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一)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具有中外互译、撰写外文论文摘要和一定的听说能力;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三)各研究方向的具体目标如下:
1.教育学原理研究方向注重奠定教育学理论基础,注重培养硕士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强调掌握现代教育科学方法论,培养教育学学术功底比较扎实,教育科学视野较为开阔,并掌握现代教育手段的教育理论研究、教学和教育管理人才。
2.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方向:掌握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的策略与方法,具有课程研究与教学改革的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变革的引领能力,乐于为地方教育行政决策部门、学校及企业课程研发与实施提供科研服务,做到立足本土、放眼全球,理论联系实际。
3.学前教育学研究方向:培养在系统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现代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和具体方法,熟悉国内外学前教育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具备在学前儿童教育机构提供教学和科研服务、学前儿童教育与教学管理、学前教育师资培训等方面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4.成人教育学研究方向:培养掌握坚实的成人教育基础理论和系统的成人教育专门知识,富有成人教育理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独立从事成人教育机构教学和管理及和成人教育的科学研究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5.在掌握教育技术学基本原理和理论的同时,了解和掌握与现代教育技术相关的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着重培养较高层次的从事与现代教育技术相关的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研究与开发和多媒体和网络教学设计开发及其应用的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方向
学科名称 | 培养方向 (二级学科) | 研究内容 | 指导教师 |
教育学 | 教育学原理(040101) | 教育基本理论 | 赵 卫、 |
中外教育家及教育思想 | |||
教育与社会比较研究 | |||
课程与教学论(040102) | 课程原理与教学改革 | 李 臣、高天明、朱春莺 | |
比较课程与教学论 | |||
综合课程教学论 | |||
学前教育学(040105) | 幼儿园学科教学研究 | | |
中外幼儿教育家思想研究 | |||
儿童发展研究 | |||
成人教育学(040107) | 成人学习与继续教育 | 张兆芹、李兴敏、孙忠梅 | |
现代成教手段综合运用 | |||
教育技术学(040110) | 计算机教育应用 | 胡世清、李文光、傅 霖、曹晓明、叶成林、涂相华、 陆元明 | |
教学设计 | |||
1.教育学原理方向:主要研究传统教育理论、教育与个体发展、教育发展与改革、教育的民主化与均衡化、教育的社会性质与社会功能、学校及班级组织、教育问题的比较社会学研究、社会转型与教育改革,及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研究。
2.课程与教学论方向:重点研究课程的理论与教学实践变革问题、课程与教学论的国际比较、国外先进的课程与教学理论和流派、课程开发比较、课堂教学改革比较、中外课程政策,及科学、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技术以及企业培训课程等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方法、技术及其实现。
3.学前教育学方向:研究学前儿童艺术、健康、科学、语言和社会等学科教学内容及方法,探索中外幼儿教育家教育思想理论形成发展与对学前教育的影响;探寻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内外影响因素及与儿童发展的关系,特别关注幼儿教育过程中的脑发展与心理现象及变化的关系。
4.成人教育学方向:主要研究在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理念下,在网络技术支持下成人学习的方式方法变革、成人学习的特点及其规律,探讨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移动学习模式的在成人教育过程中的运用问题。
5.教育技术学方向:重点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中的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方法;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探索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难点和热点;着力研究实验性课程、技能性课程的教学系统设计方法;研究数字化课程/专题资源与学习环境的开发与应用中的深层次问题;及计算机技术在电视与网络方面、高端技术的教育应用和开发。
三、学习年限
本学科学制三年。研究生应该在规定的学制年限内完成培养方案要求的课程和学位论文,修满学分,按期毕业。经研究生本人申请、学院同意、研究生院(筹)批准,可延长学习年限,但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五年。研究生在完成培养方案要求的前提下,可以申请提前半年或一年毕业,但在学年限不得低于2年。
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与学位(毕业)论文的时间比例一般为1:1。
四、培养方式
(一)实行导师负责制,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教育实践相结合。
(二)研究生应完成个人培养计划所列的课程学习任务,承担导师安排的科研工作,完成学位论文。
(三)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后进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参照《深圳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筛选办法》执行。
(四)跨学科、专业或以同等学力录取的研究生原则上应补修本学科、专业本科的主干课程,由导师在制定个人培养计划时予以确定。
(五)根据课程学习和教研、毕业论文写作的需要,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可由指导教师安排或征得指导教师同意,可到中小学校、教育机构或市(区)教育局教研实习、顶岗实习。教研实习和顶岗实习不计学分。
五、个人培养计划
第一学期结束前,指导教师与所指导研究生根据培养方案要求,共同拟订并提交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个人培养计划纸质文档由学院保存,电子文档上传至研究生院(筹)。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
课程学习应修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理学专业为35学分),学位课程21学分 | ||||||||||
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讲授形式 | 考核 方试 | 要求 | ||||
学位课程(21学分) | 公共学位课 | 政治理论课 3学分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1 | 36 | 讲授 | 考试 | 平均≥75分 |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文科) | 2 | 70 | 讲授 | 考试 | ||||||
外语 6学分 | 基础 外语 | 英语(一) | 2 | 160 | 讲授 | 考试 | ||||
英语(二) | 3 | |||||||||
专业外语 | 1 | 40 | 讲授 | 考试 | ||||||
专业学位课 | 基础理论课 6学分 | 教育哲学 | 3 | 60 | 讲授 | 考试 |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 3 | 60 | 讲授 | 考试 | ||||||
专业课 (五选二) 6学分 | 现代教育思潮与流派 | 3 | 60 | 讲授与讨论 | 考试 | |||||
教育社会学研究 | 3 | 60 | 讲授与讨论 | 考试 | ||||||
信息化教育研究 | 3 | 60 | 讲授与讨论 | 考试 | ||||||
中外教育史专题 | 3 | 60 | 讲授与讨论 | 考试 | ||||||
教育组织与领导 | 3 | 60 | 讲授与讨论 | 论文考试 | ||||||
(不少于11学分)非学位课程 | 选修课 | 教 育 学 原 理 | 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 2 | 40 | 讲授与讨论 | 论文考试 | ≥60分 | ||
比较教育学专题研究 | 2 | 40 | 讲授与讨论 | 论文考试 | ||||||
元教育学研究 | 2 | 40 | 讲授与讨论 | 论文考试 | ||||||
教育思潮与流派研究 | 2 | 40 | 讲授与讨论 | 论文考试 | ||||||
教育伦理学专题研究 | 2 | 40 | 讲授与讨论 | 论文考试 | ||||||
当代教育问题研究 | 2 | 40 | 讲授与讨论 | 论文考试 | ||||||
应用教育学研究 | 2 | 40 | 讲授与讨论 | 论文考试 | ||||||
教育学名著选读 | 2 | 40 | 讲授与讨论 | 论文考试 | ||||||
课 程 与 教 学 论 | 现代课程论专题研究 | 2 | 40 | 讲授与讨论 | 论文考试 | |||||
现代教学论专题研究 | 2 | 40 | 讲授与讨论 | 论文考试 | ||||||
西方教学论流派研究 | 2 | 40 | 讲授与讨论 | 论文考试 | ||||||
西方课程思潮研究 | 2 | 40 | 讲授与讨论 | 论文考试 | ||||||
中外课程与教学改革 | 2 | 40 | 讲授与讨论 | 论文考试 | ||||||
课程标准与教科书研究 | 2 | 40 | 讲授与讨论 | 论文考试 | ||||||
社会心理学原理 | 2 | 40 | 讲授与讨论 | 论文考试 | ||||||
学习基本理论研究 | 2 | 40 | 讲授与讨论 | 论文考试 | ||||||
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 | 2 | 40 | 讲授与讨论 | 论文考试 | ||||||
学 前 教 育 学 | 幼儿园课程研究 | 2 | 40 | 讲授与讨论 | 论文考试 | |||||
幼儿园学科教学研究 | 2 | 40 | 讲授与讨论 | 论文考试 | ||||||
学前儿童健康研究 | 2 | 40 | 讲授与讨论 | 论文考试 | ||||||
国内外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研究 | 2 | 40 | 讲授与讨论 | 论文考试 | ||||||
比较学前教育研究 | 2 | 40 | 讲授与讨论 | 论文考试 | ||||||
幼儿园游戏教学研究 | 2 | 40 | 讲授与讨论 | 论文考试 | ||||||
蒙台梭利和陈鹤琴研究 | 2 | 40 | 讲授与讨论 | 论文考试 | ||||||
家庭教育研究 | 2 | 40 | 讲授与讨论 | 论文考试 | ||||||
儿童发展研究 | 2 | 40 | 讲授与讨论 | 论文考试 | ||||||
中外“神童”研究 | 2 | 40 | 讲授与讨论 | 论文考试 | ||||||
成 人 教 育 学 | 比较成人教育研究 | 2 | 40 | 讲授与讨论 | 论文考试 | |||||
成人教育管理专题研究 | 2 | 40 | 讲授与讨论 | 论文考试 | ||||||
社区教育研究 | 2 | 40 | 讲授与讨论 | 论文考试 | ||||||
成人学习心理研究 | 2 | 40 | 讲授与讨论 | 论文考试 | ||||||
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组织理论研究 | 2 | 40 | 讲授与讨论 | 论文考试 | ||||||
网络教学项目研究 | 2 | 40 | 讲授与讨论 | 论文考试 | ||||||
继续教育项目开发与设计 | 2 | 40 | 讲授与讨论 | 论文考试 | ||||||
成人教育政策法规制度研究 | 2 | 40 | 讲授与讨论 | 论文考试 | ||||||
成人教育热点问题研究 | 2 | 40 | 讲授与讨论 | 论文考试 | ||||||
教 育 技 术 学 | 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 | 2 | 40 | 讲授与讨论 | 论文考试 | |||||
高级网络技术 | 2 | 40 | 讲授与讨论 | 论文考试 | ||||||
程序设计实践 | 2 | 40 | 讲授与实践 | 论文考试 | ||||||
数据库系统实现 | 2 | 40 | 讲授与讨论 | 论文考试 | ||||||
虚拟现实技术与教育游戏软件研究 | 2 | 40 | 讲授与讨论 | 论文考试 | ||||||
网络教育项目实践 | 2 | 40 | 讲授与讨论 | 论文考试 | ||||||
数字化学习系统设计研究 | 2 | 40 | 讲授与讨论 | 论文考试 | ||||||
教学资源设计与研究 | 2 | 40 | 讲授与讨论 | 论文考试 | ||||||
远程教育研究 | 2 | 40 | 讲授与讨论 | 论文考试 | ||||||
三维实时动画与虚拟学习环境设计 | 2 | 40 | 讲授与实践 | 论文考试 | ||||||
补修课程 | (由导师指定2门以上课程) | 考查 | 通过 | |||||||
(3学分) 必修环节 | 学术讲座 | 1 | 登记满10次 | 考查 | 通过 | |||||
文献阅读(开题报告) | 2 | 考查 | ||||||||
教学或社会实践 | 考查 | |||||||||
七、课程免修
研究生通过自学或其它学习途径已掌握了本门课程的基本内容并达到其基本要求,经本人申请,任课教师同意,院、校两级批准后可免修,但需参加该门课程结束时的考试或在课程开始前单独组织的免修考试,通过考试可获得学分。
八、考核方式
(一)课程学习和各必修环节,均需按培养方案规定的教学要求进行成绩考核,经考核通过才能取得规定的学分。
(二)考核分考试和考查两种。除必修环节和补修课程进行考查外,其他课程一律进行考试。
(三)考试成绩按百分制或等级制评定,考查科目按通过、不通过两级记分制评定。
(四)考试课程成绩要求60分以上(含60分)可获得学分,考查课程通过者可获得学分。学位课程各科成绩平均达到75分以上(含75分)方可申请学位。
(五)考试可以采用闭卷、开卷或课程论文等方式,如采用其它方式须经学院主管领导同意并做好考核记录。
(六)必修环节中,开题报告通过获得文献阅读学分;研究生参加学术讲座并填写《学术讲座登记表》,导师签名确认后获得学术讲座学分;教学实践或社会实践由导师进行考核,不计学分。必修环节不通过者不能申请论文答辩。
(七)学位(毕业)论文答辩成绩按“通过”、“不通过”记录。
九、学位论文
研究生通过中期考核可进入学位(毕业)论文阶段。进入学位(毕业)论文阶段的研究生首先进行开题,撰写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文献阅读,学位论文选题、科研调查、研究方法、实验手段、理论分析、论文工作计划等。开题报告向研究生指导小组提交,经学院批准,由各培养单位存档。凡首次开题未通过者,应于一个月内重新选题并再次组织开题,仍未通过者应终止学习,按退学处理。研究生的学位(毕业)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撰写要求详见《深圳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细则》。有关学位(毕业)论文的学术规范问题由研究生本人承诺,导师负责。
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论文原则上在教育学具体学科方向(研究领域)范围内选题,如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等。论文题目范围大小要求适度,研究生指导小组对开题报告提出修改要求,原则上须在一周内向导师提交修改后的开题报告,并由导师签字,然后提交给研究生指导小组。如有较大修改,原则上须在两周内向导师提交开题报告,程序如前。如有重大修改,该开题报告视同首次开题未通过。
十、毕业与学位申请
研究生按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要求,修满规定学分,通过论文答辩,准予毕业,并根据《深圳大学学位条例实施办法》申请学位。
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论文答辩、毕业、申请学位,要求公开发表教育理论研究论文一篇以上,包括与指导教师联名合写学术论文、参与指导教师教育科研究课题(承担具体研究任务并在成果上署名)、在公开出版的教育理论研究著作中承担部分章节等。个别研究方向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实行预答辩。预答辩应聘请一名校外专家参与预答辩小组。预答辩中如发现论文存在重大问题,在短期内难以修改达到要求,则应延迟答辩,原则上参加下一届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
十一、推荐阅读文献
Ⅰ
1.瞿葆奎主编:《社会科学争鸣大系·教育学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瞿葆奎主编:《教育与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3.唐莹:《元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陈桂生:《教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鲁洁主:《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6.刘道玉:《创造教育概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刘放桐:《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8.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9.夸美纽斯:《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10.洛克:《教育漫话》,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1.斯宾塞:《斯宾塞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2.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13.皮亚杰:《皮亚杰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14.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5.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6.沛西·能:《教育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7.赞可夫:《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18.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2版。
19.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20.赫胥黎:《科学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21.华东师范大学、杭州大学教育系编:《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流派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Ⅱ
1.吕达著:《课程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泰勒著,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廖哲勋、田慧生主编:《课程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5.钟启泉、张华主编: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上中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B.霍尔姆斯、M.麦克莱恩著,张文军译:《比较课程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7.李臣之等著:《西方课程思潮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8.毕淑芝、王义高主编:《当代外国教育思想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9.薛理银著:《当代比较教育方法论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0.赵中建、顾建民选编:《比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国外比较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1.杜殿坤主编:《原苏联教学论流派研究》,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2.裴娣娜主编:《现代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3.布鲁纳著,邵瑞珍译:《教育过程》,文化出版社1982年版。
14.吴文侃主编:《比较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5.佐藤正夫著,钟启泉译:《教学论原理》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6.时蓉华主编:《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Ⅲ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3,第2版
2.詹栋梁:《儿童哲学》,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2,第1版
4.陶行知:《陶行知文集》(上下册)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与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5.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陈鹤琴教育文集》(上下)北京出版社1983、1985年版。
6.黄人颂编:《学前教育学参考资料》(上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7.梁克隆:《西方哲人论儿童教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8.卢梭:《爱弥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9.裴斯塔洛齐:《裴斯塔洛齐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0.福禄培尔:《人的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1.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2版。
12.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教育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
13.维果茨基著:《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4.亚米契斯:《爱的教育》,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
Ⅳ
1. 董明传等:《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
2.董明传等:《成人教育史》,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
3.聂琴、韦晓、窦刚:《终身教育概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姚裕群:《国际成人教育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叶忠海等:《成人教育学通论》,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6.周嘉方:《成人教育心理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7.吴遵民:《现代国际终身教育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黄富顺:《比较终身教育》,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3年版。
9.詹栋梁:《社区教育模式与发展》,台北县冠学文化2005年版。
10.皮尔松,蒲森:《一生的护照::终身学习与未来社会的个人生存》,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
12.Kathleen P.K.著,王春学译:《全球比较成人教育学世界成人教育的哲学、历史、理论与实践》,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Ⅴ
1.李艺、朱彩兰:《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2.杨改学:《创生感知超越——我的电化教育探索》,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年2版。
4.祝智庭、王陆:《网络教育应用(第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黎加厚主编:《信息化课程设计——Moodle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创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7年版。
6.黎加厚:《Moodle课程设计》,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7.戴维·H·乔纳森:《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胡小强:《虚拟现实技术基础与应用》,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耿卫东、陈为:《计算机游戏程序设计》(第2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10.加涅:《《学习的条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教学设计原理》,加涅,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2.乌美娜:《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3.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1997年版。
14.David A.Sousa:《脑与学习》,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院主管领导签名(公章)