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2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经济特区背景,培养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掌握扎实、系统的高等教育理论知识,具有健全的人格、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能胜任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及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本学科包括高等教育管理和高等教育理论两个主要研究方向。
1. 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方向,着重研究高等教育政策、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评估与战略、高等教育投资与效益,特别是研究广东省、深圳市及市内高等院校的高教改革与发展问题,研究和比较深港高等教育政策与投资问题,为有关部门的高等教育决策提供咨询和建议。
2. 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方向,着重研究高等教育基本原理和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研究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相关理论,探讨高等教育的本质和规律,考察中外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历史,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论体系。
三、 学习年限
本学科的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
四、 培养方式
本学科实行以导师负责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充分利用校内外学术资源的开放式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论文工作、社会实践)相结合,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并重,在研究中学习。
在课程学习结束后,进行研究生中期考核,中期考核通过方可进入学位论文工作阶段。
五、课程设置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其中,学位课程分为公共学位课程和专业学位课程两类,均为必修课;非学位课程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补修课三类。
硕士研究生应修总学分不得少于32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21学分。
补修课程一般为2-3门,由指导教师根据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和专业基础等因素在个人培养计划中确定。参见课程设置表:
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生课程及学分设置表
课 程 学 习 及 学 分 | 1.本专业学制为 3 年。 2.本专业课程学习总学分不得少于 32 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得少于 21 学分。 3.课程学习与撰写毕业论文时间比例为1:1。 | |||||||||
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学时 | 讲授形式 | 考核 方试 | 要求 | ||||
学位课程 (必修课)
不得少于 24 学分 | 公共学 位课程 (9学分) |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3学分) | 科学社会主义 理论与实践 | 1 | 36 | 讲授 | 考试 | 平均 75分 以上 |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文科) | 2 | 70 | 讲授 | |||||||
自然辩证法概论 (理工科) | 2 | 54 | 讲授 | |||||||
外语 (6学分) | 基础 外语 | 英语(一) | 2 | 160 | 讲授 | |||||
英语(二) | 3 | |||||||||
专业外语 | 1 | 40 | 讲授 | |||||||
专业学 位课程 ( 16 学分) | 基础课 (2门) | 高等教育学 | 4 | 80 | 讲授 | |||||
高等教育管理学 | 4 | 80 | 讲授 | |||||||
专业课 (2门) | 中国高等教育史 | 4 | 80 | 讲授 | ||||||
外国高等教育史 | 4 | 80 | 讲授 | |||||||
非学位课程
不得少于16 学分
| 必修环节 | 文献阅读 | 1 |
| 考查 | 通过 开题报告通过即可 | ||||
学术讲座 | 2 |
| 10次 (导师考核) | |||||||
必选课 | 比较高等教育 | 3 | 60 | 讲授 | 考试 | 60分 以上 | ||||
高等教育理论专题 | 3 | 60 | 讲授 | |||||||
中国高等教育问题 | 3 | 60 | 讲授 | |||||||
选修课 | 任选课 | 高等教育经济学 | 2 | 40 | 讲授 |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 2 | 40 | 讲授 | |||||||
高等教育政策与法规 | 2 | 40 | 讲授 | |||||||
大学组织行为学 | 2 | 40 | 讲授 | |||||||
大学心理学 | 2 | 40 | 讲授 | |||||||
现代大学管理专题 | 2 | 40 | 讲授 | |||||||
教育政策学专题 | 2 | 40 | 讲授 | |||||||
教育哲学专题 | 2 | 40 | 讲授 | |||||||
教育基本理论专题 | 2 | 40 | 讲授 | |||||||
高等学校课程专题 | 2 | 40 | 讲授 | |||||||
| 高等教育研究专题 | 2 | 40 | 讲授 | 考试 | 60分以上 | ||||
高等教育社会学 | 2 | 40 | 讲授 | |||||||
高等教育评估 | 2 | 40 | 讲授 | |||||||
补修课 | 同等学力或跨专业学生须补修2—3门,只记成绩,不记学分 | 中外教育史专题 | 40学时 | 考试 | 中期考核表中导师签字确认 (60分以上) | |||||
心理学专题 | 40学时 | |||||||||
实践环节 | 教学实践或社会实践 (不记学分) | 40 | 考查 | 通过 (导师考核) | ||||||
课程免修 | 本人申请,任课教师同意,院、校两级批准后可免修,但须参加考试。 |
| 考试 | 60分 以上 | ||||||
制定个人 培养计划 | 第一学期结束前, | 确定导师后,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人培养计划一式三份,学院、研究生本人、研究生部各持一份(同等学力和跨专业学生须注明补修课程)。 | ||||||||
中期 考核 | 课程学习结束后, 举行开题报告前 | 考核筛选内容:思想道德素质、课程学习成绩、科研实践能力。均合格者可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未通过者,应终止学习,按退学处理。考核结束,各学院将中期考核结果汇总表交到研究生部,每位学生的中期考核表由学院永久保留。 | ||||||||
开题 报告 | 中期考核筛选后 | 经导师为主体组成的考核小组评审。首次未通过者,应一个月后再次开题,仍不能通过者应终止学习,做退学处理。评审结束, 学院将开题报告评审结果汇总表交到研究生部,每位学生的开题报告由学院永久保留。 |
备注:《深圳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规定:各专业课程学习总学分不得少于32
六、免修课程
研究生通过自学或其它学习途径已掌握了本门课程的基本内容并达到其基本要求,经本人申请,任课教师同意,所、校两级批准后可免修,但需参加该门课程结束时的考试或在课程开始前单独组织的免修考试。
七、考核方式
考核分考试和考查两种。除学术报告、教学实践、社会实践、文献阅读等进行考查外,其他课程一律进行考试。
(一)学位课程的考核原则上采用课程笔试和撰写论文相结合的方式;
(二)文献阅读结合开题报告进行考核,开题报告通过即自动获得学分;
(三)参加学术讲座情况由学生在《深圳大学硕士研究生参加学术讲座记录表》上登记,导师签字确认,研究生部抽查,累计10次即自动获得学分;
(四)补修课程的考核既可与本科生同堂同卷,也可由指导教师负责进行,在中期考核表中签字确认。
(五)考试科目按百分制或等级制评定成绩,考查科目按通过、不通过两级记分制评定成绩。
(六)考试课程成绩要求60分以上(含60分)可获得学分,考查课程通过者可获得学分。学位课程各科成绩平均达到75分以上(含75分)方可申请学位。
八、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应用一年半至二年的时间进行学位论文工作。学位论文工作,一般应在第三学期开始进行,第四学期初完成《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应包括文献阅读,学位论文选题、开题报告、科研调查、研究方法、实验手段、理论分析、文字总结等工作的进度计划。(学位论文要求详见《深圳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细则》)。
九、培养计划
为保证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在第一学期结束前一个月,研究生指导小组应以师生双向互选的方式为研究生确定指导教师,经本所审定同意报研究生部。
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要根据专业培养方案要求,于第一学期结束前制定出个人培养计划。培养计划既要服从专业培养方案的总原则,又要根据每位研究生不同情况,因材施教。
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一式三份,分别由本所、研究生本人和研究生部各持一份。
十、参考书目
(一)中文部分
[1] 潘懋元.高等教育学(上、下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4-1985.
[2] 潘懋元. 高等教育学讲座[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 潘懋元、王伟廉. 高等教育学[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4] 潘懋元. 新编高等教育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5] 潘懋元. 潘懋元论高等教育[C].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
[6] 胡建华等. 高等教育学新论[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7] 王伟廉. 高等教育学[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8] 潘懋元.高等学校教学原理与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9] 母国光、翁史烈.高等教育管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11] 姚启和.高等教育管理学[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12] 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3] 蔡克勇.高等教育简史[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
[14] 熊明安.中国高等教育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3.
[15] 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
[16] 郑登云.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17] 余立.中国高等教育史(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18] 陈学飞.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
[19] 黄福涛.欧洲高等教育近代化——法、英、德近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形成[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
[20] 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1] 贺国庆等.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2] 陈学飞.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50年(1949-1989)[C].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3] 黄希庭等.大学生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24]孟明义.高等教育经济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25] 符娟明.比较高等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26] 袁祖望.高等教育比较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
[27] 谢安邦.比较高等教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8][ 英]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滕大春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29][南斯拉夫]纳伊曼.世界高等教育的探讨[M].令华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30][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比较高等教育[M].符娟明、陈树清译.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5.
[31][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32][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
[33][美]伯顿·克拉克.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
[34][美]克拉克•克尔.大学的功用[M].陈学飞等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35][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M].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6][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37] [美]克拉克·克尔著.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M].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8] [美]德里克·博克著.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责任[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9] [荷]弗兰斯·范富格特主编.国际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0] [美]伯顿·克拉克著.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基础[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1][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著.现代大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2][苏]阿尔汉格尔斯基.高等学校教学过程[M].朱宝寰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43]杨移贻、张祥云、许建领. 问题及其出路——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44]张祥云.大学教育—回归人文之蕴[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45]肖海涛.大学的理念[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46]李均.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二)外文部分
(三)专业刊物
《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江苏高教》、《现代大学教育》、《高教探索》、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等。
十一、专业、学科组成员
组长:张祥云教授
导师队伍:李均教授、肖海涛教授、王燕华副教授
秘书:孟繁雁
高等教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