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上海交通大学病原生物学(基础医学院)教学讲义 第37章 吸虫

上海交通大学 /2013-01-22

 

第37章 吸虫
第一节 概论
吸虫(trematode)属于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的吸虫纲Class Trematoda)。寄生于人体的吸虫属于复殖目Order Digenea),故称复殖吸虫digenetic trematode),其种类繁多,生活史复杂,具有无性世代和有性世代交替,前者大多寄生在软体动物体内,后者则寄生在脊椎动物体内。
一、形态与结构
(一)成虫外观
复殖目吸虫成虫背腹扁平、外观呈叶状或舌状、两侧对称,个别种属似圆柱形。有口吸盘和腹吸盘各一个,口孔位于口吸盘中央。除裂体属外均为雌雄同体,无体腔,虫体内部充满实质细胞 (37-1)
37-1 复殖目吸虫成虫形态构造示意图
(二)体壁
成虫体壁由体被和肌肉组成,覆盖虫体的体表,并在体表形成皱褶、凸起、陷窝、体棘、感觉乳突等结构。体被为具有代谢活力的合胞体,从外到内由外质膜、远端胞浆区、基质膜组成。体棘位于基质膜之上,感觉器位于基质中,有纤毛伸出体表,另一端有神经突与神经系统相通。肌肉层分为外环肌和内纵肌。虫体依靠肌肉的伸缩完成在宿主体内吸附、移动等生理活动。
(三)消化系统 
消化道包括口、咽、食道和肠。肠在腹吸盘前分为两支,沿虫体两侧下行,终止于盲端,少数吸虫的肠管在体中部之后合为单一的盲管,缺肛门。肠壁由单层细胞组成,表面具有伸向肠腔的扁平状或指状突起,以增加吸收面积。吸虫的消化功能主要在肠道的前部完成,未被消化吸收的废物经口排出。
(四)生殖系统 
除裂体吸虫外,复殖吸虫均具有雌雄两性生殖系统,称为雌雄同体。雌性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卵模、子宫、阴道、卵黄腺、梅氏腺及劳氏管等器官。由卵巢发出的输卵管与受精囊、劳氏管、卵黄管相连通,伸向卵模,后者被梅氏腺包绕,其远端与子宫相通。阴道及射精管(或阴茎)开口于生殖腔,经生殖孔通向体外。雄性生殖系统由睾丸、输精管、储精囊、前列腺、射精管等组成。有的虫种射精管与阴茎相连。吸虫可进行自体受精或异体受精。
(五)排泄系统 
由焰细胞、毛细管、集合管、排泄囊、排泄管和排泄孔组成为对称性管状系统,开口于虫体后端。
(六)神经系统 
复殖吸虫的神经系统不发达。神经节1对,位于咽的两侧。每个神经节向前后各发出3条神经干,分布于虫体腹面、背面和侧面,向后伸展的神经干之间有横索相连。自神经干发出的感觉末梢到达口、腹吸盘及整个皮层。
37-1 我国常见寄生人体的吸虫分类及在人体内主要寄生部位
寄生部位
复殖目
后睾科
支睾属
华支睾吸虫
肝胆管
Digenea
Opisthorchiidae
Clonorchis
C.sinensis
 
 
异型科
异型属
异型异形吸虫
肠管
 
Heterophyidae
Heterophyes
H.heterophyes
 
 
片形科
姜片属
布氏姜片吸虫
小肠
 
Fasciolidae
Fasciolopsis 
 F.buski
 
 
 
片形属
肝片吸虫
肝胆管
 
 
Fasciola
F.hepatica
 
 
并殖科
并殖属
卫氏并殖吸虫
肺(或脑)
 
Paragonimidae
Paragonimus
P.westermani
 
 
 
狸殖属
斯氏狸殖吸虫
皮下(或肝)
 
 
Pagumogonimus
P.skrjabini
 
 
裂体科
裂体属
日本裂体吸虫
门脉系统
 
Schistosomatidae
Schistosoma
S.japonicum
 
 
棘口科
棘隙属
日本棘隙吸虫
小肠
 
Echinostomatidae
Echinochasmus
E.japonicus
 
二、生活史
复殖吸虫生活史复杂,不仅有成虫期有性生殖sexual generation)和幼虫期的无性生殖asexual generaton)形成的世代交替,还有宿主的转换。复殖吸虫的终宿主多为人和哺乳动物。第一中间宿主(或中间宿主)多为淡水螺类;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水生动物,或以淡水水生植物作为其传播媒介。成虫产卵后,虫卵必需在水中发育或含毛蚴的卵直接被螺类吞食后,毛蚴在中间宿主体内转变为胞蚴(sporocyst);后者体内胚细胞团分裂、分化进行无性增殖,形成多个雷蚴(redia);雷蚴体内的胚细胞团又分化发育为大量的尾蚴(cercaria)。多数吸虫尾蚴成熟后,在一定条件下自螺体逸出,在第二中间宿主体内或附着于水生植物表面,发育为囊蚴(encysted metacercaria)。囊蚴经口感染终宿主,在其小肠内脱囊,脱囊后的童虫移行至寄生部位,发育为成虫。在吸虫中,裂体吸虫的生活史比较特殊,只需一个中间宿主,尾蚴为其感染期,经皮肤感染终宿主。
三、分类
我国常见寄生于人体的吸虫分类见表37-1。
第二节 华支睾吸虫
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又称肝吸虫。成虫寄生于人体肝胆管内,引起华支睾吸虫病,也称肝吸虫病(clonorchiasis)。本虫于1874年首次在印度加尔各答一华侨肝胆管内发现,1908年在我国证实有此病的存在。我国于1975年在湖北江陵县先后从西汉古尸和战国楚墓古尸中发现此虫虫卵,证明肝吸虫病在我国流行至少已有2 300多年历史。
一、形态与生活史
1.成虫 虫体狭长,前端尖细,后端略钝,背腹扁平,形似葵花籽仁。虫体大小为(10~25)mm×(3~5)mm,活体时呈淡红色,死后为灰白色。口吸盘较大,位于虫体前端,腹吸盘略小,位于虫体前1/5处。口位于口吸盘的中央,咽呈球形,食道短,其后为肠支。肠支分为两支,沿虫体两侧直达后端,末端为盲端。排泄囊为一略带弯曲的长袋,前端到达受精囊水平处,并有左右两支集合管汇入,排泄孔开口于虫体末端。华支睾吸虫为雌雄同体,体内有雌雄生殖器官各一套。雄性生殖器官有睾丸1对,呈分支状,前后排列于虫体后部1/3处。两睾丸各发出1条输出管,向前约在虫体中部汇合成输精管,通往储精囊,并经射精管入生殖腔。本虫缺阴茎袋、阴茎和前列腺。雌性生殖器官有卵巢1个,分叶状,位于睾丸之前,其发出的输卵管通向远端的卵模,卵模周围为梅氏腺。卵模之前的子宫盘绕向前并开口于生殖腔。受精囊在睾丸与卵巢之间,呈椭圆形,与输卵管相通。卵黄腺呈滤泡状,分布于虫体的两侧,两条卵黄腺管汇合后,与输卵管相通(图37-2)。
2.虫卵 呈芝麻粒状,大小为(27~35)mm×(12~20)mm,淡黄褐色。卵壳较厚,前端较窄有卵盖,卵盖和卵壳接触处有突起,称肩峰,虫卵后端有小的疣状突起,卵内为一发育成熟的毛蚴(图37-2)。
3.囊蚴 呈椭圆形,平均大小为138mm×115mm。囊壁两层,幼虫迂曲在囊内,可见口吸盘和腹吸盘及一个大的泄囊,囊内含黑色钙质颗粒。
图37-2 华支睾吸虫
成虫主要寄生于人、猫、犬和猪等哺乳动物的肝胆管内,其产出的虫卵随胆汁进入消化道并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入水后被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吞食,毛蚴在螺的消化道孵出并穿过肠壁逐渐发育为胞蚴,胞蚴体内的胚细胞团经无性分裂、分化形成许多雷蚴,由雷蚴进一步发育成尾蚴。成熟的尾蚴从螺体逸出后遇到适宜的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后,侵入其体内,主要在肌肉组织内发育为囊蚴。囊蚴在鱼体内可存活3个月到1年。人和哺乳动物因食入含有活囊蚴的鱼虾而感染,在消化液的作用下,囊内的幼虫在十二指肠内破囊而出,然后入胆总管到达寄生部位肝胆管,逐渐发育为成虫。但也有动物实验证明,童虫经肠壁钻入腹腔或经血管到达肝胆管。从囊蚴感染到成虫产卵约需1个月左右。成虫寿命一般为20~30年(图37-3)。
二、致病与诊断
华支睾吸虫成虫主要寄生于宿主的肝胆管内。虫体的机械刺激和阻塞作用及其排泄物、分泌物等代谢产物的影响引起管壁上皮细胞脱落、增生并形成腺瘤样的病变。加之淋巴细胞、浆细胞和纤维母细胞的浸润,引起管壁增厚、胆管周围纤维性病变,门脉周围纤维组织增生乃至邻近肝细胞发生脂肪变,进而发生萎缩或坏死,最后导致肝硬化。由于胆管壁增厚、管腔相对狭窄,加之虫体对胆管的堵塞作用,可引起阻塞性黄疸、急性胆囊炎和胆管炎。虫体也可侵入胰腺管内,引起急性胰腺管炎。虫卵、死亡的虫体以及脱落的胆管上皮细胞还可诱发肝及胆管内结石的形成,因此华支睾吸虫病患者常并发胆道感染和胆石症,胆石的核心往往可找到华支睾吸虫卵。华支睾吸虫病的并发症很多,常见的有急、慢性胆管炎、胆囊炎、胆结石、肝胆管梗阻等。此外有资料显示,华支睾吸虫感染与胆管上皮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华支睾吸虫病诱发胆管癌的机会要较其诱发肝癌的机会高5倍。
图37-3 华支睾吸虫生活史
华支睾吸虫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感染度和患者的生理状态及营养状况。轻度感染者无明显临床症状或症状很轻微;中度感染者,患者有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疲劳乏力、肝区隐痛、肝脏肿大(尤以左叶为甚)以及腹痛、腹泻、消瘦等;重度感染者在晚期可造成肝硬变腹水,甚至导致死亡。大部分患者感染早期的症状不很明显,临床上见到的病例多为慢性期患者,其症状往往经过几年才逐渐出现,一般以消化系统的症状为主,如上腹不适、食欲不振、厌油腻、消化不良、腹痛、腹泻、肝区隐痛、头晕、疲乏等。常见的体征有肝肿大,多在左叶,质软,有轻度压痛,脾肿大者较少见。严重感染者的晚期可出现肝硬化、腹水,甚至死亡。儿童和青少年感染后的临床表现往往较重,死亡率较高。除消化道症状外,常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浮肿、肝肿大和发育障碍、甚至肝硬化等,极少数患者也可出现侏儒症。 
询问病史,了解患者是否来自肝吸虫病流行区,是否有过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虾及其制品的经历对诊断本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必须进行粪便检查或十二指肠液引流,从中检获华支睾吸虫卵是确诊该病的依据。
1.粪便检查 因虫卵较小,直接涂片法虽操作简便但易于漏检。在大规模肠道寄生虫病调查中,定量透明法(Kato-Katz,甘油纸厚涂片透明法)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粪检方法之一,可用于虫卵的定性和定量检查。采用各种集卵法如水洗离心沉淀法、醛醚离心沉淀法、氢氧化钠消化法、倒置水沉淀法等查获虫卵。检出率在80%~90%或以上。
2.十二指肠引流物检查 一般患者不易接受该检查,但该法检出率几乎可达100%。在粪便内查不到虫卵的疑似病人可用此法。
3.免疫学检查 应用华支睾吸虫成虫抗原进行间接血凝IHA)、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方法检测病人血清中特异性抗体。还可利用特异性多抗或单抗建立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来检测病人血清中华支睾吸虫循环抗原,更能直接反映虫体在体内的寄生和感染。但免疫学检查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均有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的发生,因此,正确的诊断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粪便检查的结果给予综合考虑。
    4.影像学诊断 采用B超检查华支睾吸虫病患者时,在超声像图上可见多种异常改变,如肝内光点粗密欠均,有斑点状、团块状或雪片状回声,弥漫性中小胆管不同程度扩张、胆管壁粗糙、增厚,回声增强或胆管比例失常。CT检查对华支睾病诊断也有一定价值,其特征为肝内胆管从肝门向周围均匀扩张,扩张胆管直径与长度比多数小于110;被膜下囊样扩张小胆管以肝周边分布为主,少数病例胆囊内可见不规则组织块影。
三、 流行与防治
华支睾吸虫病主要分布于亚洲的远东地区,如中国、日本、朝鲜和东南亚各国。我国除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西藏等尚未见报道外,其余省、市、自治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其中以华南、东北等地区流行较为严重。2001~2004年全国重要人体寄生虫病调查显示,其感染率比1990年第一次全国调查结果上升了75%,其中广东、广西、吉林3省(区)分别上升了182%、164%和630%,推算我国流行区华支睾吸虫感染人数约为1 249万人。
(一)流行因素
1.传染源 华支睾吸虫患者、带虫者和保虫宿主均可作为本病的传染源。华支睾吸虫主要的保虫宿主为猫、犬和猪。此外,鼠类、貂、狐狸、獾、水獭等也可作为该虫的保虫宿主。
2.中间宿主 华支睾吸虫的宿主特异性不强,可作为该虫第一中间宿主的淡水螺种类较多且分布广泛。在我国已证实的有6属8种,常见的有纹沼螺、长角涵螺和赤豆螺。作为第二中间宿主的淡水鱼在我国有39属68种,几乎所有淡水鱼均可作第二中间宿主。已有资料表明淡水虾能作为第二中间宿主,但尚缺少总体全面的调查结果。有些野生小型鱼类如麦穗鱼、克氏鲦鱼感染率很高,在台湾省日月潭地区,上述两种小鱼华支睾吸虫的感染率可达100%。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地区麦穗鱼的感染率也高达100%。
3.易感人群 该病的流行有明显的地方性,主要与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有关,有生食和半生食鱼虾习惯的地区该病的感染率较高。广东居民主要通过吃“鱼生”、“鱼生粥”或烫鱼片而感染;东北地区,尤其是朝鲜族居民主要通过吃生鱼佐酒而感染;北方儿童有从河沟、池塘捉鱼烧吃或烤吃而感染的报导。此外,抓鱼后不洗手,用切过生鱼的刀及砧板切熟食,以盛放生鱼的器皿盛放熟食等习惯也可导致华支睾吸虫感染。
(二)防治措施
1、注意饮食卫生,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华支睾吸虫病是由于生食或半生食含有囊蚴的淡水鱼、虾所致。其感染期囊蚴对加热较为敏感,实验证明:1 mm厚的鱼片在90℃水中,囊蚴1秒即可死亡,60℃时,15秒可被杀死。所以要做到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鱼或虾,改进烹调方法和饮食习惯,并要注意生、熟厨具分开使用。还应注意不用生鱼、虾喂养猫、狗等家养动物。
2、加强粪便管理 不用新鲜人畜粪便喂鱼,防止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粪便入水。
3、治疗患者和感染者 吡喹酮是治疗该病的首选药物,具有疗程短、疗效高、毒性反应低以及体内吸收、代谢、排泄快等优点。用法为每日15~25mg/kg,每日3次,连服2日。少数病例有头痛、恶心、腹痛,个别有心率失常、早搏等副作用。此外,阿苯达唑也有较好疗效。家养的猫、狗如粪便检查阳性者应给予治疗以减少传染源。 
 第三节   布氏姜片吸虫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俗称姜片虫,寄生于人、猪的小肠,也称肠吸虫,其所引起的慢性腹泻、消化道功能紊乱及营养不良等症被称之为姜片吸虫病(fasiolopsiasis)。在我国,早在1600多年以前的东晋时期已有记载。1873年在我国广东省首先发现该病。祖国医学称之为“赤虫”。1960年,从广州的两具明代干尸粪便中也查见姜片虫卵。临床上确诊的首个病例也是在广州发现的。
一、形态与生活史
成虫硕大肥厚,背腹扁平,肉红色,前窄后宽,形似姜片。大小为(2075)mm×(820)mm×(0.53)mm,体表有微细体棘。口吸盘小,在虫体前端,腹吸盘紧靠其后。腹吸盘肌肉发达,呈漏斗状,较口吸盘大45倍。消化道包括口、咽、食道及向后延伸的左右肠支。咽和食管短,两肠支呈波浪状沿虫体两侧下行至虫体后端,末端盲管状。该虫雌雄同体,两个睾丸高度分支,呈珊瑚状,前后排列于虫体后半部,具长袋状阴茎袋。卵巢呈分支状位于睾丸之前,子宫管状,盘曲在卵巢与腹吸盘间,无受精囊,有劳氏管,卵黄腺发达,广泛分布于虫体两侧(37-4)
虫卵为淡黄色,长椭圆形,大小为(130140)mm×(8085)mm,是人体寄生蠕虫虫卵中最大的一种。卵壳薄而均匀,前端有一不明显的小卵盖,内含一个卵细胞和数十个卵黄细胞(37-3)
37-4 布氏姜片吸虫
成虫主要寄生于人体或猪的小肠内,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如有机会入水,在适宜的温度(2632℃)下,经37周的发育即可孵出毛蚴。毛蚴侵入中间宿主扁卷螺的淋巴间隙中,经12个月的发育,完成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及尾蚴各阶段的发育增殖。成熟的尾蚴从螺体中分批逸出,附着在水生植物表面,分泌成囊物质,脱去尾部,形成感染期的囊蚴。人和猪生食或半生食含有这种囊蚴的水生植物而感染,在小肠消化液和胆汁的作用下,脱囊逸出后尾蚴,后尾蚴借助吸盘附着于肠壁,经13个月发育为成虫。在猪体内成虫寿命约1年,在人体内成虫的寿命为7个月至4.5年不等。囊蚴附着的媒介水生植物有水红菱、荸荠、茭白、藕及多种水草等。除人体外,家猪和野猪也可为该虫的终宿主(图37-5)。
37-5 布氏姜片吸虫生活史
二、致病与诊断
姜片虫主要寄生于人体的小肠上段,也可累及胃幽门和结肠。其虫体较大,吸盘发达,吸附力强,可造成局部肠粘膜机械性损伤。虫体吸附在小肠壁,不仅摄取养料,且常因大量虫体遮盖肠壁粘膜,妨碍肠壁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与消化。其代谢产物也可引起毒性反应。肠壁出现点状出血、水肿、炎症,甚至可形成脓肿。有时,被吸附的肠粘膜进一步发生坏死、脱落,形成溃疡。病变部位可见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粘膜分泌物增多。大量虫体(可达数千条)寄生时可造成肠梗阻,当虫体进入阑尾可导致阑尾炎。
一般潜伏期为23个月,由于感染虫体数量及人体的生理状况不同,临床表现有所差别。轻度感染者,可无明显症状或出现消化不良、腹部不适、轻度腹痛、腹泻等症状;中度感染者,由于虫数较多,则表现为明显的消化功能紊乱,可出现间歇性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或长期慢性腹泻,从而导致营养不良,并伴有浮肿和各种维生素缺乏的现象,有时亦可发生肠梗阻。重度感染者,常有贫血、消瘦,眼睑、面部浮肿,甚至全身性浮肿,也可伴有腹泻、脱水及发育障碍,甚至衰竭死亡。
从粪内检获虫卵是确诊的主要依据。由于姜片虫虫卵较大且产卵多,一般直接涂片多可查见虫卵。轻度感染者易于漏检,也可用浓集法粪检虫卵,可显著提高检出率。要注意与棘口吸虫卵及肝片形吸虫卵相鉴别。
免疫学检查较少应用。可用成虫纯化抗原或分泌物抗原等作皮内试验,或进行ELISA试验,均有较好的辅助诊断价值。阳性符合率为91.7%~100%。此外,采用快速酶联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ELISASPA-ELISA)、斑点ELISAdot-ELISA)及斑点免疫渗滤试验(dot-immunofiltration assay, DIFA)等技术进行实验研究,均显示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阳性符合率为90~95%。其中,以快速SPA-ELISA考核疗效及检测血清中抗体的动态变化效果较好。
三、流行与防治
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如越南、印度、日本以及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我国除东北、内蒙、新疆、西藏、青海等地区外,在18个省市自治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本病的传染源除病人外,染病的猪也为重要传染源。感染方式为经口感染,因生食带有囊蚴的菱角、荸荠等而感染,或饮用有囊蚴污染的生水而感染。囊蚴在干燥环境中不易存活。感染者多为520岁的青少年儿童。我国常见的扁卷螺主要有大脐圆扁螺(Hippeutis umbilicalis)尖口圆扁螺(Hippeutis cantori)半球多脉扁螺(Polypylis hemisphaerula)凸旋螺(Gyraulus convexiusculus)等。
姜片虫病防治措施有: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开展健康教育,改变不卫生的饮食习惯,提倡不生食水生植物,不饮生水。人在食用菱角、荸荠时应熟食,或生食前尽量用水冲洗并削去皮壳后食用。
2.加强粪便和水源管理 将人畜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粪便污染水源。
3.开展灭螺工作 使用化学杀虫剂如硫酸铜、硫酸铵等,其均有杀灭扁卷螺、毛蚴及尾蚴的作用。
4.普查普治 发现病人及时治疗,定期复查;加强养猪管理,不用生的水生植物直接喂猪。药物首选吡喹酮。
第四节 肝片形吸虫
肝片形吸虫Fasciola hepatica)是一种寄生在牛、羊和其他哺乳类动物肝胆管内常见的大型吸虫。人也可被其感染,导致片形吸虫病fascioliasis)。
一、形态与生活史
肝片形吸虫的成虫与虫卵在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与布氏姜片吸虫较为相似。成虫较大而肥厚,大小约为(25)cm×(0.81.3)cm,呈姜片状,背腹扁平,新鲜的虫体呈棕红色,死后为灰白色。虫体前端有一明显突起,被称为头锥。口吸盘位于头椎顶部的亚腹面,腹吸盘较小,位于头椎基部水平的中线上。肠支树枝状,两个睾丸较大,高度分支,在虫体中部前后排列。卵巢较小,分支较细,位于腹吸盘后右方,前睾丸之前。
虫卵呈长椭圆形,淡黄褐色。大小为(130150)mm×(6390)mm,卵壳薄,一端有一不明显的小卵盖,卵内充满许多卵黄细胞,卵细胞常不易见到(图37-6)。
37-6 肝片吸虫
成虫寄生在终宿主的肝胆管内,虫卵随胆汁进入肠腔后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入水后,在适宜温度下经过9~11天孵出毛蚴,毛蚴钻入中间宿主椎实螺体内,经过一代胞蚴及两代雷蚴的发育繁殖后形成大量尾蚴。成熟的尾蚴自螺体逸出后在水生植物表面形成囊蚴。囊蚴被终宿主吞食后,在小肠中脱囊孵出的后尾蚴穿过肠壁,入腹腔,钻破肝被膜入肝脏而后进入肝胆管。从感染囊蚴到粪便排出虫卵约需11周。成虫在宿主体内一般可存活12~13年。
       二、致病与诊断      
肝片形吸虫的后尾蚴、童虫和成虫均具致病性。后尾蚴和童虫向肝胆管移行过程中会对途经的脏器和组织(特别是肝组织)造成机械性和化学性损伤,可引起肠壁出血和肝组织的广泛性炎症;童虫也可损伤血管而致肝实质梗塞。进入肝胆管后由于虫体长期的机械性和化学刺激,引起慢性胆管炎、胆管上皮细胞增生和胆管周围的纤维化。虫体阻塞胆管和胆汁淤积可导致胆管明显扩张进而压迫肝实质引起肝组织萎缩、坏死以至肝硬化。此外,肝组织损伤也可引起血浆蛋白的改变而表现低蛋白血症及高球蛋白血症。
肝片形吸虫感染者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期:
1.急性期(亦称侵袭期) 是童虫在移行过程中引起的脏器或组织损伤及炎症所致。多发生在感染后2~12周,患者有突发性高热、腹痛,并常伴有胀气、呕吐、腹泻或便秘、肝肿大、贫血和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等表现。此期可持续2~4周。
2.慢性期(亦称阻塞期) 是成虫在胆管内寄生引起胆管炎和胆管上皮增生阶段。病人主要表现为乏力、右上腹疼痛或胆绞痛、恶心、厌食脂肪性食物、贫血、黄疸和肝肿大等症状。
该虫可有异位寄生,引起肝外肝片形吸虫病。童虫在腹腔中移行时,可穿入或随血流到达肺、胃、脑、眼眶以及皮下等处。甚至可寄生在咽部,引起咽部肝片形吸虫病。
粪便或十二指肠引流液沉淀检获虫卵是确诊肝片形吸虫病的根据,但应与姜片虫卵、棘口吸虫卵相鉴别。免疫学方法如ELISA、IHA和IFA等可用于检测急性期胆管阻塞的患者以及异位寄生的病例。
第五节 并殖吸虫
并殖吸虫是并殖吸虫病(又称肺吸虫病,Paragonimiasis)的病原体。目前,世界上报道的并殖吸虫有50多个虫种,我国报道的有28个虫种(包括一些同种异名或亚型),其中主要流行的两个虫种是卫氏并殖吸虫和斯氏狸殖吸虫, 感染人体后可分别引起卫氏并殖吸虫病(又称肺吸虫病)和斯氏狸殖吸虫病(幼虫移行症)。
一、卫氏并殖吸虫
卫氏并殖吸虫Paragonimus westermani ) 是人体并殖吸虫病的主要病原体,也是最早被发现的并殖吸虫,因其成虫主要寄生于宿主的肺部,故又称肺吸虫。
(一)形态与生活史
成虫为椭圆形,较肥厚,背侧稍隆起,腹面扁平,似半粒花生米,因伸缩活动,体形多变;活时虫体呈红褐色半透明,死后灰白色;大小为(7.5~12)mm×(3.5~5.0)mm。体表有细小的皮棘,其消化器官包括口、咽、食管和两支弯曲的肠管,肠管的末端为盲端。口吸盘位于虫体前端,腹吸盘位于虫体中横线偏前处, 口腹吸盘大小相似。该虫为雌雄同体,睾丸两个,呈分支状,并列于虫体后1/3处。卵巢指状,分5~6叶,子宫盘曲成团,与卵巢并列于腹吸盘之后;卵黄腺由许多密集的卵黄滤泡组成,分布于虫体两侧。因其两个分支状睾丸、卵巢与子宫并排排列,故称为并殖吸虫。
虫卵呈不规则椭圆形,金黄色,大小为(80~118)μm×(48~60)μm。有一较明显的卵盖,常倾斜,近卵盖端最宽,卵盖对侧卵壳稍有增厚。卵内含一个卵细胞及十余个卵黄细胞,卵细胞常位于卵中央略偏卵盖一侧(图37-7)。
图37-7 卫氏并殖吸虫
人是卫氏并殖吸虫的终宿主,犬、猫、虎和狼等食肉类哺乳动物是其保虫宿主。成虫寄生于人和保虫宿主的肺内,产生的虫卵可随痰液排出体外或随痰被咽入消化道后随粪便排出。虫卵入水后,在适宜条件下约经3周左右的发育而孵出毛蚴。毛蚴钻入第一中间宿主川卷螺体内,经胞蚴、母雷蚴、子雷蚴阶段的发育和无性增殖,约经3个月最终形成许多尾蚴。成熟尾蚴从螺体逸出并侵入第二中间宿主淡水蟹和蝲蛄,又经3个月左右在蟹和蝲蛄的肌肉、内脏或腮上形成球形或近球形的囊蚴。
终宿主人或肉食动物多因食入含活囊蚴的淡水蟹和蝲蛄而感染(图37-8)。囊蚴在消化液作用下,幼虫在小肠内脱囊而出,发育为童虫。童虫借吸盘和前端腺分泌酶的作用,穿肠壁进入腹腔,徘徊于各脏器和腹腔之间。经1~3周窜扰后,童虫穿膈肌至胸腔入肺,破坏肺组织形成虫囊。虫体在囊内逐渐发育为成虫,每个虫囊一般有1~2个虫体寄生。有少数童虫或成虫还可侵入皮下、肝、脑、脊髓、眼眶等处引起异位寄生。从感染囊蚴至成虫成熟产卵需2~3个月。成虫寿命一般为5~6年,亦有长达20年之久的报道。
图37-8 卫氏并殖吸虫生活史
(二)致病
卫氏并殖吸虫的致病作用主要是童虫和成虫在组织器官内移行穿扰、寄居破坏,以及虫体的分泌物或代谢产物所引起。疾病早期的病变主要是童虫移行引起的组织破坏、出血和炎症反应,可引起相应脏器浆膜炎和腹膜炎、以及脏器间的广泛粘连。患者可出现发热、食欲不振、腹痛、腹泻、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症状。
虫体移行进入肺后,其病变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期:
1.脓肿期 因虫体移行引起组织破坏和出血,病灶处呈窟穴状或隧道状,内含虫体和血液,并伴有以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物渗出。病灶周围产生的肉芽组织形成较薄的脓肿壁。X线检查,可见边缘模糊、界限不清的浸润性阴影。若有胸水出现,肋膈角变钝。
2.囊肿期 因渗出性炎症不断加重,大量细胞浸润、聚集,最后细胞死亡、崩解、液化,脓肿内容物变成赤褐色粘稠性液体。镜下可见坏死组织、夏科雷登结晶和大量虫卵。囊壁因肉芽组织增生而进一步增厚。肉眼可见结节状虫囊。X线检查,可见边缘清晰的结节性阴影,有时可见液平面。如虫体转移,空囊与其它囊肿贯通,则可见多房性囊样阴影。
3.纤维疤痕期 虫体死亡或转移,囊肿内容物经支气管排出或被吸收,囊腔由肉芽组织填充,最后病灶纤维化形成疤痕。X线检查,可见硬结性或条索状阴影。
以上三期病变可见于同一个脏器。
由于卫氏并殖吸虫的童虫或成虫可寄生于皮下、肝、脑、脊髓、眼眶等多种组织和器官,引起多组织器官、多部位的新、旧病变,故其临床表现十分复杂。根据病情及受损部位将并殖吸虫病分为:急性并殖吸虫病和慢性并殖吸虫病的胸肺型、皮肤型、腹型、肝型、脑脊髓型及亚临床型。
1.急性并殖吸虫病 主要由童虫移行及其代谢产物或分泌物的刺激和损伤所引起,症状出现于食入囊蚴后数天至一个月,但重度感染者于数小时即可出现症状。急性并殖吸虫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差异较大。轻者表现为低热、食欲不振、乏力、消瘦、腹痛和腹泻等非特异性症状;重者发病急、毒血症症状明显,畏寒或高热,伴有胸痛、胸闷、咳嗽、腹痛、腹泻、肝大、腹水和全身性过敏反应等症状;白细胞数增多,可达(2030×109L;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甚至高达80%以上。
2.胸肺型 患者主要有咳嗽、胸痛、咳血痰或铁锈色痰等症状,并可伴有特征性X线表现。
3.皮肤型 可见皮下出现游走性包块或结节,包块大小不一,触之可动,其皮肤表面正常,常为单发,好发部位主要为腹壁、胸背部和头颈等处。
4.腹型 虫体穿过肠壁并在腹腔中游窜所致,患者可有腹痛、腹泻及血便等症状,腹痛部位多不固定,常为隐痛。
5.肝型 是虫体在肝脏内移行和寄生所致,患者主要表现为肝肿大、肝区疼痛、肝功能紊乱、转氨酶升高、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倒置等。
6.脑脊髓型 是虫体经纵隔沿大血管上行至颈动脉外口后进入颅腔,并在此移行和寄居所致,患者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剧烈头痛、癔病样发作、癫痫、瘫痪、视力障碍等颅内占位病征,或下肢无力、麻木、大小便失禁,甚至出现截瘫等脊髓受压的表现。
亚临床型患者的症状不明显,没有明显的器官损害,但免疫检测阳性,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这类患者可能为轻度感染者,也可能是感染早期或虫体已消失的感染者。有时可见多型并存同一患者的情况。
(三)诊断
询问患者是否有生食或半生食溪蟹或蝲蛄的经历对肺吸虫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1.病原学诊断 从患者的痰、粪便或组织中检出虫卵、童虫或成虫是确诊的依据。
粪便查虫卵主要用直接涂片法或集卵法。痰标本可用10%氢氧化钠处理后离心涂片检查。活组织检查可在切下的组织包块中查到童虫、成虫和虫卵。结节和包块的内容物多为果酱样坏死组织,内中含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和夏科雷登结晶。
2.免疫学检查 经病原学检查未查到虫卵的可用免疫学方法进行辅助诊断。尤其是卫氏并殖吸虫肺外型感染者的病原学诊断较为困难,其诊断主要依靠免疫学检查。免疫学诊断方法包括:皮内试验、间接血凝试验、放射免疫吸附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和对流免疫电泳等检查方法进行抗体检测。 循环抗原检测常采用的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抗原斑点试验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循环抗原检测具有评价疗效和反映感染度的特点,可用于感染早期的诊断,并可判定感染度,也可用于疗效考核。近来也有应用斑点金免疫渗滤测定法检测肺吸虫循环抗原和抗体,该法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且检测时无需特定的仪器,操作简便、快速,适于基层单位和现场应用。
3.其他辅助性诊断  X线、CT和核磁共振(MRI)等影像学检查也可用于脑型和胸肺型等肺吸虫病的辅助诊断。
(四)流行与防治
卫氏并殖吸虫主要分布在日本、朝鲜、俄罗斯、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泰国、美国、墨西哥及巴西等国家和地区。在我国主要见于辽宁、吉林、四川等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1~2004年全国重要人体寄生虫病调查显示,并殖吸虫病血清阳性率为1.71%。本病多流行在山区或丘陵地带,因山涧溪流适合第一和第二中间宿主繁殖生长与共居,肺吸虫病患者和犬、猫等保虫宿主的痰及粪便常污染溪水,造成中间宿主的感染;而流行区的居民又有生吃、半生吃、腌吃、醉吃螃蟹和蝲蛄的习惯,故能引起肺吸虫病的流行。卫氏并殖吸虫在猪体内可发育至早期成虫阶段或保持在童虫状态,当人和虎、豹等生食猪、野猪肉时,虫体即可进入终宿主体内继续发育为成虫。因此猪、野猪成为卫氏并殖吸虫的转续宿主。国外有因生食野猪肉而感染卫氏并殖吸虫病的报道。
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提倡不生食、半生食螃蟹和蝲蛄及其制品、不饮用疫区生水是预防该病最重要的措施。
吡喹酮具有副作用小、疗程短及服用方便的优点,是目前治疗该病的最理想药物。一般患者的治疗剂量为每次25mg/kg,日服3次,连服3天,总剂量为225mg/kg。脑型患者宜给予两个疗程治疗,间隔1周,治疗期间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或原有的神经系统症状加重时,应立即停药观察。
二、斯氏狸殖吸虫
斯氏狸殖吸虫Pagumogonimus skrjabini)是我国独有的并殖吸虫虫种,人是该虫非正常宿主,人一旦感染该虫可引起皮下型、内脏型幼虫移行症。
(一)形态与生活史
成虫呈狭长形,两端较尖。有口、腹吸盘各一,口吸盘在虫体顶端,腹吸盘位体前约1/3处,略大于口吸盘。大小为(11.0~18.5)mm×(5.0~6.0)mm,长宽比例为2.4∶1~3.2∶1,最宽处在腹吸盘稍后处。雌雄同体,子宫与卵巢紧邻腹吸盘前左右并列,两睾丸呈分支状,位于腹吸盘后左右并列。
虫卵为椭圆形,不对称,卵壳厚薄不匀,后端明显增厚。卵内含卵细胞和卵黄细胞。果子狸体内的虫卵平均大小为71mm×48mm(图37-9)。
图37-9 斯氏狸殖吸虫成虫
斯氏狸殖吸虫的生活史与卫氏并殖吸虫基本相似。但其第一中间宿主主要为拟钉螺(泥泞拟钉螺、微小拟钉螺)和小豆螺(中国小豆螺、建国小豆螺);第二中间宿主主要是锯齿华溪蟹、雅安华溪蟹、河南华溪蟹和福建马来溪蟹等。终宿主主要为果子狸、猫和犬等动物,人不是其适宜宿主。
(二)致病与诊断
斯氏狸殖吸虫是一种人兽共患以兽为主的致病性虫种。在动物体内,虫体可在肺部成囊,并进一步发育成熟和产卵,引起类似卫氏并殖吸虫的一系列典型病变。还可侵入肝脏,在肝浅表部位形成急性嗜酸性粒细胞囊肿,中心为坏死腔,内含坏死组织及炎症细胞等,有时可查到虫体或虫卵。由于人不是其适宜宿主,该吸虫在侵入人体后不能发育为成虫,大多处于童虫状态,到处游走难以定居,引起幼虫移行症。临床表现以皮下游走性包块或结节为主。皮下包块呈单个散发或多个成串,其好发部位主要是胸背部、腹部,亦可见于头颈、四肢、腹股沟、阴囊等处。包块边界不清,无明显红肿。活组织检查时可见隧道样虫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肉芽肿性炎症、坏死渗出物及夏科雷登结晶等。若侵犯胸膜和肺部,可引起渗出性胸膜炎、胸腔积液、胸膜增厚粘连。患者可出现咳嗽、咳痰、胸痛、气急等症状,胸部X线可见有胸膜改变,肺部也有边缘模糊的浸润阴影或囊状阴影。如侵犯肝,则可有肝区疼痛、肝大、转氨酶升高等表现。脑型患者往往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儿童可有心包改变,表现心悸、气短、肝大、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偶有眼部病变和髋关节被破坏。此外,患者可有低热、乏力、食欲下降等症状;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加;粪检虫卵阴性。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不易诊断,应注意与肺结核、肝炎等鉴别。
由于斯氏狸殖吸虫在人体内不能发育至成虫,故从皮下包块中检获童虫是确诊本病的最可靠方法。另外,常采用皮肤试验等免疫学检查方法进行辅助诊断。
(三)流行与防治
斯氏狸殖吸虫仅在我国流行,其分布可见于国内的甘肃、山西、陕西、河南、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浙江、江西、福建、广西、广东等14个省、自治区。果子狸、猫和犬等动物是其重要的传染源,一些鼠类和蛙类动物可作为该虫的转续宿主。人因生食或半生食含囊蚴的淡水蟹或转续宿主而感染。预防措施与卫氏并殖吸虫相同,不生食或半生食含囊蚴的淡水蟹或转续宿主,治疗药物以吡喹酮效果最好,使用方法与卫氏并殖吸虫病的治疗相同。
第六节 日本血吸虫
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是裂体吸虫schistosome,亦称血吸虫)属中的一个虫种,也是寄生于人体及哺乳动物静脉血管内的一种吸虫,引起人畜共患的血吸虫病。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主要有6种,即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S. mansoni)、埃及血吸虫S. haematobium)、间插血吸虫S. intercalatum)、湄公血吸虫S. mekongi)和马来血吸虫S. malayensis其中以前3种流行范围最广。血吸虫分布于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的76个国家和地区,世界卫生组织于2001年估计,全球感染血吸虫病人口为1.947亿,有6亿人受威胁。2002年报告,全球因血吸虫病致伤残者人数达176万,因感染血吸虫病而死亡的人数为1.5万。我国仅有日本血吸虫病流行。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女尸体内检获的血吸虫卵表明,血吸虫病在我国的存在至少已有2 100多年的历史。
一、形态
1.成虫 日本血吸虫为雌雄异体,虫体呈圆柱状,外观如线虫。雄虫圆柱形,体表光滑,乳白色,虫体大小为(10~20)mm×(0.5~0.55)mm。前端有发达的口吸盘和腹吸盘,自腹吸盘后,虫体背腹变扁,两侧向腹面卷曲,形成抱雌沟gynecophoral canal)。雌虫较雄虫细长,大小为(20~25)mm×(0.1~0.3)mm,圆柱形,后段逐渐变粗,腹吸盘大于口吸盘,由于肠管充满消化或半消化的血液,故呈黑褐色,常居留于抱雌沟内,与雄虫呈合抱状态(图37-10)。雌虫的发育成熟必须有雄虫的存在和合抱,雄虫通过体壁向雌虫提供性信息素,使得雌虫生长代谢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以保证其性发育成熟。另外,通过雌雄虫间的合抱建立双方的营养联系。雌虫很少能单独发育成熟,单性雄虫虽可发育成熟,但虫体较小并且生长期延长。
消化系统有口、咽、食道、肠管。肠管在腹吸盘之前分为左右两支,向后延伸到虫体后端1/3处汇合成盲管。
雄虫生殖系统由睾丸、储精囊、生殖孔组成。7个睾丸呈串珠样排列于腹吸盘之后虫体背面。生殖孔开口于腹吸盘下方。雌虫生殖系统由卵巢、卵黄腺、卵模、梅氏腺、子宫等组成。卵巢椭圆形,位于虫体中后部。输卵管自卵巢后端发出,绕过卵巢而前行。卵黄腺排列于末端肠管两侧,卵黄管向前延长,与输卵管汇合成卵模,并为梅氏腺所围绕。卵模与子宫相接,子宫开口于腹吸盘的下方,内含虫卵50~300个(图37-10)。
2.虫卵  成熟虫卵呈椭圆形,淡黄色,大小约89mm×67mm,卵壳厚薄均匀,无卵盖,卵壳一侧有一小刺,卵壳表面常附有被破坏的宿主组织残留物,卵壳内侧有一薄层的胚膜,内含有一成熟毛蚴,毛蚴头腺常分泌一些大小不等、圆形或卵圆形的油滴状物分布于毛蚴与卵壳之间,该分泌物含有多糖、蛋白质和酶类等物质,是构成可溶性虫卵抗原(soluble egg antigen, SEA) 的主要成份(图37-11)。通过电镜观察,卵壳切面可见囊样微管与外界相通,毛蚴分泌的可溶性抗原可经卵壳的囊状微管渗出卵外。
3.毛蚴 呈长椭圆形或梨形,左右对称,平均大小为99mm×35mm,周身被有纤毛,是其活动器官。顶突位于体前端呈嘴状突起;体内前部中央有一袋状的顶腺;两个长梨形的侧腺或称头腺位于顶腺稍后,开口于顶突(图37-11)。
4.尾蚴 血吸虫尾蚴属叉尾型,大小为280~360mm,由体部及尾部组成,尾部又分尾干和尾叉(图37-11)。尾蚴体表被有小棘并具有许多单根纤毛的乳突状感觉器。体部前端为头器head organ),在其中央有一个大的单细胞头腺。口孔位于体前端正腹面,腹吸盘位于体部后1/3处,由发达的肌肉构成,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在尾蚴的体中后部有5对左右对称排列的单细胞钻腺penetration gland),其中2对位于腹吸盘前,称前钻腺,内含钙、碱性蛋白和多种酶类,具有粗大的嗜酸性颗粒;3对位于腹吸盘后,称后钻腺,为嗜碱性,内含糖蛋白和酶类的细颗粒。前后钻腺分别由5对腺管向体前端分左右两束伸入并开口于头器顶端。
图37-10 日本血吸虫成虫
图37-11  日本血吸虫卵及各期幼虫
二、生活史
日本血吸虫的生活史比较复杂,需经历虫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童虫和成虫七个阶段,包括寄生于终宿主人或其它多种哺乳类动物体内的有性生殖世代和在中间宿主钉螺体内的无性生殖世代的交替(图37-12)。
成虫主要寄生于人或牛、兔等多种哺乳动物的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内,雌雄虫体可逆血流移行到肠粘膜下层的小静脉末梢,在此处交配产卵,每条雌虫每日产卵约300~3 000个。产出的虫卵大部分沉积于肠壁小血管中,少量随血流入肝至肝门静脉并沉积在肝组织内。约经11天,卵内的卵细胞发育为毛蚴,含毛蚴的成熟虫卵在组织中能存活10天。由于卵内的毛蚴分泌物可透过卵壳作用于血管壁及肠粘膜组织,可引起炎症及组织坏死,同时在血管内压、腹内压力增加以及肠蠕动的作用下,致使坏死组织向肠腔溃破,虫卵可伴随肠壁坏死组织落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不能排出的虫卵沉积在局部组织中,逐渐死亡、钙化。由于雌虫在排卵时呈阵发性成串地排出,以致卵在宿主肝、肠组织血管内往往沉积成念珠状。雌虫产出的虫卵大部分沉积在肝、肠组织内,实验证实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小鼠,22.5%的虫卵沉积在肝脏,69.1%的虫卵沉积在肠壁,仅有7.7%的虫卵随粪便排出。
图37-12  日本血吸虫生活史
含有虫卵的粪便污染水体,在适宜的条件下,卵内毛蚴孵出。毛蚴的孵出与渗透压、温度、光照等因素有关。低渗透压的水体、光线照射可促进毛蚴的孵化;一般温度愈高,孵化愈快,毛蚴的寿命也愈短,以25℃~30℃最为适宜;最适宜pH为7.5~7.8。毛蚴孵出后,多分布在水体的表层,利用其体表的纤毛作直线运动,并具有向温性、向光性和向上性的特点。毛蚴在水中能存活15~94小时,孵出后经过的时间愈久,感染钉螺的能力愈低。温度愈高、活动愈剧烈,毛蚴死亡得愈快。当遇到中间宿主钉螺,在螺分泌物的吸引下,毛蚴利用自身头腺分泌物的溶组织作用及纤毛的摆动和伸缩运动,主动侵入螺体。在螺体内,毛蚴体表纤毛脱落,胚细胞分裂,经无性繁殖成母胞蚴、子胞蚴再发育为许多尾蚴。一个毛蚴钻入钉螺体内,经无性繁殖可产生数以万计的尾蚴。
尾蚴在钉螺体内分批成熟,陆续逸出。影响尾蚴从钉螺逸出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因素是水温,最适温度为20℃~25℃。光线对尾蚴逸出有良好的作用,当水的pH在6.6~7.8范围内时,对尾蚴逸出不受影响。发育成熟的尾蚴自螺体逸出后,在水中活跃游动,主要分布在水面下,其寿命一般为1~3天。尾蚴的存活时间及其感染力随环境温度及水质和尾蚴逸出后时间长短而异。当尾蚴与宿主皮肤接触时,用吸盘吸附在皮肤上,依靠腺体分泌酶的作用、头器的伸缩活动和尾部的摆动钻穿宿主皮肤。尾蚴一旦侵入皮肤后即弃去尾部。整个过程非常迅速,在20℃~25℃,仅需10秒钟即可钻入小鼠和家兔的皮肤。
尾蚴钻入皮肤后即转化成为童虫(schistosomula)。童虫在皮下组织停留短暂时间后,侵入小末梢血管或淋巴管内,随血流经右心到肺,通过肺泡小血管,再由左心入体循环,到达肠系膜上下动脉,穿过毛细血管进入肝门静脉,待童虫性器官初步分化,两性虫体开始合抱,再移行到肠系膜下静脉及痔上静脉寄居、交配、产卵。日本血吸虫从尾蚴侵入宿主到成虫成熟并开始产卵约需24天,产出的虫卵发育成熟约需11天。故宿主粪便中常在感染后35天始出现成熟虫卵。成虫在人体内存活时间因虫种而异,日本血吸成虫平均寿命约4.5年,最长可活40年之久。
三、致病
血吸虫尾蚴及侵入人体后发育的不同阶段,包括童虫、成虫和虫卵均可对宿主造成不同的损害。虽各期虫体释放的致病因子不同,但均可诱发宿主的免疫应答,引起一系列的免疫病理变化,是造成宿主损害而导致血吸虫病的重要原因。目前普遍认为日本血吸虫病是一种免疫病理性疾病。
1.尾蚴及童虫所致损害  尾蚴穿过人体皮肤引发的Ⅰ型超敏反应,称尾蚴性皮炎。患者临床表现局部皮肤瘙痒和丘疹等症状。病理变化为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伴出血水肿,周围有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
童虫在宿主体内移行时,所经过的器官(特别是肺)可因机械性损伤出现血管炎,毛细血管栓塞、破裂,产生局部细胞浸润和点状出血。患者可出现发热、咳嗽、痰中带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这可能是局部炎症及虫体代谢产物引起的超敏反应所致。
2.成虫所致损害  成虫在静脉内寄生,其活动、压迫和阻塞等导致轻微的机械性损害,引起静脉炎和静脉周围炎。另外,成虫的代谢产物、虫体分泌物、排泄物、虫体外皮层更新脱落的表膜等在宿主体内形成免疫复合物,诱发Ⅲ型超敏反应。
3.虫卵所致的损害  血吸虫雌虫产出的虫卵主要沉着在宿主的肝及肠壁等组织。虫卵尚未成熟时,其周围的宿主组织无反应或反应轻微。在虫卵内毛蚴成熟后,其不断地分泌的酶、蛋白质及糖等可溶性虫卵抗原经卵壳微孔渗透到周围组织,经巨噬细胞吞噬处理,并呈递给TH细胞,同时分泌IL-1,激活TH,使其产生多种淋巴因子,其中IL-2促进T细胞各亚群的增生;γ-干扰素增进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同时,还有嗜酸性粒细胞刺激素(ESP)、成纤维细胞刺激因子(FSF)、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等吸引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向虫卵周围集聚,与淋巴细胞一起构成以虫卵为中心的组织肉芽肿,俗称虫卵结节。日本血吸虫病虫卵肉芽肿主要是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Ⅳ型超敏反应所致。而反复的炎性刺激及迁延不愈的病程,在虫卵周围形成肉芽肿及其纤维化,是导致慢性血吸虫病病变的主要原因。因此,血吸虫病的主要病变是由虫卵所致。
血吸虫产卵量大,每条成熟雌虫一天可产卵约为300~3 000个,虫卵常成簇沉积于组织内,所以虫卵肉芽肿的体积大。在肉芽肿的细胞成份中,以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居多,并有许多浆细胞,中心常出现组织坏死,称嗜酸性脓肿。而且,SEA可能刺激B细胞产生相应抗体,与其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反应,在虫卵周围形成嗜酸性的放射状棒状物,称何博礼现象(Hoeppli phenomen )。由于虫卵在宿主组织内仅存活22天,随着病程发展,卵内毛蚴死亡,SEA释放停止,坏死物质被吸收,虫卵破裂或钙化,其周围有类上皮细胞、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在虫卵周围形成慢性组织肉芽肿,最后类上皮细胞变为成纤维细胞,并产生胶原纤维,肉芽肿逐渐发生纤维化,形成疤痕组织。
虫卵肉芽肿的形成是宿主对致病因子的一种免疫应答,其有利的一面是将虫卵破坏、清除;也可隔离清除SEA的细胞毒性作用,减少血液循环中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及对机体的损伤,对宿主起一定的保护作用。另一方面,过分强烈的肉芽肿反应破坏了宿主正常组织结构及机能,不断生成的虫卵肉芽肿和随后发生的纤维化,易于形成纤维性瘢痕相互融合导致肝硬化和肠壁纤维化等一系列病变。这类病变主要见于虫卵沉积较多的器官,如肝和结肠。在肝内,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分布于肝门静脉分支末端、窦前静脉,故常形成窦前阻塞。在重度感染者,其门脉周围出现广泛的纤维化,肝切面上,围绕在门静脉周围长而白色的纤维束从不同角度插入肝内,称干线型肝纤维化pipestem fibrosis),是晚期血吸虫病特征性病理变化。由于窦前静脉广泛阻塞,导致门脉高压,患者在临床上出现肝、脾肿大,侧支循环形成,腹壁、食道及胃底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与腹水等症状,故又称为肝脾性血吸虫病。
4.临床表现 血吸虫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与患者感染度、虫卵沉积部位、病理损害程度和宿主免疫状态等因素密切相关。根据本病的病程变化及主要临床表现,通常将日本血吸虫病病程分为急性期、慢性期和晚期三种类型及异位血吸虫病。
(1)急性期血吸虫病 当尾蚴侵入皮肤后,部分患者局部出现丘疹或荨麻疹,雌虫开始大量产卵后,少数患者出现以发热为主的急性变态反应性症状,常在接触疫水后1~2月出现,多见于初次感染者、慢性期或晚期血吸虫病急性发作的患者。急性血吸虫病主要症状有:①发热:是本病重要的症状;②超敏反应:主要表现为荨麻疹;③消化道症状:表现食欲减退、下腹部疼痛不适、腹泻、恶心等;④呼吸道症状:半数以上病例在发病后两周内有干咳,甚至伴有气促或胸痛,或并发游走性肺炎;⑤肝、脾症状:肝、脾肿大,以肝肿大最常见,约占75%,并伴有压痛;⑥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加,粪便检查血吸虫卵或毛蚴孵化结果阳性。
(2)慢性血吸虫病 病情轻重不一,在流行区90%的血吸虫病患者为慢性血吸虫病,其临床表现可分为两大类:
1)无症状型:此类血吸虫病又称隐匿型或亚临床型。患者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往往是在体检时被发现有轻度肝脏或脾脏肿大,但肝功正常。经免疫学检查被发现,或作直肠活组织检查或手术时病理检查发现虫卵而确诊。
2)有症状型:主要表现有全身乏力、腹痛、间歇性腹泻或粘液血便等症状,体检时肝肿大者较为常见。一些患者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消瘦、营养不良及劳动能力减退等症状。
(3)晚期血吸虫病 由于多次反复或大量感染,部分患者可发生晚期病变。晚期血吸虫病可分为巨脾型、腹水型、结肠增殖型和侏儒型等四型。患者在临床上常见的是以肝脾肿大、腹水、门脉高压、侧支循环所致食管下端及胃底静脉曲张为主的综合征。血吸虫肝硬化患者在晚期可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肝性昏迷等严重症状而致死。儿童和青少年如感染严重,可出现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影响生长发育和生殖导致侏儒症。
(4)异位血吸虫病 成虫在门脉系统以外的静脉内寄生称异位寄生,而在门脉系统以外器官或组织形成的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则称异位损害或异位血吸虫病。最常见的异位血吸虫病有脑型、肺型、胃型和皮肤型血吸虫病。
异位血吸虫病多发生在大量尾蚴感染的急性期,而慢性期及晚期患者也可出现。晚期因肝纤维化,发生侧支循环,门脉系统吻合支扩大,肠系膜静脉的虫卵可被血流带到肺、脑或其他组织引起病变。
根据文献报道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因上消化道大出血而死亡者占50%以上,出血部位多为食管下段或胃底静脉。肝性昏迷占晚期患者总数的1.6%~5.4%,以腹水型为最多。晚期患者若并发肝性昏迷,死亡率达70%以上。血吸虫病患者如并发乙型肝炎,常可促进和加重肝硬化的发生与发展,这可能与晚期患者的免疫功能明显下降有关。
四、血吸虫感染的免疫
1.抗原 日本血吸虫是一种生物源性蠕虫,其生活史复杂,在终宿主体内发育过程中有童虫、成虫和虫卵三个阶段,抗原种类很多。可根据抗原的来源、性质和诱发宿主免疫应答的功能等来分类。其中可溶性虫卵抗原是引发血吸虫病免疫病理反应中最主要的物质,它除了引发Ⅳ型细胞超敏反应在虫卵周围形成组织肉芽肿外,也是引起宿主体液免疫反应的主要物质。
2.伴随免疫  是指宿主初次感染血吸虫后,可产生一定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力仅表现对再次入侵的童虫具有杀伤作用,而对在宿主体内初次感染的成虫并无影响,成虫仍能长期在已建立免疫应答的宿主血管内存活和产卵。一旦清除了这些成虫,宿主则对再感染的相对免疫力亦逐渐消失,这种感染与免疫力并存的现象称为伴随免疫。
伴随免疫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宿主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相互协同作用的结果,即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反应(ADCC)是主要的杀伤童虫的效应机制,而对体内的成虫无效,成虫则出现免疫逃避。
3.免疫逃避 血吸虫成虫能在已具有免疫力的宿主体内长期存活和产卵的现象称为免疫逃避。免疫逃避产生的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抗原伪装和抗原模拟:虫体表面结合有宿主抗原或宿主分子,掩盖了自身的表面抗原,从而阻止宿主免疫系统的识别,逃避宿主的免疫攻击;②封闭抗体的产生:血吸虫虫卵多糖抗原刺激宿主机体产生的抗体与再感染时侵入的童虫表面抗原发生交叉反应,使抗童虫抗体不能发挥免疫效应,形成了童虫的免疫逃避;③表膜改变:血吸虫童虫和成虫表膜为脂质双层结构,具较少抗原性,在宿主体内发育过程中和遭受免疫攻击时,表膜不断地脱落和更新,从而使虫体逃避免疫攻击;④表面受体作用:血吸虫童虫和成虫表面具有多种蛋白酶和肽酶,可分解结合于虫体表面的免疫蛋白,阻止ADCC的发生,并可抑制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功能。
五、诊断
1.病原学诊断 从粪便内检查虫卵或孵化毛蚴,以及直肠粘膜活体组织检查虫卵及虫卵肉芽肿,是确诊血吸虫病的重要依据。但对轻度感染者、晚期患者及药物治疗后的疫区感染人群,常因虫卵少而漏检,故诊断效果不理想。
(1)直接涂片法 此方法简便,但虫卵检出率低,主要适用于急性血吸虫病和重度血吸虫病患者。
(2)尼龙袋集卵法 适于大规模普查,但应防止交叉污染。
(3)毛蚴孵化法 此法利用血吸虫卵中毛蚴能在适宜的条件下迅速孵化,在水中具有一定的运动特点而设计。由于可孵化患者的全部粪便沉渣,故能最大限度地发现血吸虫毛蚴,提高阳性检出率。为了提高粪便检查效果,需要连续送检粪便3次。
(4)定量透明法 用作血吸虫虫卵计数。常用的计算方法为kato厚片法。可测定人群感染情况,并能考核防治效果。
(5)直肠粘膜活体组织检查 适用于检查慢性及晚期血吸虫病患者。此类患者肠壁组织增厚,虫卵排出受阻,故粪便中不易查获虫卵。通过直肠或乙状结肠镜自病变处或可疑病变处采集粘膜组织,发现沉积于粘膜中的虫卵,并依据虫卵的死活来确定患者的感染状况。
2.免疫诊断
(1)抗体检测: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中存在特异性抗体,包括IgM、IgG、IgE等,如受检者未经病原治疗,特异性抗体阳性对确定诊断意义较大。目前检测血吸虫抗体的方法很多,常用有以下几种。
1)环卵沉淀试验circunoval precipitin test, COPT):是以血吸虫卵为抗原的特异性血清学试验方法。通常检查100个虫卵,阳性反应虫卵数(环卵率)等于或大于5%时,即为阳性。COPT的敏感性可达85%~97%,假阳性反应一般在3%左右,与肺吸虫、华支睾吸虫可出现交叉反应。此法操作简便、是目前该病的重要普查方法之一。
2)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ndirect haemagglutination test, IHA):该法与粪检阳性的符合率为92.3%~100%,假阳性率在2%左右,与肺吸虫、华支睾吸虫、旋毛虫有交叉反应。由于IHA操作简便,用血量少,判读结果快,目前国内已广泛应用。
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该方法操作简便,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且可反映抗体水平,阳性检出率为95%~100%,假阳性率为2.6%,可作为诊断疾病、考核疗效、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监测疫情趋势的较好方法。近年来,在载体、底物及抗原的纯化方面都作了改良,如快速-ELISA等。
其它检测血吸虫特异抗体的方法还包括有: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胶乳凝集试验(LA)、酶标记抗原对流免疫电泳(ELACIE)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
(2)检测循环抗原: 循环抗原是虫体排放至宿体内的大分子微粒,具有抗原性,可用血清免疫学方法检出。血吸虫循环抗原的检测具有反映活动性感染、评估虫体负荷和考核疗效的优点。可采用检测不同靶循环抗原的探针,包括抗血吸虫抗原不同表位-单克隆抗体、组合单克隆抗体以及多克隆抗体等,可检测游离的循环抗原,如肠相关抗原(GAA)、膜相关抗原(MAA)和可溶性虫卵抗原(SEA)。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斑点-ELISA(Dot- ELISA)、双抗体夹心ELISA、反向间接血凝试验等,但由于影响循环抗原检测的因素较多,如抗原-抗体复合物、抗独特型抗体等,因此这些检测的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和标准化。
六、流行
(一) 流行概况 
日本血吸虫分布于西太平洋地区的中国、日本、菲律宾与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云南、四川、浙江、广东、广西、上海、福建等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427个县(市、区)。经过50余年的有效防治,截止2004年,已有广东、上海、广西、福建和浙江5省、直辖市、自治区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在427个县(市、区)中,已有253个县(市、区)阻断了血吸虫病的传播;有64个县(市、区)控制了传播;尚有110个县(市、区)未能控制传播,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等5省湖区及川、滇山区。目前,我国血吸虫病的疫情仍十分严重,全国有血吸虫病患者数约84.3万(其中晚期血吸虫病患者数为2.8万),钉螺面积约38.5亿m2。因此,需要加强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和监测工作,进一步完善血吸虫病防治和监测体系。
(二) 流行环节
1.传染源 日本血吸虫病是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传染源除人以外,尚有40多种哺乳动物,特别是黄牛、水牛等最为重要。在我国,自然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家畜有牛、犬、猪等9种;野生动物有褐家鼠、野兔、野猪等31种。由于储存宿主种类繁多,分布广泛,防治工作难度较大。
2.传播途径 血吸虫病在人群中的传播包括含虫卵的粪便污染水源、水体中有钉螺存在以及人体由于生活和生产活动接触疫水(含尾蚴)三个重要环节。粪便污染水源的方式与当地的农业生产方式、居民生活习惯及家畜的饲养关系密切。湖北钉螺隶属于钉螺属,系两栖淡水螺类,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当水体中存在感染血吸虫的阳性钉螺并有尾蚴从螺内逸出入水时,即成为疫水,对人、畜均具感染性。人群在生活或生产活动过程中接触含有尾蚴的疫水是日本血吸感染的主要方式。
3.易感人群:不论任何年龄、性别和种族的人,对日本血吸虫均易感。在多数流行区,感染高峰年龄段通常在11~20岁。
(三) 流行因素  
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自然因素很多,主要是影响血吸虫生长发育和钉螺生存的自然条件,如地理环境、气温、水质、土壤等。社会因素包括影响血吸虫病流行的政治、经济、文化、生产活动、生活习惯等,特别是社会制度、卫生状况和全民卫生保健制度对防治血吸虫病都十分重要。
(四) 流行区类型 
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按地理环境、钉螺分布以及流行病学特点可分为三种类型,即湖沼型、平原水网型和山区丘陵型。
1.湖沼型 又称江湖洲滩型 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江西、江苏、安徽等省的长江沿岸和湖泊周围。这些地区的水位有明显的季节性涨落,存在着大片冬陆夏水的洲滩,钉螺呈片状分布,面积大,占全国钉螺总面积的80%以上。
2.水网型 又称平原水网型 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如上海、江苏、浙江等广大平原地区,这类地区河道纵横,密如蛛网、钉螺沿河岸呈线状分布。同时,这类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人们因生产和生活接触疫水而感染。
3.山丘型 主要在我国南部,如四川、云南、广西、广东等地。钉螺分布单元性很强,严格按水系分布,面积虽不很大,但分布范围广,环境极复杂。
七、防治
1.查治患者病畜 在流行区要经常对易感者或可疑者(包括病畜)进行普查或诊查,一旦查出患者和病畜要及时给予治疗。化疗药物首选吡喹酮,吡喹酮具有毒性低、疗程短、疗效高、使用方便等优点。其次可选用呋喃丙胺等。晚期患者可在接受中药调理后,再作杀虫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
2.查螺、灭螺 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消灭钉螺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可采用生态灭螺法杀灭钉螺,湖沼地区主要是控制水位,硬化沟渠、改变钉螺的孳生环境。平原水网区及部分丘陵地区主要是结合农田生产与水利建设工程灭螺或采用药物灭螺的方法,如溴乙酰胺等药物灭螺。在流行地区应反复灭螺。
3.加强粪便管理和保护水源 建造无害化粪池,推广沼气池,使人畜粪便得到无害化处理后,再提供农田使用,防止血吸虫卵污染水体。另外,要加强宣传教育,特别是对易感人群的健康教育很重要,将人们的行为、习惯和劳动方式引导到重视自我保健的轨道上来。同时,结合农村卫生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地建设安全供水设施,减少传播血吸虫病的危险性等。
4.作好个人防护 主要是防止尾蚴感染和预防服药,加强卫生健康宣传,引导人们建立良好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行为,对预防血吸虫的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血吸虫病的防治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单一环节的防治措施很难发挥作用。目前我国的防治血吸虫病的基本方针是“积极防治、综合措施、因时因地制宜”,即主要通过治疗病人、病畜、消灭钉螺、加强粪便管理和做好个人防护等方面进行综合防治。
附 尾蚴性皮炎
尾蚴性皮炎(cercarial dermatitis)在我国稻田地区又称稻田皮炎,在国外,因游泳而感染称“游泳痒”等,是由禽类或畜类血吸虫尾蚴侵入人体皮肤所引起的疾病。
我国尾蚴性皮炎的病原是寄生于鸭的多种毛毕吸虫和寄生于牛的东毕吸虫的尾蚴。毛毕血吸虫成虫寄生在鸭,虫卵随粪便排至外界,中间宿主为椎实螺(lymnea)。东毕血吸虫如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Oturkenstanica)、程氏东毕吸虫(Ocheni)。当人体皮肤接触到田、沟水内的上述尾蚴,则能感染,引起尾蚴性皮炎。
尾蚴性皮炎属于Ⅰ型和Ⅳ型超敏反应。尾蚴侵入皮肤后,局部有刺痛痒感觉,几小时后尾蚴侵入部位由小斑点渐变成小米粒大小突出的红色丘疹,有痒感。在一两天内发展成绿豆般大小,周围有红晕及水肿,有时可连成风疹团。如搔破皮肤,可引起继发性感染。病变部位多见于手、足及上、下肢,经常接触疫水的部位。
我国尾蚴性皮炎分布地区广泛,有吉林、辽宁、上海、江苏、福建、广东、湖南、四川等地,传染源主要是牛和家鸭,人体感染主要是在稻田劳动或放养牛、鸭时接触疫水所致。因此保虫宿主、媒介螺蛳和人的生产、生活活动等几个环节结合在一起,是尾蚴性皮炎流行的基本原因。各地气候条件、媒介螺蛳生态、尾蚴发育时间以及劳动方式不同,故各地皮炎流行季节也有所差别。在辽宁,感染季节较短,自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高峰,7月下旬逐渐消失;在四川,感染季节在3~10月,而高峰在5月。
尾蚴性皮炎应属自限性疾病,如无继发感染,数天内即可自愈。采取的治疗措施有:局部止痒可用1%~5%樟脑酒精、鱼黄软膏(鱼石脂、硫黄、氧化锌)或复方炉甘石洗剂涂擦,多种中药煎水泡洗也可止痒、消炎作用。症状重者可服用抗过敏药物如息斯敏等。
第七节 其它人体寄生吸虫
一、异形吸虫
异形吸虫Heterophyid trematodes)是属于异形科Heterophyidae)的一类小型吸虫,体长仅0.3~0.5mm,最大者也不超过2~3mm。我国常见的异形吸虫有10多种,已有人体感染报告的共5种,即异形异形吸虫Heterophyes heterophyes)、横川后殖吸虫Metagonimus yokogawai)、钩棘单睾吸虫Haplorchis pumilio)、多棘单睾吸虫Hyokogawai)、台湾棘带吸虫Centrocestus formosanus)。主要寄生于禽、畜和人的消化道或异位寄生于其他器官而引起异形吸虫病(heterophydiasis)。除前两种在我国台湾报告的病例数较多外,大陆人体感染的病例较少。
(一)形态与生活史
异形吸虫的成虫呈长梨形,虫体微小,大小约为(1~1.7)mm×(0.3~0.4)mm,体表具有鳞棘。口吸盘较腹吸盘小,生殖吸盘位于腹吸盘的左下方。食管细长,肠支长短不一。睾丸2个,位于肠支末端的内侧。贮精囊弯曲,卵巢在睾丸之前紧接卵模,卵黄腺在虫体后部两侧各有14个。子宫很长,曲折盘旋,向前通入生殖吸盘(图37-13)。虫卵大小为(28~30)mm×(15~17)mm,棕黄色,有卵盖,内含一毛蚴。
图37-13 异形异形吸虫成虫
异形吸虫成虫主要寄生在鱼类、鸟类及哺乳类动物体内,偶尔寄生于人小肠。在我国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种类很多;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鱼,包括鲤科与非鲤科鱼类,偶然也可在蛙类寄生。在螺体内经过胞蚴、雷蚴(1~2代)和尾蚴阶段后,尾蚴从螺体逸出,侵入鱼或蛙体内发育成囊蚴。终宿主因误食囊蚴而感染。
(二)致病与诊断
成虫很小,主要寄生在终宿主小肠的绒毛组织基部,可引起机械性损伤、组织坏死、脱落等炎症反应。在肠管寄生时可钻入肠壁,因此虫体和虫卵有可能通过血液到达其他器官。若感染虫数少,炎症反应轻,自觉症状不明显;如虫数多,则反应重,可引起腹痛、腹泻等消化功能紊乱症状,重度的消化道感染可出现消瘦和消化道症状。此外,虫卵还可滞留在肠粘膜或经血流沉积在其他脏器、组织内,引起心肌、脑、脊髓、肝、脾及肺等多种脏器、组织严重损害甚至可导致宿主死亡。
异形吸虫感染的实验诊断主要靠病原学检查,常规的方法是用粪便涂片法及沉渣法镜检虫卵,但因各种异形吸虫虫卵形态相似,且与华支睾吸虫、后睾吸虫、微茎吸虫卵等以及灵芝孢子形态近似,其鉴别的主要依据有:①了解受检者所在地区的吸虫流行种类,特别是该地区有无异形吸虫存在,将有助于鉴别诊断;②异形吸虫在人体内寄生虫数少,产卵量少,而华支睾吸虫产卵量较大,因此若每个视野有多个虫卵时为华支睾吸虫感染,少量有两类吸虫混合感染存在的可能;③十二指肠引流液未找到虫卵而粪便出现虫卵,应考虑到异形吸虫的可能。因为异形吸虫多在十二指肠以下的肠道寄生,而华支睾吸虫则寄生于胆管系统;④若能获得成虫将有利于鉴定虫种。
(三)流行与防治
异形吸虫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异形吸虫病在亚洲地区的日本、朝鲜、菲律宾、前苏联西伯利亚地区、土耳其、以色列等国都有流行,欧洲一些地区和非洲尼罗河流域的国家如埃及也有流行。我国仅见于上海、浙江、江西、湖南、海南、福建、湖北、安徽、新疆、广西、山东、广东、台湾等省(直辖市、自治区)。传染源主要是鸟类和哺乳动物,但某些可寄生于人体的种类,如种群数量大时,人也可作为传染源。异形吸虫主要通过食入活的囊蚴而感染。因此,在预防上主要靠注意饮食卫生,不吃未煮熟的鱼肉和蛙肉是避免异形吸虫感染的重要方法。感染异形吸虫后可使用吡喹酮进行治疗。
二、棘口吸虫
棘口科(Echinostomatidae)吸虫种类繁多,约12个亚科,600余种,是肠道寄生的小型类吸虫。主要见于鸟类,其次是哺乳类、爬行类,少数见于鱼类。寄生于人体的棘口吸虫主要有:圆圃棘口吸虫Echinostoma hortense)、马来棘口吸虫Echinostoma malayanum)、接睾棘口吸虫Echinostoma paraulum)、卷棘口吸虫Echinostoma revolutum〕、卷棘口吸虫日本变种Echinostoma revolutum)、曲领棘缘吸虫Echinoparyphium recurvatum)、日本棘隙吸虫Echinochasmus  japonicus)、抱茎棘隙吸虫Echinochasmus perfoliatus)、九佛棘隙吸虫Echinochasmus jiufoensis)、藐小棘隙吸虫Echinochasmus liliputanu)和福建棘隙吸虫,其中日本棘隙吸虫在福建与广东有局部的流行,受检的3 639人中感染率为4.9%。(宫川棘口吸虫)(
成虫通常呈长条状,有的较粗短,前端稍窄,略似瓶状,体表有棘(图37-14)。具口吸盘和腹吸盘且相距很近,口吸盘居亚顶位,腹吸盘发达。具头冠,多有单列或双列的头棘若干枚。两个睾丸在虫体后半部,前后排列或斜列。卵巢在睾丸之前,无受精囊,有劳氏管;子宫盘曲在两肠支之间,位于腹吸盘之后及卵巢或睾丸之前。虫卵较大,椭圆形,淡黄色。卵壳一端有一小盖,有的虫种卵壳另一端增厚,内含1个卵细胞和若干卵黄细胞。
棘口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是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是淡水鱼、青蛙及蝌蚪等,但尾蚴也可在其它物体或螺体表成囊。经口感染囊蚴,在脊椎动物小肠内脱囊,童虫经7~9天发育成熟。虫卵在水中经发育,孵出毛蚴。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类,毛蚴侵入后经胞蚴、母雷蚴、子雷蚴等期发育为尾蚴。尾蚴逸出后侵入第二中间宿主形成囊蚴,也可不逸出就在原宿主体内形成囊蚴。麦穗鱼的感染率最高(80.70%),感染度也最高,最多者达3 752个囊蚴/鱼。
 
图37-14 日本棘隙吸虫成虫
成虫可寄生于小肠上段,以头部插入粘膜,引起肠壁卡他性炎症和浅表粘膜上皮细胞脱落、充血及炎症细胞浸润。人体轻度感染常无明显症状或表现为乏力、头昏、头痛、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粪便带血或粘液血便等。重度感染者可出现贫血、下肢浮肿、厌食、消瘦及发育障碍,甚至可并发坏死性肠炎等而致死。人主要因吃未煮熟的淡水鱼、吞食生蝌蚪等而感染。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是重要的预防措施。曾使用硫双二氯酚和吡喹酮治疗患者,两者均有良好驱虫效果。

 

16585d96-42fc-4e37-b677-cd27a34f720c.doc
文件类型: .doc 1a807636ea35fad0877c84e139590186.doc (1.45 MB)
相关话题/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