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医德培养,有扎实的耳鼻喉科临床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能独立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本专科常见病,独立承担门、急诊耳鼻喉科科常规工作。对典型较疑难病危重病人,有正确的思维判断能力并熟悉基本处理原则。临床工作能力应达到本学科高年资住院医生以上水平。熟悉本学科新进展、新技术,结合临床实际,学习并掌握耳鼻咽喉科的临床科研方法,完成一篇文献综述、或病例分析报告、或临床应用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主要外文资料。
三年。
(一)课程学习
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要求不少于20学分。
1、学位课程
①公共必修课(7学分)
1、自然辨证法18学时1学分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学时2学分
3、公共英语(听说与写作) 90学时4学分
②专业必修课(9学分)
1、临床病理学 30学时2学分。
2、肿瘤学30学时2学分
3、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60学时3学分
3、专业英语(专业英语文献阅读与写作)2学分
2
从研究生部提供的选修课表中选。由学校统一安排授课,一般为4-6门,每门课程15-20学时,1学分。
除专业课、专业英语外,其他课程均由学院在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统一安排集中学习,第二学期进入临床后由各专业点组织专业课、专业英语教学,以自学与专题讲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第二学年末结束。
I
要求通过规定数量的病床管理及门急诊病人诊治工作,训练正规的病历书写、病程记录。参加日常查房及讨论,熟悉术前志、手术志、术后日志的格式及书写内容。掌握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的步骤,熟悉B超、X线平片及各种造影的适应症及检查前的准备,学会正确读片的顺序及内容。掌握各种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选择原则、手术指征及围手术期处理,以及各项规定手术的操作步骤要点,达到高年住院医师的水平。在各专科轮转时要求交1篇专题读书报告。
1. 学习病种
掌握内容:急慢性鼻炎、急慢性鼻窦炎、鼻骨骨折、变应性鼻炎、鼻出血、鼻中隔弯曲、鼻底囊肿、鼻窦囊肿、鼻息肉、急慢性咽炎、急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鼻咽癌、小儿急性喉炎、声带息肉、声带小结、喉癌、喉梗阻、食道异物、气管异物、鼓膜外伤性穿孔、急慢性外耳道炎、急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传导性耳聋等。
了解内容:鼻腔鼻窦霉菌病、鼻腔鼻窦前颅底肿瘤、鼻-颅底复合伤、脑脊液鼻漏、下咽肿瘤、颈部复合伤、颈部肿块、侧颅底肿瘤、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颞骨骨折、感音神经性耳聋等
2. 理论知识
掌握内容:
掌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常见病、多发病和急诊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掌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病的X线影像学检查适应证及诊断要点;掌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规手术适应症、并发症的诊断及处理;掌握耳鼻喉科常用药物的应用;掌握电测听、声导抗、脑干听觉诱发电位、PSG等检查适应症及结果分析。
了解内容:要求了解病种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了解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新理论、新技术。
3.临床基本技能
掌握内容:
(1)熟练掌握耳鼻喉科常用检查器械的使用(如鼻镜、间接鼻咽镜和喉镜、音叉等)。
(2)掌握耳鼻喉科常用治疗操作:鼻粘膜烧灼止血法、前后鼻孔填塞术、置换疗法、上颌窦穿刺冲洗术、鼻骨复位术、扁桃体脓肿切开术、咽鼓管吹张术、鼓膜穿刺术、耳鼻咽喉活组织检查、耳鼻咽异物取出术等。
(3)能独立完成扁桃体剥离术、耳前瘘管摘除术、鼻内窥镜检查术、电子喉镜检查术等。
了解内容:
(1) FESS手术的适应症、常规术式、并发症;
(2) 中耳乳头手术适应症和并发症;
(3)耳鼻咽喉头颈外科CT、MRI;
(4)头颈肿瘤手术与修复等。
要求完成的工作:书写大病历30份及完成以下操作
II
普外:4个月,本专业14个月,在本专业以外的学科,根据专业要求轮转科室,8个月完成。机动2个月,论文答辩及考核2个月。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 14个月 |
外科学(肿瘤外科) | 2个月 |
外科学(脑外科) | 2个月 |
儿科学 | 2个月 |
内科学(心血管科) | 2个月 |
内科学(呼吸病科) | 2个月 |
CT室 | 1个月 |
重症监护病房 | 1个月 |
1、通过轮转掌握
(1)外科总论知识(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休克、创伤、外科感染、心肺复苏、外科营养等)。
(2)急诊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
了解
现代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与外科、内科、影像学的新进展、新知识和新技术。
2、临床技能
掌握
(1)外科常见诊断治疗操作技术,如缝合换药、静脉切开、中心静脉压测量、针吸活检、切除活检、胸腹腔穿刺等。
(2)术前准备、术后处理、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开腹术、开胸术、胸腹腔引流术、气管插管术、体表良性肿瘤切除术、急诊清创术、骨折外固定术、腹股沟疝修补术。
(3)本专业的影像诊断(能阅读本专业X线平片、B超、CT、MRI的影像所见)。
熟悉
(1)心肺复苏技术,包括气管切开、以内外心脏按摩术、人工呼吸、药物复苏术。
(2)重症监测及处理技术,包括常用检测技术,包括常用监测技术,如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安装使用;呼吸治疗,如氧治疗、胸部物理治疗,机械通气治疗;循环支持治疗的适应证、方法及常用药物应用。
(3)外科营养疗法适应证及临床应用,TPN治疗技术、包括穿刺方法(锁骨下和中段颈内静脉穿刺技术)、营养液配配制、并发症及其防治。
(4)常见实验室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1)常用内镜检查法,包括胃镜、食管镜、结肠镜、膀胱镜操作方法,良性病变电灼术及各种经内镜造影检查法。
(2)常见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技术(放疗、化疗、生物疗法的种类和适应证等)。
研究生在临床各科轮转期间,协助上级带教教师指导本科生书写病历和病情记录、参加临床示教和病历讨论等,接受临床教学能力的初步培养,参加临床教学工作的时间不应少于40学时。
在进行临床能力训练的同时,进行科研能力训练。在科研能力训练过程中,研究生要掌握论文选题、课题设计、文献检索、资料收集、数据处理、论文撰写等基本科研方法,培养临床科研工作的思维和分析能力,结合临床工作,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为主,完成一篇临床应用论文、病历分析报告或文献综述(字数不少于5000字)。
四、考
(一)课程学习考核
研究生课程的学习以考试方式考核,一般在入学第一学期末全部结束。由研究生管理部门统一组织,考核成绩学位课程70分合格,非学位课程60分合格。专业课学习结束,由研究生部按二级学科统一组织考试。
(二)转科考核
研究生应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规定,完成各科的轮转工作量和质量要求,管理床位一般为5~8张,出科时必须进行转科考核,由轮转科室指导小组考核按本学科领域要求对研究生进行轮转考核,主要考核学生是否具有规范的临床操作和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的能力。考核不合格者应适当延长转科时间并进行补考,有一科补考不合格或累计有两科补考者不能申请专业学位。转科总评成绩达到70分为合格,其成绩作为临床能力训练平时成绩的依据,在毕业考核中占30%的比例。具体考核办法见《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考核暂行规定》。
(三)毕业(结业)考核
包括对研究生的思想品德与工作表现、课程学习、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临床能力(手术或技术操作)等进行严格的综合考核和考试。临床能力考核由考核答辩委员会组织。毕业考核时间安排在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三年的第一学期末(即当年的12月份)。
学院按学科、专业组成临床能力考核和论文答辩委员会(简称考核答辩委员会),由5位以上具有临床医学副教授(或副主任医师)以上的临床医学专家组成,其中应包括临床医学研究生导师2人,主席必须由具有研究生导师资格的正高职专家担任,校外专家为1—2人。考核答辩委员会主要负责研究生的临床能力考核和论文答辩,并对研究生的思想品德与工作表现、课程学习、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等做出综合评价。
五、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完成本专业培养方案的全部要求后,毕业(结业)考核合格,本人提出答辩申请,经二级学科专业硕士点初审、临床教学医院审核同意,报学院研究生部备案,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具体实施办法见《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工作暂行实施办法》和《蚌埠医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
六、指导方式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科室统一管理、科主任负责、导师组集体指导的方式。成立指导小组,负责临床能力训练指导和考核,由指导小组负责人指定专人(责任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临床训练和学位论文(含文献综述)等具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