性糖比与产率的相关分析(表4),发现腐竹中异黄酮总量、蛋白质、油分、可溶性糖含量均与大豆中对应的4个性状呈正相关,特别是异黄酮总量和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腐竹中的蛋白质含量与大豆中其他3个成分均为负相关,尤其是与可溶性糖和大豆异黄酮总量呈显著负相关。腐竹中油分含量仅与大豆中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其他3个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腐竹中的大豆异黄酮含量则与大豆中的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可溶性糖呈极显著正相关。Table 4
表4
表4大豆中异黄酮、蛋白质、油分、可溶性糖与制成腐竹对应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Table 4
大豆 Soybean | 腐竹Yuba | ||||
---|---|---|---|---|---|
蛋白质 Protein | 油分 Oil | 可溶性糖 Soluble sugar | 异黄酮 Isoflavone | 产率 Production rate | |
蛋白质Protein | 0.700** | -0.889** | -0.356 | -0.589** | 0.598** |
油分Oil | -0.402 | 0.537** | 0.172 | 0.012 | -0.072 |
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 | -0.519** | 0.614** | 0.441* | 0.568** | -0.423* |
异黄酮Isoflavone | -0.412* | 0.574** | 0.189 | 0.879** | -0.478* |
蛋白质油分比Protein/oil | 0.636** | -0.839** | -0.303 | -0.411* | 0.441* |
蛋白质可溶性糖比Protein/sugar | 0.667** | -0.800** | -0.470* | -0.682** | 0.531** |
油分可溶性糖比Oil/sugar | 0.302 | -0.304 | -0.335 | -0.574** | 0.342* |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Supplemental table 1
附表1
附表1大豆品种清单
Supplemental table 1
序号 No. | 品种 Variety | 缩写 Abbr. | 序号 No. | 品种 Variety | 缩写 Abbr. |
---|---|---|---|---|---|
1 | 华春3号Huachun 3 | HC3 | 13 | 华夏10号 Huaxia 10 | HX10 |
2 | 华春5号Huachun 5 | HC5 | 14 | 东农豆252 Dongnongdou 252 | DND252 |
3 | 华夏3号Huaxia 3 | HX3 | 15 | 垦丰16 Kenfeng 16 | KF16 |
4 | 华夏9号Huaxia 9 | HX9 | 16 | 垦丰17 Kenfeng 17 | KF17 |
5 | 桂夏7号Guixia 7 | GX7 | 17 | 垦丰20 Kenfeng 20 | KF20 |
6 | 华夏16 Huaxia 16 | HX16 | 18 | 垦丰22 Kenfeng 22 | KF22 |
7 | 桂1306 Gui 1306 | G1306 | 19 | 垦豆25 Kendou 25 | KD25 |
8 | 华春2号Huachun 2 | HC2 | 20 | 垦豆43 Kendou 43 | KD43 |
9 | 华春6号Huachun 6 | HC6 | 21 | 绥农26 Suinong 26 | SN26 |
10 | 华春8号Huachun 8 | HC8 | 22 | 绥农37 Suinong 37 | SN37 |
11 | 华夏7号Huaxia 7 | HX7 | 23 | 绥农39 Suinong 39 | SN39 |
12 | 华夏8号Huaxia 8 | HX8 | 24 | 黑河43 Heihe 43 | HH43 |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在产率方面,在上述几个性状中,与腐竹产率相关最明显的是大豆蛋白质含量(r=0.598**),其次为蛋白质与可溶性糖之比(r=0.531**),说明高蛋白和低可溶性糖品种大豆腐竹产率较高。由于油分含量与腐竹产率呈负相关,蛋白质油分比与腐竹产率的相关系数为0.441,另外大豆籽粒中的可溶性糖与腐竹的产率呈显著负相关,油分与可溶性糖之比与腐竹产率相关系数为0.342。
2.4 大豆制成腐竹后异黄酮组分的变化分析
通过分析24份材料大豆籽粒内异黄酮12个组分的含量,发现其平均含量从高到低其次为MG(906.40 μg·g-1)、MD(504.36 μg·g-1)、G(471.11 μg·g-1)、D(444.39 μg·g-1)、MGL(135.05 μg·g-1)、GL(106.38 μg·g-1)、GLE(33.35 μg·g-1)、DE(30.62 μg·g-1)、GE(22.67 μg·g-1)、AD(9.67 μg·g-1)、AG(8.74 μg·g-1)和AGL(3.00 μg·g-1)。由这24个品种大豆所制成的腐竹中,大豆异黄酮12组分含量的平均含量从高到低的依次为G(946.90 μg·g-1)、D(691.99 μg·g-1)、MG(322.31 μg·g-1)、MD(143.43 μg·g-1)、GL(136.86 μg·g-1)、DE(114.52 μg·g-1)、GE(110.32 μg·g-1)、GLE(70.07 μg·g-1)、MGL(34.13 μg·g-1)、AD(8.44 μg·g-1)、AG(3.48 μg·g-1)和AGL(2.17 μg·g-1)(图1)。
图1

图1大豆籽粒中异黄酮各组分占比(A)和腐竹中异黄酮各组分占比(B)
Fig. 1The proportion of isoflavones in soybean (A), the proportion of isoflavones in yuba (B)
3 讨论
腐竹营养丰富[34],制作需时短,工艺相对简单,既可以家庭小作坊生产也可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是中国主要的豆制品品种。此外,腐竹属于干品,利于贮藏和运输,保质期长,在中国南方是一个快速脱贫致富的好项目。2000年,中国腐竹产量约10万t,经过20年发展,中国腐竹生产总量已经超过20万t,目前,河南省、山东省、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山西省、广东省和云南省是中国七大腐竹产区[34,35],近年来,由于腐竹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生产企业也开始遍布全国各地。一般根据工艺的不同,在不添加其他辅料的前提下,每500 g黄豆能够生产250 g干腐竹就属于高产率,一般只能出产225 g左右。在广东鹤山,加工工艺比较好的企业,用优质大豆每斤可以生产290 g腐竹。本研究华夏8号每500 g大豆腐竹生产率达到300 g;其次为品种华春2号,为52.44%,这两个品种应该是制作腐竹的理想品种。此外,绥农37号、华春6和黑河43的腐竹生产率分别达到了48.59%、48.37%和47.91%,也是产率比较高的品种(表2);中国腐竹制作的工艺不同,不同地区采用的大豆原料也不同。广东省是中国腐竹生产大省,由于本地原料供不应求,一般腐竹加工作坊原料主要来自东北和黄淮海大豆产区,没有专用品种,这样每批原料品种来源不明,品质差异比较大,产品的产率和品质得不到保证,很难做出优质品牌产品。广东省一些优质腐竹加工企业,注重品牌建设,准备在南方建立大豆生产基地或在长江流域及东北主产区建立了原料基地,但对不同品种的加工性状缺乏了解。本研究筛选出一批加工产率高和品质优良的品种,其中,黑河43和华春6号都曾是农业部主导品种,在南北两个产区的种植面积比较大,可以作为腐竹生产大量专用品种。本研究对大豆原料和异黄酮含量进行了分析,发现了大豆高异黄酮含量与腐竹异黄酮含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对生产高异黄酮腐竹提供了参考依据。中国腐竹加工的研究比较少,且集中在大豆籽粒蛋白和油分含量与腐竹产量方面的研究上,极少涉及到大豆籽粒中异黄酮和可溶性糖对腐竹产量的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蛋白油分比与腐竹产率关系不大,腐竹产率是品种多个性状的综合表现。而通过对蛋白可溶性糖比、油分可溶性糖比与腐竹产率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蛋白质可溶性糖比与腐竹产率呈显著正相关(表4)。豆浆中的可溶性糖浓度增加,影响结膜和腐竹颜色,因此,蛋白质含量高,可溶性糖少可能是比较理想的腐竹加工品种。
本研究检测出异黄酮12种组分,并证实了张海军[36]提出的异黄酮总量及其种主要组分含量均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油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的观点;同时腐竹中的异黄酮总量与籽粒中的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但与籽粒中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这说明籽粒中可溶性糖含量的高低可能影响腐竹中异黄酮总含量。与葛宏贺等[24]、杨月[3]、藏茜茜等[4]、吴婧[21]研究结果相同的是,腐竹与大豆籽粒中的蛋白质、油分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在本研究中也发现,产率与蛋白质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籽粒中油分含量的相关不明显,这与杨月[3]的研究结果不同,这可能与材料的选择、腐竹的制作方法有关。
由大豆做成腐竹,其中的蛋白质、油分、可溶性糖、异黄酮的含量比重均发生变化,主要原因是豆浆被加热,蛋白质与油分、可溶性糖等物质重新包裹聚集,可溶性糖沉淀,其中的异黄酮组分含量发生了变化[37]。丙二酰基染料木苷MG减少,而染料木苷G和黄豆苷D增加,豆制品中异黄酮组分染料木苷居多[38,39],大豆中异黄酮含量主要以丙二酰基异黄酮含量为主,而腐竹中主要以甙的形式为主,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丙二酰基异黄酮在高温不稳定可分解为相应的甙和甙元的形式导致的,但本研究发现腐竹中的异黄酮总量与籽粒中异黄酮总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4 结论
大豆品种的腐竹产率和主要品质性状都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华夏8号、华春2号是制作腐竹的高产品种。腐竹产率与大豆籽粒中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腐竹中的蛋白质、油分、可溶性糖含量均分别与大豆籽粒中的蛋白质、油分、可溶性糖含量呈正相关,并且高异黄酮腐竹可由高异黄酮大豆品种制得。大豆品种的品质特性决定了腐竹的品质特性,其主要由大豆品种的遗传特性决定的。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D].
[本文引用: 3]
[D].
[本文引用: 3]
[D].
[本文引用: 1]
[D].
[本文引用: 1]
[D].
[本文引用: 5]
[D].
[本文引用: 5]
[本文引用: 4]
[本文引用: 4]
URL [本文引用: 1]
URL [本文引用: 1]
[D].
[本文引用: 1]
[D].
URL [本文引用: 1]
[D].
URL [本文引用: 1]
[D].
URL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URL [本文引用: 1]
URL [本文引用: 1]
URL [本文引用: 1]
URL [本文引用: 1]
URL [本文引用: 2]
URL [本文引用: 2]
URL [本文引用: 1]
URL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D].
[本文引用: 1]
[D].
[本文引用: 1]
URL
URL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D].
[本文引用: 1]
[D].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2]
[本文引用: 2]
[本文引用: 1]
[D].
URL [本文引用: 3]
[D].
[本文引用: 3]
[D].
[本文引用: 1]
[D].
[本文引用: 1]
URL [本文引用: 2]
URL [本文引用: 2]
[本文引用: 2]
[本文引用: 2]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2]
[本文引用: 2]
URL [本文引用: 2]
URL [本文引用: 2]
URL [本文引用: 1]
URL [本文引用: 1]
[D].
URL [本文引用: 2]
[D].
URL [本文引用: 2]
URL [本文引用: 1]
URL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2]
[本文引用: 2]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D].
[本文引用: 1]
[D].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