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上海交通大学病原生物学(基础医学院)教学讲义 第47章 昆虫纲

上海交通大学 /2013-01-22

 

db3e332d-11e7-4d75-94d1-c3f751c47941.doc
文件类型: .doc fdbe3fe1e28091407682a2d570a1e8de.doc (2.30 MB)
第47章   昆虫纲
第一节   概述
昆虫纲是节肢动物门中最大的一个纲,在100多万种节肢动物中,约占90%。不少重要的虫媒病如疟疾、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斑疹伤寒、鼠疫等都是由昆虫传播的。
一、形态
昆虫具节肢动物的一般特征。成虫体躯左右对称,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图47-1)。
1.头部 感觉和取食中心,有眼(单眼和复眼)、触角和口器等主要构造。昆虫的口器有多种类型,其中与医学有关的有咀嚼式(如蜚蠊)、刺吸式(如蚊、蚤、虱)和舔吸式(如蝇)。
2.胸部 昆虫的运动中心,分为前、中、后三个胸节。胸部背面有翅1~2对,有的无翅,如蚤、虱、臭虫;腹面有足3对。昆虫的翅上有翅脉,其排列和形状是昆虫分类常用的特征。
3.腹部 消化、生殖中心,常由十一节组成,最后数节转变成外生殖器。外生殖器的形态也是分类的重要依据。
图47-1 昆虫外部形态模式图
4.昆虫的内部构造 昆虫的内部构造复杂,有呼吸、消化、排泄、生殖、循环、神经等系统。其中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生殖系统与传病有密切关系。
消化系统由口、前肠、中肠、后肠和肛门组成。自口腔经咽、食道、嗉囊到前胃为前肠,在胸部前肠的两侧有涎腺;中肠又称胃,有消化和吸收功能;中肠之后至肛门为后肠,具吸收水份和排除残渣的功能,许多病原体在昆虫的消化系统中发育繁殖后才得以传播。不少病原体被吸入昆虫的消化道后进入昆虫的血腔,进而进入昆虫的涎腺和生殖系统。唾液腺中的病原体通过刺叮吸血传播,卵巢中的病原体可经卵传递,使下一代的昆虫仍带有病原体而传播疾病。
第二节  
蚊虫(mosquitoes)在分类上属于昆虫纲,双翅目,蚊科(Culicidae),是一类常见的医学昆虫,为多种重要疾病的传播媒介。全世界已知有约3 300种,我国已知有约350种,其中以按蚊属(Anopheles)、库蚊属(Culex)和伊蚊属(Aedes)与传病关系最为重要。
自然界中与蚊虫外形相似的昆虫很多,以下两点是识别真正蚊虫最明显的特征:
1.蚊虫头部有一长(即口器),绝大多数雌蚊的口器适于刺吸血液。
2.翅脉和翅缘都生有鳞片,身体的其他部分,如头、胸、足以及多数种类的腹部都覆盖有鳞片。
一、形态
1.成虫 大小不一,因虫种而异,体长范围在约1.6~12.6mm之间,成虫形态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图47-2)。
(1)头部:有一对复眼,两复眼间有触角一对,各由十五节组成,雄蚊触角上的轮毛长而密,雌蚊则短而稀(图47-3)。口器呈长喙状,由上唇、舌各1根,上、下颚各1对围成食物道,并被包裹在下唇鞘中。舌的中央又唾腺管,通向唾液腺。仅雌蚊刺吸人畜血液,而雄蚊的上、下腭均退化。下腭基部有触须一对。
(2)胸部:分前、中、后胸三部分,其腹面各有足一对,中胸有一对膜质翅,后胸有一对平衡棒。
(3)腹部:由11节组成,最后3节变为外生殖器,统称尾器,雄蚊的尾器是鉴定蚊种的重要依据。
(4)翅:翅脉和翅缘以及虫体披有不同颜色的鳞片,可形成斑或条带,是鉴别蚊种的重要特征。
图47-2   成蚊外部形态
 
图47-3   蚊虫头部和口器
2.虫卵 虫卵长约1mm,一般为长椭圆形,外形、颜色和排列方式等随种类不同而异。
3.幼虫 幼虫俗称孑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具眼、触角、口器等构造。胸部外表看不出分节界线。腹部分九节,第八节背面有一对气孔或呼吸管。
4.蛹 蛹的外形呈逗点状,分头胸部与腹部。在头胸部背面有一对呼吸管。
按蚊属、库蚊属、伊蚊属各期形态主要区别见图47-4及表47-1。
图47-4 三属蚊虫生活史各期比较
47-1 三属蚊虫各期形态主要区别
虫期
区别点
按 蚊
库 蚊
伊 蚊
成蚊
体色
停息姿态
大多灰褐色
大多有黑白斑
虫体与喙成一线,与栖息面成一角度
大多棕黄色
大多无黑白斑
虫体与喙成一角度,与栖息面平行
黑色有白斑
无黑白斑
同库蚊
形态
在水中情况
舟状,有浮囊
单个散在浮于水面
长圆锥形,无浮囊
聚集成筏,卵块浮于水面
纺锤形,无浮囊
单个散开,沉于水底
幼虫
呼吸管
静止姿态
无,但有呼吸孔一对
虫体平浮于水面
有,细而长
呼吸管露于水面,头倒垂与水面成一角度
有,粗而短
同库蚊
呼吸管
短而粗,口宽,似漏斗形,前方有裂隙
细而长,口小,
前方无裂隙
短而宽,口呈三角形,前方无裂隙
二、生活史
       蚊虫生活史属完全变态,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雌蚊在交配吸血后才产卵,蚊幼虫共分四龄,刚孵出的为一龄幼虫,经三次脱皮后发育为第四龄幼虫。约需一周即可化蛹,再经2~3天即羽化为成蚊。雄蚊羽化后不久即交配。完成一代生活史在夏季为10~15天。
三、生活习性及其在传病、防制中的意义
了解蚊虫的生活习性,便于适时、有针对性地采取防制措施,消除蚊虫的孳生和栖息条件以控制虫媒病的流行及扩散。
1.幼虫孳生习性 不同蚊种的孳生地各异,一般可归纳为表47-2中几种类型。
47-2    我国常见蚊虫的主要孽生习性
水 体
代表蚊种
洁净的缓流水体  
微小按蚊
比较洁净的大型静止水体   
中华按蚊、嗜人按蚊、三带喙库蚊
丛林浓荫下小型积水
大劣按蚊
比较洁净的小型水体
白纹伊蚊
污秽的水体 
淡色库蚊、致倦库蚊
咸水体   
海滨伊蚊
2.嗜血习性 仅雌蚊吸血。唯有吸人、畜血液的雌蚊才能传播蚊媒病。嗜吸人血或兼吸人血的蚊种,可在人群间或人畜间传病。嗜血习性并非固定不变,在灾荒或战争等条件下,外界环境中血源有变化,如牲畜大量减少,原来嗜吸畜血的蚊虫可转吸人血,这样就会增加人群中蚊媒病传播与流行的可能性。
(1)生殖营养周期(环)(gonotrophic cycle):蚊虫每次从吸血到产卵的周期,分为三个阶段:①寻找宿主吸血;②胃血消化和卵巢发育;③寻找孳生地产卵。
(2)生理龄期(physiological age):指雌蚊经历生殖周期的次数,代表蚊虫存活时间的一个度量指标。
3.栖息活动 蚊虫一般可飞行1~2公里,还可随各种交通工具扩散,对来自有重要蚊媒病流行地区的轮船、飞机等应特别加强灭蚊检疫工作。
不同蚊种的成虫栖息场所也不尽相同,一般可分为:①家栖型(淡色库蚊、嗜人按蚊),②半家栖型(中华按蚊、日月潭按蚊),③野栖型(大劣按蚊)。了解它们的栖息习性,对判定媒介和拟订防制措施有指导意义。
4.成蚊交配活动 成蚊羽化后不久,在吸血前交配。交配时发生群舞现象,即雄虫在黄昏或黎明时成群的在草地上空或人畜上空飞舞,然后雌蚊飞入雄蚊群体中加入群舞,并与雄蚊配对完成交配。
5.季节消长 自然界的温度、湿度、雨量等气候因素,对蚊虫的生长、发育、繁殖,活动、寿命以及病原体在蚊体内的发育繁殖等均有明显影响,所以蚊虫的数量增减与蚊媒病的流行都有季节性。不同地区和年份,同一种类的蚊媒季节消长也有差异。因此,掌握蚊虫季节消长的资料,是判定病媒、探讨蚊媒病的传播流行规律,以及适时地采取防制对策的重要依据。
6.越冬 我国南方(如广东、云南、海南等地)气候终年温暖,蚊虫在冬季仍可活动繁殖;而在其他地区,蚊虫到冬天或晚秋就停止活动和发育,进入越冬期。不同的蚊种可以不同的虫期越冬。了解蚊虫的越冬现象,对某些蚊媒病的及早预防,安排灭蚊防病工作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47-3 我国流行的蚊媒病及其媒介
蚊媒病
传播媒介
疟疾
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
嗜人按蚊(A.anthropophagus)
微小按蚊(A.minimus)
大劣按蚊(A.dirus)
马来丝虫病
中华按蚊,嗜人按蚊。
班氏丝虫病
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
致倦库蚊(C.quinquefasciatus)
中华按蚊
流行性乙型脑炎
三带喙库蚊(C. tritaeniorhynchus)
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
登革热
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白纹伊蚊。
三、蚊与疾病的关系
蚊虫可传播疟疾、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黄热病、西尼罗热等重要疾病。前四种疾病在我国均有流行,黄热病和西尼罗热虽在我国未见报道,但其传播媒介分别是埃及伊蚊、多种库蚊和伊蚊,在我国也有存在,应加注意。我国的蚊媒病及常见的主要传病蚊种见表47-3。
四、防制
由于蚊虫对杀虫剂的抗药性和环境污染问题,采用化学灭蚊应有一定限制。尽量采用环境改造和生物防制法,对蚊虫密度高以及虫媒病流行区,还应注意个人防护。
1.控制幼虫孳生 采用各种方法消灭孳生地。由于蚊虫对杀虫剂的抗药性和环境污染问题,采用化学灭蚊应有一定限制。常用化学药物有敌百虫、敌敌畏、双硫磷、倍硫磷,以及昆虫发育抑制剂-敌灭灵(Dimilin)等。利用蚊虫的生物病原或天敌消灭幼虫,符合可持续性发展方针。使用苏云金杆菌、球形芽孢杆菌、稻田放养柳条鱼或寄生性线虫(索虫)是比较好的方法。此外,翻缸倒罐、疏通沟渠、填平洼坑、排除污积水等搞好环境卫生的方法,消除蚊幼虫孽生繁殖的条件,都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2.杀灭成蚊  除进行拍打、诱杀等方法外,应用杀虫药剂进行滞留喷洒、超低容量喷洒、烟剂或气雾剂等熏杀成蚊,都是此较常用的方法。拟除虫菊酯空间喷射可迅速杀灭室内成蚊,对人、畜毒性低,为目前较为理想的杀虫剂。此外,国外有采用遗传防制法灭蚊成功的报道。
3.防蚊侵袭 采用“防”(纱门纱窗、蚊帐)、“驱”(燃点蚊香、涂擦防蚊剂等)和“护”(减少皮肤外露部位)等措施。虫媒病流行区采用蚊帐浸泡药物有较好的效果。在野外作业、执勤时,使用防蚊头罩、用驱蚊剂浸渍纱网或涂擦皮肤等,也有较好的防蚊作用。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 DEET、驱蚊灵等均为常用的驱蚊剂。
第三节  
(flies)属于双翅目、环裂亚目(Cyclorrhapha)。与人类疾病关系比较密切的种类,多数属于蝇科(Muscidae)、丽蝇科(Calliphoridae)、麻蝇科(Sarcophagidae)和狂蝇科Oestridae)。
根据蝇的食性、与疾病的关系,可分为以下三大类:吸血蝇类、非吸血蝇类和不食蝇类。吸血蝇类具有发达的刺吸式口器,雌雄成蝇均吸血,主要传播畜类疾病;非吸血蝇类的口器为舔吸式,成蝇不吸血,以吸食各种有机物质为主,是机械性传播人类肠道传染病的主要种类;不食蝇类的口器退化,不摄食,幼虫完全寄生,是蝇蛆病的病原体。
一、形态与生活史
1.成蝇  因虫种不同,成蝇体型差别很大,大小约4~14mm。体色随种而异,可呈暗灰色、黑色或黄褐色,有些则呈绿色、蓝色、紫色,且具金属光泽。体表有许多鬃毛,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常见蝇类有舍蝇(又称家蝇)、麻蝇、金蝇、绿蝇、丽蝇等。
(1)头部: 半球形。有复眼一对,单眼三个;触角一对,第三节上长有触角芒;口器舔吸式、刺吸式或退化(图47-5)。
(2)胸部: 分为前、中、后胸。中胸发达,有翅一对;中胸背板上的鬃毛、条纹以及翅脉形状为常用的分类特征;足三对,每足末端有爪及爪垫,爪垫上密布细毛,并能分泌粘液,藉以在光滑面上爬行(图47-5)。
图47-5 蝇的头部和足
(3)腹部: 分为十节,一般能见五节,其余各节变为外生殖器。雌性外生殖器缩在腹内,产卵时才伸出。雄性外生殖器的形态是分类上的重要特征。
2.卵 乳白色,椭圆形或香蕉形,长约1mm。
3.幼虫 俗称蛆。乳白色,前尖后钝,无眼无足,体分十四节。在二龄以后第一胸节有前气门一对;腹部后端有后气门一对,其形状随种而异,是重要的鉴别特征。
4.蛹 椭圆形,蛹壳呈深棕色。
蝇的发育属完全变态,除个别虫种外,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幼虫在各种富含有机物场所孽生。三龄幼虫发育成熟爬至孳生地表层或附近的松土中化蛹,蛹经3~6天羽化为成蝇(图47-6)。羽化后的成蝇在1~2天即可交配,通常雌蝇只交配一次,数日后雌蝇产卵。家蝇一般一生产卵4~6次,有的蝇种产卵可达到10次。成蝇寿命约1~2个月。但蝇的生长发育明显受到环境温度、湿度和营养的影响。
图47-6 家蝇生活史
二、生活习性及其在传病、防制中的意义
了解蝇的各种习性有助于设计防绳、捕蝇、灭蝇等措施。
1.幼虫孳生习性 蝇类的孳生场所非常广泛,各种有机物积聚处都可成为孳生地。根据孳生物性质的不同分为四类:粪便类、腐败植物(蔬菜、瓜果)类、腐败动物 (动物尸体)类和垃圾类。
2.成蝇食性 吸血蝇类多吸畜血,但也可吸人血,可能传播人兽共患病。非吸血蝇类多为杂食性,各种食物、粪、尿、痰、脓血及各种分泌排泄物都吸吮。蝇类取食频繁,有边吃、边吐、边排粪的习性,这些习性都与传播疾病密切相关。
3.成蝇的栖息活动习性 成蝇活动有趋光性,在夜间或黑暗处常停落在天花板、电线或悬挂的绳索上。活动起始温度约15℃,低于10℃时即停止活动。蝇的飞翔力很强,可飞行7~8km或更远,还可借风力及各种交通工具带到他处。
4.季节消长 蝇类的季节消长随自然界气温的变化而不同,大体可分为春秋型(如丽蝇)、夏秋型(如大头金蝇、麻蝇)、秋季型(如舍蝇)。夏秋季节肠道传染病的流行与蝇类的密度高峰有密切关系。
三、蝇与疾病的关系
蝇类主要是机械性传播多种疾病,如伤寒、副伤寒、霍乱、菌痢、阿米巴痢疾、炭疽、脊髓灰质炎、结核病、沙眼等,也可作为少数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和传播媒介(如结膜吸吮线虫、锥虫),并可直接寄生引起蝇蛆病(眼、耳、鼻、口腔、肠道、尿道、阴道、皮肤伤口等处)。此外,在细菌战中曾作为多种病菌的载体。
四、防制
1.清除孽生场所 搞好环境卫生,清除各种孽生地。垃圾箱及粪坑加盖,深埋动物尸体,在暴露的孳生物上喷洒药物都是有效措施。
2.杀灭成蝇 扑打、诱捕、毒杀等均有效。使用捕蝇笼、毒蝇绳或毒蝇纸等诱捕诱杀;喷洒杀虫药也能降低成蝇密度。
3.防蝇 搞好环境卫生,装设纱门纱窗,食物、食具加盖纱罩等。
第四节   白蛉
白蛉(Sandflies)属双翅目,毛蠓科(Psychodidae),是一类体型较小的吸血昆虫,全世界已发现有500余种,我国已发现有30余种,其中以中华白蛉最为重要,是我国黑热病的重要传播媒介。
一、形态与生活史
1.成虫 长约1.5~3.5mm,灰黄色,体表及翅上均披有细毛,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
头部有一对大而黑的复眼,有一对较长的触角和一个较粗的刺吸式口器。胸部向上隆起,形似驼背。有狭长的翅一对,静止时向上竖立,有细长的足三对。腹部分十节,第二至六节背面生有细毛,有的种类细毛全部竖立,有的全部平卧,有的则竖立和平卧相互交杂,据此可将白蛉分为竖立毛类、平卧毛类和交杂毛类,为重要的分类特征之一。雌蛉尾端钝圆,雄玲尾端有钳状的尾器,是鉴别种类的重要特征。
2.卵 呈长椭圆形,约长0.4mm,棕褐色,外壳表面有各种斑纹。
3.幼虫 体分十四节,乳白色,无眼;有咀嚼式口器,尾端有较长的尾鬃。
4.蛹 尾端附着有四龄幼虫皮,形状特殊。
白蛉的生活史属完全变态。卵、幼虫、蛹均在泥土中发育,整个生活史约58~60天,在自然条件下一年仅繁殖一代,少数种类可繁殖两代(图47-7)。
二、生活习性及其在传病、防制中的意义
白蛉仅雌蛉吸血。竖立毛类多吸人畜血液,平卧毛类通常吸冷血动物(如壁虎、蛙、蛇等)的血液。吸血多在天黑后进行。白蛉的活动力很弱,作跳跃式飞行,活动范围一般多在30m以内,居室及畜舍为家栖型和半家栖型白蛉的主要栖息活动场所。白蛉的活动季节平均气温为20℃~30℃。因此,在我国长江以北地区,白蛉传播黑热病主要在春夏和夏秋时期。
三、白蛉与疾病的关系
中华白蛉(Phlebotomus chinensis)是我国广大黑热病流行区(新疆除外)的传播媒介。中华白蛉长管亚种(P. chinensis longiductus)是新疆境内人源性黑热病的传播媒介。硕大白蛉吴氏亚种(P.major wui)是新疆和甘肃西部荒漠地区野生动物源性黑热病的传播媒介。
图47-7 白蛉生活史
四、防制
改善居室条件,填平地面裂隙,保持清洁干操,造成不利于幼虫孳生的环境,是消灭幼虫孳生的有效措施。使用杀虫剂对白蛉的栖息场所作滞留喷洒,是杀灭成蛉的有效措施。
 第五节  
(fleas)属于昆虫纲,蚤目(Siphonaptera),俗称跳蚤,是哺乳类和鸟类的体外寄生虫。蚤的种类很多,全世界已知2 300余种,我国已发现有450余种。蚤不仅刺吸人血,还能传播某些人兽共患病,其中鼠疫最具危害性。有记载在抗日战争和朝鲜战争中,日本和美国军队以携带鼠疫杆菌的蚤进行生物战。
一、形态及生活史
1.成虫 体形侧扁,两侧对称。体长约1~3mm,呈棕褐色,无翅,有发达的足三对,善跳跃,口器为刺吸式,雌雄成蚤均需吸血寄生。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从侧面观头部略呈三角形,每侧有单眼及触角各一个。单眼下方为颊,某些种类颊部有梳状棘刺,称颊栉。眼下或眼前有眼鬃;单眼是否发达、眼鬃的位置、颊栉的有无、颊栉的形状或数目等,都是鉴别蚤种的特征。胸部分前、中、后胸三节,每个胸节上有成排的鬃毛或棘刺。有些蚤种的前胸具前胸栉,中胸侧板中央有一条纵行的侧板杆,每个胸节腹部有发达的足一对。腹部共分十节,尾端三节变为外生殖器。雌蚤尾端钝圆,内有角质的受精囊;雄蚤尾端向上翘起,具有结构复杂的尾器,均为鉴别的重要特征。
2.卵 呈椭圆形,乳白色,长约0.5mm。
3.幼虫 形似蛆,黄白色,体长约4~6mm,无眼无足,体分13节,每节有鬃1~2列。口器为咀嚼式。
4.蛹  具成虫雏形,外包幼虫形成的茧,逐渐变为淡棕色。
蚤类成虫的内部构造,以消化系统与传病关系最为密切。消化系统包括前肠、中肠与后肠三部分。前肠又分为口腔、咽、食道及前胃,前胃呈漏斗状,其内壁有许多角质倒刺伸向胃腔中,可以阻止血液倒流,但也是鼠疫杆菌适宜的繁殖场所。
图47-8 蚤的生活史
蚤类生活史属完全变态。成蚤自蛹钻出后便交配、吸血、分批产卵。卵期约1~2周。幼虫以尘土中的有机物为食料,3龄幼虫吐丝作茧,幼虫在茧内蜕皮变蛹。约经1~2周发育,成蚤受刺激便破茧而出。在各种适宜条件下,整个生活史可在一个月左右完成。
二、生活习性及其在传病、防制中的意义
1.幼期孳生习性 蚤类的孳生场所与成蚤栖息活动密切相关,各种动物经常活动和住所的地面均可为孳生地,在这些地方杀灭幼期才能奏效。
2.成蚤栖息活动 蚤类的栖息活动范围取决于宿主的活动,也可随各种交通工具被带至远处。根据栖息活动特点分为:①巢穴型:蚤多栖居于宿主巢穴内,活动范围小,吸血间隔时间长,耐饥力较强,故对保存疾病的疫源地起重要作用;②体表型:蚤栖息于宿主体表,对温度的要求较高,吸血较频繁,耐饥力较差,故对疾病的传播有重要作用;③半固定型和固定型:蚤大多寄生在动物体表,在人类疾病的传播上无重要意义。
3.宿主的选择和转移 蚤类对宿主的选择大致有三种类型:① 单宿主型:蚤对宿主选择有严格的专一性;②寡宿主型:该类蚤可寄生在若干宿主类群,能转换宿主;③多宿主型:此类蚤宿主广泛,当失去正常宿主时,便可转移至其它种类宿主体表寄生吸血。蚤类对宿主选择和转移特性,在传播人兽共患病中极为重要。
4.季节消长 蚤类的季节消长随气候而变化。蚤的密度高峰季节,往往就是蚤媒病传播流行的高峰季节。
三、蚤与疾病的关系
蚤类叮刺吸血除可影响人们工作休息外,还会使局部皮肤发生红斑丘疹,因抓痒可致继发感染。蚤类的危害主要是传播鼠疫、地方性斑疹伤寒等疾病,也可传播某些绦虫病。我国传播上述疾病的主要蚤种有印鼠客蚤(Xenopsylla cheopis)、人蚤(Pulex irritans)、方形黄鼠蚤(Citellophillus tesquorum sungaris)和谢氏山蚤(Oropsylla silantiewi)等。
蚤传播鼠疫是通过吸血传播。当大量鼠疫杆菌菌团阻塞前胃,吸血时血液进不了中肠,跳蚤因为饥饿频繁刺叮,由于食道璧和咽壁的弹性回缩,导致前胃内的鼠疫杆菌倒流至宿主体内,致宿主患鼠疫。
蚤传播地方性斑疹伤寒与上述方式不同,当蚤吸入有莫氏立克次体的血液后,立克次体在蚤的胃壁上皮细胞内繁殖,细胞破裂后便随蚤粪排出,蚤粪污染皮肤伤口致感染。
蚤媒病的动态预测,常以鼠蚤指数(即每只鼠的平均带蚤数)来表示:
检获蚤总数/捕获鼠总数=蚤总指数
检获某种蚤总数/捕获鼠总数=某种蚤指数   
四、防制
1.室内地面灭蚤 使用杀虫剂喷洒地面灭蚤。用水泥等填抹地面和墙根缝隙,以减少蚤类孳生地。
2.畜圈鼠洞灭蚤 用药物喷洒畜圈地面。用杀虫剂注入鼠洞,灭鼠灭蚤相结合。
3.个人防护 一般的防护可用驱避剂涂擦外露部位,如进入疫区或发现敌投蚤类时,必须穿防蚤服和长统靴,并在外露部位涂擦驱避剂。
第六节  
人虱属于昆虫纲,虱目(Anoplura),是一类永久性的体外寄生虫,世界性分布。寄生于人体的虱子(lice)有二种:人虱Pediculus humanus)和耻阴虱Pthirus pubis)。一般认为人虱又分为两个亚种:人头虱Phcapitis)和人体虱Phcorporis)。
一、形态及生活史
体虱长约2.5mm,灰白色,背腹扁平,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两侧有复眼和触角各一对,前端有可伸缩的刺吸式口器一个。胸部无翅,腹面有足三对。每足末端有一发达的爪,与胫节末端的指状突形成“抓握器”,用以抓附于宿主的毛发或内衣纤维。腹部各节两侧突出。雌虱尾端呈“w”形,雄虱尾端钝圆。
头虱与体虱外形相似,但略小,体色较深。耻阴虱体长约1.5~2.05mm,似蟹形,前足较细小,中足及后足较粗壮(图47-9)。
虫卵俗称“虮子”;若虫外形似成虫,仅生殖系统未发育。
人虱的生活史属不完全变态,分为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图47-9)。
图47-9 人虱生活史
二、生活习性及其在传病、防制中的意义
虱生活史各期均在人体寄生、吸血,人是唯一的自然宿主。头虱寄生于头部;体虱常在内衣缝处躲藏;耻阴虱在阴毛处最多,但腋毛、眉毛、睫毛等处也偶可寄生。产出的卵粘附在毛发或纤维上,经5~9天发育,若虫从卵盖处钻出,经三次蜕皮发育为成虫。自卵发育为成虫约需23~30天,成虫寿命约一个月。
雌、雄虱均吸食人血,耐饥力差,吸血频繁。成虫每天吸血数次。虱有边吸血边排粪的习性。人体表的温、湿度是人虱寄生的最适条件,当人发热、出汗或死后体温下降时,虱即爬离而另寻新宿主。这种习性对虱的散布和传病有重要意义。虱的散布主要通过人的活动,故居住拥挤和卫生状况差的地方,易使虱播散和虱媒病的流行。耻阴虱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在寒冷季节,衣着厚实又不经常洗澡,给虱的孳生繁殖造成有利条件,所以,虱与虱媒病以冬春季节较为多见。
三、虱与疾病的关系
虱能传播流行性斑疹伤寒和回归热,以体虱传病最为重要。   
流行性斑疹伤寒的病原体是普氏立克次体。虱吸入有立克次体的血液后,立克次体在虱的胃壁上皮细胞内繁殖,上皮细胞破裂,立克次体随虱粪排出。故感染方式有:①虱粪污染皮肤伤口造成感染,这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②普氏立克次体在干燥的虱粪中室温下可存活两个多月,如虱粪污染眼结膜或被吸入呼吸道,也可致感染。
虱传播回归热的病原体是回归热螺旋体,虱吸入有螺旋体的血液后,螺旋体在虱胃穿过胃壁进入血腔繁殖,并随血液散布到虱体各部。只有压碎虱体后,病原才随体液流出污染皮肤伤口而引起感染。      
四、防制
勤理发洗头,勤洗澡更衣,保持被褥清洁,注意个人卫生,是预防生虱的重要措施。将染有虱子的衣物蒸、煮、烫、冻、药物熏杀,都是简便有效的灭虱方法。头虱和耻阴虱寄生时,可采用剃毛的方式,能有效消除虱的寄生。
第七节   其他医学昆虫
一、蠓
(midges)属双翅目,蠓科(Ceratopogonidae),俗称“小咬”,是一类体型微小的吸血昆虫,种类很多,我国已知的吸血蠓约有200余种。
二、蚋
(blackflies)属于双翅目,蚋科(Simuliidae),俗称“黑蝇”,是一类体型微小的昆虫,种类很多,我国已知的约有60种。
三、虻
(horse flies)属于双翅目,虻科(Tabanidae),俗称“牛虻”,是一类体型较大的昆虫,体色鲜艳,常有金属光泽。种类很多,在我国已知有200余种。
四、臭虫
臭虫(bed bugs)属于昆虫纲,半翅目,臭虫科。椭圆形;在中足与后足基节之间有臭腺孔,具有恶臭,故名臭虫。我国常见的有温带臭虫和热带臭虫,与人关系密切。臭虫在实验感染时可感染多种病原体,但在自然条件下未能证实能传病。臭虫喜吸人血,具有骚扰性。
五、蜚蠊
蜚蠊(cockroach)属于昆虫纲,蜚蠊目Blattaria),俗称蟑螂,是一类室内外常见的昆虫。我国已知近200种,大多数种类生活于室外,少数栖居于室内。分布为世界性。
47-4 其它医学昆虫特征比较
区别点
臭虫
蜚蠊
形态
示意图
大小
1~3mm
1.5~5mm
6~30mm
4~5mm
9~35cm
口器
刺吸式
刺吸式
刺舔式
刺吸式
咀嚼式
一对
一对,翅宽阔,纵脉发达。
一对
无翅
二对,有些缺翅。
分类
鉴定
特征
翅斑、雌蠓受精囊的形状和数目、雄蠓尾器构造
外生殖器
腹部的颜色和纹饰
前胸前缘形状
大小、形状、翅的有无。
生 活 史
发育
类型
完全变态
完全变态
完全变态
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
不完全变态
发育期
15天~1月
2~3.5个月
数月甚至一年以上
6~8周
数月~一年以上
生生态
幼虫孳生地
荫潮而富于有机物的场所
清洁的流水中
幼虫常潜伏于水底泥土表层。
若虫、成虫都在床板、褥垫、墙缝等处
厨房灶具、墙缝、家具等隐蔽处
食性
雌蠓吸血
雌蚋吸血
雌虻吸血
若虫、成虫均吸血
杂食性
活动
半径100~300m
2~5 km,远者可达10 km以上。多数在白昼活动
飞行力极强,可达45~60 km。白昼活动,中午吸血活动最活跃
可通过行李、家具等搬移被散布。夜间吸血
可随各种交通工具散布到远处。夜间活动觅食
医 学 重 要 性
骚扰吸血,引起皮炎,是非洲链尾丝虫、常现丝虫和奥氏丝虫的传播媒介
骚扰吸血,引起皮炎,是非洲盘尾丝虫的传播媒介
搔扰吸血;机械传播炭疽和野兔热;某些斑虻是非洲罗阿丝虫病的传播媒介
骚扰吸血。
 
携带并机械性传播多种肠道疾病病原体,可作为某些蠕虫(如长膜壳绦虫、美丽筒线虫等)的中间宿主
防 治
环境治理;喷洒杀虫药;个人防护
同左。在野外工作时应涂驱避剂、戴防虫头罩等
 
同左。
室内卫生,旅行返回后检查行李,防止孳生和散布,水烫、喷洒杀虫剂灭臭虫
同左
 

 

相关话题/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