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科 学
Internal Medicine
(专业代码 100201)
【消化系病】
Ⅰ. 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及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专业,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医德,遵纪守法,团结合作,为医学事业而献身。
2.掌握内科学及消化内科专业的基本理论,具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国内外新进展,并能用以指导临床科研工作。
3.具有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多发病,基本掌握内科常见急重症的诊断、处理原则。
4.掌握科研方法,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设计和完成某一科研课题,完成有一定水平,并具有新见解的学位论文。
5. 掌握一门外语,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6. 努力锻炼身体,身心健康。
二、学习年限和总体时间安排
学习年限为3年。
第一年第一学期:学习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
第一年第二学期及第二年:在医院和消化专业组学习,并进入有关实验室(内镜、B超、胃肠、病理、中心实验室等)进行基本操作技术训练,进行教学实践,查阅文献,搜集资料,制定出科研课题并写出课题设计书,进行开题报告及文献综述。第二学期进行科研工作。
第三年:进行科研工作,完成论文和论文答辩。
三、研究方向
1.消化道肿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2.胃肠道肿瘤的内窥镜早期诊断。
四、课程设置与要求
(一)、课程设置(见课程设置表)
(二)学分要求
研究生各门课均实行学分制,考试采用百分制。总学分不少于30分(必修课≥70分计算学分,选修课≥60分计算学分)。
课程设置表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时数 | 学分 | 小计 | ||
公 共 必 修 课 | 英语(普通班) | 150 | 5 | 13.5 | ||
医学英语术语学 | 90 | 3 | ||||
医学英文文献阅读 | 60 | 2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8 | 1 |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8 | 1 | ||||
医学统计学 | 93 | 3 | ||||
计算机信息技术 | 55 | 2.5 | ||||
专 业 必 修 课 | 专 业 基 础 课 | 医学免疫学 | 60 | 2 | 12 | |
医学分子生物学(含实验) | 120 | 4.5 | ||||
病理学进展及技术 | 56 | 1.5 | ||||
专 业 课 | 内科学进展 | 90 | 3 | |||
专业英语 | 30 | 1 | ||||
选 修 课 | 医学论文写作 | 24 | 1 | 9 | ||
医学文献检索 | 32 | 1 | ||||
临床流行病学 | 30 | 1 | ||||
医学遗传学 | 56 | 1.5 | ||||
医学实验动物学 | 26 | 1 | ||||
细胞生物学 | 62 | 2 | ||||
医学多元统计方法及SAS软件应用 | 50 | 1.5 | ||||
合计 | 20门课 | 988 | 34.5 | 34.5 | ||
备注: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未通过的研究生必须选修英语(普通班),通过的研究生可根据自身需要选修医学英语术语学和医学英文文献阅读。
自然辩证法概论和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两门课程所有研究生两选一。
(三)必读著作与期刊
1.江绍基胃肠病学箫树东,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必读)
2.消化病学新理论与新技术 箫树东,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必读)
3.现代胃肠病学(上、下) 潘国宗,科学出版社,1998(选读)
4.组织培养和分子细胞学技术 鄂征,北京出版社,1995(选读)
5.现代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林学颜,科学出版社,1999(选读)
6.Gastroenterology(5Edition) Bockus.1995(必读)
7.Gastrointestionaland Liver Sleisenger.2001(选读)
8.Disease(6Edition)
9.Gut:AnInternnational J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10.Yearbook of Oncology
11.Yearbook of Medicine
12.Gastroenterology
13.Journal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14.Gastroenterologyin Scandinavica
15.InternationalJournal of Cancer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16.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17.中华消化杂志
18.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
(四)外语要求
必修英语考试应及格(≥70分),通过大学英语6级考试。
译文≥20篇,答辩前通过专业外语考试,译文每小时≥2500印刷符号,且无重大错漏。
(五)学术活动
积极参加校内外本专业或其他相关专业的各种学术活动,并有详细的记录,在学期间至少听6次学术报告,报告内容要求体现前沿性、新颖性或交叉性。参加文献综述、读书报告、开题报告、实验报告以及预答辩等学术活动,
五、科学研究工作和学位论文
(一)选题
按《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开题报告的原则和要求》执行。
(二)查阅文献与撰写综述
查阅文献与撰写综述应在第1学年完成。研究生按导师指定的科研方向查阅文献,写出综述草稿,经过导师或其他专家评阅修改后,写出综述文章,综述报告应经三名副高以上教师评阅通过。并尽可能投寄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争取发表。
(三)实验设计与开题报告
实验设计与开题报告应在第3学期末进行。
1.选题及实验设计:研究生选题可根据导师的研究方向确定,或者另选对本学科发展具有一定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的课题,由研究生和导师共同商定。所选课题内容要有所创新;根据选题内容,确定实验的目的,并设计其实验方案及技术路线,有较好的可行性,在预定的时间内能完成。
2.开题报告:研究生在广泛查阅资料和进行必要的预实验后,写出正式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内容:选题的依据、目的和意义,基本技术路线,预试验的初步结果,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采用的统计学方法等。开题报告要观点正确、论据充分、逻辑性强,论述清楚。经导师审阅认可,经三位副高以上教师评阅通过后,填写《课题设计书》,经教研室和系部审批后,报研究生学院备案。在科研实践中如需对课题设计进行修改需经导师同意;如重新开题需经临床学院批准,报研究生学院备案。
(四)实验记录与分析
研究生在进行课题工作中,应在导师指导下,严格按课题设计要求独立完成各项实验。要做到严谨求实,即时、如实详细地做好各项实验记录,妥善保存原始记录,实验记录本不得缺页(申请论文答辩时上交研究生学院)。数据应采用正确统计方法处理,分析结果应实事求是。通过完成课题,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五)中期检查
为了保证研究生的质量,在入学后的第3学期末或第4学期初进行中期检查。由导师组成的研究生中期检查小组对研究生的学位课程等基础专业理论知识,科研进展情况分析采用正确的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实事求是。以及掌握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课程学分,是否通过文献综述、开题报告评议等方面进行考核。重点考察研究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从事研究与开发的技能。研究生学院委托督导专家组抽查。
(六)撰写学位论文
撰写学位论文在第5学期末和第6学期初进行。按“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的规定”执行。学位论文必须做到概念清楚、数据真实、图表正确、统计准确,统计分析严谨、推导有据、结论可靠。论文必须按学院规定的统一格式书写,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简繁得当、标点符号使用正确,最后A4纸打印、装订成册。
(七)预答辩
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20天左右,组织一次学位论文预答辩,专家组对论文进行评阅,专家组由导师、导师组成员以及相关学科专家组成。指出论文存在的问题。研究生应针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修改完善论文。具体要求按《硕士研究生预答辩实施办法》执行。
(八)论文初审
硕士学位论文应在答辩前至少请3位同行专家(其中至少一名院外专家,至少一名具有导师资格者)评阅论文、写出评阅意见。评阅通过后,方可组织答辩。
(九)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在第6学期的5月份进行。研究生修满计划学分,通过规定的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并完成论文评议、通过文献综述、开题报告、预答辩、并在省级刊物发表一篇论文者,可申请论文答辩。申请答辩者需填写《论文答辩申请表》,经导师签署意见,临床学院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答辩。具体要求按《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工作的规定》执行。
六、教学和临床实践
1.教学和临床实践一般要排在第二学年内,时间约12个月。
2.临床实践考核填写“徐州医学院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考核表”,并交研究生学院存档。
3.参加一定的本科教学工作,并担任住院医师工作,分管病床4张,并参与值班,了解胃肠镜、掌握腹穿、胸穿、骨穿等基本操作。能看影像学(B超、CT、MRI)及胃肠X光片。参加病房部分教学工作和指导下级医师。
轮转科室:消化6个月,内镜2个月,呼吸1个月,循环1个月,肿瘤1个月,放射科1个月。
七、培养方式和管理
(一)导师负责制
1.研究生入学后,由导师制定出培养计划,教研室讨论通过后经审核,报校研究生学院审定备案。
2.导师要指导研究生的学习;为研究生开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指导研究生科研工作及论文撰写。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3.导师要负责研究生论文答辩的各项准备工作,协助做好毕业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4.做好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使研究生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
(二)学科集体培养
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制,在科、室主任或学科负责人组织领导下,可由导师提名组成导师小组集体培养。导师小组由三人组成(包括导师),一般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其中可以有一名讲师。研究生学习期间,导师小组负责研究生的全面培养,内容包括科研能力、专业理论和临床技能等。
(三)考核
1.平时考核:建立包括科研、教学、临床实践和思想、工作表现的档案,备考核。
2.中期考核:按《关于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的实施办法》执行。
3.毕业考核。
八、毕业与学位授予
达到培养目标的各项要求方可毕业,凡符合《徐州医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同意后授予硕士学位。
Ⅱ.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同医学学术学位。
二、学习年限和总体时间安排
学习年限为3年。
第一年第一学期:学习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
第一年第二学期、第二年和第三年第一学期:在医院和消化专业组学习,并进入有关实验室(内镜、B超、胃肠、病理、中心实验室等)进行基本操作技术训练,进行教学实践,查阅文献,搜集资料,制定出科研课题并写出课题设计,进行课题报告及文献综述。并进行科学研究。
第三年第二学期:进行科研工作,完成论文和论文答辩。
三、研究方向
同医学学术学位。
四、课程设置与要求
(一)课程设置
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三部分。课程学习一学期(见课程设置表)。
(二)学分要求
同医学学术学位,总学分不少于20分。
(三)必读著作与期刊
1.实用内科学(上、下)陈灏珠,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选读)
2.江绍基胃肠病学箫树东,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必读)
3.胃肠病学(第三版) 郑芝田,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必读)
4.肝脏病学梁扩寰,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选读)
5.消化内镜诊疗图谱于中麟,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选读)
6.现代胃肠病学高级进修教程 王兴鹏,上海科学出版社,2001(选读)
7.Gastrointestionaland Liver Disease(6 Edition)Sleisenger.2001(必读)
8.中华消化杂志
9.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
10.Gastroenterology
11.Gastroenterologyin Scandinavica
12.胃肠病学与肝病学杂志
13.临床消化病杂志
14.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15.Gut:AnInternnational J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课程设置表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时数 | 学分 | 小计 | ||
公 共 必 修 课 | 英语(普通班) | 150 | 5 | 13.5 | ||
医学英语术语学 | 90 | 3 | ||||
医学英文文献阅读 | 60 | 2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8 | 1 |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8 | 1 | ||||
医学统计学 | 93 | 3 | ||||
计算机信息技术 | 55 | 2.5 | ||||
专 业 必 修 课 | 专 业 基 础 课 | 医学免疫学 | 60 | 2 | 7.5 | |
病理学进展及技术 | 56 | 1.5 | ||||
专业课 | 内科学进展 | 90 | 3 | |||
专业英语 | 30 | 1 | ||||
选 修 课 | 医学多元统计方法及SAS软件应用 | 50 | 1.5 | 8 | ||
医学文献检索 | 32 | 1 | ||||
医学论文写作 | 24 | 1 | ||||
医学分子生物学(含实验) | 120 | 4.5 | ||||
合计 | 16门课 | 814 | 29 | 29 | ||
备注: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未通过的研究生必须选修英语(普通班),通过的研究生可根据自身需要选修医学英语术语学和医学英文文献阅读。
自然辩证法概论和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两门课程所有研究生两选一。
(四)外语要求
必修英语考试应及格(≥70分),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
译文≥20篇,答辩前通过专业外语考试,译文每小时≥2500印刷符号,且无重大错漏。
(五)学术活动
积极参加校内外本学科、专业或其他相关专业的各种学术活动,并有详细的记录,在学期间听6次学术报告,报告内容要求体现前沿性、新颖性或交叉性。至少参加文献综述、读书报告、开题报告、实验报告以及预答辩等学术活动。
五、临床培养计划
研究生参加临床实践是培养和提高其专业水平的重要环节。
(一)担
轮转科室:消化病区12个月,消化门诊2个月,消化内镜3个月,呼吸2个月,心内2个月,肿瘤2个月,放射科1个月。
(二)临床技能培养应对学习病种、理论知识、基本技能有明确的基本要求。并进行临床实践考核,填写《徐州医学院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考核表》。
(三)教学能力培养要求。一般教学工作安排一学期,主要参加本科教学实践活动。
六、临床研究工作和学位论文
(一)选题 以临床应用型课题为主。
(二)查阅文献与撰写文献综述、课题设计、开题报告、预答辩、论文初审与论文答辩等同医学学术学位。
七、培养方式与管理
基本上同医学学术学位,但要求填写临床培养记录,进行临床理论笔试和临床技能考核。
八、毕业与学位授予
同医学学术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