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上海交通大学病原生物学(基础医学院)教学讲义 第29章 疱疹病毒

上海交通大学 /2013-01-22

 

第29章 疱疹病毒
疱疹病毒(herpesviruses, HPV)是一群中等大小的双链DNA病毒,有100个以上成员,根据其理化性质分为α、β、γ三个亚科。α疱疹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增殖速度快,能引起细胞病变。β疱疹病毒(如巨细胞病毒),生长周期长,感染细胞形成巨细胞。γ疱疹病毒(如EB病毒),感染的靶细胞是淋巴样细胞,可引起淋巴增生。疱疹病毒感染的宿主范围广泛,可感染人类和其他脊椎动物。引起人类疾病的疱疹病毒见表29-1。疱疹病毒主要侵犯外胚层来源的组织,包括皮肤、粘膜和神经组织。感染部位和引起的疾病多种多样,并有潜伏感染的趋向,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29-1 人类疱疹病毒的种类及其所致的主要疾病

正式命名
常用名
潜伏部位
所致疾病
人类疱疹病毒1型(HHV-1)
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
三叉神经节、颈上神经节
唇疱疹、口龈炎、角结膜炎等
人类疱疹病毒2型(HHV-2)
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
腰骶神经节
生殖器疱疹、新生儿疱疹
人类疱疹病毒3型(HHV-3)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
脊髓后根及感觉神经节
水痘、带状疱疹、肺炎、脑炎
人类疱疹病毒4型(HHV-4)
EB病毒(EBV)
淋巴组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
人类疱疹病毒5型(HHV-5)
巨细胞病毒(CMV)
腺体、肾、白细胞
巨细胞包涵体病、肝炎、肺炎及先天性畸形
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
人类疱疹病毒6型
同CMV
婴儿急疹、间质性肺炎等
人类疱疹病毒7型(HHV-7)
人类疱疹病毒7型
同CMV
未确定
人类疱疹病毒8型(HHV-8)
人类疱疹病毒8型
同EBV
Kaposi肉瘤
猕猴疱疹病毒1
猿猴B病毒
同HSV
脊髓炎、出血性脑炎

 
疱疹病毒的共同特点有:
1、病毒体 呈球形,直径为150~200nm,核衣壳是由162个壳微粒组成的20面体立体对称(图29-1)。基因组由线性双链DNA组成。病毒体中含有35种以上的蛋白质。核壳周围有一层由病毒结构蛋白无定形聚集而成的内膜(tegument)。最外层为包膜,其表面含有病毒的糖蛋白、Fc受体。各型基因组结构不同,详见图29-2。
2、复制 病毒通过包膜糖蛋白与易感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病毒包膜与细胞膜融合,核衣壳穿越胞质进入核孔,在核内进行DNA复制及衣壳装配。新合成的病毒DNA分子进入衣壳,核衣壳再经细胞内质网腔运至细胞表面获得胞膜而释放。
体外培养病毒:除EBV、HHV-6、HHV-7嗜淋巴细胞外,人疱疹病毒均能感染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在核内复制,并出现包涵体(inclusion body)及多核巨细胞等细胞病变。病毒可通过细胞间桥感染邻近细胞,进行蔓延。
3、感染特点  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可引起多种感染类型:
(1)显性感染(apparent infection)  原发感染疱疹病毒,少数人可因病毒大量增殖导致细胞破坏,而出现临床症状。
(2)潜伏感染latent infection) 病毒感染机体细胞后可建立潜伏感染状态,感染细胞内能检测到病毒的基因组,但检测不到病毒的颗粒。当机体受到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时,病毒可从潜伏状态被激活(reactivation),表现为无症状的排出病毒。若被激活的病毒大量复制则使机体产生明显的临床症状,呈疾病状态,称其为复发(recurrence)。
(3)先天感染congenital infection):病毒经胎盘感染胎儿,可引起先天畸形,如巨细胞病毒。
(4)整合感染integration infection):病毒部分基因组可与宿主细胞DNA整合,导致细胞转化。与某些疱疹病毒致癌机制有关,如EBV等。
 
图29-1 疱疹病毒电镜照片(×140 000)(Brooks et al, 2004)
图29-2 疱疹病毒结构图
第一节 单纯疱疹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HSV)具有典型疱疹病毒的形态特征。有包膜的病毒直径为150~200nm。包膜表面含gB、gC、gD、gE、gG、gH、gI、gJ、gL等十余种糖蛋白。其中gB、gD、gH-gL与病毒对细胞吸附/穿入有关,gD诱导产生中和抗体的能力最强,可用于疫苗研制。
HSV基因组为一线性DNA分子,由共价连接的长片段(L)和短片段(S)组成。基因组中有72个基因,共编码70多种各异的蛋白质,其中除24种蛋白的特性还不清楚外,有18种编码蛋白组成病毒DNA结合蛋白及各种酶类,参与病毒DNA合成、包装及核苷酸的代谢等。
HSV可在多种细胞中生长,常用的细胞系有BHK细胞、Vero细胞、HEp-2细胞等。病毒初次分离时,原代乳兔肾细胞、人胚肺细胞较敏感。HSV感染动物范围广泛,多种动物脑内接种可引起疱疹性脑炎,小鼠是足垫接种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致死性感染,家兔角膜接种引起疱疹性角膜炎,豚鼠阴道内接种可引起宫颈炎和宫颈癌。接种鸡胚绒毛尿囊膜上,形成增殖性白色斑块。
根据生物化学、生物学、流行病学等分为两个血清型,即HSV-1和HSV-2,二者基因组相似,核苷酸序列有50%同源性,型间有共同抗原,也有特异性抗原,可用型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作ELISA,DNA限制性酶切图谱分析及DNA杂交试验等方法来区分型别。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人群中HSV感染非常普遍,患者和健康带毒者是传染源,主要通过直接密切接触和性接触传播,也可经呼吸道传播。HSV经口腔、呼吸道、生殖道粘膜和破损皮肤等多种途径侵入机体,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粘膜或皮肤局部集聚的疱疹,偶而也可发生严重甚至致死的全身性疾病。典型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是受感染细胞呈气球样变、核内包涵体和多核巨细胞的形成等。
(一) 原发感染    
6个月以内婴儿多从母体通过胎盘获得抗体,初次感染约90%无临床症状,多为隐性感染。HSV-1原发感染常发生于1~15岁,常见的有龈口炎,系在口颊粘膜和齿龈处发生成群疱疹,破裂后,覆盖一层坏死组织。此外可引起唇疱疹、湿疹样疱疹、疱疹性角膜炎、疱疹性脑炎等。HSV-2的原发感染主要引起生殖器疱疹,男性表现为阴茎的水泡性溃疡损伤,女性为宫颈、外阴、阴道的水泡性溃疡损伤,比较严重,局部剧痛,可伴有发热、全身不适及淋巴结炎。              
(二) 潜伏与再发感染  
HSV原发感染产生免疫力后,将大部分病毒清除,部分病毒可沿神经髓鞘到达三叉神经节(HSV-1)和脊神经节(HSV-2)细胞中或周围星形神经胶质细胞内,以潜伏状态持续存在,与机体处于相对平衡,不引起临床症状。当机体发热、受寒、日晒、月经、情绪紧张,使用垂体或肾上腺皮质激素,遭受某些细菌或病毒感染时,潜伏的病毒激活增殖,沿神经纤维索下行至感觉神经末梢,至附近表皮细胞内继续增殖,引起复发性局部疱疹。其特点是每次复发病变往往发生于同一部位。最常见在唇鼻间皮肤与粘膜交界处出现成群的小疱疹。疱疹性角膜炎、疱疹性宫颈炎等亦可反复发作。
(三) 先天性及新生儿感染     
HSV通过胎盘感染,影响胚胎细胞有丝分裂,易发生流产、造成胎儿畸形、智力低下等先天性疾病。约40%~60%的新生儿在通过HSV-2感染的产道时可被感染,出现高热、呼吸困难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其中60%~70%受染新生儿可因此而死亡,幸存者中后遗症可达95%。早期抗感染治疗可减少死亡率,剖宫产是避免生殖道感染的有效方法。
(四) 致癌关系    
一些调查研究表明HSV-1和HSV-2可能分别与唇癌、外阴癌及子宫颈癌有关,特别HSV-1作为宫颈癌的病因,曾受到人们重视,但近年研究表明人乳头瘤病毒与该癌有直接关系,因此宫颈癌成因也许是复杂的。
HSV原发感染后1周左右血中可出现中和抗体,3~4周达高峰,可持续多年。中和抗体在细胞外灭活病毒,对阻止病毒经血流播散和限制病程有一定作用,但不能消灭潜伏感染的病毒和阻止复发。机体抗HSV感染的免疫中,细胞免疫起更重要作用,NK细胞可特异性杀死HSV感染细胞;在抗体参预下,介导ADCC效应亦可将HSV感染细胞裂解;细胞毒性T细胞和各种细胞因子(如干扰素等),在抗HSV感染中也有重要意义。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一)病毒分离和鉴定 
采取患者唾液、脊髓液及口腔、宫颈、阴道分泌液,或角膜结膜刮取物等接种易感细胞中培养1~2天,出现细胞肿胀、变圆、相互融合等病变,可作初步诊断。然后用免疫荧光法(IFA),酶免疫试验(EIA)进行鉴定,确诊HSV。必要时可用DNA限制性内切酶图谱进行分型。
(二) 抗原抗体检测  
同上标本,用IFA、EIA等方法直接检测细胞内或分泌液中抗原,快速诊断HSV感染。用补体结合试验、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体,可用于原发感染诊断,但不能与复发感染区别。因人群HSV感染率高,广泛存在潜伏感染,血清中普遍含较高抗体水平,则复发感染时很难观察到抗体效价上升。而检测脊髓液抗体,对神经系统HSV感染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三) DNA检测 
取病变组织或细胞,提取病毒DNA,用DNA分子杂交法和PCR法检测HSV的gB糖蛋白基因来判断是否为HSV感染,这种方法已用于疑为HSV脑炎患者的诊断。
四、防治原则
由于HSV有致癌可能性,减毒活疫苗和死疫苗不宜用于人体。现研究中的各种疫苗如包膜蛋白(提纯的gG、gD)亚单位疫苗,gB、gD基因重组痘苗病毒疫苗和多肽疫苗,在动物试验中显示良好效果,有应用前景。孕妇产道HSV—2感染,分娩后可给新生儿注射丙种球蛋白作紧急预防。
疱疹净(IDU)、阿糖胞苷(Ara-C)、阿糖腺苷(Ara-A)、溴乙烯尿苷(BVDU)等治疗疱疹性角膜炎有效,与干扰素合用可提高效力。国内用HSv gC gD单克隆抗体制成滴眼液,用于治疗疱疹性角膜炎,取得显著疗效。无环鸟苷(ACV)是对疱疹病毒选择性很强的药物。ACV必须经HSV的胸苷激酶(TK)磷酸化为ACV-MP,再经细胞酶作用为ACV-TP。ACV-TP对dGTP有极强的竞争性,可抑制病毒DNA合成。ACV主要用于治疗生殖器疱疹感染,使局部排毒时间缩短,提早局部愈合。此外ACV还常用于治疗唇疱疹、疱疹性脑炎、新生儿疱疹,疱疹性角膜炎等,均有疗效。
 
第二节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可由同一种病毒引起两种不同的病症。在儿童初次感染引起水痘,而潜伏体内的病毒受到某些刺激后复发引起带状疱疹,多见于成年人和老年人。
一、生物学性状
       本病毒基本性状与HSV相似,只有一个血清型。一般动物和鸡胚对VZV不敏感,在人成纤维细胞或猴的多种细胞中增殖,并缓慢产生细胞病变,形成多核巨细胞。受感染细胞核内,可见嗜酸性包涵体(图29-3)。
图29-3 多核巨细胞及嗜酸性包涵体(×228)(Brooks et al, 2004)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一) 水痘 
是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儿童常见病,好发于2~6岁,主要传染源是患者,病毒经呼吸道、口、咽、结膜、皮肤等处侵入人体。病毒先在局部淋巴结增殖,进入血液散布到各个内脏继续大量增殖。经2~3周潜伏期后,全身皮肤广泛发生丘疹,水疱疹和脓疱疹,皮疹分布主要是向心性,以躯干较多。皮疹内含大量病毒,感染的棘细胞(prickle cell)内生成嗜酸性核内包涵体和多核巨细胞。水痘消失后不遗留疤痕,病情一般较轻,但偶有并发间质性肺炎和感染后脑炎(0.1%)。细胞免疫缺陷、白血病、肾脏病或使用皮质激素、抗代谢药物的儿童,病情较严重。成人水痘症状较严重,常并发肺炎,死亡率较高。如孕妇患水痘除病情严重外,并可导致胎儿畸形、流产或死亡。
(二) 带状疱疹 
是中老年人或有免疫缺陷和免疫抑制患者常见的一种疾病,是由潜伏在体内的VZV被激活所致。由于儿童时期患过水痘痊愈,病毒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中,当机体受到某些刺激,如发热、受冷、机械压迫、使用免疫抑制剂、X线照射、白血病及肿瘤等细胞免疫功能损害或低下时,导致潜伏病毒激活,病毒沿感觉神经轴索下行到达该神经所支配的皮肤细胞内增殖,在皮肤上沿着感觉神经的通路发生串联的水疱疹,形似带状,故名(图29-4)。多发生于腰腹和面部。1~4周内局部痛觉非常敏感,有剧痛。并发症有脑脊髓炎和眼结膜炎等。 
图29-4 带状疱疹
(三) 免疫性 
患水痘后机体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终身不再感染。但不能清除长期潜伏于神经节中的病毒,故不能阻止病毒被激活而发生带状疱疹。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水痘-带状疱疹的临床症状典型,一般不需作微生物学诊断。必要时可刮取疱疹基底部细胞涂片染色检查嗜酸性核内包涵体和多核巨细胞,亦可用膜抗原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荧光或免疫酶染色检查细胞内抗原。或应用PCR扩增脑脊液中的VZV DNA。
四、 防治原则
       水痘病毒减毒活疫苗预防水痘感染和传播有良好效果,经免疫的幼儿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可维持数年,保护率较高。应用含特异抗体的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varicella-zoster immunoglobulin, VZIG),也有预防效果。无环鸟苷、阿糖腺苷和高剂量干扰素可限制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病情发展及缓解局部症状。
第三节 巨细胞病毒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曾称细胞包涵体病毒,由于感染的细胞肿大,并具有巨大的核内包涵体,故名。
一、生物学性状
CMV具有典型的疱疹病毒形态,其DNA结构也与HSV相似,但病毒感染的宿主范围和细胞范围均狭窄,对宿主或培养细胞有高度的种特异性。人巨细胞病毒(HCMV)只能感染人,体外培养只能在人成纤维细胞中增殖,且增殖缓慢,复制周期长,初次分离培养需30~40天才出现细胞病变,其特点是细胞肿大、变圆、核变大,核内出现周围绕有一轮“晕”的大型嗜酸性包涵体,宛如“猫头鹰眼”状(图29-5)。
二、 致病性与免疫性
CMV在人群中感染非常广泛,我国成人感染率达95%以上,通常呈隐性感染,多数感染者无临床症状,但在一定条件下侵袭多个器官和系统可产生严重疾病。病毒可侵入肺、肝、肾、唾液腺、乳腺及其他腺体,以及多核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可长期或间断地自唾液、乳汁、汗液、血液、尿液、精液、子宫分泌物等多处排出病毒。通常经口腔、生殖道、胎盘、输血或器官移植等多途径传播。
图29-5 CMV的嗜酸性包涵体(×228)(Brooks et al, 2004)
大箭头:胞浆内包涵体(典型) 小箭头:核内包涵体
(一) 先天性感染  
妊娠母体CMV感染可通过胎盘侵袭胎儿引起先天性感染,少数造成早产、流产、死产或出生后死亡。孕妇原发感染常引起胎儿和新生儿严重疾病,如巨细胞包涵体病(cytomegalic inclusion disease)。患儿可发生黄疸,肝脾肿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溶血性贫血。存活儿童常遗留永久性智力低下、神经肌肉运动障碍、耳聋和脉络膜视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二) 儿童及成人感染 
通过哺乳、接吻、性接触、输血等感染,通常为亚临床型,有的也能导致异嗜性抗体阴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由于妊娠、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器官移植、肿瘤等因素激活潜伏在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中的病毒,引起单核细胞增多症、肝炎、间质性肺炎、视网膜炎、脑炎等。
(三) 细胞转化与致癌潜能 
经紫外线灭活的CMV可转化啮齿类动物胚胎成纤维细胞。在某些肿瘤如宫颈癌、结肠癌、前列腺癌、Kaposi肉瘤中CMV DNA检出率高,CMV抗体滴度亦高于正常人,在上述肿瘤建立的细胞株中还发现病毒颗粒,提示CMV与其它疱疹病毒一样,具有潜在致癌的可能性。
人体受CMV感染后,都能产生特异性的IgM、IgG、IgA类抗体,但并不能有效地防御CMV的感染。 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对CMV感染的发生和发展起重要作用,细胞免疫缺陷者,可导致严重的和长期的CMV感染,并使机体的细胞免疫进一步受到抑制,如杀伤性T细胞活力下降、NK细胞功能减低等。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一) 细胞学检查  
唾液、尿液、子宫颈分泌液等标本离心沉淀,将脱落细胞用姬姆萨染色镜检,检查巨大细胞及核内和浆内嗜酸性包涵体,可作初步诊断。
(二)病毒分离  
分离培养可将标本接种于人胚肺纤维母细胞中,由于CMV生长周期长,细胞病变出现慢,为了快速诊断,可将培养24小时的感染细胞固定,用DNA探针进行原位杂交,检测CMV DNA。
(三) 血清学检查  
用EIA检测lgM抗体和lgG抗体,适用于早期感染和流行病学调查。IgG抗体可终身持续存在,lgM抗体与急性感染有关。
(四) 抗原检测 
不论是初次感染或复发感染,当病毒血症时,可用葡聚糖液提取外周血单核细胞,制成涂片,加CMV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酶或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内CMV晚期磷蛋白抗原(late phosphoprotein antigen)pp65,可用于快速诊断。
(五) DNA检测 
近年应用免疫印迹法和分子杂交技术直接从尿液及各种分泌物中检测CMV抗原和DNA是既迅速又敏感、准确的方法。
 
四、防治原则
       丙氧鸟苷(ganciclovir, GCV)有防止CMV扩散作用。如与高滴度抗CMV免疫球蛋白合用,可降低骨髓移植的CMV肺炎并发症及死亡率,如果耐丙氧鸟苷的CMV感染可选用磷甲酸钠(foscarnet),虽能持久地减少CMV扩散,但效果比前者差。近年国外研制两种CMV减毒活疫苗(AD169和Towne125),在高危人群中试用证明其安全性,能诱导产生抗体,并对肾移植引起的严重CMV疾病有一定保护作用。但关于如何排除疫苗的致癌潜能的问题仍未完全解决。
第四节 EB病毒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是Epstein和Barr于1964年在研究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Burkitt lymphoma)的病因时,从瘤细胞培养中发现的一种新病毒。电镜下其形态结构与疱疹病毒相似,但抗原性却不相同。EB病毒属人类疱疹病毒4型,在自然界广泛分布,人群普遍易感。
一、 生物学性状
EB病毒的形态与其他疱疹病毒相似,圆形、直径180nm,基本结构含核样物、衣壳和包膜三部分。核样物为直径45nm的致密物,主要含双链线性DNA,基因组长172kb,编码约80种蛋白。衣壳为20面体立体对称,由162个壳微粒组成。包膜由感染细胞的核膜组成,其上有病毒编码的膜糖蛋白,有识别淋巴细胞膜上的EB病毒受体,及与细胞融合等功能。EBV是嗜B淋巴细胞的病毒,只有B淋巴细胞才是EBV的靶细胞。用EBV感染人的B淋巴细胞时,则能建立传代细胞系。一般用人脐带血淋巴细胞或外周血分离的淋巴细胞培养EBV。
(一) EBV的抗原系统  
根据病毒生活周期时相所表达的产物,将EBV抗原分为3类:
1.潜伏期抗原(latent phase antigen) 包括EBV核抗原和潜伏感染膜蛋白。
(1)EBV核抗原(EB nuclear antigen, EBNA):所有EBV感染和转化的B细胞核内都可以检出这种抗原。现已知有6种不同的核抗原,即EBNA1~ EBNA6。EBNA1与维持感染细胞内EBV DNA以环状附加体(episome)形式存在有关,EBNA2与诱导B淋巴细胞转化有关。
(2)潜伏感染膜蛋白(latent membrane protein, LMP):LMP有2种,即LMP1和LMP2。前者类似一种活化的生长因子受体,对致癌作用、转化上皮细胞和B细胞以及阻止细胞凋亡起着重要作用。后者是细胞酪氨酸激酶的底物,在潜伏感染及细胞恶变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2.早期抗原(early antigen, A)  是非结构蛋白,其表达表明病毒复制开始,是感染细胞进入溶解性周期的标志。
3.晚期抗原(late antigen, LA) 病毒的衣壳抗原(viral capsid antigen, VCA)和病毒的膜抗原(membrane antigen, MA),是在病毒增殖后期合成的结构蛋白,与病毒DNA组成EBV的核衣壳,最后在核膜出芽获得包膜装配成完整的病毒体。MA是中和性抗原,能诱导生成中和抗体。
(二)EBV与宿主细胞的相互关系  
过去认为只有B细胞表面有EBV受体,但最近发现在腮腺管、咽部以及宫颈外的某些细胞上也有EBV受体。EBV在B细胞中可引起两种形式的感染:
1.增殖性感染 EBV感染B细胞后,首先合成EA等病毒早期基因产物,接着是DNA复制、VCA和MA合成,最后组合成完整的病毒颗粒而释放。此时细胞也随之发生溶解或死亡。
2.非增殖性感染 
(1)潜伏感染:EBV感染B细胞后,多数细胞中的病毒基因组处于潜伏状态,此时细胞只合成EBNA和LMP。带有EBV基因组的B细胞,可获得在组织培养中维持长期生长和增生的能力,这一过程称为“转化”或永生化。在一定条件或某些诱导因子的作用下,潜伏感染细胞中的EBV基因组被激活而表达,转为增殖性感染。EBV引起的细胞转化和多种疾病,与病毒的“感染-潜伏-激活”机制有密切关系。
(2)恶性转化:受EBV感染和转化的B细胞,在不断分裂与增殖过程中,受到某些辅助因子的促发,个别细胞可发生染色体易位等异常变化,最后导致这些细胞转化为恶性肿瘤细胞。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EB病毒在人群中感染非常普遍,根据血清学调查,我国3~5岁儿童EB病毒VCA-lgG抗体阳性率达90%以上,幼儿感染后多数无明显症状,或引起轻症咽炎和上呼吸道感染。青年期发生原发感染,约有50%出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传播,也可经输血传染。EB病毒在口咽部上皮细胞内增殖,然后感染B淋巴细胞,这些细胞大量进入血液循环而造成全身性感染。并可长期潜伏在人体淋巴组织中,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潜伏的EB病毒活化形成复发感染。由EBV感染引起或与EBV感染有关疾病主要有四种:
(一)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急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多见于青春期初次感染EBV后发病。临床表现多样,但有三个典型症状为发热、咽炎和颈淋巴结肿大。随着疾病的发展,病毒可播散至其他淋巴结。肝脾脏大、肝功能异常,外周血单核细胞增多,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偶而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如脑炎)。此外,某些先天性免疫缺陷的患儿中可呈现致死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二) 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     
多见于5~12岁儿童,发生于中非新几内亚和美洲温热带地区呈地方性流行。好发部位为颜面、腭部。所有患者血清含HBV抗体,其中80%以上滴度高于正常人。在肿瘤组织中发现EBV基因组,故认为EBV与此病关系密切。
(三)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
鼻咽癌是与EBV密切相关的一种常见上皮细胞恶性肿瘤。中老年多见。国内外研究表明,EBV与NPC密切相关表现在:世界各地的NPC活检组织中均检出病毒的基因组DNA和EBNA表达;患者血清中有高效价的EBV特异性VCA-IgA或EA-IgA,这种抗体往往出现在临床肿瘤表现前。
(四) 淋巴增生性疾病(lymphoproliferative disease)
免疫缺陷患者易发生EBV感染诱发的淋巴增生疾病,并可致死。艾滋病患者易发生EBV相关疾病,如弥漫性多克隆淋巴瘤(diffuse polyclonal lymphoma)、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以及舌多毛性粘膜白斑病。
人体感染EBV后能诱生抗EBNA抗体、抗EA抗体、抗VCA抗体及抗MA抗体。已证明抗MA抗体能中和EBV。上述体液免疫系统能阻止外源性病毒感染,却不能消灭病毒的潜伏感染。一般认为细胞免疫(如T淋巴细胞的细胞毒反应)对病毒活化的“监视”和清除转化的B淋细胞起关键作用。原发感染后,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和免疫细胞,虽能防止外源性再感染,但不能完全清除潜伏在细胞中的病毒。在体内潜伏或呈低度增殖的病毒与宿主保持相对平衡状态,这种持续感染状态可保持终生。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EBV分离培养困难,一般用血清学方法辅助诊断。在有条件实验室可用核酸杂交和PCR等方法检测细胞内EBV基因组及其表达产物。
(一) EBV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用免疫酶染色法或免疫荧光技术检出血清中EBV lgG抗体,可诊断为EBV近期感染。抗体滴度≥1∶5~1∶10或滴度持续上升者,对鼻咽癌有辅助诊断意义。
(二) 异嗜性抗体凝集试验  
主要用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辅助诊断,患者于发病早期血清可出现lgM型抗体,能凝集绵羊红细胞,抗体效价超过1∶80有诊断意义。但要结合其它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三) 特异性抗原及EBV核酸检测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中病毒核抗原EBNA。应用核酸杂交和PCR检测病变组织中EBV DNA,灵敏性和特异度均高。
四、防治原则
疫苗是预防E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目前有二种疫苗问世,其中之一为我国用基因工程方法构建的同时表达EBV gp350和HBsAg的痘苗疫苗,重点使用在鼻咽癌高发区。另一为提纯病毒gp350膜蛋白疫苗,正在英国大学生中作小规模接种,以期观察该疫苗是否能降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发病率。无环鸟苷(ACV)和丙氧鸟苷(DHPG)可抑制EBV复制,有一定疗效。

 

87433e21-dc5f-40d1-91b7-d15f7d107b39.doc
文件类型: .doc b668cba2d0f32ddf3151bbbdf09d8ab5.doc (3.02 MB)
相关话题/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