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纵列式双扇翼气动特性数值模拟与试验*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5

扇翼飞行器[1]一般是指由扇翼、机身、尾翼、起落装置、操纵系统和动力装置6部分组成的航空器, 其中扇翼是飞行器升力和推力的来源。扇翼类似于固定翼的机翼概念, 但与普通机翼有本质区别。普通机翼仅能产生升力, 而扇翼既能产生升力又能产生推力。本文所研究的扇翼指的是将横流风扇安装在机翼前缘弧形槽内, 沿机翼展向布置, 通过横流风扇的旋转, 加速来流, 从而在横流风扇内部产生涡流运动, 在机翼上形成升力和分布式推进力。
国外的一些研究机构和****对扇翼的气动特性进行了基本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 证明了扇翼的高升力系数、高功率载荷以及大迎角不失速等特性[2-6]。笔者课题组是中国较早研究扇翼的团队, 也是扇翼飞行器演示验证重大探索项目的实施团队, 对扇翼飞行器的气动[7-10]、结构[11-13]和控制[14-15]等相关课题进行了全面深入地探索。
上述研究均是对单个扇翼进行的, 参照串列式机翼飞机[16]和纵列式双旋翼直升机[17]的特性, 考虑扇翼飞行器的低速大载荷特性, 再根据横流风扇能够主动加速来流, 并对来流进行再加速和重新整流的特点, 提出了一种使用2个扇翼并进行前后布置的方案, 以充分发展扇翼的气动优势。使用前后扇翼布局的飞行器, 称之为纵列式双扇翼飞行器。这种飞行器可以实现垂直或者超短距起降的大载荷飞行能力, 满足特定场景下对这种低速大载荷飞行器的需求。本文首先开展了对纵列式双扇翼不同前后间距、不同高度差和不同安装角下的气动特性数值模拟计算。然后为了验证数值模拟方法的准确性, 也为了证实纵列式双扇翼确实相比单个扇翼更具气动优势, 设计制作了风洞试验的纵列式双扇翼模型以及试验台架。最后对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1 扇翼计算模型与计算方法 1.1 扇翼计算模型 纵列式双扇翼布局如图 1所示, 扇翼沿机翼展向横截面的几何尺寸没有变化, 故可将扇翼的三维模型简化为二维模型。本文定义单个扇翼模型的总体尺寸参数(见图 2表 1)和叶片尺寸参数(见图 3表 2)。前后扇翼的尺寸参数一致。定义扇翼升力L方向与来流方向垂直, 推力T方向与来流方向水平, 翼型下表面与来流方向的夹角为迎角。
图 1 纵列式双扇翼布局 Fig. 1 Tandem fan wing layout
图选项




图 2 扇翼截面几何尺寸定义 Fig. 2 Geometry definition of fan wing section
图选项




表 1 扇翼几何尺寸参数 Table 1 Geometric parameters of fan wing
参数 数值
扇翼展长l/mm 500
横流风扇半径R/mm 150
弧形槽内径Rarcin/mm 155
弧形槽外径Rarcout/mm 160
扇翼弦长c/mm 561
后缘夹角θ/(°) 18
前缘开口角ψ/(°) 24


表选项






图 3 横流风扇叶片几何尺寸定义 Fig. 3 Geometry definition of cross flow fan blade
图选项




表 2 横流风扇叶片参数 Table 2 Cross flow fan blade parameters
参数 数值
叶片宽度b/mm 36
横流风扇内径Rin/mm 98
叶片外弧半径rout/mm 96
叶片内弧半径rin/mm 68
叶片根部圆弧半径rroot/mm 3
叶片安装角Φ/(°) 36.5
叶片间距σ/(°) 22.5


表选项






1.2 扇翼计算方法 本文扇翼横流风扇的最大转速为2 000 r/min, 计算得出横流风扇叶尖旋转速度小于0.3Ma, 故在数值计算中, 可不考虑气流的可压缩性。扇翼与周围气流的作用形式为:一部分来流被扇翼中的横流风扇吸入并形成涡流运动, 另一部分来流被横流风扇加速并从翼型后缘斜面射出。因此扇翼周围的整个流场处于非定常状态, 需要考虑雷诺数影响, 设定雷诺数为5.927×105。在FLUENT求解器中, 本文使用Navier-Stokes方程为主控方程, 选用的湍流模型为RNG(Renormalization-Group), 压力与速度耦合采用的是SIMPLE(Semi-Implicit Method for Pressure-Linked Equations)算法, 对流项采用2阶迎风格式进行离散, 整个流场以混合网格的有限体积法进行计算, 翼型壁面采用无滑移边界条件, 网格划分方法与文献[13]一致, 分别建立纵列式双扇翼不同前后间距、不同高度差和不同安装角的数值计算模型。
1.3 算例验证 为了验证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的准确性, 采用文献[11]扇翼风洞试验结果进行算例验证。对比验证来流速度为10 m/s、迎角为0°、横流风扇转速n为400~1 200 r/min时, 单个扇翼升力系数和推力系数值。图 4为不同转速下的扇翼升力系数CL和推力系数CT的试验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对比。从图中可以看出, 随着横流风扇转速增加, 数值升力系数和推力系数也在逐渐增加, 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趋势吻合较好, 最大误差在10%以内。因此本文的数值模拟方法可以用来分析扇翼的气动特性。
图 4 升力系数与推力系数随横流风扇转速变化 Fig. 4 Change of lift coefficient and thrust coefficient with cross flow fan speed
图选项




2 计算结果与分析 2.1 气动特性与前后扇翼间距的关系 不同间距下的纵列式双扇翼模型定义示意图如图 5所示, 分别计算前后扇翼间距d为500、600、700、800、900和1 000 mm 6个状态下的气动力, 其中前后扇翼的高度差为0, 安装角为0°。
图 5 纵列式双扇翼前后扇翼间距定义示意图 Fig. 5 Schematic of definition of distance between front and rear fan wings of tandem fan wing
图选项




图 6为前后扇翼升力和推力随前后扇翼间距的变化曲线。由图 6(a)可以看出, 间距小于700 mm时, 前后扇翼的升力均随着间距的增大而增大; 大于700 mm后, 间距的变化对前后扇翼升力的影响较弱, 升力趋于稳定。此外, 从图 6(a)中还可以看出, 前扇翼的升力始终大于后扇翼, 而后扇翼的升力相较单个扇翼升力增加较少, 在间距较小时还没有单个扇翼的升力大。整体而言, 纵列式双扇翼的前后平均气动增升效果要好于单个扇翼, 增升了约27%。由图 6(b)可以看出, 纵列式双扇翼在大间距时产生的推力相较单个扇翼的增加值很小, 仅在间距最小时有优势, 增加了约51%。
图 6 纵列式双扇翼气动力随前后扇翼间距变化 Fig. 6 Change of aerodynamic force of tandem fan wing with distance between front and rear fan wings
图选项




为了进一步说明纵列式双扇翼气动增升的原理, 绘制了图 7不同前后扇翼间距的流速流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 由于前后扇翼气流的相互影响, 扇翼内部的低压涡强度和位置也不相同。由图 7(a)~(f)可以看出, 当间距较小时, 经前扇翼加速后的气流大部分流入后扇翼中, 经后扇翼横流风扇进一步加速, 从后扇翼流出的气流流速总是比前扇翼大。间距大于等于700 mm时, 后扇翼对前扇翼来流的加速作用减小, 大部分气流没有被后扇翼加速, 进入后扇翼的气流流量减小, 故后排扇翼的升力始终小于前排扇翼。
图 7 纵列式双扇翼前后扇翼间距变化时的速度云图和流线图 Fig. 7 Velocity contours and streamlines when distance between front and rear fan wings of tandem fan wing changes
图选项




扇翼产生的推力来源于横流风扇的旋转对气流的加速作用。当间距较小时, 从前扇翼流出的气流都进入了后扇翼, 横流风扇单位时间加速气流的流量增大,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 横流风扇叶片受到的反作用力越大, 间距较小时的后扇翼推力越大。间距增加为700 mm时, 前扇翼的推力最小, 随着间距的增大, 又逐渐有所提高。可能由于后扇翼对前扇翼后缘斜面气流的影响, 而后缘斜面气流流速的快慢, 直接影响扇翼推力的大小。
2.2 气动特性与前后扇翼高度的关系 不同高度下的纵列式双扇翼模型定义如图 8所示, 定义纵列式双扇翼的前扇翼可移动, 分别计算前后扇翼高度差h与2R的关系为h/(2R)=-1、-0.5、0、0.5、1五个状态下的气动力, 其中前后扇翼的间距固定为d=800 mm, 安装角为0°。
图 8 纵列式双扇翼前后扇翼高度差定义示意图 Fig. 8 Schematic of definition of height difference between front and rear fan wings of tandem fan wing
图选项




图 9为前后扇翼升力和推力随前后扇翼高度的变化曲线。可以发现, 前扇翼相对高于后扇翼时, 对整体气动增升有优势, 前扇翼的增升效果明显, 而对后扇翼的升力影响不大。其中h/(2R)=0时的气动增升效果最明显。前后扇翼高度差的变化对整体的推力影响不是很大, 前后扇翼推力呈现此消彼长的趋势。图 10为不同前后扇翼高度的流速流线图, 可以看出h/(2R)>0时, 经前扇翼加速的气流从其后缘斜面, 正好流入后扇翼旋转的横流风扇中, 流线比较平滑。h/(2R)=0.5时的前扇翼升力较小, 这是由于后扇翼对前扇翼下表面气流流速的加速作用, 导致前扇翼上下表面的压强差减小, 故而升力减小。
图 9 纵列式双扇翼气动力随前后扇翼高度变化 Fig. 9 Change of aerodynamic force of tandem fan wing with height of front and rear fan wings
图选项




图 10 纵列式双扇翼前后扇翼高度变化时的速度云图和流线图 Fig. 10 Velocity contours and streamlines when height of front and rear fan wings of tandem fan wing changes
图选项




2.3 气动特性与前后扇翼安装角的关系 不同前后扇翼安装角下的纵列式双扇翼模型定义如图 11所示, 前后扇翼的间距d=800 mm, 前后扇翼的高度差h/(2R)=0。首先, 分别计算后扇翼安装角αb为-20°、-10°、0°、10°和20°状态下的气动力, 其中前扇翼安装角不变αf=0°; 然后, 计算前扇翼安装角αf为-20°、-10°、0°、10°和20°状态下的气动力, 其中后扇翼安装角不变αb=0°; 再计算前后扇翼安装角随动, 即αf=αb时状态下的气动力; 最后, 计算前后扇翼安装角差动, 即αf=-αb时状态下的气动力。
图 11 纵列式双扇翼前后扇翼安装角定义示意图 Fig. 11 Schematic of definition of installation angle between front and rear wings of tandem fan wing
图选项





2.3.1 前扇翼安装角不变 图 12为前扇翼安装角固定时, 前后扇翼的升力和推力变化。从图 12(a)可以看出, 随着后扇翼安装角的增大, 前扇翼和后扇翼的升力都增大。后扇翼对前扇翼的升力影响较大, 相对前扇翼升力增加了20%左右(αb=20°), 后扇翼的升力增加值在αb≥0°时变化不大。由前后扇翼升力的平均值, 可以看出平均升力一直在增大, 整体气动增升效果较好。从图 12(b)可以看出, 推力的平均值变化趋势也不是很大, 前后扇翼的推力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图 13为前扇翼安装角固定时前后扇翼的速度云图和流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 当αb<0°时, 前扇翼的后缘斜面气流经后扇翼下表面以S型路径流动; αb>0°时, 基本沿着后缘斜面气流方向, 说明此时后扇翼对前扇翼的整流效果好。
图 12 前扇翼安装角固定时前后扇翼的升力和推力曲线(αf=0) Fig. 12 Curves of lift and thrust of front and rear fan wings when installation angle of front fan wing is fixed (αf=0)
图选项




图 13 前扇翼安装角固定时前后扇翼的速度云图和流线图 Fig. 13 Velocity contours and streamlines of front and rear fan wings when installation angle of front fan wing is fixed
图选项





2.3.2 后扇翼安装角不变 图 14为后扇翼安装角固定时, 前后扇翼的升力和推力变化。从图 14(a)可以看出, 当前扇翼安装角αf>0°时, 前扇翼和后扇翼的升力都趋于稳定, αf=-20°~-10°, 后扇翼升力要小于前扇翼升力。图 15为后扇翼安装角固定时前后扇翼的速度云图和流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 此时经前扇翼的加速气流正好流入后扇翼中, 后扇翼对前扇翼的气流有吸入作用, 增大了前扇翼后缘机翼表面的气流流速, 使得相对压强降低, 总体表现为前扇翼升力增大。通过前后扇翼升力的平均值, 可以看出平均升力的变化不大, 前扇翼安装角的变化对整体气动增升效果的改善不明显。从图 14(b)可以看出, 推力平均值变化趋势随着前安装角的增大而减小, 由图 15可以看出, 随着安装角增大, 前扇翼后方的气流流线方向受后扇翼气流的扰动, 流入后扇翼的气流流量减小, 后扇翼的推力一直减小。
图 14 后扇翼安装角固定时前后扇翼的升力和推力曲线(αb=0) Fig. 14 Curves of lift and thrust of front and rear fan wings when installation angle of rear fan wing is fixed (αb=0)
图选项




图 15 后扇翼安装角固定时前后扇翼的速度云图和流线图 Fig. 15 Velocity contours and streamlines of front and rear fan wings when installation angle of rear fan wing is fixed
图选项





2.3.3 前后扇翼安装角随动 图 16为前后扇翼安装角同时同向变化时, 前后扇翼的升力和推力变化。从图 16(a)可以看出, 当αf=αb<0°时, 气动增升效果随着安装角的增加而增大; 当αf=αb>0°时, 增升效果随安装角的变化不是特别明显。由图 16(b)可以看出, 前后扇翼的平均推力基本不变, 说明前后扇翼安装角变化对推力的影响不大。图 17为前后扇翼安装角随动时前后扇翼的速度云图和流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 在前后扇翼安装角较大时, 没有发生流线分离, 说明纵列式双扇翼也具有大迎角不失速的气动特性。
图 16 前后扇翼安装角随动时前后扇翼的升力和推力曲线 Fig. 16 Curves of lift and thrust of front and rear fan wings when front and rear fan wings have the same installation angle
图选项




图 17 前后扇翼安装角随动时前后扇翼的速度云图和流线图 Fig. 17 Velocity contours and streamlines of front and rear fan wings when front and rear fan wings have the same installation angle
图选项





2.3.4 前后扇翼安装角差动 图 18为以前扇翼为基准, 前后扇翼安装角同时不同向变化时, 前后扇翼的升力和推力变化。由图 18(a)可知, 当-20°<αf<-10°时, 后扇翼升力有小于前扇翼, 通过前后扇翼升力的平均值, 可以看出平均升力的变化在逐渐减小。由图 18(b)可知, 扇翼推力的变化依然是此消彼长的情况, 平均推力值的变化不大。图 19为前后扇翼安装角差动时前后扇翼速度云图和流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 当αf=-αb<0°时, 后扇翼能够获得经前扇翼加速过的气流, 此时前后扇翼的升力和推力变化不是特别大; 当αf=-αb>0°时, 经前扇翼加速后的气流不能很好地被后扇翼利用, 升力和推力随安装角的变化波动较大。
图 18 前后扇翼安装角差动时前后扇翼的升力和推力曲线 Fig. 18 Curves of lift and thrust of front and rear fan wings when front and rear fan wings have opposite installation angle
图选项




图 19 前后扇翼安装角差动时前后扇翼的速度云图和流线图 Fig. 19 Velocity contours and streamlines of front and rear fan wings when front and rear fan wings have opposite installation angle
图选项




3 试验验证 3.1 试验台和风洞 为了验证本文数值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制作了纵列式双扇翼的风洞试验模型, 并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低速开口回流式风洞(见图 20)进行了初步的试验验证。试验风洞的基本参数如表 3所示, 单个扇翼试验模型如图 21所示, 风洞试验模型尺寸与数值计算模型的尺寸一致。用于测量纵列式双扇翼的试验台架置于风洞相对位置如图 22所示。
图 20 低速开口回流式风洞 Fig. 20 Low-speed open reverse-flow wind tunnel
图选项




表 3 试验风洞参数 Table 3 Parameters of test wind tunnel
参数 数值
试验区尺寸/(m×m) 3.4×2.4
最大风速/(m·s-1) 40
最小稳定风速/(m·s-1) 5
收缩比 4


表选项






图 21 单个扇翼试验模型 Fig. 21 Test model of single fan wing
图选项




图 22 纵列式双扇翼试验模型在风洞位置 Fig. 22 Location map of tandem wing fan test model in wind tunnel
图选项




3.2 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对比 图 23~图 25分别为前扇翼安装角不变、后扇翼安装角不变和前后扇翼安装角随动这3组状态时前后扇翼升力和推力随安装角变化的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从图中可以发现, 部分结果虽有偏差, 但总体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图中大部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10%, 说明本文数值模拟方法是可信的, 可以将该方法应用于纵列式双扇翼气动特性更多状态点分析中。
图 23 前扇翼安装角不变时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αf=0) Fig. 23 Comparison between numerical calculation results and test results when installation angle of front fan wing is fixed (αf=0)
图选项




图 24 后扇翼安装角不变时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αb=0) Fig. 24 Comparison between numerical calculation results and test results when installation angle of rear fan wing is fixed (αb=0)
图选项




图 25 前后扇翼安装角随动时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Fig. 25 Comparison between numerical calculation results and test results when front and rear fan wings have the same installation angle
图选项




4 结论 1) 纵列式双扇翼前后扇翼间距大于600 mm和前扇翼相对高于后扇翼时, 对整体的气动增升有优势, 而对推力增加量的影响较小。
2) 前扇翼安装角为0°, 后扇翼安装角变化对纵列双扇翼升力的增加影响较大, 后扇翼安装角越大, 增加的升力值越大, 而推力逐渐减小; 后扇翼安装角为0°, 前扇翼安装角变化对纵列式双扇翼的升力值影响较小, 前扇翼安装角越大, 升力值几乎没有增加, 而推力减小。
3) 前后扇翼安装角同时同向变化时对升力的影响较大, 对推力的影响不明显, 安装角越大, 升力值越大, 推力的平均值变化不大; 前后扇翼安装角同时不同向变化时, 对升力和推力的影响不明显, 安装角越大, 升力值不增反减, 推力的平均值变化不大。
本文纵列式双扇翼的最佳安装间距为700~900 mm, 最佳前后扇翼高度差为0, 最佳前扇翼安装角为0°, 最佳后扇翼安装角为20°时, 可以获得最佳的气动优势。

参考文献
[1] PEEBLES P. Aerodynamic lift generating device: 6527229[P]. 2003-04-03.
[2] FORESHAW S. Wind tunnel investigation of the new fan-wing design[D]. London: Imperial College, 1999.
[3] ASKARI S, SHOJAEEFARD M H. Shape optimization of the airfoil comprising a cross flow fan[J].Aircraft Engineering and Aerospace Technology, 2009, 81(5): 407–415.DOI:10.1108/00022660910983680
[4] DUDDEMPUDI D, YAO Y, EDMONDSON D, et al. Computational study of flow over generic fan-wing airfoil[J].Aircraft Engineering and Aerospace Technology, 2007, 79(3): 238–244.DOI:10.1108/00022660710743831
[5] KUMMER J D, DANG T Q. Hight-lift propulsive with integrated cross flow fan[J].Journal of Aircraft, 2006, 43(4): 1059–1068.DOI:10.2514/1.17610
[6] 孟琳, 叶永强, 李楠. 扇翼飞行器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J].航空学报, 2015, 36(8): 2651–2661.
MENG L, YE Y Q, LI N. Research progress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 of fan-wing aircraft[J].Acta Aeronautica et Astronautica Sinica, 2015, 36(8): 2651–2661.(in Chinese)
[7] 雷乾勇, 朱清华. 风扇翼翼型气动特性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6, 48(4): 509–515.
LEI Q Y, ZHU Q H.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fanwing airfoil based on CFD method[J].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16, 48(4): 509–515.(in Chinese)
[8] 吴浩东. 风扇翼内部偏心涡特性研究[D]. 南京: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2.
WU H D. Research on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eccentric vortex in the fanwing[D]. Nanj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12(in Chinese).
[9] 庞冲. 扇翼飞行器气动原理理论研究[D]. 南京: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5.
PANG C.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aerodynamic principle of the fan-wing aircraft[D]. Nanj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15(in Chinese).
[10] 唐荣培. 扇翼气动特性的试验研究[D]. 南京: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4.
TANG R P. Aerodynamic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fan-wing[D]. Nanj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14(in Chinese).
[11] 刘向楠. 扇翼设计参数及翼面形状气动优化研究[D]. 南京: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5.
LIU X N. Research on the aerodynamic optimization of design parameters and airfoil of fanwing[D]. Nanj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15(in Chinese).
[12] 冯衬. 前缘弧形段小翼及开槽设计对扇翼气动性能影响分析[D]. 南京: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5.
FENG C. The analysis of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flap and slotted design on the front arc segment of fan-wing[D]. Nanj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15(in Chinese).
[13] 杜思亮, 芦志明, 唐正飞. 扇翼飞行器翼型附面层控制数值模拟[J].航空学报, 2016, 37(6): 1783–1791.
DU S L, LU Z M, TANG Z F.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earch on the boundary control method of the fanwing's airfoil[J].Acta Aeronautica et Astronautica Sinica, 2016, 37(6): 1783–1791.(in Chinese)
[14] 黄同高, 杨忠, 王仁华, 等. 扇翼飞行器纵向运动建模与控制方法[J].应用科技, 2011, 38(11): 5–8.
HUANG T G, YANG Z, WANG R H, et al. Longitudinal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flight control of fan-wing aircraft[J].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1, 38(11): 5–8.DOI:10.3969/j.issn.1009-671X.2011.11.002(in Chinese)
[15] 陈滔. 扇翼飞行器飞行控制系统研究[D]. 南京: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4.
CHEN T. Research on flight control system of fan-wing aircraft[D]. Nanj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14(in Chinese).
[16] 李永泽, 孙传杰, 卢永刚. 串列翼布局前后翼相对位置对气动特性影响研究[J].飞机设计, 2016, 36(6): 32–36.
LI Y Z, SUN C J, LU Y G. Studying the impact of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duo to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the wing for the tandem wing[J].Aircraft Design, 2016, 36(6): 32–36.(in Chinese)
[17] 黄水林, 招启军, 徐国华. 纵列式双旋翼悬停状态气动干扰特性参数影响分析[J].空气动力学报, 2011, 29(2): 155–156.
HUAN S L, ZHAO Q J, XU G H. Parametric effect investigations on aerodynamic interaction characteristics for tandem rotors in hover[J].Acta Aerodynamica Sinica, 2011, 29(2): 155–156.(in Chinese)


相关话题/计算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升力 推力 设计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直线驱动电静液作动器的匹配设计规则*
    飞机作动系统由功率液传走向功率电传(power-by-wire)是当前的发展趋势[1-3],高性能的功率电传作动器是功率电传系统的一项关键部件。目前飞机功率电传作动器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机电作动器(Electo-MechanicalActuator,EMA)[4]和电静液作动器(Electro-Hyd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滚动时域优化的旋转弹解耦控制器设计*
    旋转弹在飞行过程中绕自身纵轴连续滚转,在无控条件下可有效降低气动不对称、结构不对称和推力偏心等扰动因素所带来的弹道散布,提高落点精度,在制导控制条件下可省掉滚转控制回路,简化控制系统组成,因而旋转体制为众多弹箭类武器系统所采用。但是,弹体的旋转也使旋转弹在空气动力学特性、飞行力学特性、控制理论与方法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模块化的缠绕机设计方法*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超高模、耐腐蚀、低热膨胀系数和可设计性强等性能,可以制备出热膨胀系数为零的承力结构件[1],在航空航天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2]。缠绕成型是进行大批量生产的有效工艺方法,缠绕机是实现该工艺的核心装备。随着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客户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和定制化的特点,客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半监督集成学习的多核设计空间探索*
    随着集成电路工艺的进步以及系统结构设计的复杂度不断提高,特别是随着多核技术的发展,处理器设计相关的参数变得越来越多,从而使得处理器的设计空间呈指数式增长;且处理器的工作负载通常由大量具有不同特性的应用程序组成。为满足处理器性能、功耗和设计成本等方面的要求和限制,系统结构设计师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从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月基平台对地观测数据传输链路方案设计及分析*
    随着中国航天技术和探月工程的不断发展,利用月球作为观测平台开展对地观测的理念,已成为国内外月球开发研究中的前沿思路之一[1-2]。建立良好的对地观测平台有助于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认识地球,相较于传统的星载平台,月基平台具有更远的观测距离(3.8×105km),能够覆盖更宽的地球表面;具有更大的平台搭建空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拉普拉斯变换的空间目标碰撞概率计算方法*
    由于人类的航天活动日益增多,空间中在轨的空间目标数量不断增大,因此航天器与空间碎片的碰撞风险越来越大。为了保证航天任务顺利进行,保证航天员、航天器与空间环境的安全,空间碎片碰撞预警已成为航天任务设计与执行过程中必须进行的重要工作。碰撞概率是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判断2个空间目标发生碰撞的可能性大小的重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竞争博弈的多目标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
    在实际工程问题当中,广泛存在着不确定性因素,例如,材料特性、载荷、结构参数、边界条件以及测量误差等的不确定性[1-2],使得设计会因为这些不确定性而发生改变,影响产品性能。对产品的优化设计已不再是单纯的追求性能最佳或费用最小,而是需要在性能、可靠性以及经济性等多种设计要求之间取得平衡。所以,产品的优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故障行为的惯导产品贮存寿命试验设计*
    惯导产品(如加速度计、陀螺等)广泛应用于导弹、卫星、火箭等飞行器中,其精度高低和性能优劣对于保障飞行器姿态是否稳定和目标是否准确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材料、工艺、制造等因素,惯导产品在受到时间和外界环境的作用影响下,发生内应力释放、蠕变、退磁等变化,导致其关键参数(如加速度计零偏、标度因数)产生漂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产生匀强磁场的圆柱形线圈组设计方法*
    匀强磁场在精密测量、航空航天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在近年来飞速发展的量子传感技术中,高均匀度的匀强磁场更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量子传感技术中,原子陀螺仪作为一种新型陀螺仪,有体积小和精度高的优点,已经成为下一代超高精度陀螺仪的发展方向[1-2];原子磁强计是一种利用原子自旋效应来测量磁场的新型磁强计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涡轮泵流体静压轴承性能计算与试验研究*
    重复使用是航天运载动力系统的发展方向,作为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心脏”,涡轮泵的性能和可靠性与发动机的重复使用性能密切相关,而支撑涡轮泵主轴的轴承是限制涡轮泵重复使用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传统的滚动轴承在火箭发动机涡轮泵中低温、低黏度、高速、重载环境下的严重磨损问题和DN值的限制,使之不能满足重复使用涡轮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